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罗甸县联考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A.打倒北洋军阀 B.取得长征胜利 C.发起平津战役 D.顺利解放南京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C.《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1)政府注重民生(2)全国脱贫任务完成(3)民众休闲需求增加(4)法治体系健全A.(1)(2)B.(2)(3)C.(2)(4)D.(1)(3)4.据2017年4月18日《黄河口晚刊》报道,滨州-东营-潍坊将建滨海快速铁路。历史上铁路最早出现在()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5.根据如图信息判断,该饭票最早可能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6.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7.“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清政府为了加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A.西藏首领的统一 B.中央政府的派遣 C.中央政府的册封 D.驻藏大臣的批准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不包括()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林则徐9.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光绪二十年,这年以干支纪年为甲午,因此得名,对于历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D.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六大B.中共十七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12.近代英格兰等地出现了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用短棍敲门或长棍敲窗,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这一时期是指A.早期殖民扩张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D.经济危机时期13.下列关于封建王朝的基本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B.公元前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C.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改国号宋,定都东京D.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14.2018年11月高雄市长韩国瑜谈道:“我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因为热爱中华。”他认为,“九二共识”是目前海峡两岸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所以对此完全遵照和认同。“九二共识”的核心是()A.“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中国 D.两岸开展政治对话15.对于抗战时期的某事件,毛泽东、朱德回电表示:“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与张杨是“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我们不能独一失去张杨。”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事件是一次反对日军侵华的运动B.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D.“张杨”二人此时是中国共产党将领16.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推行县制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承认土地私有17.“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畅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段《航海日志》应当出自A.哥伦布B.达伽马C.郑和D.麦哲伦18.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瓦特改良蒸汽机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19.以下历史事件,其中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维新运动B.甲午战争C.戊戌政变D.辛亥革命20.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B.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C.《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D.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22.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彼特拉克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3.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活动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人口在州际间大规模移动迁徙。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下图中,大西洋两岸主要人口的迁出地区有A.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穆罕默德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的城市B.伊斯兰教的圣地26.二战后期,由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发表的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是指________。27.唐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鲜明的历史地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据材料一,“改革开放”是由哪一会议开启的?请结合所学知识,“三大历史性事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材料二:这是镌刻在40年奋斗征程上的一个个“改革印记”﹣﹣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2018年5月23日南方日报小岗“包干到户”之后哪一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40年改革开放“坚实足印”的特点。29.(6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局面。比如,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材料一(1)对照《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变化最大的是(方向),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图二中在A地设立的管理机构是。材料二《有观政要》是唐人吴兢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大臣为魏征等议论古今政治得失的书。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李世民44次公开承认错误,而且有文字记录,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他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净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侯杨方《盛世启示录》(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②材料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社会的看法。30.(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事年表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为英国国王,实行君主专制统治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材料二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法案规定王位继承的条件和顺序。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本土。上述规定使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范围都处于议会掌握之下。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这就确立了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材材三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有什么联系?材料三中,促使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1949年2月”“长江北岸”分析可知,解放军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发动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1926年北伐战争的目的,B项取得长征胜利是1936年,C项发起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精心钻研医术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B符合题意,A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反映了政府注重民生、民众休闲需求增加,仔细审查D(1)(3)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全国脱贫任务完成、法治体系健全,故含有(2)(4)的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5、B【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称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时期是1950-1952年底,A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时期是1958年以后,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时期是1978年以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需要从图片中抓住有效信息“公私合营”,从而得出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6、B【解析】

依据题干“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整个仪式简朴感人。”结合所学知识,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题干中的内容体现出学习主题是移风易俗。B选项符合题意;断发易服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C选项不符合题意;践行民权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时期,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C选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8、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不是民族英雄,符合题意;戚继光是明代抗倭英雄;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回;清代林则徐虎门销烟。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占,使与祖国大陆分离近50年,抗日战争胜利,回归祖国,后来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战败,退守,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还未回归,故C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准确但符合题意;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上就被写入党章,但十八大首次将其明确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因此重要性和地位大大提升,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作为指导思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

根据题干“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的英格兰进行了工业革命,英国是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厂大量的出现,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在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工人上班需要准时,所以出现了“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改国号宋,定都东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4、B【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而“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它是实现大陆与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B【解析】

依据题干“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与张杨是“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我们不能独一失去张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杨”指的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二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16、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信息不符。故选D。【点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时必须注意比较几个选项的程度,仔细甄别,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商鞅变法的内容,其中奖励军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内容。17、A【解析】

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走向西的海路,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故A符合题意。达伽马是向东航行到达印度,故B不符合题意。郑和是受明成祖的派遣,到达亚非众多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是在哥伦布之后,实现了环球航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以前,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机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故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是因为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B符合题意。火车发明于1825年,轮船发明于1807年,内燃机发明于1876年,都不符合题意。珍妮纺纱机与题意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9、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涉及是运动的特点。BCD明显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有关,属于同一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0、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而《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属于历史观点。所以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1、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无产阶级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源地是意大利,①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②符合题意;《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从而得出③不符合题意;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等,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3、B【解析】

依据题干“大西洋两岸主要人口的迁出地区有”,图中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欧洲,④是非洲,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大批欧洲人纷纷来到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或开发美洲,故③符合题意。为了补充美洲劳动力,殖民者还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使得大批非洲黑人来到美洲,故④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24、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部事务”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英、法认为讹诈清政府的机会到了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所以以“安内”为主,“攘外”为辅,“攘外"与“安内”交替为重。这就决定清朝将把自己的大部分兵力放在平息太平天国运动上,把少部分兵力放在对外作战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失败。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上框A、下框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22年穆罕默德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点是在麦地那,上框为麦地那,填A;630年穆罕默德确立的伊斯兰教的圣地为麦加,下框为麦加,填B。26、《波茨坦公告》【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军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国政府便按照原定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从而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故二战后期,由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发表的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是指《波茨坦公告》。27、李渊(或唐高祖)忽必烈(或元世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建立,在隋末农民起义中,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所以答案是李渊(或唐高祖),忽必烈(或元世祖)。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答出基本意思即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深化。(答出其中两方面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说“三大历史性事件”成为“里程碑”。(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岗“包干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反映的是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等对外开放的措施,现在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根据“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可知,中国40年改革开放“坚实足印”的特点是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深化。29、(1)西北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善于用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