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究_第1页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究_第2页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究_第3页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究_第4页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人认为英语是最好教的学科,只要教会学生模仿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死记硬背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目前,初中上半阶段(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第一学期)的英语教学,确实应该偏重于视、听、说直观地接受知识,然后再经过模仿性实践一一大量的口语训练、口语问答和朗读、背诵来识记知识。但是到了初中后半阶段(初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和初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智力有了发展,所学习的内容也加深了,就不能像在初中上半阶段那样主要单纯依靠听、说输入知识了。在初中后半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授语言知识和学习方法并举,从而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语言的规律性。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受到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也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优势与作用,它对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自身英语素养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初中后半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呢?一、突破一点,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Notonlywaseverythingthathehadtakenawayfromhim,butalsohisGermancitizenship.”这个句子有两个难点。一是句中的定语从句thathehad后面紧接着主句谓语部分的过去分词taken,学生会误将两者连起来当作一个过去完成时态hadtaken,于是整个句子便无法理解了;二是Notonly置于句首,按规则句子应倒装。针对句子的难点教师可先提问启发:“Whattypeofsentenceisthis?”学生的回答肯定有对有错,最后教师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正确的答案上来:“Thisisacomplexsentence,containinganattributiveclause.”接着教师让学生用括号把定语从句thathehad括起来,使主句的主谓语两个特点显现出来(倒装语序和被动语态)。这一点突破后学生对句子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但是,教师不要忘记此时提醒学生在朗读本句时应在定语从句thathehad后有一短暂的停顿,使从句和主句分开,就像句子“Hedidwhathecouldtocalmher.”一样,当读到用作宾语的名词性从句的最后...could(could后省略和前面主句相同的动词do)应该停顿,以免和后面用作主句谓语动词did的目的状语tocalmher相混淆。第二个难点有关倒装语序,随着第一个难点的解决,这个难点也就随着解决了。接着再指出“Notonly...butalso”所连接的并列句第二分句中“butalsohisGermancitizenship”后省略了与第一分句相同的谓语动词“wastakenawayfromhim.”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像这样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师一个一个地给学生讲解、分析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形成英语知识的网络,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效率。二、联系对比,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或列举两种语言现象进行对比,都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就事论事,孤立地讲解某一语言现象,学生不易透彻理解,或印象不深刻,学过即忘。如下面这个句子:“Whilehisbackwasturnedanotherstudentintheclassgotupfromhisseat,andbegantomakefacesjusttomaketheotherstudentslaugh.”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gE、IL-4水平升高,RBP水平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IgE、IL-4升高程度,降低RBP水平。这个句子虽长,但关键之处在于时间状语从句“Whilehisbackwasturned”。这里的wasturned在形式上像是被动语态,而实际上则是“系表结构”。教课时教师如果回避不讲,或只指出它是系动词be+具有形容词性质的过去分词构成的系表结构,不去展开和比较,学生会误认为是被动语态,或在头脑中存留一个问号“被动语态不也是这样的吗?”教师与其在课后逐个答疑,倒不如在课堂上通过联系对比来解决这个问题。系表结构和被动语态确实极为相似,如果不细加说明,则不易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由“be+过去分词”构成的(当然,这两个be在属性上是不同的)。教师要指明“Whilehisbackwasturned”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其中的谓语动词wasturned是系表结构,不是被动语态之后,便以下面一对例句的联系对比入手,讲清两者的区别:Themirrorisbroken.镜子破了。(系表结构)Themirrorwasbrokenbymylittlebrother.镜子被我的小弟弟打破了。(被动语态)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不同,从表面上来看,两者都是由“be+过去分词”构成的,但实际上系表结构中的be顾名思义是系动词,作“是”解,其后的过去分词相当于一个形容词,起表语的作用;而被动语态中的be则是一个助动词,帮助构成被动语态,没有词汇意义。二是表意上的不同,系表结构不表示动作,只说明情况或所处的状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用现在时;被动语态表示动作,有时还加上一个表示动作执行者的by短语,或附有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状语。如:Themirrorwasbrokenyesterday.镜子是昨天打破的。(被动语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回头启发学生研究相关的句子:Whilehisbackwasturned...当他身子转过去的时候……(系表结构)Thewheelofhistorycannotbeturnedback(byanybody).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被动语态)第一句说明当时他的身子(背部)的状况,是系表结构,不是被动语态。再者,在上课时,“老师的背”也不可能被什么所转动。