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花生的生物学特性_第1页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花生的生物学特性_第2页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花生的生物学特性_第3页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花生的生物学特性_第4页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件-花生的生物学特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生的根目录CONTENTS一二三根的形态结构胚轴的形态结构 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的根系为圆锥型根系,由主根及多次(级)侧根组成。主根维管束为四出,主根上四列侧根呈十字形排列。侧根在主根(下胚轴以下部位)着生,侧根维管束三出或二出。花生根系发达,在苗期生长尤为迅速,花生苗期主根可长达20~40cm,并具有30~40条一次侧根;一、根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到开花初期,主根可深达50~70cm,侧根100多条;盛花期后根系长度生长逐渐缓慢,花针期和结荚期根系活力仍很旺盛,根系体积和重量达到高峰,以后根系活力逐步衰退。苗期根系发育是否强壮对植株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很大影响。一、根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髓部(图4-4)。花生初生根形成木栓层后,内皮层及其外面的皮层即脱落。二、胚轴的形态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根部与茎部交界处即胚轴(通常是指下胚轴,即由子叶节向下至主根之间的这一段),亦称胚茎和根颈。胚轴属茎部,其功能与茎部相似。当种子萌发后,胚轴向上伸长,将子叶推出地面,因此,花生幼芽出土依赖于胚轴的伸长。花生开花后,其上可长出不定根并形成根瘤。播种质量对胚轴的正常生长及花生出苗有很大影响。如播种时种子倒置,发芽后胚轴会出现弯曲,影响幼苗的正常出土;播种过深或覆土过厚,胚轴在一定范围内可相应伸长,但在出苗过程中消耗养分过多,不利于幼苗和根系的发育。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1.根瘤及其形成过程花生和其他豆科作物一样根上长有瘤状结构,称为根瘤。根瘤的形成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根瘤菌自根毛侵入,存在于根皮层的薄壁细胞中。根瘤菌在皮层细胞中迅速地分裂繁殖,同时皮层细胞因根瘤菌侵入的刺激,进行细胞分裂。结果在这一区域内的皮层细胞数目增加,体积膨大,形成瘤状突起,就是根瘤。花生根瘤菌属于豇豆族根瘤菌。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根瘤菌在土壤中时,不能固氮。当花生出苗后,幼根分泌的乳糖、半乳糖及有机酸等物质,吸引土壤根瘤菌聚集在幼根周围,进而通过表皮细胞进入皮层细胞,进行分裂繁殖,受侵染的皮层细胞及其附近的细胞受刺激后,发生不正常激烈分裂,逐步扩大。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当花生长到4~5片真叶时,即有根瘤形成,瘤体为近球形,直径3~4mm,多数着生在主根上部和靠近主根的侧根上。苗期根瘤数量较少,固氮能力较弱,需吸收植株中氮素养料维持生长,此时根瘤菌与花生是寄生关系。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根瘤的固氮能力逐渐加强,开始为植株供氮。开花以后,为花生提供的氮素越来越多,到开花期时,根瘤除通过根的维管束继续吸收必要的养分和水分外,已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给植株生长,这时根瘤与花生是共生关系。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盛花期和结荚初期是根瘤固氮能力最强、供给植株氮素最多的时期。花生根瘤内含的色素与根瘤的有效性密切相关。通常主根上的根瘤较大,数目较少,内含有较多的粉红色汁液,固氮能力较强;侧根上根瘤较小,数目较多,内含汁液微绿色或淡褐色,固氮能力相对较弱。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固氮能提供花生植株所需氮素的4/5,相当于根瘤总固氮量的2/3,还有1/3留在土壤里。生育后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衰减很快,根瘤破裂,根瘤菌重新回到土壤中。三、根瘤和根瘤菌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2.共生固氮过程根瘤菌从根瘤细胞中摄取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把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变为植物着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这种作用叫做固氮作用。花生根瘤菌固氮是一个还原过程。根瘤菌产生固氮酶催化、激活氮分子与氢结合生成氨。固氮酶有钼铁蛋白和铁蛋白两种成分,它们在三磷酸腺苷(ATP)以及某些电子载体的参与下,把大气中氮分子还原成氨,并与地上部运来的碳水化合物合成氨基酸,再运到地上部。1.花生根的形态结构如何?2.花生胚轴的形态结构如何?3.说说花生的根瘤的形成过程和共生固氮过程。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的茎目录CONTENTS一二花生茎的形态花生茎的结构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主茎直立,幼时截面圆形,中部有髓。盛花后,主茎中、上部呈棱角形,髓部中查,下部木质化,截面呈圆形。茎上生有白色茸毛,茸毛密疏因品种而异。一般龙生型品秀茸毛密集而短,多粒型品种茸毛多为稀长,同一类型不同品种亦有差异。一般认为茎上茸毛多的品种较抗旱。花生的茎色一般为绿色,老熟后变为褐色。有些品种茎上含有花青素,茎呈现部分红色。许多多粒型和龙生型品种茎呈现深浅不等的红色。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1.主茎栽培种花生多数品种主茎直立,高度在15~75cm之间,少数可达l00cm。主茎上一般有15~25节。节上长叶,叶腋内可着生分枝或花序(或称花枝)。花生出苗后,主茎增长较慢,到开始开花时,主茎高度一般在5~8cm,开花后,主茎生长速度加快,到盛花期达到高峰,以后又明显变慢以至完全停止。主茎在幼苗期截面呈圆形,中部有髓。生长后期上部呈棱角状,下部木质化。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主茎高度由节数和节间长决定,品种间主茎高度差异很大,蔓生型品种一般低于直立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茎高度变化也很大,密度过大、水肥充足、阳光不足等因素可以引起节间变长而使株高增加,干旱、缺肥及病虫害危害等因素可以限制株高。依不同品种类型,主茎(包括分枝)上的茸毛密度和长度有一定差异,多数品种茎枝为绿色,少数品种为紫色或褐色,颜色一般越靠近基部越深,有些品种茎枝颜色与光照有关。主茎节数和节间长,栽培因素如生长期长短和温度,土壤水分、肥力高低亦有一定影响。因品种类型不同,有的主茎可直接着生荚果,有的则不能。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不同类型品种间主茎高度(从子叶节到茎生长点的距离)差异很大。一般丛生型品种主茎高于蔓生品种。同一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不同,主茎高变化也较大。长日照能显著促进主茎生长;长期弱光能显著增加主茎节间长度和主茎高度,而抑制侧枝发育,使主茎和侧枝长度比例失调,形成所谓“高脚苗”。当花生与高秆作物实行间作、套种时,易发生此种现象。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肥水条件好、温度高、群体密度大均能促进主茎生长,增加主茎高度。主茎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生植株个体生育状况,可作为制定栽培措施的依据之一。一般认为,丛生型品种主茎高度以40~50cm为宜,超过50cm则表明植株有旺长趋势,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倒伏;花生主茎高度低于30cm的田块,表明植株营养体生长不良,应采取以促为主的栽培措施。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2.分枝花生主茎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一次分枝,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称第二次分枝,以此类推。一般品种多产生二至三次分枝。有的品种可产生四至五次分枝。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2.分枝当花生出苗3~5d或主茎第三片真叶展开时,从子叶叶腋长出第一、二两条第一次分枝,几乎为对生,通称“第一对侧枝”。出苗后15~20d或主茎上第五、六叶展开时,从第一、二片真叶的叶腋分别长出第三、四条一次分枝,互生排列,但节间很短,近似对生,所以称“第二对侧枝”。第一、二对侧枝出现后,称“团棵期”。这两对侧枝长势很强,构成花生的主体,是荚果着生的主要部位。一般情况下第一、二对侧枝上结果数占全株总果数的70%~90%以上。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的分枝习性比较稳定,是划分品种类型的重要依据。二次分枝较多并有三次或四次分枝的品种称“密枝型”,包括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二次分枝较少或没有二次分枝的品种称“疏枝型”,包括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同一品种的分枝次数受环境条件影响也很大,弱光、肥水不足和高温,都能抑制分枝数量的增长花生分枝数对单株生产力有一定影响,既不是愈多愈好,也不是愈少愈好。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3.株型花生侧枝生长的姿态以及侧枝与主茎高、长短比例构成株丛形态,称为株型。第一对侧枝长度与主茎高度的比例称“株型指数”。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蔓生型(或匍匐型)品种侧枝几乎贴地生长,仅前端向上隆起,其隆起部分小于匍匐部分,第一对分枝与主茎近于直角,株型指数为2左右。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半蔓生型品种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地面呈30。的夹角,中部向上隆起,其隆起部分大于匍匐范围,株型指数为1.5左右。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直立型品种第一对侧枝与主茎间角度小于45。其株型指数一般为1.1~1.2左右。栽培种花生主要株型如图4-2。一、茎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直立型与半蔓生型也被合称为丛生型。花生的株型在不同条件下会有所改变,如密度过大或不适当的间作作物隐蔽下,蔓生型品种侧枝上部可明显竖立生长,以至近似半蔓型;丛生型品种在稀植或群体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其第一对侧枝基部数节也可接近地面,至中上部才明显向上。二、茎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茎的横切面自外向里分别由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部组成。二、茎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茎的表皮细胞是活细胞,但一般不含叶绿体。有些品种茎的表皮细胞含有花青素,表皮细胞分化可形成茸毛,表皮上具有气孔,是气体出入花生茎的唯一通道。皮层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最外面一至数层为绿色细胞,具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幼茎常为绿色,也就是这个原因。本节主要介绍了花生茎的形态特征,主茎高度,分枝和株型、花生茎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1.花生主茎高度高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花生的分枝和株型类型有哪些?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叶的形态特性目录CONTENTS一二花生叶的形态花生叶的结构花生叶的形态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叶真叶变态叶子叶鳞叶包叶小叶叶柄托叶叶鞘子叶长在主茎基部,鳞叶着生在每一枝的第一或一二节上,花序上每一节都着生一片长桃形苞叶(称外苞叶),每一朵花的最基部有一片二叉苞叶(称内苞叶)。花生真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片(图4-3),小叶两两对生,着生在叶柄上部的叶轴上,在异常情况下有出现多于或少于4片的。花生真叶的四片小叶在晚间、阴雨天和土壤干旱时会成对闭合,到第二天早晨或天气转晴时,重新张开,这种现象称“睡眠运动”或“向阳运动”,是花生叶片对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小叶叶柄极短,叶片全缘,边缘着生茸毛。小叶叶面较光滑,具有羽状网脉,有的叶脉具有红色素,叶背面主脉明显突起,其上也着生茸毛。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复叶叶柄细长,一般2~10cm,其上生有茸毛,叶柄上面有一纵沟,从先端通达基部,基部膨大部分为叶枕,小叶基部亦具有叶枕。叶柄基部有两片窄长的托叶,托叶约有2/3的长度与叶柄基部相连,其形状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之一。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

