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心理学(下)偏好_第1页
行为金融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心理学(下)偏好_第2页
行为金融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心理学(下)偏好_第3页
行为金融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心理学(下)偏好_第4页
行为金融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心理学(下)偏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心理学(下):偏好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是关于人类信念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二是关于人类偏好的心理学理论。传统金融学中,分析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时,经济学家使用预期效用理论。但最近数十年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决策行为经常违反预期效用理论所做的预测。最著名的就是埃尔斯伯格悖论和阿莱耶斯悖论,这两个例子都证明人们的选择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关于选择优先性的公理。基于心理学关于偏好的研究,丹尼尔·卡尼曼与阿莫斯·特韦尔斯基提出预期效用理论的一个替代理论,即展望理论。第一节

展望理论在用预期效用理论分析决策时,我们通常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因此会遵从预期效用理论的完整性公理、可转移性公理、连续性公理、独立性公理(可替代性公理)与不变公理等。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遵从预期效用公理进行决策的。但在某些时候,人们的决策行为常常违背这些公理。

一、预期效用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可以被视为在不同的赌博之间进行选择。一个赌博是一个可能性结果为xi的活动,这些结果得以实现的概率为pi,而p1+p2+…pn=1。将预期效用理论应用到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中,即在不同的赌博间进行选择时,理性经济人依照如下原则作出选择:

第一,预期效用:各个赌博的预期效用为U(x1,p1;x2,p2;+…

+xn,pn)=p1U(x1)+p2U(x2)+…+pnU(xn),即一个赌博的总预期效用是它的各个可能性结果的预期效用的总和,而各个结果的预期效用被加权处理,其权重为各个结果发生的概率,因此,各个结果的预期效用等于结果与该结果发生的概率的乘积。第二,资产整合:如果决策者的原赋资产为w,那么(x1,p1;x2,p2;+…

+xn,pn)这一赌博为他所接受的条件是:U(w+x1,p1;w+x2,p2;+…

+w+xn,pn)>U(w)。即决策者接受这一赌博的条件是这一赌博加上他的原赋资产给他带来的预期效用大于他的原赋资产给他带来的效益。因此,决策者关心的是最终的资产,而不是获益还是损失(即他所关心的不是资产的变化量)。第三,厌恶风险:预期效用函数u是一个凹形曲线,即u〃<0。在预期效用理论中,一个特定的赌博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是该赌博的各个可能性结果的预期效用的总和,而各个可能的结果的预期效用被进行加权处理,其权重为各个可能性赌博发生的概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决策中常常违背预期效用理论的这一基本原则,例如,人们对完全肯定性结果给予的权重常常大于他们给予不确定性结果的权重。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提出的如下例子说明了对于不确定性不一样的结果,人们给予不同的权重这一现象。

问题5-1a在下面的两个选择之间进行选择

选择A:有33%的可能获得2500美元,66%的可能获得2400美元,1%的可能获得0美元。

选择B:100%的可能获得2400美元。

在总共72名受测人员中,18%的人选A,72%的人选B。因为u(0)=0,上述选择意味着:100%×u(2400)>33%×u(2500)+66%×u(2400)+1%×u(0)即34%×u(2400)>33%×u(2500)

问题5-1b在下面的两个选择之间进行选择

选择C:有33%的可能获得2500美元,67%的可能获得0美元。

选择D:有34%的可能获得2400美元,66%的可能获得0美元。

在总共72名受测人员中,83%的人选C,17%的人选D。上述选择意味着:33%×u(2500)+67%×u(0)>34%×u(2400)+66%×u(0)即33%×u(2500)>34%×u(2400)二、展望理论的价值函数与决策加权方程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提出了展望理论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展望理论如下图所示,要点包括以下方面:收益损失展望值z2z1E(z2)D(z1)v(z1)E(v)=v[D(z)]v[E(z)]v(z2)DEAC第一,按照预期效用理论,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预期效用进行评估,选择预期效用最高的选项,按照展望理论,决策者对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分两步进行考虑。首先,他对决策问题进行编辑;其次,他对经过编辑后的决策问题进行评估,并选择展望值最高的选项。

第二,预期效用理论是在决策者的财富(Wealth)上定义上,而展望理论则是在某一特定的决策是给决策者带来收益还是损失上定义的,即在决策者财富的变化量上定义。在预期效用理论中,决策者关注的不是财富的增加或者减少能够给决策者带来多少效益,而是自己最终的财富的多少;在展望理论中,人们关注的是某一具体决策给自己带来的获益或者损失——自己财富的增减量;这一决策如果有收益,那么他关注的是这种收益能给他带来多大的正展望值,如果给决策者带来损失,那么他关心的是这种损失给他带来多大的负展望值。在预期效用理论中,x轴代表的是决策者财富总量,y轴代表的是预期效用。而在上图中,x轴代表的是收益或者损失,y轴代表的是展望值——收益或损失给决策者带来的效益。

下面这一例子说明了人们关心的是获益或损失,而不是自己最终的财富量。

问题5-2a不论你现在有多少财富,假定再给你1000美元,然后,在下面选项中作出选择:A=(1000,0.5)(即有50%的可能性获得1000元,50%的可能性获得0美元)B=(500,1)(即100%的可能性获得500元)

大多数人选B,然后继续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5-2b不论你现在有多少财富,假定再给你2000美元,然后,在下面选项中作出选择:

C=(-1000,0.5)(即有50%的可能性损失1000元,50%的可能性损失0美元)D=(-500,1)(即100%的可能性损失500元)

