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自考题-8_第1页
国际法自考题-8_第2页
国际法自考题-8_第3页
国际法自考题-8_第4页
国际法自考题-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自考题-8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第一部分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

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

1.转化适用条约的典型国家是____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分数:1.00)

A.J

B.

C.

D.

解析:[解析]在英国,由于缔约权和立法权分离,英国是转化适用条约的典型国家。缔约权和批准条约

权属于英王,在议会通过有关的法案后,有关条约才成为英国法的一部分,即条约只有经议会的立法程序

后才能在国内适用。答案为A。

2.提出了标志着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趋于完善的七项原则的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条约法公约》

・C.亚非会议最后文件

•D.1954年中国和印度的联合声明

(分数:1.00)

A.J

B.

C.

D.

解析:[解析]《联合国宪章》第2条规定了联合国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七项原则。并使该七项原则

趋于完善。答案为A。

3.复合国中最典型、最主要的形式是—

•A.联邦

・B.邦联

•C.君合国

•D.政合国

(分数:1.00)

A.4

B.

C.

D.

解析:[解析]复合国(复合制国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邦组合起来形成复合结构的国家或国家联合

体。目前,这种国家有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联邦是指由若干个成员单位根据联邦宪法组成的国家。邦联

是由若干个主权国家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其中,联邦是复合国中最典型和最主要的形式。答案为

A.

4.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

•A.不得再恢复中国国籍

・B.可保留中国国籍

•C.应立即申请退出中国国籍

•D.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分数:1.00)

A.

B.

C.

D.-J

解析:[解析]《国籍法》第9条规定:“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

丧失中国国籍。”答案为D。

5.难民待遇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一

•A.不承认原则

•B.不歧视原则

•C.不干涉原则

・D.不推回原则

(分数;1.00)

A.

B.

C.

D.V

解析:[解析]根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的规定,难民待

遇原则主要有:不推|口1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不低于•般外国人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不推回原则

是难民待遇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答案为D。

6.根据我国《引渡法》的规定,引渡的执行机关是

•A.国家安全部

•B.公安机关

•C.外交部

・D.最高人民法院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引渡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国务院决定准予引渡的,外交部应当及时通知公安部,并通知请

求国与公安部约定移交被请求引渡人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执行引渡有关的其他事宜。答案为B。

7.以下各项中不能成为国际地役的客体的是.

•A.领陆

•B.领水

•C.领空

•D.大陆架

(分数:1.00)

A.

B.

C.

D.J

解析:[解析]国际地役的客体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或全部,包括陆地、河流、领海、地下领土和领空。

而大陆架不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它只是属于一国管辖的区域。答案为D。

8.《南极条约》秘书处总部设在

•A.爱丁堡

•B.慕尼黑

•C.布宜诺斯艾利斯

•D.俄罗斯

(分数:1.00)

A.

B.

C.V

D.

解析:[解析]2001年7月,第24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会议决定将《南极条

约》秘书处总部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答案为C。

9.1960年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A.领海的宽度问题

•B.专属经济区问题

•C.大陆架问题

•D.国际海底区域问题

(分数:1.00)

A.V

B.

C.

D.

解析:[解析]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于I960年3月17日至4月27日在日内瓦举行,有88个国家参加。会

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领海的宽度问题。然而,由于各国存在重大分歧,会议未获任何结果而宣告结束。答

案为A。

10.判定划分领海直线基线法是符合国际法的国际案例是

•A.缅因湾划界案

•B.北海大陆架案

•C.英挪渔业案

•D.突尼斯一利比亚大陆架案

(分数:1.00)

A.

B.

C.V

D.

解析:[解析]1951年英挪渔业案是有关一国是否有权采取直线基线,在国际实践中曾引起过争议的案例

之一。答案为C。

11.提出国际海底区域应被看做人类共同财产的是

•A.阿维德•帕多

•B.巴尔多鲁

•C.宾刻舒克

•D.加利安尼

(分数:1.00)

A.V

B.

C.

D.

解析:[解析]1967年8月17日,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维德•帕多提出,国际海底区域应被看做人

类共同的财产,为全人类的福利服务。帕多的建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联合国大会的一些决议,先后肯定

了帕多提出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主张。答案为A。

12.领土主权原则成为具有普遍拘束力的国际习惯规则是在缔结之后。

•A.《罗马公约》

•B.《芝加哥公约》

•C.《巴黎航空公约》

•D.《东京公约》

(分数:1.00)

A.