花生主茎上一般可着生20多片真叶,有的品种在特殊条件下可长出30多片真叶。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的叶片第一对侧枝上的叶数主茎上各叶片出生速度叶片的寿命蔓生品种多于主茎上的叶数;丛生品种大约比主茎少2片左右,半蔓生品种与主茎叶数相近。与在主茎上的部位有关,第1~4片叶每隔1~2d长出一片,第5~9片叶每隔5~8d出一片,第9~17片叶每出一片需4~6d,第17片叶以后每8~l0d出一片。由下而上缩短,下部叶片为55d,中部叶片40d,上部叶片35d左右。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叶色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叶色深浅也可随外界条件及内部营养状况而变化。因此,花生叶色变化可作为水肥状况和植株内部营养状况诊断的指标。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叶面积系数与净光合强度有密切关系,在田间条件下,光合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群体大小的制约,叶面积愈大光合面积愈多,在一定范围内,光合总量随之提高。但密度过大,互相遮荫,光合总量随叶面积增加而下降。疏枝型品种由于叶片大和透光度差,最适叶面积系数应在3~4,密枝型品种叶片小,透光性较好,最适叶面积系数应为4~5或超过5。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不同部位叶片形状有所不同,一般以株龄为70d左右主茎倒数第三片全展开叶为调查对象,分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和披针形等(图4-4)。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小叶片的叶形分为椭圆、长椭圆、倒卵、宽倒卵形4种(图4-6,图4-7)。叶片大小以小叶片主脉长度表示,一般2~8cm,变幅很大。叶片颜色分为黄绿、淡绿、绿、深绿和暗绿等。小叶片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品种间差异很大,是鉴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花生叶的形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普通型品种一般为倒卵形,绿或深绿,大小中等;龙生型品种多为倒卵形,灰绿色,有大有小;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椭圆形,一般颜色较浅,小叶片较大。同一植株上部和下部叶片形状也不一样,应以中部(基部第11~18片)叶片为准。一、花生叶的形态二、花生叶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叶由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及大型贮水细胞组成