大多数人选择C。

上述两个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最终财富量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人们的选择却不一样。显然,人们关心的是获益(问题5-2a)或者损失(问题5-2b)。第三,决策问题的各个可能性结果均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点而定义的,这个参照点在图中即为坐标的原点0,在参照点的右边的值表示获益,左边的值表示损失。在参照点上,存在一个转折点。这表明人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大于对获益的敏感程度。第四,在预期效用理论中,某一特定决策的预期效用为U(x1,p1;x2,p2;+…

+xn,pn)=p1U(x1)+p2U(x2)+…+pnU(xn)。

在展望理论中,特定决策的展望值是由它的价值函数决定的。展望值V由两个变量决定,分别是v、π。

π是同决策问题的结果的实际发生概率p相联系的决策权重,即π(p),π是用以衡量概率p对整个展望值的影响的,但是它不是概率。π(p)+π(1-p)通常小于1。v是用以衡量决策问题的各个可能性结果x的主观值的,即v(x),它也是衡量各个结果的主观值同参照点的偏离状况,即是获益还是损失。例如,一个简单的决策问题可以以展望理论表示为(x,p;y,q),其中,x、y为两个非零可能性结果,p、q分别为这两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没有任何结果发生的概率为1-p-q,因此p+q≤1。

一个决策问题是一个严格正展望值决策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所有可能性结果都是正值,即x、y>0,而且p+q=1;一个决策问题是严格负展望值决策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所有可能性结果都是负值,即x、y<0,而且p+q=1。其他的情况则称为常规展望值决策问题。常规展望值决策问题(即p+q<1,或者x≥0

≥y)的价值方程为:V(x,p;y,q)=

π(p)v(x)+π(q)v(y)(1)

严格正展望值决策问题与严格负展望值决策问题(即p+q=1,并且x>y>0,或x<y<0)的价值方程为:V(x,p;y,q)=

v(y)+π(p)[v(x)-v(y)](2)第五,预期效用函数是一个凹形函数,而在展望理论中,决策者的价值函数表现出如下特征:当决策结果带来的是获益时,价值函数是凹形函数,因此决策者表现出厌恶风险的倾向;当决策结果带来的是损失时,价值函数为凸形函数,决策者表现出寻求风险的倾向。损失情况下的凸形函数曲线的斜率比获益情况下凹形函数曲线的斜率大,因此,一方面整体而言,整个价值函数为凹形函数,这表明总体上决策者厌恶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凸形函数斜率大,等值的损失给决策者带来的伤害大于等值的获益给决策者带来的快乐(即损失100美元给人们带来的不愉快程度大于获得100美元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程度)。第六,加权方程。展望理论的加权方程如下图所示。在展望理论中,每个可能性结果的值都以决策权重进行加权处理,这一加权方程即为π,它是非线性的。π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可能性结果发生概率p的一个递增函数,并且π(0)=0,π(1)=1。第二,低概率结果的决策权重大于其实际概率,即当p值较小时,如上图,当p接近于0时,π(p)>p。第三,发生概率较大的结果的决策权重小于其实际概率即当p值较大时,如上图,当p接近1时,π(p)<p。第四,对于所有0<p<1,则π(p)+π(1-p)<1。对于非线性加权处理,在本章后面讨论框架效应和对不变公理的违反时,将进行详细叙述。运用展望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决策中的矛盾行为。例如,展望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就下列问题作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矛盾现象。问题5-3a在下面的两个选项中作出选择:A:25%的可能获得6000美元B:25%的可能获得4000美元,同时有25%的可能获得2000美元。

在68名接受测试的人中,18%的人选A,82%的人选B问题5-3b在下面的两个选项中作出选择:C:25%的可能损失6000美元D:25%的可能损失4000美元,同时有25%的可能损失2000美元。

在64名接受测试的人中,70%的人选C,30%的人选D。

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预期效用理论的矛盾选择。但是,展望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运用等式(1)分别有:

π(25%)v(6000)<

π(25%)[v(4000)+v(2000)]即v(6000)<

v(4000)+v(2000)

π(25%)v(-6000)>π(25%)[v(-4000)+v(-2000)]即v(-6000)>v(-4000)+v(-2000)这同展望理论是一致的,当结果是获益,价值函数是凹形的,人们选择相对而言确定性更高的结果,这种行为表现出厌恶风险;当结果是损失,价值函数是凸形的,人们选择不确定性更高的结果,这种行为表现出寻求风险。

展望理论还可以解释人们在购买保险与彩票时的行为。虽然事件结果是获益,人们会厌恶风险,但对一个小概率但获奖巨大的彩票,由于人们在对概率进行加权处理时给小概率的权重常常超过其应有的比例而导致其概率权重超过其实际概率,人们反而寻求风险,即购买彩票。同样,虽然在事件的结果是损失时,人们会寻求风险,但由于人们对小概率的加权处理导致其概率权重超过其实际概率,结果对概率小而损失大的事件,人们反而常常表现出厌恶风险的态度,即购买保险。

1992年,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将展望理论一般化,从而使该理论可以适用于可能有超过两个结果以上的赌博。具体的说,如果以xt表示赌博的所有结果,以πt代表各个结果发生的概率,那么根据展望理论,这一赌博的价值是:其中,v=xα

