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_第1页
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_第2页
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_第3页
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_第4页
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分类及手法情感一、山水田园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1.自然风光2.农村景物3.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写景的描写手法1.动静结合。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以动(声)衬静。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3.绘声绘色。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色彩映衬。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5.点面结合。柳宗元《江雪》中先写“千山”“万径”,后写“孤舟蓑笠翁”。刘攽(bān)《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6.正侧结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7.白描渲染。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陶渊明《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8.写景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以乐景衬哀情或以悲景衬乐情。陶渊明《归园田居》3.虚实相生。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1.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2.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4.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抓住景物特征关注注释二、咏物抒怀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咏物抒怀诗以客观世界中的某个具体事物作为描写对象,并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启谛和情感融于描写当中,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描摹事物,力求逼真。由物及人,重在神似。“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写物的描写手法1.正面描写:描写事物形状、外貌、声音等事物本来的特点。2.侧面烘托:借写其他事物人物的反应或周围环境来衬托。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郑谷《海棠》“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3.对比衬托:借写其他事物来衬托。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4.修辞手法。比喻。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陆游《卜算子·咏梅》1.托物言志顾况《子规》“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抒发了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于谦《石灰吟》2.用典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南冠”指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化用了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这一典故,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本诗中骆宾王也是借指自己虽然下狱,但仍旧怀有坚贞高洁的情操。3.象征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此诗采用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4.修辞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2.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致。4.表达诗人的婉转思绪。5.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抓住事物特点,结合人物品格,把握寄托志向三、咏史怀古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写人的描写手法:一般来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的手法,或者说是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神态描写等,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情志,使之血肉丰满。侧面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或他人言行等,起烘托或衬托作用。诗词中更多是运用景物来侧面烘托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虚实相生、联想、用典。辛弃疾《永遇乐京中北固亭怀古》触景生情、借古讽今、用典。杜甫《蜀相》以乐景衬哀情。杜牧《泊秦淮》触景生情、用典。王安石《佳枝香》触景生情、用典。(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借景抒情。杜甫《咏怀古迹》对比、拟人。衬托、借景抒情。(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触景生情、联想、虚实相生、对比、用典。姜夔《扬州慢》触景生情、联想、虚实相生、对比、用典、拟人。刘禹锡《石头城》触景生情、拟人、虚实相生、对比。刘禹锡《乌衣巷》对比、用典。李商隐《马嵬》对比、用典。虚实相生,各有不同。1.称颂、仰慕英雄,表达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感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弄清事实、典故体会意图、情感品味技巧、手法四、战争边塞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边塞战争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常用意象时间:秋月、冬雪、风雨、月夜。地名:孤城、长城、边城、楼兰、阴山、天山、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阳关、荒城、大漠、戍楼。景物:烽火、狼烟、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胡天、辕门、黄沙、烽火、长云、雪山。战具:马、宝剑、铠甲、战车、军旗。乐器:羌笛、笛、琵琶、号角、鼓等。写景写人,与其他诗歌相同。注意以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3.虚实结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表达效果: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4.用典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1.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3.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者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4.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对故乡、亲人或心上人的思念,控诉战争痛苦,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5.久居边关的乡愁。6.山河沦丧的痛苦。7.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分析边塞景物的特征把握时代特征分析作者情感五、羁旅闺怨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诗歌多写旅居或旅途所见所闻所思。与此相关的地点旅途、施舍、旅店等。常用意象:月亮(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秋风、秋霜、衰草、梧桐、杜鹃、猿啼、沙鸥、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鸿雁、浮云、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暮霭、落日、夕阳。羁旅诗中常见的字眼有:驿、客、秋、故园、鸿雁、书、鱼、月、归、关山、桥(灞陵)、水、梦等。莼鲈之思、双鲤、寒砧捣衣、桑梓、黄叶、寒蝉、落花。写景写人,与其他诗歌相同。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凄清的景象抒发了羁旅者的愁思。2、烘托渲染。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渲染出孤清、冷寂的气氛,与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相吻合。

3、以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4、虚实结合。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从对方落笔(对写、想象)。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6、对比和用典。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就把历史和现实,自己和别人,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同时运用典故,强烈表述了诗人对世事蹉跎的感慨。7、细节描写。1.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抒写羁旅之苦,思乡之愁。2.闺怨诗则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3.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4.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抓住意象,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感悟情感六、酬赠应和诗诗歌分类主要内容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分析重点酬赠应和诗写景写人,与其他诗歌相同。1.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深厚的友谊。2.表明自己的理想志趣或政治立场。3.表现对未来的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