(图4-8)。叶上表皮外壁覆有角质层,上、下表皮分布着许多气孔,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

1.花生叶的类型有哪些?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6花生的根、茎、叶花生果针的形成及入土目录CONTENTS一二果针的形成果针的构造三四果针入土影响果针形成的因素五影响果针入土的因素

一、果针的形成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开花受精后形成原胚。潘瑞炽(1982)研究认为,原胚产生各种植物激素,不断运送到子房基部,将此处细胞活化。子房基部的部分细胞开始分裂伸长,大约在开花后4~6d即形成明显可见锥状的子房柄。子房柄连同位于其前端的子房合称果针。果针顶端为一层木质化的表皮细胞,形成一个帽状物,保护子房入土。二、果针的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子房柄有表皮毛,构造与草本茎相似,包括表皮、外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成有规则的纵行,细胞内含有花青素。果针上有少数气孔,其开口与表皮细胞的纵壁平行。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而淀粉鞘细胞含淀粉粒较多,皮层外层由厚壁组织组成,最外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二、果针的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维管柱内一般有十几个维管束,排列成一圆环状。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两个维管束之间有明显的髓射线。果针中间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髓,细胞内含有较多的淀粉粒。子房位于果针先端约1mm内,细胞分裂区后为细胞延长区。从果针先端向后2~3mm。二、果针的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中央伸长区(因细胞伸长而表现极大程度生长的区域)与细胞分裂区(H形居间分生组织)相重叠(图10-4)。向地伸长的过程中,果针先端表皮细胞逐渐木质化,形成保护冠,保护子房。侧枝基部低节位的果针长度短一些,一般在3~8cm,侧枝中上部高节位的果针长度长一些,一般在10cm以上,个别达20~30cm。三、果针入土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针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最初略呈水平生长,不久即弯曲向地,入土后到达一定深度时子房开始横卧生长,子房柄即停止伸长。果针人土后,子房柄表皮分化出的表皮毛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能力。从果针伸长至入土前期,胚细胞和胚乳核暂停分裂,人土5~6cm后,果针伸长停止,原胚恢复分裂,子房开始膨大,腹缝向上横卧,发育成荚果。三、果针入土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针入土深度因品种和土质而异,疏枝型品种入土较浅,一般只有3~5cm;普通型品种入土较深,一般约5~7cm;龙生型品种入土可达7~l0cm。在果针伸长期,受环境条件或营养不足的影响,子房前室胚珠可发生败育,形成单室果。四、影响果针形成的因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所开的花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形成果针,约占总花数的30%~60%。一般认为,不能成针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受精。影响果针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花器发育不良,开花时气温过高或过低致使花粉粒不能发芽或伸长缓慢;开花时空气湿度过低,低于50%时成针率明显降低;花生植株密度过高时,成针率下降;施肥情况不同,成针率亦相异。四、影响果针形成的因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成针率,在花生品种间存在着差异。早熟品种花期较短,单株开花数较少,成针率较高晚熟品种花期较长,单株开花数较多,成针率较低土壤水分充足时,也有利于果针伸长。土壤含水量过低会使果针生长缓慢;花生种植密度提高时,成针率有所下降;施肥(尤其钾素供应)情况不同或日照长短不同,成针率也有相当差异。五、影响果针入土的因素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针能否入土,主要决定于花生品种、果针穿透能力土壤阻力果针着生处位置的高低。在田间条件下,果针穿透力与果针长度及果针的柔软度有关,果针离地愈高,果针愈长愈软,入土能力亦愈弱。五、影响果针入土的因素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土壤的阻力与土壤的干湿和紧密度有很大关系,所以保持土壤湿润、疏松不板有利于果针人土。多种因素可以造成果针入土深度和入土率的差异。一是品种间存在差异。二是果针着生节位不同。三是土壤干湿和紧密度状况不同。四是受到激素的控制。本节主要介绍了果针形成及入土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荚果的形态结构和类型、荚果的发育过程、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1.果针形成及入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荚果的发育过程目录CONTENTS一二荚果膨大发育阶段荚果充实阶段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针入土4~6d,至一定深度(一般3~10cm),子房即在土壤中横卧膨大长成荚果,腹缝向上。果针人土后呈白色,至果壳硬化时渐呈固有的黄色。根据荚果外部形态的变化,荚果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荚果膨大阶段和荚果充实阶段。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荚果膨大发育阶段

