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表达正确的一项是①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②指导了资产阶级的斗争③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通过国家间的经济政治联盟达成区域和平,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欧洲联盟的建立D.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3.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①学前教育②九年义务教育③发展高等教育④职业教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重庆谈判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材料所述的是A.全球化发展的原因B.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影响C.全球化发展的表现D.全球化发展的消极影响7.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承续和发展。因此,在学习历史时,我们应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将历史学习的内容与今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以今溯古,以史证今。证明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铁的史实是()①《马关条约》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8.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美国檀香山B.武昌C.日本东京D.南京9.下图是欧洲某三个国家所占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的示意图,其中乙国应为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10.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下列各组事件没有联系的是A.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B.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C.巴黎公社——《国际歌》D.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1.下列各项,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力-电力-蒸汽 B.火车-汽车-航天飞机C.石油-原子能-煤炭 D.电灯-电脑-电话12.“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A.高度自治的政策B.一个中国的原则C.“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D.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15.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正确;含有②③的BCD排除。故选A。2、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了交流合作,为此1967年西欧12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二战后西欧国家探索出一条欧洲发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走向联合。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通过国家间的经济政治联盟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解题的关键,1993年成立欧盟。二战后西欧国家探索出一条欧洲发展之路。3、C【解析】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仔细审查B.②③符合题意;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不属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故含有①④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5、D【解析】

依据题干给出“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倭寇投降指日本投降,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C选项正确。题干说的是全球化发展的表现,没有涉及到原因及影响,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

依据题干“证明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铁的史实”,《马关条约》是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等地,故①不符合题意。《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等岛屿归还中国,故②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上英美为了争取苏联对日作战,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故③不符合题意。《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确定的原则,即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东北、等岛屿,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②④。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A.观察图表时间可知,图表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乙国的经济是逐步上升的,而英国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辉煌后,经济优势不在,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B.法国的经济发展缓慢,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工业产值比重也应该是下降趋势,故B错误;C.德国1871年统一,工业发展迅猛,呈逐年上升趋势,故C正确;D.俄国刚刚经历了农奴制改革,经济发展缓慢,工业比较落后,故D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德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没有联系,选项D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国际歌》是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之后,为纪念巴黎公社革命,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成为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的革命战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使用的动力先是水力,再是蒸汽最后是电力,故A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出现了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及使用,从而汽车和飞机出现。1885年,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故B排列正确,符合题意。C、煤炭是蒸汽时代动力的来源,原子能的利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C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D、电灯、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脑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C符合题意;高度自治的政策、一个中国的原则、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一战期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二战期间:法西斯联盟和反法西斯联盟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一个是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另一个是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个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一战爆发。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此时,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停止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世界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接着美国经济上推出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中央情报局,经济上组织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苏联和美国冷战全面展开。所以答案是:一战期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二战期间:法西斯联盟和反法西斯联盟;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14、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