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1页
《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2页
《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3页
《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4页
《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第一单元第一单元009《木兰诗》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涵泳诗歌,了解“互文”手法,理解诗意。2.通过朗读和比读,理解木兰品质,感受人物的传奇魅力。3.感知诗歌的语言魅力,体会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情味。4.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播放“经典咏流传”节目上演唱的《木兰诗》歌曲片段。“褪红妆/辞爷娘/买骏马/乘风浪/无所思/无所忆/扮男装/十余载/英勇相/把热血/洒战场。”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吗?花木兰。对,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伟丈夫,但也不乏许许多多的奇女子。木兰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奇女子。今天,我们走进《木兰诗》,去欣赏木兰精彩的传奇人生。二、美读涵泳,初识木兰1.师补充资料。《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乐府”最初是采集歌词、整理民间歌谣和民间文学、训练乐工、制定乐谱的音乐机构,后经历代演变,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称“乐府诗”。《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历代文人合称为“乐府双璧”。2.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师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燕山(yān)溅溅(jiān)朔气(shuò)金柝(tuò)云鬓(bìn)3.学生拍掌朗读课文,读出节奏。4.学生按简谱演唱形式朗读诗歌,读出诗情。教师示范:学生读后,教师点评,并作朗读指导:(1)读木兰叹息时,要显得低沉、忧愁。(2)决定代父从军一段要读得坚决。(3)出征准备片段要读得急速。(4)征途思亲片段要读得深沉,读出眷念。(5)奔赴战场片段要读出紧张豪迈。(6)辞官片段要读得从容急切。(7)回家团聚一段要读出轻松愉悦。(8)最后一段要读出赞美骄傲之情。设计意图朗读涵泳是沉潜文本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旨在引导学生读中悟情,读中会意,初步感受诗歌的风格。5.学生朗读全诗,读出诗味。三、疏通文句,理解诗意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1)师引导:我们通过刚才的朗读,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诗韵,读懂了情感。那如何读明诗意呢?(2)提示学生可根据注释理解诗句,同时圈出不理解的词,然后师生一起释疑。(3)教师重点指导对互文句的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引导:这个句子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将军经过很多次战斗后最后战死了,壮士十年后胜利归来了。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逻辑,那该怎么理解呢?其实,这是古文中常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修辞手法,叫互文。互文:一组句子的上下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说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师引导:理解互文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应该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即真正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许多人战死在了沙场,而木兰等幸存者最后胜利归来。(4)学生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找出文中其他的互文句并加以理解。教师可重点指导下列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一句应理解为“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意思是:到各个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一句应理解为“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每张床都要过去坐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应理解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2.让学生通过看图配诗句,检查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展示交流。明确:①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⑤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如何读明诗意”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后习题理解互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而让学生通过看图配诗来检验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则是为了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兴趣。四、概述情节,知木兰事1.师引导:《木兰诗》既然是一首叙事诗,那所叙的是何事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四张邮票。设计意图此环节以“所叙何事”为主问题,引导学生给邮票命名,旨在继续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2.师继续引导:2000年,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名为《花木兰》的特种邮票,共四张。这四张邮票的空白处原是有名字的,分别概括了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现在老师把名字去掉了,请你各用一个四字词语给这四张邮票命名。明确:①木兰纺织;②木兰还乡;③木兰征战;④木兰从军。3.除了这四个情节,《木兰诗》中还有哪些情节?请你仿照邮票的命名方式予以概括。明确:木兰思亲;木兰辞官。4.学生把这些情节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复述故事。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思亲——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5.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明确: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得胜归来后辞官还乡。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