始于果针入土停止生长,原胚细胞分裂重新活跃时,持续30d左右,表现为荚果体积急剧增加至最大,据观察早期形成的荚果在果针入土后10d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10~20d体积增大最快;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荚果膨大发育阶段入土20~30d内,荚果体积即达到最大限度,此时荚果含水量多,内含物主要为可溶性糖,油分很少,荚果表面光滑网纹不明显,荚果光滑白色。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荚果膨大发育阶段此期以果壳增长为主;果壳木质化程度低,内含物以可溶性糖为主,此时荚果含水量高达80%~90%,子仁开始形成,但还是无经济价值的幼果。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二、荚果充实阶段

持续30d左右,主要特点是荚果干重迅速增长,表现为子仁充实,荚果体积不再增大,糖分减少,含油量显著提高,约入土后50~70d干重增长接近停止。此阶段结束时果壳逐渐变薄,木质化,网纹明显清晰,种子体积增加,种皮变薄,显现出品种特性。(图4-7)。从果针入土到荚果成熟,早熟小粒品种需50~60d,晚熟大粒品种需60~70d。荚果按成熟程度不同分为幼果、秕果、饱果3个类别。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本节主要介绍了果针形成及入土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荚果的形态结构和类型、荚果的发育过程、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1.说说荚果的发育过程和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荚果的形态结构目录CONTENTS一二荚果的形态特征花生果壳的结构一、荚果的形态特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果实为荚果,包括种仁和果壳两部分。果形因品种而异。果壳坚厚,成熟时不开裂,具有纵横网纹,前端突出部分称果嘴。每果通常二室以上,每室间有果腰,但无隔膜。同一品种的荚果,由于形成先后、着生部位不同等原因,其成熟度及果重变化很大。

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果针入土4~6d,至一定深度(一般3~l0cm),子房即在土壤中横卧膨大形成荚果,腹缝向上。一、荚果的形态特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针入土后呈白色,至果壳硬化时渐呈固有的黄色。果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外观可见10~13条凸起的纵纹,两纵纹间有横脉相连,形成网纹。果壳脉纹的深浅因品种类型、成熟度及土壤环境而异。龙生型花生、成熟度好或黏紧土壤中所产生的荚果脉纹较深。一、荚果的形态特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成熟荚果的果壳坚硬,成熟时不开裂,多数荚果具有2室,亦有3室以上者,各室间无横隔,有或深或浅的缩缢,称果腰。荚果的先端突出似鸟喙状,称果嘴,其形状可分为钝、微钝和锐利3种。果腰(缩缢)和果嘴的深浅及形状是品种的特征性状。一、荚果的形态特征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荚果形状因品种而异,大体分为普通形、斧头形、葫芦形、蜂腰形、蚕茧形、曲棍形、串珠形7种(图4-12)。荚果大小因品种、气候、栽培条件、着生部位和形成先后而有差异一、荚果的形态特征二、果壳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果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组成。外果皮含表皮及周皮层;中果皮含薄壁细胞、纤维层及维管束;内果皮由内薄壁细胞及内表皮组成。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未成熟的荚果,果壳带黄白色,网纹不明显,果壳内薄壁细胞层的海绵体呈白色。成熟的荚果壳硬不开裂,外表发青,网纹清楚;中果皮薄壁细胞干缩,纤维层木质化,由白色渐变为黄色、橘红、棕色以至黑色;内果皮薄壁细胞干缩呈膜状,出现褐色、黑色斑块。种仁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二、果壳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内薄壁细胞层在荚果初期很厚,占据荚果的主要空间,是光合产物的贮存场所,随着荚果的发育成熟因光合产物转向籽仁而干缩,受挤成膜状,中果皮薄壁细胞亦日渐干缩。在荚果发育成熟过程中,总皮纤维层日益木质化,并逐渐由白色转为黄白、蒿黄、黄褐或褐色。二、果壳的结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随着荚果发育成熟内果皮亦相应由全白色逐渐出现褐色、深褐色斑块。总之,在荚果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壳逐渐变薄、变硬,网纹逐渐清晰,内含物质逐渐转向籽仁,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固有的暗黄色(饱满荚果略带暗青色)。二、果壳的结构本节主要介绍了果针形成及入土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荚果的形态结构和类型、荚果的发育过程、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1.按照荚果的形态特点分为哪几种类型?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目录CONTENTS一二黑暗与机械刺激水分三四五温度空气养分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影响荚果发育的因素主要有:黑暗、机械刺激、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供应。黑暗水分空气养分供应温度机械刺激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黑暗与机械刺激