当x≥0

v=λ(-x)α

当x<0并且

Pt是一个赌博的结果至少同xt一样好的概率,P*t则是一个赌博的结果比xt好的概率。通过实验,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估计上述参数的值分别为α=0.88,λ=2.25,γ=0.65。其中λ是厌恶损失系数,它衡量的是人们对损失与获益的敏感程度。而更多的研究表迷表明的λ值大约为2。第二节厌恶损失所谓厌恶损失(LossAversion)就是放弃某一物品让人感觉到自己遭受效益上的损失大于获得等值的物品让人感觉到的效益上的增加量。例如当涨了100元工资时,我们可能感到自己的效益增加了100,而当丢掉100元钱时,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效益上不是减少100,而是超过100。一、对损失的敏感在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的展望理论中,在得到获益时与遭受损失时人们的价值函数是不同的。二者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在获益时,人们的价值函数是凹形函数,因此厌恶风险,当损失时,人们的价值函数是凸形函数,因此寻求风险;其次,以原点(现状)为参照点,损失状态下函数的斜率远远大于获益状态下函数的斜率,这意味着等值的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等值的获益带来的愉快。一般情况下,两个价值函数的斜率比大约为2:1。换句话说,等值的损失带来的痛苦是等值获益带来愉快的两倍。二、狭隘性框架决策与短视性厌恶损失人们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不仅将正在考虑的问题同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分开,而且将它同未来可能需要考虑的类似问题分开。卡尼曼将这种现象称为“狭隘性框架决策”(NarrowFraming)。由于将两个决策分开考虑,或者将决策问题的各个方面分开考虑而导致决策者没有选择一个从长远看更好的决策的现象被称为“短视性厌恶损失”(MyopicLossAversion)。他们以如下问题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问题5-4假设你面临如下两个决策,这两个决策必须同时作出。首先对两个需进行决策的问题进行考虑,然后选择一个。

决策Ⅰ:在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A:肯定获得240美元(84%)B:25%的可能性获得1000美元,75%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16%)

决策Ⅱ:在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C:肯定损失750美元(13%)D:75%的可能性损失1000美元,25%的可能性没有损失(87%)

虽然题目已经明确提示实验参与者将两个问题同时考虑,但这一提示对参与者没什么影响,大部分选择A与D,而不是B与C。事实上,如果两个决策问题同时考虑,B+C的结果显然优于A+D的结果。

狭隘性框架决策在劳动力市场中导致很多异常现象。依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关于劳动力的动态模型预测,提供劳动力的工人的工作时间会随临时性工资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是成正比——当工资临时性增加时,他们会延长工作日,当工资临时性降低时,他们会缩短工作日。

但是,大量的研究与观察发现,人们的工作行为常常与上述预测相反,工资高的时候,人们缩短而不是延长工作时间。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人们常常在狭隘的框架中进行决策,即将一个决策问题同其他问题分开考虑,或将一个决策的各个方面分开单独考虑。

例如赛马赌博中,如果赌博者当天亏得多,他会把赌注下在没希望的马上,希望赢得巨额奖金以弥补当天亏损。这说明赌博者更多的是在以当天早些结果的下注来决定,而不是看之前的结果或未来的预期。

三、成本与损失理查德·塞勒1980年观察到一种现象,有一个人在支付会员费加入某网球俱乐部开始打球后不久出现胳膊疼痛,但他不顾疼痛继续在打球,以避免浪费他已缴纳的会费。而如果他没缴纳会费,他可能就不会坚持打球了。塞勒把这一现象称为“铁定损失效应”(Dead-LossEffect)。

之所以会让他不顾疼痛继续打球的原因在于,如果他继续打球,那么会费就是成本。如果他不打了,就面临铁定损失,这会比他的胳膊疼痛让他更难以接受。第三节厌恶模糊与寻求模糊在介绍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的预期效用理论时,我们讨论的是在一个赌博的各种可能性结果发生的客观概率已知的情况下,人们会如何行动。现实中,我们经常无从知道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为解决这个问题,伦纳德·萨维奇提出了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在冯诺依曼的预期效用理论中,事件的各种可能结果的权重是它们发生的客观概率,而在主观预期效用理论中,该权重是个人的主观概率。

但实验表明,人们也经常违反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埃尔斯伯格悖论”一、埃尔斯伯格悖论与厌恶模糊(AmbiguityAversion)埃尔斯伯格悖论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于1961年提出的。该悖论可以以下面的例子说明。

假定一个坛子里有90个小球,其中30个红色,其余60个是蓝色或者绿色,但具体蓝色多少绿色多少不清楚。现在考虑下面的游戏,参与游戏者从坛子中摸球,其回报如下所示:选择每个球的回报30个红色的球60个球,蓝色与绿色比例不同红色的球蓝色的球绿色的球F10000G01000F11000100G10100100首先让游戏参与者在F与G之间进行选择,大多数人选F,然而在F1和G1之间选择时,大多数人选G1。这是一种矛盾行为。

假如60个球中,篮球有m个,则绿球有(60-m)个,以E(F)、E(G)、E(F1)、E(G1)分别表示各选项的预期回报,则有如下等式:

E(F)=100×(30/90)+0×(m/60)+0×[(60-m)/60]

E(G)=0×(30/90)+100×(m/60)+0×[(60-m)/60]E(F1)=100×(30/90)+0×(m/60)+100×[(60-m)/60]

E(G1)=0×(30/90)+100×(m/60)+100×[(60-m)/60]令E(F)-E(G),有:{100×(30/90)+0×(m/60)+0×[(60-m)/60]}-{0×(30/90)+100×(m/60)+0×[(60-m)/60]}=100×(30/90)-100×(m/60)

