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迥异。《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A.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B.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可靠解析:选C新闻报道也可以作为研究史料,A项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只要掌握充分史料,年代久远的历史真相也能还原,故B项错误。材料中《申报》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五四运动是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却是从日本国家利益出发,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排日”的学生暴动,说明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故C项正确。原始记录与研究文献均具有史料价值,D项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2.(2018·沧州检测)有学者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巩固革命联合战线……”这一场景出现在()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选B辛亥革命期间使用的是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巩固革命联合战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为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巩固革命联合战线”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针对的是日本法西斯,与“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不符,故D项错误。3.(2018·安徽十校联考)“首先因为军事胜利而得利的不是革命本身,而是叛变了革命的人物。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同辛亥革命的结局非常相似。”材料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解析:选C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军事斗争上都失败了,故A、B两项错误;国民革命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这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是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的结局是很相似的,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没有失败,故D项错误。4.(2018·石家庄模拟)1929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在给贺龙及湘鄂西前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这表明周恩来()A.重视推广井冈山经验B.抵制党内泛滥的“左”倾错误C.认为革命尚处于低潮D.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解析:选A由材料“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可知,周恩来重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而这是1928年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故A项正确;此时“左”倾错误还没有泛滥,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革命是否高潮低潮,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周恩来对毛泽东井冈山斗争做法的认可,未体现中共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故D项错误。5.(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4月,朱毛两部及湖南农军退宁冈,乃再开始边界的割据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1928年)1928年4月28日,我们南昌起义留下来的这部分部队和湖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同毛主席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朱德1962年《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据吉安来人报告,毛泽东部确与朱德部会合1928年4月25日《江西省委致中共中央的信》职协同第八军一部于当日(23日)收复酃城,朱毛残部数千窜赣西国民党第十三军第二师周参谋长当日(23日)电原件(1928年4月)A.朱毛会师地点是宁冈县砻市B.朱毛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4月C.朱毛会师后首战失利退宁冈D.朱毛会师后军队称为工农革命军解析:选B只有第二则材料提到会师地点,故A项错误;由第二则材料可知1928年4月朱毛会师,而其他三则出自于1928年4月的材料均提到了朱毛两部,可用来印证第二则材料,故B项正确;第一则材料只提到朱毛两部退宁冈,不能说明这次战役是朱毛会师后的首战,故C项错误;四则材料中均未提到朱毛会师后的军队名称,因而D项不能确定,故D项错误。6.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严肃性B.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D.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解析:选D维护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严肃性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彻底粉碎”表述过于绝对,且当时存在的是“左”倾冒险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未突出“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是突出争取团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表明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团结党内同志,避免党内因意见分歧而走向分裂,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8·蚌埠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材料二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材料三莫斯科支持中国共产党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发动苏维埃革命,从政治方针一直到具体政策文件的制定,从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到选派代表亲临上海,甚至到苏区就近帮助工作和指导作战,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几乎一包到底。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之后,……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一种必然。——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1到192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崛起是“一种必然”?(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可知1921年7月到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由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从“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可知1923年6月到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没有增加。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性质可知发展壮大的原因,结合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措施,可知中国共产党党员停止增加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1927年初”的时间背景,可知此时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从“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可知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用,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可知受共产国际的影响。第二小问从“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可知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冒进的“左”倾错误思想;从“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可知是会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产生不良影响。第(3)问,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史实进行说明即可。答案:(1)情况:1921年7月到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由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1923年6月到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没有增加。发展壮大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更广泛人民的利益,具有吸引力。停止增加的原因:国共两党谋求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