国内外的大量试验结果都认为,黑暗和机械刺激是花生荚果发育的必需条件。曾有大量试验表明,悬空未入土的花生果针无论伸长多少,子房始终不会发育,因此认为只有子房处于黑暗条件下,才能膨大发育。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黑暗与机械刺激

试验发现,在光照条件下,每日轻摸果针十数次,果实和种子可发育,表明机械刺激也可使处于光照条件下的子房膨大成荚果,且可发育充分和正常发芽生长。由此推断,机械刺激也是花生荚果发育的重要条件。据报道,其他条件具备,但缺乏机械刺激的果针,只能长成畸形荚果,并认为,机械刺激能使组织产生乙烯,乙烯的增多使得果针停止生长,细胞壁加厚,子房膨大。较得到认可的理论是:黑暗或机械刺激都是花生结荚必需的条件,两者之中任何一种都可以使花生正常结荚。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一、黑暗与机械刺激

花生果针入土后,子房膨大前1~3d,吲哚乙酸(IA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急剧增加,赤霉素(GA)含量下降,高浓度IAA和乙烯能抑制子房柄伸长,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刺激休眠的原胚恢复分裂,从而使幼果发育。已知黑暗和机械刺激都可能增加组织中IAA含量和提高乙烯产量,因此认为花生入土后子房膨大,可能是果针入土后在黑暗和机械刺激双重诱导下内源激素急剧改变的结果。乙烯在黑暗和机械刺激两因子之间可能起着桥梁作用。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二、水分适宜的水分是荚果发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土壤结果层干燥的情况下,荚果不能正常发育。土壤水分在最大持水量的50%~60%时荚果发育最好。荚果发育前30d受干旱的影响较大,荚果发育30d后受干旱的影响较小。干旱对普通型品种荚果发育影响较大,对珍珠豆型品种荚果发育影响较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三、温度花生完成从果针入土到荚果成熟的发育过程,需要≥15℃的有效积温450℃左右。气温影响花生荚果的发育时间长短(指幼果形成到成熟所需时间)和荚果发育好坏。花生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25~33℃,结实土层适温为26~34℃,此范围内温度愈高荚果发育愈快。低于20℃或高于40℃对荚果的形成和发育都有一定影响,如果花生饱果期的平均气温低于20℃,易枝枯叶落;如果结实层平均地温低于18℃,荚果停止发育。花生荚果发育的最适温度比地上部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约24℃)要低。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四、氧气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十分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气。在荚果迅速膨大和种仁干重迅速增长的时期,荚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由于氧气不足,荚果发育缓慢,结荚少,荚果小,秕果多,且易造成烂果。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五、养分花生荚果发育要合成大量蛋白质、脂肪及其他有机物,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花生的果针、幼果和初成型果都能从土壤结果区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据测定,植株总磷量的30%,荚果含钙量的90%以上都是靠子房和荚果直接从土壤中吸收的。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5.养分花生结荚期缺钙,影响荚果发育,造成秕果增多,并产生空果和烂果。缺氮,影响荚果膨大发育;氮素供应过多,则易引起徒长晚熟。缺磷,影响荚果油分的转化和子仁的充实。此时期花生对钾素的吸收量达最高峰,约占总量的60%。有机养分也是荚果发育的重要条件。荚果饱果期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或分配不合理都可造成荚果发育不良。1.说说荚果的发育过程和荚果形成的影响因素。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5花生的果针和荚果花生的花序与开花类型目录CONTENTS一花生的花序二连续开花型三交替开花型一、花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序是一个着生花的变态枝,花生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在花序轴每一节上着生苞叶,其叶腋内着生一朵花,有的品种花序轴很短,仅着生1~2朵或3朵花,近似簇生,称为短花序;一、花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有的品种花序轴明显伸长,可着生4~7朵花,偶尔着生10朵以上,称为长花序;一、花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有的品种在长花序上部又长出羽状复叶,不再着生花朵,从而使花序又转变为营养枝,通常称为混合花序;一、花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有的品种在侧枝基部有几个短花序着生在一起,形似丛生,通常称为复总状花序。一、花序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根据花序在主茎上的着生部位和方式,可将花生分成连续开花型或称连续分枝型(se-quentialbranching)和交替开花型或称交替分枝型(alternatebranchingtype)两种。二、连续开花型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连续开花型的品种,主茎和侧枝的每个节上均可着生花序,这类品种除主茎上着生花序外,在一级侧枝的基部1~2节或第1节上可着生二次营养枝,也可着生花序,以后各节连续着生花序,在二级分枝上第1~2节及以后各节均可着生花序。三、交替开花型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交替开花型的品种,主茎上不着生花序,侧枝基部l~3节或1~2节上只长营养枝、不能着生花序,其后几节只生花序不生营养枝,然后又有几个节只生营养枝不生花序,如此交替发生(图4-10)。本节主要介绍了花生花序的形态构造及类型、花生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的花芽发育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生的花芽发育及影响因素目录CONTENTS一二花芽发育及特征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杂交技术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安排,去雄、授粉部位的取材和定位,授粉花数和杂交延续天数的确定等方面,都与花芽分化发育进度密切相关。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花芽分化时期划分方法国内外有所不同。日本的加藤照孝等(1955)和藤吉清次等(1956),中国的罗葆兴(1981)、崔澧(1985)等人都曾经将花器官和雄性细胞发育作为划分依据,提出花芽分化过程的分期方法。花芽分化的全过程是指从花萼原基出现至开花的整个时期,这是一个连续的演变过程。依据花器官和性细胞发育顺序、特征及其与主茎叶的生长关系等,王福青等(2000)将花芽分化全过程划分为10个时期。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①花芽原基形成期