令E(F1)-E(G1),有:{100×(30/90)+0×(m/60)+100×[(60-m)/60]}-{0×(30/90)+100×(m/60)+100×[(60-m)/60]}=100×(30/90)-100×(m/60)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E(F)-E(G)=E(F1)-E(G1)。这说明,在F与G之间选择F的人,在F1和G1之间也应选择F1,但是大多数人却选了G1。

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前后矛盾的选择呢?一种解释是,人们不仅厌恶风险,而且厌恶模糊。在F与G之间、F1和G1之间的区别是他们的模糊程度不同。F与G之间,G比F具有更大的模糊性。人们知道抽中红球的概率,却不知道篮球和绿球的概率,这样无法计算自己的预期回报。

F1和G1之间,F1和具有更大的模糊性,因为蓝绿球数量已知,但绿球数量不知道,也就确定不了F1的概率。埃尔斯伯格悖论表明人们不喜欢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不确定的情形。这种情况被称为模糊情势,对这种情势的厌恶则被称为厌恶模糊。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没有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提供自己对事件发生结果概率分布的置信度,因此也无法包括这种厌恶模糊的情况。二、寻求模糊(AmbiguitySeeking)人们是否总是试图避免模糊呢?埃尔斯伯格的另一个例子说明,人们有时不是试图避免模糊,而是刻意寻求模糊。例子如下:

两个罐子中各有1000个球。第一个罐子中,球被编上从1-1000的编码,每个号码被抽中的概率就是0.001,第二个罐子中,数量不明的球上标有任何可能的单个数字。例如可能有1000个球上写着587这个数字,也可能没有一个球写有这个数字。如果抽中了587这个数字的人获得奖金,那么人们会从哪个罐子中抽呢?

此时,大部分人认为第二个罐子更有吸引力。这说明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寻求模糊,而不是避免模糊。第四节框架效应框架效应即当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向决策者表达出来时,人们作出的选择不一样。框架效应违反了主观预期效用理论中的主宰公理和不变公理。因为按照预期效用理论,问题的表达方式不影响预期效用,也不影响决策者的决策结果。一、对主宰公理的违反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认为主宰公理(DominanceAxiom)可能是理性选择中最明确的原则:如果选项A在某一种状态下比选项B好,而在任何其他状态下都至少同B一样好,那么决策者应该选A。

但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时,人们对100%肯定与不可能这两个极端状态下概率差异的态度与他们对0到100%之间的事件概率的差异态度不同。例如人们过度看中1.0和0.9之间的差异,而对0.5和0.4之间的差异重视不够。对于极端条件下的概率差异,人们常给予过度权重(也可能忽略不计),这也就是常说的从量变到质变,从零到有,从不完全确定到完全确定。至于其他的概率变化不过是量变。由于人们过度重视质变,对量变没有给予足够的权重,这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违反主宰公理。

问题5-5a(参与者总人数=88)

两个罐子中,有几种不同颜色小球,中奖和赔钱视你抽中球的颜色而定。球的比例和抽中它们所获的奖金如下:

彩票A:90%白色6%红色1%绿色1%蓝色2%黄色0元+45元+30元-15元-15元

彩票B:90%白色6%红色1%绿色1%蓝色2%黄色0元+45元+45元-10元-15元

显然,彩票B主宰彩票A,因为不论抽中哪个颜色,彩票B都同彩票A一样好。所以参与实验的88人全都选中了B。

问题5-5b和问题5-5a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结果一样的小球被合并起来(彩票A中黄色同蓝色合并,彩票B中红色同绿色合并)问题5-5b(参与者总人数=124)

彩票A:90%白色6%红色1%绿色3%黄色0元+45元+30元-15元

彩票B:90%白色7%红色1%蓝色2%黄色0元+45元-10元-15元

在5-5b中,一方面哪个彩票具有主宰性的透明度差,另一方面彩票A表面上更有吸引力,因为它的两个结果是赢利,只有一个结果是亏损。彩票B似乎不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有两个结果是亏损,只有一个结果是赢利。于是实验参与者中,58%的人选择了事实上是被主宰的彩票A。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了如下问题:

第一,对同一问题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可能导致人们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违反不变公理。第二,当主宰性一目了然时,人们会遵从主宰性原则,而当主宰性被掩盖起来时,人们常常做出非最佳选择。二、对不变公理的违反特韦尔斯基与卡尼曼提出了不变公理。按照不变公理,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选择时,人们的决策不应该因问题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常常作出与这一公理不一致的选择,即人们的决策结果常常因决策问题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如下一些情况下,人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1、正面与负面的表达方式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在1981年的实验中,发现以正面与负面两种不同方式提问时,人们的决策不一样。他们向人们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5-6a设想美国政府试图防范亚洲地区一种疾病传播到美国。有关方面估计该疾病可能在美国导致600人死亡。专家提出了两个应对方案:

方案A,100%的肯定能救活200人;

方案B,1/3的概率能救活全部600人,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回答问题的152人中,72%的人选A,28%的人选B。这一问题以正面方式提出,因此200人生命被挽救的无风险方案比风险方案更有吸引力。特韦尔斯基与卡尼曼将问题5-6a以问题5-6b的方式向另一组人提出。提出方式如下:

方案C,100%的结果会死去400人。

方案D,将有1/3的概率救活600人,有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在回答问题的155人中,22%的人选C,78%的人选D。