B.

C.J

D.

解析:[解析]1919年《巴黎航空公约》第1条明文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上的空

间享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其后,领空主权原则逐渐超越了公约的框架,而成为了具有普遍拘束力的国

际习惯规则。答案为C。

13.《外空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

・A.外层空间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

・B.国家责任和赔偿原则

•C.外层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

•D.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方法

(分数:1.00)

A.7

B.

C.

D.

解析:[解析]《外空条约》全称为《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原则的条

约》,是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在《外空宣言》九项原则基础上制定,为建构外层空间法基本框架的

“宪法性”文件。答案为A。

14.美国的外交部称为

•A.外交部

•B.国务院

•C.政治部

•D.外交与联邦部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外交部负责执行国家外交政策、管理日常外交事务。在不同国家,外交部可能有不同的称

谓。例如在美国,它被称为国务院,在瑞士称为政治部。答案为B。

15.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的多边领事公约订立于

•A.1900年

•B.1918年

•C.1928年

•D.1938年

(分数:1.00)

A.

B.

C.J

D.

解析:[解析]近代领事制度的形成早于常设外交使团制度,但其成文化的过程却较之为晚,一直到1928

年,美洲国家才订立了第一个区域性的多边领事公约。答案为晨

16.从居住在其领馆所在地的本国人士中选任的领事称为

・A.领事代理人

•B.名誉领事

•C.副领事

・D.专职领事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英、美等许多国家,从居住在其领馆所在地的本国人士中选任领事,称为“名誉领事”或

“选任领事”。与职业领事或派遣领事不同,名誉领事允许另有职业,领事职务只是其兼职。答案为瓦

17.在我国,有权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的机构是一

•A.国家主席

•B.总理

•C.外交部长

・D.全国人大常委会

(分数:1.00)

A.J

B.

C.

D.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同外国缔结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外交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管理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的具体事务。答案为A。

18.在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的方式中,接受和赞同两种方式与批准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立法机关的行为,后者是政府行为

•B.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是立法机关的行为

・C.前者是司法机关的行为,后者是政府行为

•D.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是司法机关的行为

(分数:1.00)

A.

B.V

C.

D.

解析:[解析]除了批准之外,•国还可以采用接受、赞同等方式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接受和赞同两种

方式与批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政府行为,而批准则是立法机关的行为。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条约可以选择

采用接受或赞同的方式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这样可简化缔约程序。答案为B。

19.在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国家责任是指

•A.本国公民受到损害时所引起的责任

•B.外国侨民受到损害时所引起的责任

•C.损害他国利益所引起的责任

•D.违反国际条约所应负的责任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在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国家责任专指外国侨民受到损害时所引起的责任。答案为

Bo

20.国家责任法的核心内容是

•A.停止不法行为

•B.保证不重犯

•C.赔偿

•D.道歉

(分数:1.00)

A.

B.

C.V

D.

解析:[解析]对一国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是国家责任法的核心内容。赔偿是一个一般性

的用语,是指国家可以用来履行或解除其责任的各种不同形式。它包括恢复原状、补偿和抵偿等方式。答

案为C。

21.国际组织区别于国际会议的主要特点是

•A.具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

•B.设有常设机构

•C.会员必须是主权国家

•)【・根据国际条约或其他受国际法支配的文件而创立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国际组织为了实现其目的和宗旨,至少应拥有一个常设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地点。这种地

点常称为国际组织的总部。设有常设机构是国际组织区别于国际会议的主要特点。答案为九

22.依据主要职能进行区分,国际组织可分为一般性组织和

•A.专门性组织

•B.区域性组织

C.全球性组织

D.政治性组织

(分数:1.00)

A.-J

B.

C.

D.

解析:[解析]依据国际组织的职能,国际组织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答案为A。

23.联合国成立于

•A.1941年8月14日

•B.1942年1月1日

•C.1945年4月25日

•D.1945年10月24日

(分数:1.00)

A.

B.

C.