种子萌动后约6d,胚芽长至子叶长度的2/5,主茎第七叶原基分化出托叶,在第一对侧枝基部第一个二次分枝的第一个花序上,苞叶腋内分化出第一个花芽原基。花芽着生在苞叶腋内,其形态表现为宽度大于长度,顶平,呈钝圆形。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②二叉苞片形成期

种子萌动后9~10d,胚芽长至子叶长度的2/3,在花芽内侧形成两个小叶片突起,即二叉苞片原基。二叉苞片先端形成分叉,故称二叉苞片是花器官组成部分。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③花萼原基分化期主茎第二片真叶展开,第三片真叶露出小叶柄1.6cm,即第八叶原基分化出托叶,花芽原基形成约7d,在其周边可见到波状突起,即为花萼原基,花萼原基随着花芽的发育而向上生长。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④雌雄蕊原基形成期

主茎3.7片叶,花萼半包状,花萼内花芽原基呈圆大状,顶部形成一群圆形突起,其中央的大突起为雌蕊原基,包围在雌蕊周围的小突起为雄蕊原基。⑤花瓣原基形成期

主茎4叶展开,雄蕊呈半圆扁平状,孢原细胞和胚珠原基形成。主茎4.5叶,雄蕊由扁平状逐渐增厚,形成药隔。雄性造孢细胞和雌性孢原细胞发育,花瓣原基形成。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⑥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

主茎5.2~5.3片叶,花萼呈乳白色筒状,顶部有少量茸毛,花瓣大小、形状相同,花药圆形,小孢子母细胞形成。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⑦小孢子四分体期主茎6.0~6.1片叶,花萼顶部呈深绿色并生有长茸毛,花药长方形,乳白色,花柱略高于花药,花瓣略高于花丝,小孢子四分体形成。(图7-17)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⑧单核花粉粒期

单核花粉粒发育持续时间较长。主茎6.5叶时,花粉粒圆大,细胞核靠边,此时花柱形成柱头。主茎6.8片叶时,花药呈乳白色,与花柱等长。花柱顶部有茸毛,花瓣淡绿色。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⑨二核花粉粒形成及发育期

花粉粒核分裂时间较短,发生于主茎6.9~7.0叶,花药淡黄色,柱头高于花药,花瓣与花药等长。二核花粉粒发育时间较长,从主茎7.0~7.5叶,花药变黄,柱头高于花药,花瓣包裹柱头和花药,此时胚囊连续3次核分裂形成8核胚囊。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一、花芽发育及特征⑩花粉粒和胚囊成熟期

主茎7.5叶,花粉粒营养核移人中央,精细胞位于营养核一侧。胚囊珠孔端和合点端各有3个核,2个极核位于中央。随后3个反足细胞退化,花粉粒和胚囊内具大量淀粉粒。主茎7.9叶,花瓣开放前8~12h雌雄配子体成熟,等待传粉受精。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花芽个体分化时间一般为20~30d,国内外的很多研究已证明,品种、温度、水分等因素会造成花芽分化始止期和分化速度的不同。植物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结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及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类、能量物质也会对植物花芽分化产生影响,但目前花生的内部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研究尚少。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所有品种成熟种子中,子叶节侧芽均可见一片苞叶和一片羽状复叶(或为两片苞叶),在第一片苞叶的叶腋内均有一个二次侧芽原基。不同品种第二次侧芽的发育状况有显著不同。连续开花型的品种伏花生二次侧芽较宽,已分化出三四个叶原基及一二个第三次侧芽;交替开花型的品种二次侧芽都很小,只具一个叶原基及一个生长锥。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种子萌动至出苗期间,连续开花型品种二次侧芽发育较快,在出苗之前三次侧芽就分化为花芽,并进入花萼原基分化期;交替开花型品种,在出苗前其二次侧芽的发育较慢,到出苗为止,只有二三个叶原基和一个生长锥,在出苗当天至第二天,幼苗主茎展开2片真叶时,在第一对侧枝的第三节才开始形成花芽,出现花萼原基。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花芽分化所需积温品种间有差异,而适当高温能显著加快花芽分化速率。同一品种夏播花生花芽分化时间明显少于春播花生。罗瑶年等(1979)观察:珍珠豆型花生在平均气温19℃时,从花芽开始分化至开花需要30d;在夏播情况下平均气温26℃以上时,完成花芽分化过程到开花只需要17d。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在同一时期内花芽分化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加,但土壤最大含水量达到70%以后,对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土壤干旱会延迟花芽分化过程,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45%时,花芽分化进程比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5%时延长4d。氮肥、光照显著影响单株花芽分化数,但对花芽分化时间长短影响很小。本节主要介绍了花生花序的形态构造及类型、花生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的花芽发育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技能。

