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巴黎公社3、4俄国十月革命5、6、7、8、9、10综合11、12一、选择题1.(2014湖北联考)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解析:A从材料信息看,虽然圣西门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但他认为应该通过“实业家”进行社会改造,即通过资产阶级对社会进行改造以建立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圣西门思想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其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排除B项;材料信息已经包含圣西门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不符。【教师备用】(2014赣州检测)法国革命家奥古斯特·布朗基写于1869~1870年的文章《社会批判》出现了“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窥伺时机、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抓住了协作这个工具。”后面还写道:“然后,资本主义站在窗前,心安理得地看着人民在水沟中挣扎。”可见,奥古斯特·布朗基在这里使用的“资本主义”一词是指()A.资本主义思想文化B.现代社会的独特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式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资本”和“资本家”解析:D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政治制度是追求民主、平等,与材料中的贪婪现象不符,A、C两项错误。从材料中的“窥伺时机、追求利润”“心安理得地看着人民在水沟中挣扎”可以看出这里的“资本主义”是指“资本”和“资本家”,D项正确。现代社会奉行福利主义政策,不会“心安理得地看着人民在水沟中挣扎”,B项错误。2.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解析:B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暴露,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尖锐对立,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产生;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A项材料只能说明西方学者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合理成分,但并不能说明其肯定的态度。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3.(2014邯郸摸底)“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纳粹占领巴黎解析:B据“工人”“德军进城后”“临时政府”“国民自卫军”等可判断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背景,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4.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解析:C分析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实践。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属于理论创立,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但并非“率先”,故D项错误。5.(2014临沂二模)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继续执掌政权的主要原因是()A.不能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B.列宁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方针C.爆发了“四月”“六月”“七月”危机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所有革命行动中心解析:A临时政府不能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才导致其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爆发了“四月”“六月”“七月”危机,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都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错误。6.(2014黄冈一模)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方式存在分歧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变化解析:C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宣告政权完全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这样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就此消失,针对形势的变化,列宁及时改变斗争策略,提出“夺取政权”的口号,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故排除。7.(2014淮北一模)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材料不能说明()A.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B.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D.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解析:B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得票率的提高,表明俄国革命有和平夺权的可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说明B项错误,符合题意。【教师备用】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B.体现了和平过渡的设想C.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D.实践《和平法令》的精神解析:B“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说明不是立即发动武装起义,故A项错误;材料中“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以及“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说明当时仍然持有和平夺权的想法,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立宪,不是和临时政府分享权力,故C项错误;《和平法令》是十月革命以后颁布的,故D项错误。8.(2015无锡月考)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解析:D法国大革命传之后世的生命长主要指法国大革命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深远,而1917年革命事件指俄国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故其“比1789年更为深远”,D项正确。9.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解析:D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故D项正确;A、B、C三项属于十月革命政治意义,不符合材料“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故排除。10.苏联史学家在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出版了《伟大的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书中思想()A.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影响B.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C.高度评价它世界范围的意义D.指出十月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解析:A材料中“包罗一切”“决定性”的形容,明显是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在思想上的表现,不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该思想强调“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并非针对西方国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4昆明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一书所作的导言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请回答:(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2)材料二、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解析:第(1)问据“只有用暴力推翻……”概括。第(2)问解答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第(3)问前两小问据材料概括,后两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4)问“变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答案:(1)暴力夺权。(2)都主张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3)“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这是列宁总结当时俄国的特点。因此他主张和平夺权。实际上是暴力夺权。关键因素是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当时情况和革命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2.(2014龙岩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局势是一天一天的更加混乱了。成千成万的兵士正在离开前线,开始像狂澜怒潮一样,漫无目标地在全国各地流动着。唐波夫省和特维尔省辖区内的农民不耐烦老是等待着分配土地,他们被政府的高压政策所激怒,群起焚烧地主庄园的房屋并屠杀地主。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和关厂,使莫斯科、敖德萨和顿河流域的煤矿区陷于痉挛状态。运输系统瘫痪不灵,军队在挨饿,大城市里没有面包。临时政府一方面受到民主派的攻击,另一方面又受到反动派的攻击,什么事也不能做。克伦斯基总理亲自到共和国临时议会来过两次,他很激动地吁请举国一致,有一次竟泣不成声。会众无动于衷地听他说下去,并且不时用冷嘲热讽来打断他的话。——《震撼世界的十天》材料二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公然暴动,彼得格勒的一切证券涨起价来。有财产阶级确信科尔尼洛夫会得胜利。除了高加索军区司令之外,其他的高级将官用各种声调拥护科尔尼洛夫的要求。受立宪民主党的指使,军官同盟总委员会发了一个通电给海陆军各指挥部,其中说:“临时政府不止一次向我们表示它的政治上无能了,如今又以挑唆的行为污辱它的名誉,它再不能领率俄罗斯了……”总司令部的人说:“没有一个人拥护克伦斯基的。此次进军不过是旅行罢了。一切事情都已准备妥帖了。”但是,总司令部驻地附近的一个农民说:“我对他们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敢提出来停止战争,也不打算认可我们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十月革命史》材料三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企图取代临时政府消灭苏维埃,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坚决抵抗,很快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