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1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2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3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4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讲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第8讲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目录01.考点分析02.模拟考题01考点分析考点一

酸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①____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用稀盐酸除铁锈: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

续表总结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具有“特性”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里含有的酸根离子不同续表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

2.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

×[解析]

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考点过关练1.&1&

(模型建构)

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

偏大(2)性质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溶液变红色

②(4)与性质③有关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复分解(5)性质④中的“C”应该是_____(填化学式,下一空同),性质⑤中的“B”可以是_

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碱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①____色,无色酚酞溶液变②____色蓝红

总结不同的可溶性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具有“个性”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续表考点过关练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乙

(3)若反应③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则选用的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4)反应④,小明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球胀大

(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碱,但二者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金属离子不同考点三

中和反应1.定义:____和____作用生成____和___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酸碱盐水2.实质: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碱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

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详见实验帮)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①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氢氧化钠)。②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③医疗上:服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④生活中:在蚊虫叮咬(含蚁酸)处涂抹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缓解痛痒。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1.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

√2.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考点过关练1.&5&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___(选填字母)。D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转化关系图谱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制烧碱的原理)。

基础实验过关实验

酸、碱的化学性质(1)图1实验,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填孔穴序号,下一空同);若将石蕊溶液换为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1、25、6(2)图2实验,刚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加入稀盐酸过量,过一会儿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锈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图3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碱能与____反应的结论。有蓝色沉淀产生盐(4)图4实验,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5)图5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原理常用来_

________。

重点实验突破实验

酸碱中和反应1.实验操作及现象

红红无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由____色逐渐变为____色。2.实验分析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红3.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碱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

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分类碱入酸酸入碱图像图像分析

分类碱入酸酸入碱图像分析

续表一题串实验

(1)分析图2可知,开始时溶液呈____性,最终溶液变为____性,该实验是将_______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下同)逐滴滴入_______________中。碱酸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视化,帮助判断反应的发生(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为____色,可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无

(4)分析图2,_

__点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6)(数字化实验)甲同学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测得数据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图5(7)(创新实验)乙同学利用压强差和溶解度探究中和反应放热,做了图5所示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8)(创新考法)通过验证有水的生成来说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查阅资料: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①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中变色硅胶不变色,丙中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下列三个实验,如图:

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命题点1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必考)1.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2014河北5A]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2014河北5B]2.[2015河北30(1)]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该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能与酚酞(指示剂)作用(或溶液呈碱性)

能与稀盐酸(酸)反应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命题点2

中和反应(10年5考)

B

5.判断正误。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018河北5C]

(

)

×6.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杯子底部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变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02模拟考题基础过关1.[2023北京中考]

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C

2.[2023内江中考]

下列有关物质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2023滨州中考]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D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4.[2023温州中考]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A.&1&

B.&2&

C.&3&

D.&4&

5.[2023金华中考]

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CA.&5&

B.&6&

C.&7&

D.&8&

6.[2023吉林中考]

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C

7.某同学为了研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按图进行实验。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物质相互反应,下列对反应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9.[2023北京中考]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红色

(2)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性质有酸性和________。挥发性10.[2023陕西中考]

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锌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合理即可)(2)反应后溶液颜色为黄色的是___(选填字母)。B(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下列分析推理合理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长滴管中吸取的C中溶液为红色②滴加前,B中有固体剩余

①③

溶溶不溶

(2)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3)C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能发生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①步骤Ⅱ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②试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金属锌(或碳酸盐、紫色石蕊溶液等)

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能力提升1.[2023舟山中考]

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B.乙、戊一定是金属单质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不可能属于盐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C

D

4.[2023齐齐哈尔中考]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A、B、C、D四支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稀硫酸,向其中分别滴加四种化合物的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呈碱性。(1)四支试管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选填字母)。B(2)向A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或无明显现象或没有现象)

(3)D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稀硫酸能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沉淀(4)实验后,将A、C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形成无色溶液,为了得出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