小结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1.影响花生的花芽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器的形态构造目录CONTENTS一二花器的形态构造花器类型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生花器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图4-11)。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生苞叶两片、绿色,着生于花萼管基部外侧,其中一片桃形较短,着生在花序轴上,包围在花的外面,称外苞叶;另一片较长,可达2cm,先端形成二分枝状,称内苞叶。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萼位于内苞叶之内,下部联合成一个细长的花萼管,长度多在3cm左右或更长,多呈黄绿色,被有茸毛。萼管上部为5枚萼片,其中4枚连合,1枚分离,萼片呈浅绿、深绿或紫绿色。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冠蝶形,呈橙黄、深黄或浅黄色。从外向内由1片旗瓣、2片翼瓣和2片龙骨瓣组成。旗瓣最大,大多数品种上面有纵纹,作为标记脉纹。翼瓣位于旗瓣内龙骨瓣的两侧,2片龙骨瓣连合在一起,向上方弯曲,雌、雄蕊包裹其中。开花后龙骨瓣仍紧闭。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每朵花有单生雄蕊10枚,大多数品种雄蕊2枚退化,8枚可育;少数品种退化1枚,9枚可育;或无退化。雄蕊前端离生,花丝中下部愈合成雄蕊管(故为单体雄蕊),4长4短相间而生。长椭圆形的4枚花药较大,成熟、散粉较早,其中3个具4室,与旗瓣对生的1枚长花药多为2室,少数为3室或4室;短圆形的4枚花药,发育较慢,散粉较晚,多为2室。至花药成熟时,花药横隔消失,只有纵隔。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通常所见3个长花药和4个圆花药为2室,1枚与旗瓣对生的长花药为1室。此时花药背部纵裂,散出花粉。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雌蕊位于花的中心,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花柱细长,穿过花萼管从雄蕊管内伸出。柱头密生茸毛,顶端略膨大呈倒钩状,去雄时可与光滑的花丝区别。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成囊状的部分,子房上位,单室,内有1至数个胚珠,胚珠横生。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珠心是胚珠的主体,胚囊位于珠心的中央,外包内珠被、外珠被。珠孔位于珠被顶端,是授粉后花粉管进入胚囊的通道。珠心基部与珠被组织的汇合点叫合点。子房基部有短的延长组织,称为子房柄。其分生延长区的细胞在开花受精后迅速分裂,子房柄伸长将子房推人土中,这一过程称为下针。一、花器的形态构造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二、花器类型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能够受精结实的花为有效花,不能受精结实的花为无效花,无效花的成因很多。有效花和无效花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有些花着生在茎的基部,且为土壤所覆盖,花瓣不开也能受精结实,一般称其为地下花。在连续开花型的品种中,如伏花生,常可见到此种花。1.花生花器的包括哪几部分?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3花序和花器花生的结果习性和抗病性目录CONTENTS一二花生的结果习性花生的抗病性一、结果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其荚果发育要求的条件具有特殊性。一、结果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其一,黑暗是子房膨大的基本条件,果针不入土只能不断伸长,子房始终不能膨大,只要一人土就开始膨大,但如被暴露于地面即停止发育。其二,结果区的水分影响很大,若土壤干燥荚果不能正常发育,土壤干旱阻碍荚果对钙的吸收。一、结果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其三,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生长十分迅速,呼吸作用相当旺盛,如氧气不足,荚果发育不良,特别是种子发育受到严重抑制,亦容易导致烂果。其四,入土的果针和发育初期的荚果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无机营养(N、P、Ca等),结果区矿物营养状况对荚果发育有很大作用。其五,荚果发育所需时间的长短以及荚果发育好坏与温度关系密切。此外,机械刺激也被认为是花生荚果发育的条件之一。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1.锈病

通过对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抗锈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锈病种质102份,中抗种质183份。在这些抗病种质中,大部分是国外品种。从品种类型看,多粒型花生品种中抗病种质最多,高抗锈病花生种质55份(表4-6)。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2.早斑病

在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早斑病种质83份,中抗种质172份,类型间对早斑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多粒型中抗病种质最多,其次为普通型(表4-6)。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3.晚斑病

在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晚斑病资源63份,中抗资源121份。与锈病和早斑病的抗性表现一样,在抗病资源中,大部分是引入资源,而且绝大部分抗病种质属多粒型,占58.3%,其次为普通型,占23.7%(表4-6)。据分析,对叶部病害表现较强抗性的花生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果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抗性与不良的产量性状、荚果性状和种子外观品质紧密连锁,打破连锁是今后抗叶部病害遗传育种的工作重点。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4.青枯病

通过对6195份资源材料的鉴定,获得高抗青枯病种质112份(抗性率达到80%以上)。其中龙生型花生抗性材料68份,占抗病种质总数的60.7%,抗性材料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表4-6)。经分析,抗病的龙生型种质全部来自我国南方重病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抗病的其他类型种质也主要来自南方病区,显示出这一抗性的进化与花生长期生存环境中的自然选择存在密切关系。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5.根结线虫病

对5700份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的鉴定中,仅发现3份高抗种质,即Zh.h0107、Zh.h2339、Zh.h5140;另有中抗材料Zh.h1338、Zh.h1694、Wh3261、Zh.h4776、Zh.h5163、Zh.h5339以及耐病材料Wh3035、Zh.h4059和Zh.h2330。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6.网斑病

对700份花生资源的抗网斑病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种质3份,均为普通型材料。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7.黄曲霉