第二句则能从表意上比较容易地判断出它是被动语态,在结构上有没有by短语都不影响理解,倒是情态动词cannot有助于判断它是被动语态。联系对比的目的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启发学生思维,达到较好理解和巩固记忆的效果。三、指导学习方法,“授学生以渔”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英语教学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把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有意识地研究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学习方法,使他们在学习上自我验证。学生对元音字母组合oo的发音老是掌握不准,教师可以根据语言基本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原则,教学生记住“脚、站、好、木头(即:foot,stood,good,wood及在k前的oo),ook”都是发短元音[u],其余则发长元音[u:]。学生觉得很好笑,也有助于记忆。教师可用“重闭一”来概括如下规则:“重”指要进行词尾变化的音节是重读音节;“闭”指该音节的元音字母处于闭音节状态;“一”即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如stop,stopped,stopped;regret,regretted,regretted。此时,教师可又另外写出几个动词让学生辨认是否都符合“重闭一”的条件,双写词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help,select,heap,return。经过热烈讨论,学生达成共识——help和select是“重闭二”,heap和return也只符合“重”和“——”两个字,中间是元音字母组合。所以,它们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只能在词尾加ed。以后凡遇类似情况,学生就懂得用“重闭一”三个字来判定了。又如对小品词“Yes”或“No”,学生在应用中常因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的不同而造成错误。汉语中“是的”“对”,在英语中不一定是“Yes”,有时却要用“No”;汉语中的“不”,有时英语却是“Yes”。对此,学生常感手足无措。下面的例句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反义疑问句:“Youdidn’texpecthimtoattendthemeeting,didyou?”你没想到他会出席会议,是不是?学生循着汉语的表达习惯来支配自己的思路——“是的,我没有想到”——往往这样回答:“Yes,Ididn’t.”因此,教师要教学生记住在回答类似的问句时先不去考虑汉语的“是”或“不是”,凡是否定的回答如“don’t”“doesn’t”“didn’t”“isnt”“wasn’t”等,前面一定要用否定的小品词“No”;反之,即肯定的回答,则一定要用表示肯定的小品词“Yes”。上述问句的答语应该是:“No,Ididn’t.”是的,我没有想到。或“Yes,Idid.”不,我想到过。课后练习中有一种题目是要求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如“Findthemainideaineachofthethreeparagraphsofthetext.”虽然是要求学生通过选择答案的形式,但由于初中学生没有学过英语的修辞,做这样的练习仍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先教给他们找主题句,指出一般说明文或议论文在每个段落里都有一个主题句,或位于段落开头(目的是一开始就点明主题,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或位于段落的末尾(目的是概括本段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中9AUnit3“ReadingWhatshouldIdo?”、9BUnit4“Reading”、9BUnit1“TwocitiesinChina”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如此训练。学生掌握了找主题句的方法,不仅解题容易了,而且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也叫“授人以渔”吧。四、鼓励学生提问,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只给予启发、点拨,切忌一下子给学生正确答案。因为学生通过发问、思考、讨论,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潜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深奥,教师都要鼓励。教师无论如何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而表现出不屑一顾或厌烦的表情。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要启发学生思维,鼓励提问是一个好办法。教师为了避免课上有思维、提问的死角,可以结合课文预习,规定每个学生要书面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以达到普遍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课堂上探讨的问题主要来自学生,包括学生直接提问的和在作业中暴露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当然也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提出来。如初中课文中常出现省略句,这种省略句简短明快,易于上口,在口语中尤为普遍。但这些省略句究竟各省略了什么成分?这是学生们头脑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待像这样的问题帮助他们探讨明白,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也有助于他们今后实际应用省略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凡是遇到这样的句子,总要启发学生思考省略句中究竟省略了什么,或要求大家试着将省略句扩充成完整的句子。如:Whatasplendiddesign!=Whatasplendiddesignitis!Whatcolors!=What(beautiful)colorstheyare!第一句比较简单,教师只在句末的感叹号上作点拨,学生就明白这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和谓语的感叹句,加上itis便成,因为大家在口语中常说到“今天天气多么晴朗!”,用的也是这样的感叹句:Whatafineday!=Whatafinedayitis!而第二句的colors是复数形式,稍有不同,教师如果用两个符号加以启发,学生们便立即能够领悟了。先在colors前用?表示此处可以有一个形容词,再在colors的复数词尾-s底下划一横线以引起注意。这样,经扩充后的完整句子便在学生们的争答声中写出来了。Whatabout...和Howabout...都是口语中常用的省略句结构,后面加上名词或动名词,用以征询对方的意见或看法。两者在意思上和用法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扩充成完整的句子时,所用的谓语动词却不一样了,如:Whataboutthisone?=Whatdoyouthinkaboutthisone?Howaboutthisone?=Howdoyoulikethisone?对于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就不必耗费时间组织讨论了,应由教师分析解释,指出What(疑问代词)和How(疑问副词)由于词性不同,因而在和动词的搭配关系上约定俗成,各有自己的固定搭配关系。五、结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