D.7

解析:[解析]1945年,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上起草了《宪章》。

《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宣布正式成立。10月24日这一天被称为“联合国日”。答

案为D。

24.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思想渊源是

•A.人文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天赋人权思想

(分数:1.00)

A.-J

B.

C.

D.

解析:[解析]追溯起来,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思想渊源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

潮,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自由平等为基点,有力地抨击了欧洲神权统治和封建专制,形成了早期资产

阶级人权理念,并成为后来天赋人权思想的渊源。答案为A。

25.在联合国的人权保护活动中,我国主张应优先解决.

•A.种族灭绝问题

・B.国际间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问题

•C.个人人权问题

・D.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

(分数:1.00)

A.

B.J

C.

D.

解析:[解析]在联合国的人权保护活动中,我国主张应优先解决国际间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例

如,种族歧视、种族灭绝、种族隔离、奴隶贩卖以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等。答案为B。

26.争端当事国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而直接进行的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是—

•A.调停

•B.调查

•C.斡旋

•D.谈判与协商

(分数:1.00)

A.

B.

C.

D.J

解析:[解析]谈判与协商是指争端当事国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而直接进行的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政

治方法。斡旋与调停指的是由第三方介入协助争端当事国解决争端的外交方法。调查通常是由争端当事国

通过协议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查明事实,作出调查报告,为双方解决争端准备条件,但调查报告没有法律

拘束力,它只限于对事实的认定。答案为D。

27.下列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中,目的在于杳明事实,为争端当事国解决争端创造条件的是—

•A.仲裁与司法解决

•B.谈判与协商

•C.调查与和解

•D.斡旋与调停

(分数:1.00)

A.

B.

C.V

D.

解析:[解析]调查与和解的目的在于查明事实,为争端当事国解决争端创造条件。调查通常是由争端当

事国通过协议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查明事实,作出调查报告,为双方解决争端准备条件,但调查报告没有

法律拘束力,它只限于对事实的认定。和解是将争端提交给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和解委员会),委员

会在查明事实之后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答案为C。

28.国际法院于1946年4月在正式成立。

•A.纽约

•B.日内瓦

•C.巴黎

•D.海牙

(分数:LOO)

A.

B.

C.

D.J

解析:[解析]1946年4月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正式成立。答案为D。

29.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开始的形式应是

•A.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B.交火(开战)

•C.两军对峙

•D.宣战

(分数:1.00)

A.

B.

C.

D.V

解析:[解析]传统战争的开始是通过宣战,只是各国做法不一致而已。答案为D。

30.马尔顿斯条款的含义主要是指

•A.“军事必要”不解除交战国尊重国际法的义务

•B.条约无规定不解除交战国尊重国际法的义务

•C.人道原则

•D.区分平民与战斗员、战斗员与受难者

(分数:1.00)

A.

B.V

C.

D.

解析:[解析]“马尔顿斯条款”指的是条约无规定的情况,亦不解除交战国尊重国际法的义务的原则。

该原则由出席1899年海牙和会的俄国代表马尔顿斯首先宣布,被写入《海牙第四公约》。答案为B。

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

31.有权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主要有

•A.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B.受害国

•C.罪犯本人所属国

•D.罪犯居留国

•E.罪犯住所地国

(分数:2.00)

A.V

B.-J

C.J

D.

E.

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请求引渡的主体,即有权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主要有:(D罪犯本人所属的

国家;(2)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家;(3)受害的国家,即犯罪结果发生地国家。答案为ABC。

32.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包括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它不能飞行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

•D.破坏航行设备危及航空器的安全

・E.传送虚假资讯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分数:2.00)

A.J

B.V

C.J

D.V

E.-J

解析:[解析]1971年的《蒙特利尔公约》沿用了《海牙公约》原则,规定了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

为包括:(1)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2)破坏或损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其不能飞行或将

危及其飞行安全;(3)用任何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装置或物质,可能破坏或损坏使用中的航空

器,使其不能飞行或将危及其飞行安全;(4)破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可能危及航空器安全;

(5)传送虚假资讯,危及飞行中航空器安全。答案为ABCDE。

33.按照解释的主体,条约解释可分为

•A.有权解释

・B.学理解释

•C.官方解释

•D.非有权解释

・E.权威解释

(分数:2.00)

A.

B.J

C.J

D.

E.