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700份花生种质进行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对黄、曲霉菌侵染表现高感,低侵染率种质(50%以下)仅12份,其中EF7284的侵染率最低,为28.57%。低侵染花生种质均为来自南方生态区的珍珠豆型材料(表4-6)。二、抗病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表4-6我国栽培种花生抗病性材料分布病害鉴定材料数抗性材料数各类型分布普通型龙生型多粒型珍珠豆型中间型锈病61951023111555早斑病619583248483晚斑病619563215334青枯病619511217683195根结线虫病61953111网斑病70033黄曲霉70011花生的开花习性目录CONTENTS一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一般在出苗后25~40d开花,但花芽分化在幼苗出土时已开始。花芽分化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开始分化期、萼片形成期、雌雄蕊花瓣形成期和花粉胚珠形成期。一个花芽分化所需时间大约为20~30d,其速度受气温影响较大,气温高则分化快,反之则慢。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土壤中氮素的多少也影响花芽分化,但对整个分化过程所需时间长短影响不大。土壤水分不足则能延迟花芽分化。团棵期花芽分化最盛,这时形成的花芽所开的花,多能结成饱满的荚果,为有效花,植株开始开花以后再分化的花芽,则多半为不能结果的无效花。所以,苗期既是花生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花芽分化和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开花前一天午后到傍晚,花蕾迅速膨大,从叶腋伸出,顶部露出少量黄色花瓣,花萼管长度伸长到1cm左右。夜间花萼管继续伸长,次日开花时长度可达3cm左右,有的品种更长。花蕾开始膨大时花丝管和雄蕊管均很短,到花瓣即将开放时,雄蕊管和花丝管均伸长,使花药顶端接近柱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花药可散发出花粉。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的花通常在清晨5~6时开放(温度低时可推迟1~3h),中午开始凋萎,傍晚完全凋萎,寿命通常只有1d。授粉后花粉粒即在柱头上发芽,发芽后的花粉管大约经过6h可达到花柱基部,再经过12~18h可完成受精过程。环境气温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花生的开花受精。花生的花在完成授粉前旗瓣往往还未完全张开,龙骨瓣还紧紧包裹着花蕊,所以花生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也称闭花授粉)。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单株开花量变异幅度很大,单株开花数约50~200朵,密枝型品种多于疏枝型品种,晚熟品种多于早熟品种。同一品种单株开花量受植株营养生长状况、密度大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一般气温在25~28℃时开花最多当土壤水分降到最大持水量的40%以下时,开花就会中断;但土壤水分过多,开花数亦会减少。花生的开花习性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植物营养生长状况与开花数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开花期营养生长良好,开花数就多,营养不足,影响生长,阻碍花芽分化,从而影响开花数。光照强度对开花数影响也较大。日照长度对开花过程有明显的影响,短日照处理能使盛花期提前,但总花数有所减少;长日照处理的开花数反而减少,可能是由于营养生长过旺抑制了侧枝上的花芽分化。1.花生开花下针期生育进程及开花下针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什么?复习思考题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的生育期及生育特点目录CONTENTS一播种出苗期二苗期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的生育期是指从播种出苗到成熟的天数。花生属无限开花结实的作物,生育期很长。一般早熟种100~130d,中熟种130~150d,晚熟种150d以上。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多粒型和中间型品种的生育期相对较短,多粒型的生育期变幅大,为95~165d,中间型变幅为100~145d,龙生型的生育期最长,为145~180d。珍珠豆型和普通型品种的生育期分别为105~170d和112~175d(表4-5)。国外引入品种的生育期大多在140d以上,原产我国的多粒型和珍珠豆型品种的生育期一般都较短(100~125d),熟性较早。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花生一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器官发生和生长的特点及养分分配中心的转变等划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五个主要生育时期,各期均有不同的生育特点。营养生长阶段主要包括种子发芽出苗期和幼苗期两个生育期,是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根发棵长叶进行营养器官生长的阶段。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1.发芽出苗进程花生播种后,种子首先吸水膨胀,内部养分代谢活动增强,胚根随即突破种皮露出嫩白的根尖,叫种子“露白”。当胚根向下延伸到lcm左右时,胚轴便迅速向上伸长,将子叶《种子瓣)和胚芽推向地表,叫“顶土”。随着胚芽增长,种皮破裂,子叶张开。当主茎伸长并有2片真叶展开时叫“出苗”。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出苗时主根长可达5~10cm,侧根已有40余条,出苗后主茎有4片真叶时,主根伸长达40cm;当花生始花时主根长可达60cm以上,侧根已生出100~150条,侧根刚生出时近似水平生长,长度可达45cm,随后,转向垂直向下生长。成熟植株的主根长可达2m。一般为60~90cm,侧根也可伸至类似深度。侧根于地表下15cm土层内生出最多,花生主体根系分布在30cm深的土层内(约占根总量10%)。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根系分布直径,匍匐型品种可达80~115cm,直立型品种约为50cm。花生的侧枝根有1~7次之分,随着一次侧根的生长,2~5次(直立型品种)、最多7次(匍匐型品种)相继长出,最终形成芯生庞大的根系。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花生出苗时,两片子叶一般不完全出土。因为种子顶土时,阳光从土缝间照射到子叶节上,打破了黑暗条件,分生组织细胞就停止分裂增生,胚轴就不能继续伸长,子叶不能被推出地面。在播种浅,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子叶可露出地面一部分。所以是子叶半出土作物。这就是栽培上“清棵蹲苗”的依据之一。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2.发芽出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花生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25~37℃,低于10℃或高于46℃,有些品种就不能发芽。花生春播要求5cm播种层平均地温的最低适温是:早熟品种稳定在12℃以上,中晚熟品种稳定在15℃以上。

(2)水分

花生播种时需要的适墒是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砂土为16%~20%壤土为25%—30%)的50%—60%,高于70%或低于40%,花生都不能正常发芽出苗。所以,北方花生产区播前要耙压保墒和提墒造墒。花生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模块2花生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知识点8花生的特性一、播种出苗期2.发芽出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氧气

花生种子发芽出苗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