事实上,两个问题是一回事,但问题5-5a以多少生命得到挽救的方式提出,5-5b以导致多少人死亡的方式提出。2、参照点的选择对决策的影响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选择时,人们的选择应该完全建立在这些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之上,而不应该建立在这些差异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一原则常常同人们的心理倾向相左。因为人们的心理倾向常常导致人们的选择受到问题的表达方式的影响。例如,在方案A和B之间进行选择,以A为参照,那么B-A就被视为一个损失;以B为参照,那么A-B就被视为一个收益。由于人们的厌恶损失倾向,在进行决策时,参照点的选择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丹尼尔·卡尼曼、杰克·尼奇与理查德·塞勒1986年的证据强烈支持了这一论点。问题5-7a某种很受欢迎的型号的汽车缺货,消费者必须等两个月才能得到自己订购的该型汽车。某汽车零售商一直是按该车型标明的价格销售该汽车,现在他的销售价格比标明的价格高200元。问题5-7b某种很受欢迎的型号的汽车缺货,消费者必须等两个月才能得到自己订购的该型汽车。某汽车零售商一直是按比该车型标明的价格低200元的价格销售该汽车,现在他按该车型标明的价格销售。就问题5-7a接受调查的130名消费者中,29%的人认为汽车销售商的行为“可以接受”,71%的人认为“不公平”。在就问题5-7b接受调查的123名消费者中,58%的人认为“可以接受”,42%的人认为“不公平”。

在消费者看来,收取附加费比取消折扣更不公平。前者对消费者来说是损失,后者对消费者来说是收益的减少。经济决策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同直接“从自己口袋掏出的成本”(Out-of-PocketCost)应该被同等对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对机会成本重视不够,因为效益上的损失对他们的伤害程度没有等值的“从自己口袋中掏出的成本”对他们的伤害程度更大。人们对“机会成本”和“从自己口袋中掏出的成本”的不同态度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通胀时期,降低实际工资比较容易。问题5-7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问题5-8a某公司现在赢利微薄。该公司设立在一个正经历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地区。该公司决定今年将工资削减7%。问题5-8b某公司现在赢利微薄。该公司设立在一个正经历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且通货膨胀率达到12%的地区。该公司决定今年只增加工资5%。就问题5-8a接受调查的125人中,37%的人认公司的这一决定“可以接受”,63%的人认为“不公平”。在就问题5-8b接受调查的129人中,78%的人认为“可以接受”,22%的人认为“不公平”。

在这一问题中,当削减7%是以增加名义工资的形式出现时,公众认为可以接受,没有得到的7%被视为“机会成本”。而当削减7%是以减少名义工资的形式出现时,公众难以接受,这7%被视为“从自己口袋掏出的成本”。

上述这两个例子反映出普通公众对公正与正义的认识。而这一认识实际上在司法领域也常被采用。三、确定效应与假确定效应如阿莱悖论所显示的一样,人们在加权处理概率时对1.0的概率与小于1.0的概率给予的加权是不一样的,这一行为导致预期效用被违反。下面的一系列实验问题显示出当问题以不同方式表达时,人们对概率给予不同的加权处理。问题5-9a(参与者总人数=77)在下面的两个选择中,你选择哪一个?(括号内为该选项人数的比例)A:100%的概率获得30元(78%)B:80%的概率获得45元,2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22%)问题5-9b(参与者总人数=81)在下面的两个选择中,你选择哪一个?(括号内为该选项人数的比例)A:25%的概率获得30元,75%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42%)B:20%的概率获得45元,8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58%)问题5-9b其实是从5-9a转化而来,即将5-9a中的获利概率各降低四分之三,那么按照传统预期理论与理性经济人理论,在5-9a中选A的人也应该在5-9b中选A。但正如实验显示的,多数人选了B。

人们会做出这样的矛盾选择是因为,从肯定降低到不肯定是一种质变,因此在加权处理时,给予没有不确定性的概率相对高的权重;而在不确定前提下的概率的增加只是量变,因此在进行加权处理时,给予的权重相对低。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把这一现象称为“确定效应”(CertaintyEffect)。按照展望理论,对于问题5-9a,人们选择A意味着v(45)×π(0.8)<v(30)×π(1.0),也就是而在问题5-9b中,人们选择B,意味着v(45)×π(0.2)>v(30)×π(0.25),也就是将两式合并,有:不等式两边的值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对于确定与不确定下的概率的加权处理不同导致了不等式两边值的不一定。

同上述“确定效应”相关的是“假确定效应”(PseudocertaintyEffect)。假确定效应不仅违反了独立公理,而且也违反了不变公理。问题5-10说明了这一点。问题5-10(参与者总人数=85)考虑下面这个两阶段游戏。第一阶段中,有75%的概率会以你什么也得不到的方式结束,有25%的概率你能进入第二阶段。如果你进入了第二阶段,在下面两个选项中,你选择哪一个?你必须在第一阶段开始前就作出选择(括号内为该选项的人数比例)。A:100%的概率获得30元(74%)B:80%的概率获得45元,2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22%)由于进入第二阶段的概率为25%,因此问题5-10的选项A实际上是25%的概率获得30元,选项B则是25%×80%×=20%的概率获得45元。无论在获益概率还是在结果上,问题5-9b同5-10完全一样。但是,虽然58%的人在问题5-9b中选择了B,在问题5-10中,74%的人却选择了A。

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把这一现象称为“假确定效应”,即人们错误的认为A是确定的。之所以会有这种认识,是因为表达方式使他们错误的应用了独立公理。由于两个选项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概率都是75%,人们在选择时,就把这一概率相互抵消了。这样,问题10中的A就变成了确定性事件。第五节心理会计(心理账户)在决策中,人们常常将决策问题的各个方面分开考虑,而不是综合考虑,這现象被称为心理会计(MentalAccounting)。心理会计不仅影响个人的日常活动,而且影响政府决策。本节介绍心理会计及其对人们决策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一、什么是心理会计先看如下的实验:

问题5-11a假设你准备买一件上衣,价格是125美元。销售人员告诉你,你买的那件衣服在该店的一个分店中向顾客提供5元/件的折扣,即该分店售价120元。前往该分店开车需要20分钟。你是否愿意开车20分钟到分店购买以获得5美元的折扣?问题5-11b假设你准备买一个计算器,价格15元。而该店的分店中向顾客提供5元/个的折扣,即该分店售价10元。前往该分店开车需要20分钟。你是否愿意开车20分钟到分店购买以获得5美元的折扣?实验结果显示,对于问题5-11a,大部分人回答是否定的,不会为了一件125元的商品节省5元而开车20分钟。对5-11b的回答是肯定的,即人们会为了15元的商品节省5元而开车20分钟。

同样是节约5元,为什么人们的回答相反呢?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不是将决策的各方面综合起来考虑,而是分开考虑,因此决策的环境影响决策。这一将问题的各方面分开考虑的现象被称为“心理会计”。

按照展望理论,5元的价值差是建立在[v(-125)-v(-120)]与[v(-15)-v(-10)]的差别上,而不是建立在v(5)的基础上。二、享乐编辑与财富账户心理会计的主要方面包括享乐编辑、开设与关闭账户、预购等等。

1、享乐编辑(HedonicFraming)

人们通过对事件结果的重新编辑来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效益,即人们总是尽量利用既成事实使自己快乐。例如对于两个事件的结果x与y,一个具有展望理论下价值函数的决策者会尽量使v(x+y)>v(x)+v(y)。那么,如何使得v(x+y)>v(x)+v(y)得以实现呢?理查德·赛勒认为,第一,人们会对事件的结果进行编辑,以最大限度的扩大自己的效益;第二,在编辑结果的过程中,人们会依据如下原则:原则一:将给自己带来收益的不同事件的结果分开考虑;

原则二:将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不同事件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原则三:将小的损失与大的收益综合起来考虑,从而让自己感到自己得到的净收益,以减轻因为厌恶损失而带来的痛苦;

原则四:当在某一事件中遭受重大损失,但在该事件的某一方面得到某种微小的收益时,将小的收益从大的损失中分离出来进行考虑,以让自己从小的收益中得到一些安慰。大部分人依据这些原则行事。例如,如果你向人们提出如下问题:“某甲购买的两只彩票都中奖了,一只中了50元,另一只中了25元;某乙只中了一只彩票,得到75元。你认为谁会更开心?某甲还是某乙?”大部分人认为某甲更开心,因为他中了两次奖。2、开设与关闭心理账户(Opening&ClosingAccount)某人以10元/股买了100股股票,初始投资1000元。股价可能上升,也可能下跌。这样投资者会获得账面收益或账面损失。而当投资者卖出时,正面的盈亏就会变成实际盈亏。事实表明,实际的损失要远远比账面损失令人痛苦。心里会计理论关于人们投资行为的一个预测是,当股价下跌导致亏损时,人们会不愿意出售亏损股票。当需要资金时,人们卖出的股票常常是已经上涨的股票,而不是下跌的股票。3、财富账户(WealthAccounts)赫什·谢夫林与理查德·赛勒提出,人们常常按照各种资产对自己的诱惑力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并相应的将这些资产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首先,对人们最具吸引力的资产被归入“流动资产”(CurrentAssets)账户。归入这一账户的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等,它被用以支付日常的各种开支。其次是“流动财富”(CurrentWealth)账户。归入这一账户的包括很多流通性好的资产,如股票、债券、定期存款、基金等。人们将这一类资产视为自己的储蓄。再次是房地产,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地产不能轻易消费。最后,对人们诱惑力最弱的是未来的收入,它被归入“未来收入”(FutureIncome)账户。归入这一类的资产包括自己未来的工资收入、退休储蓄等。研究发现,人们对不通账户中资产的消费率差别非常显著。流动资产账户中的资产每一美元的边际消费率将近为1.0,而未来收入账户中的资产的边际消费率几乎为零。劳伦斯·莱文1992年对退休人员的研究表明,如果每年多给退休人员1000元现金,那么他们可能消费掉840元。如果不给现金,而是给他们存折,那么给多少钱的存折,他们才能消费840元呢?莱文发现,该数目必须高达26000元。

财富账户现象显然违反了经济学中的钱的可替代性(Fungibility)原则。财富账户是人们进行自我控制的途径之一。三、心理会计对决策的影响由于心里会计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常常在心理上为各种活动划出一个名义界限。虽然这些界限是名义上的,但一个界限内的内容与另一个界限内的内容却又常常不能相互替代。如果目前的决策与沉没成本归于同一账户时,人们就会考虑沉没成本。1、心理会计与预购(PurchaseinAdvance)消费者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开设账户、什么时候关闭账户的另一种情况是购买交易必须在消费很久之前进行。例如,某甲在一个月前以100元购买了一张足球比赛的门票。假定该球票的价格等于该足球赛对某甲的价值,在购买这张球票的时候,某甲开设了一个心理账户,而该账户中的余额是负100元。当该比赛开始而某甲观看该比赛后,该账户即被关闭,余额也变成零。