解析:[解析]按照解释的主体,条约解释可分为学理解释和官方解释两种。学理解释是国际法学者在其

著述中对条约所做的解释。官方解释是条约的当事国或当事国授权的国际机构对条约所做的解释。答案为

BC.

34.对天赋人权理论的系统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洛克

E.霍布斯

(分数:2.00)

A.

B.

C.

D.V

E.V

解析:[解析]天赋人权论有三个发展阶段:天赋人权论最先是由荷兰学者提出的。天赋人权论发展的第

二阶段是理论的系统化。这一工作主要是由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洛克

和霍布斯。天赋人权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它的规范化、法律化。对这一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是法国

和美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代表人物如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汉弥尔顿等。答案为

DE»

35.下列条约中,属于日内瓦条约体系的有—

•A.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

・B.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的两个《附加议定书》

・C.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

•D.《巴黎海战直言》

•E.《圣彼得堡宣言》

(分数:2.00)

A.J

B.7

C.

D.

E.

解析:[解析]“日内瓦人道法规体系"或‘'日内瓦条约体系”指的是以日内瓦公约为主的体系.其中尤

其重要的是1949年的《日内瓦四公约》和1977年该公约的两个《附加议定书》。答案为AB。

四、{{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

五、{{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32.00)

36.简述确定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

(分数:8.00)

正确答案:((1)司法判例。•般认为,《国际法院规约》所指称的司法判例包括国际司法判例和国内司法

判例。(2)公法学家学说。“公法学家学说”是指有权威的国际法学者的著述,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它

是指学者们关于国际法的权威著述。(3)国际组织决议。国际组织的决议,系指国际组织的各机构按照该

组织的组织约章(即创建条约)所规定的表决程序以书面形式通过的决定。)

解析:

37.简述现代领土变更的新方式。

(分数:8.00)

正确答案:((1)民族自决。民族自决既可以采取和平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武装斗争来实现。它是当代国际

关系中最常见的领土取得或变更的方式。值得注意的足,民族自决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国家的领土完

整是对民族自决的一个专门限制。”法律L的占有原则”是对行使民族自决的又一项限制。(2)全民公

决。全民公决义称公民投票,是指由当地居民以投票方式决定有关领土的归属。根据国际实践,通过全民

公决的方式来决定领土的变更,应具备三个条件:①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②没有外国的干涉、威胁和操

纵,当地居民能够自由地表示意志;③应由联合国监督投票。)

解析:

38.简述领馆的职责。

(分数:8.00)

正确答案:(按照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5条的规定,领馆的职责包括:(1)保护,即在国际

法许可的限度内保护本国及其侨民和法人在接受国的利益;(2)促进,即促进本国与接受国间的商业、经

济、文化及科学关系的发展,并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关系;(3)调查,即以•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内商

业、经济、文化及科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向派遣国政府报告;(4)办理护照和签证,即向派遣国国民签

发护照及旅行证件,并为拟赴派遣国旅行的人士办理签证或其他文件;(5)帮助,即给予本国侨民和法人

以及进入接受国境内的本国飞机、船舶及其人员以所需要的帮助;(6)公证和行政事务,即执行公证,民

事登记和办理其他行政性事务,但以接受国法律规章未加禁止为限;(7)监督、检查等,即对具有派遣国

国籍的船舶、航空器及其航行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予以协助等。)

解析:

39.简述国际人权法的概念与渊源。

(分数:8.00)

正确答案:(美国学者伯根索尔认为:“国际人权法,被确定为是处理保护受国际保证的个人和团体的权

利不受政府侵犯以及处理促进这些权利发展的法律。”而我国学者则认为,国际人权法是联合国宪章和根

据联合国宪章制定的人权文件中有关保护国家和人民集体人权与尊重男女个人人权的规则的总称。多数第

三世界国家学者认为国际人权法的渊源包含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并主张国际条约是主要渊源,国际习惯

则相对次要,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宣言、决议、其他国际文件以及国际法

院的判决中,也体现在各国的国内立法和国际实践中。西方国家的学者则主张在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之

外,《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中所称的“一般法律原则”也是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解析:

六、{{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4.00)

40.试述国家继承的条件与主要类型。

(分数;14.00)

正确答案:(根据国际法,国家继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国家继承的合法性:(2)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