但是,比赛那一天,一场暴风雪让某甲无法前往球场观看比赛,情况会如何?此时,当初的成本就转化为损失。人们对于成本和损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100元的事前成本常导致人们冒着风雪去看比赛,也不愿让这100元损失掉。人们冒雪看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对大部分日常采购,在账户关闭时,人们并不进行事后评估,但当交易量很大或情况变得非同寻常时,账户关闭后的评估就变得极有可能。事先买了票,却因风雪原因无法看球赛导致这一交易变得与众不同而且非常明显,因此对购买球票这一交易进行账户关闭后的评估变得非常必要。通过冒雪看比赛,人们将这一交易归入正常交易类,而无须对之进行事后评估,也避免了将交易化为损失。其次,即使进行事后评估,冒雪看比赛的额外成本也常常会被摒除在评估之外,而不被视为货币成本,因此即使它被包括在评估中,也会被归入另一类账户。所以人们在进行事后评估时,依据的是相对成本而非绝对成本。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例子:问题5-12a(参与者总人数=200)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而且花10美元钱买了一张票。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门票丢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10美元,你是否会买票?实验结果表明:46%的调查对象选择会,54%的调查对象不会。

问题5-11b(参与者总人数=183)你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10美元,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一张10美元钞票。你是否会买票看演出?实验表明:88%的调查对象选择会;12%的调查对象选择不会。

Kahneman和Tversky认为:两种实验情境出现明显不同结果的原因在于:在考虑情境A的决策结果时,人们把丢失的10美元钞票和买演出票的10美元分别考虑;而在情境B,则把已经购买演出票的钱和后来买票的钱放在同一个账户估价,一部分人觉得“太贵了”改变自己的选择。

还有一种效应是预购后的物品事后升值。人们会怎么看待这种升值呢?例如葡萄酒,收藏一段时间后,口味会变得更好。那么收藏者日后消费葡萄酒时,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消费呢?埃尔达·沙菲尔与理查德·赛勒1998年向一些酒类收藏者提出了如下问题:

假如你以20元购买了一瓶1982年产葡萄酒。该葡萄酒现在拍卖价格是75元。你决定喝这瓶酒。在下面的五个价格中。你认为哪个价格是你为喝掉这瓶葡萄酒而付出的成本?0元,20元,20元加利息,75元,55元(75元-20元)

选择各个价格的人的比率分别为30%、18%、7%、20%、25%。根据经济学理论,正确答案应该是75元。但显然,绝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没有为喝掉一瓶市价75元的酒付出成本。一些人甚至认为自己还赚了钱。

沙菲尔和赛勒支出,由于心里会计的作用,人们将预购视为一种投资,因此后来消费的时候便将预购的物品当作免费品。心里会计将收藏葡萄酒这种昂贵的喜好变成一种免费的东西。2、成本与损失(Cost&Loss)人们对于成本和损失的态度不同,这种不一致可能导致违反不变公理。

问题5-13a在下面的两个选择中,你选择哪个?A:100%的肯定将损失50元。(20%)B:25%的可能损失200元。(80%)

问题5-13b假如有25%的可能性你遭受200元的损失。在下面两个选项中,你选择哪个?C:为避免这一损失,购买50元的保险。(65%)D:拒绝购买50元的保险。(35%)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人们的选择不同呢?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在问题5-13a中,50元被视为损失;而在问题5-13b中,50元被视为成本。由于损失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更让人反感,因此,人们尽力那个避免损失。这种对待损失和成本的不同心理行为可以解释理查德·赛勒提出的“铁定损失效应”。3、账户分类与对钱的替代性原则的违反(AccountCategory&ViolationofFungibility)在经济学理论中,钱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即一个账户中的钱同另一个账户中的钱应该是可以替代开支的。但是,由于心里会计的作用,这一原则常常被违反。来看一个案例:王先生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羊毛衫,价格为1250元,他觉得贵而舍不得买。月底的时候他妻子买下羊毛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非常开心。尽管王先生的钱和他的妻子的钱是同一家庭的钱,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心理感觉不同?研究表明:自己花费购买羊毛衫,属于生活必需开支,1250元太贵了;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丈夫,属于情感开支。因此人们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自己去买昂贵的物品。可见,为不同的消费项目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一般来说,人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

中国学者李爱梅和凌文辁教授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财富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和资金支配方向。奖金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储蓄、②人情花费、③家庭建设与发展开支;彩票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人情花费、②储蓄、③享乐休闲开支;正常工资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日常必需开支、②储蓄、③家庭建设与发展开支。

4、赌场资金效应(HouseMoneyEffect)问题5-14a你刚刚赢了30元,请做选择。A:50%的概率获得9元与50%的概率损失9元。(70%)B:不再获奖也不再遭受损失。(30%)

问题5-14b你刚刚赔了30元,请做选择。C:50%的概率获得9元与50%的概率损失9元。(40%)D:不再获奖也不再遭受损失。(60%)问题5-14b你刚刚赔了30元,请做选择。E:33%的概率获得30元与67%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60%)F:肯定获得10元。(40%)第一,在问题5-14a中,前面的获益刺激人们在同一账户中寻求风险。理查德·赛勒将这一现象称为“赌场资金效应”,赌徒们常把赢来的钱另设一个账户。

第二,问题5-14b和c的结果表明,前面的损失只有在后面的活动给人提供挽回损失的机会时,才能刺激人们寻求风险。

为什么会有赌场资金效应呢?解释之一是,如果进行某项风险活动前,人们已经获益了,那么这种事前获益提高了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度,因此他们更愿意冒险。

在证券市场中,即使投资者面对的是一样的市场,在同一时刻面对的收益与风险是一样的,但往往已实现盈利的投资者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投资也更从容。而遭受了亏损的人们会更不愿意冒风险,并且对曾经亏损的投资具有逃避心理。这就是“赌场资金效应”。

“赌场资金效应”会导致投资者在赚钱时更愿意买入风险大的基金或股票,这种感受就像是拿别人的钱在玩,这一行为会加重投资者的过分自信行为,进行频繁的交易、并支付过多的费用。反之,亏本的情况下投资者却很容易烦躁、容易割肉,从而将浮亏变成实际亏损。两种投资者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面对的市场是一样的。

证券市场中的赌场资金效应:第一,在问题5-14a中,前面的获益刺激人们在同一账户中寻求风险。理查德·赛勒将这一现象称为“赌场资金效应”,赌徒们常把赢来的钱另设一个账户。

第二,问题5-14b和c的结果表明,前面的损失只有在后面的活动给人提供挽回损失的机会时,才能刺激人们寻求风险。

为什么会有赌场资金效应呢?解释之一是,如果进行某项风险活动前,人们已经获益了,那么这种事前获益提高了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度,因此他们更愿意冒险。

四、沉没成本效应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决策中,增量成本(IncrementalCost)及其收益是影响决策的因素,而沉没成本(SunkCost)与决策无关;同时,对于所有可供选择的选项的选择应该建立在每个选项各自的成本/收益分析之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Effect)现象大量存在。沉没成本效应指一旦人们已经在某一项目上投入了金钱、精力或时间的话,人们常常倾向于将该项目完成,虽然该项目可能已经没有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意义。例如,人们常常面临如下问题:

“我是否应该维持同某人目前这种并不愉快的关系?因为我已经在这一关系上投入很多。”

“我是否该继续现在这一讨厌的工作?因为为了得到这一工作,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有关培训。”

“我是否该看完这一索然乏味的电影?因为门票我花了10元,而且我已经看了一半。”

第六节偏好逆转独立性公理与可转移性公理式理性预期效用理论的两个基本公理。但是,阿莱耶斯悖论证明人们在决策时并不总是遵从独立性公理,大量的实验与现实生活中的决策也证明可转移性公理常被违反。一、独立性公理与阿莱耶斯悖论阿莱悖论是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耶斯1953年提出。阿莱悖论证明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时,人们的决策并非总是遵从预期效用理论中的第四公理,即独立公理。阿莱悖论是独立性公理被违反的显著证明。二、可转移性公理与优先性逆转另一个违反理性公理的是优先性逆转(偏好逆转)。优先性逆转的是可转移性公理。可转移性公理可以表示为:

如果A≥B,而B≥C,则A≥C特韦尔斯基认为可以在概率上对可转移性公理定义。设定p(x,y)为在x、y之间选择x的概率,而且p(x,y)+p(y,x)=1,那么x≥y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x,y)≥1/2根据转移性公理,有:如果p(x,y)≥1/2,而且p(y,z)≥1/2,则有p(x,z)≥1/2上式被称为弱势随机转移性(WeakStochasticTransitivity,WST)。1、优先性逆转现象可转移性公理被违反的现象称为优先性逆转(或者偏好逆转)。优先性逆转现象在著名的“P游戏”与“$游戏”中表现出来,具体如下:P游戏的两个可能结果为(X,x),这两个结果的概率分别为p与1-p;$游戏的两个可能结果为(Y,y),它们的概率分别为q与1-q;

假定:

(1)X、Y分别是数额大的回报,x、y是数额小的回报,甚至可能是负回报;

(2)p>q,即P游戏获得数额大的回报的概率高于$游戏获得数额大的回报的概率;

(3)Y>X,即$游戏获得大数额回报的数额高于P游戏中大数额回报的数额。上述假定意味着选择P游戏的人获得的回报低,但概率高,选择$游戏的人获得的回报高,但概率低。下面是一个例子:P游戏有90%的概率获得30元的回报,10%的概率为0回报。$游戏有30%的概率获得100元的回报,70%概率为0回报。

很多实验证明,人们选择了P游戏,而不是$游戏。但是在转让游戏参与权利时,很多人出让P游戏的的要价为25元,而出让$游戏的权利要价则为27元。

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现象违反了可转移性公理。首先,按照确定性等值理论,P游戏的效益等于25元的效益,即U(P游戏)=U($25),而$游戏的效益等于27元的效益,即U($游戏)=U($27);其次,从这两个收益相比,应该是U($27)>U($25),也就是说,$游戏的效益应该高于P游戏的效益,即U($游戏)>U(P游戏),但是,人们在选择参与游戏时,却选择了P游戏。特韦尔斯基的实验例如,假定对于某一决策有x、y、z三个可以替代的选择,它们各自在两个特性上的值不一样。这三个选择在这两个特性上的值如下:

在这一决策中,选项是某一职位的求职者,特性Ⅰ是求职者的之上,特性Ⅱ是求职者的经验。三位求职者的智商与经验上的值见上表。特性ⅠⅡ选项x2ε6εy3ε4εz4ε2ε假定某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根据如下规则选择候选人:如果三位候选人在特性Ⅰ上的差距大于ε,那么选择特性Ⅰ值高的候选人;如果三位候选人在特性Ⅰ上的差距小于或者等于ε,那么选择特性Ⅱ值高的一位。虽然这种决策规则是合理的,但这种决策很容易导致违反转移性公理。由于在特性Ⅰ上,x与y之间,y与z之间的差距都不大于ε,因此选择应该根据特性Ⅱ值进行。根据这一原则选择的优先应该是x>y>z。但是,在特性Ⅰ上,x与z的差距大于ε,根据特性Ⅰ,应该选择z。所以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选择导致他违反可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