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秦汉时期管理思想_第1页
2.2-秦汉时期管理思想_第2页
2.2-秦汉时期管理思想_第3页
2.2-秦汉时期管理思想_第4页
2.2-秦汉时期管理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秦朝疆域汉朝疆域历史背景及管理思想概况一、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实施了严刑峻法、专制文化政策、向外扩张和稳定边疆的政策。但是,秦朝严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连年的浩大工程建设,民怨沸腾,导致了农民起义而二世而亡。西汉一方面沿袭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则采用宽松的国家管理政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保护民生;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汉武帝转变思想,实施大一统思想治理国家,汉朝一时鼎盛。二、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概况秦朝灭亡的教训使得刘邦和萧何等君臣采用“黄老之学”,追求“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形势变化,实施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国家统治需要这些思想、口号甚至标签呢?2.2.1李斯的管理思想一、中央集权的管理思想李斯历任卫官、长史、廷尉,秦朝建立后官拜丞相。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以及督责之术适应了时代要求。(一)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郡、县的三级管理体系(二)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三)督责之术所谓督责之术,就是监督、问责的方法。《史记·李斯列传》:“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二、《谏逐客书》——人才管理思想来历: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派水工修建郑国到秦国的水渠,但阴谋败露,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上表《谏逐客书》,阐明重用人才的作用。《谏逐客书》只字未提自己不想被逐,而是历数历史上秦国重要外来人才的好处。(1)秦穆公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百里奚百里奚早年家境贫困,曾做虞国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他拒绝在晋国做官,被充作媵ying人(奴隶),后逃回楚国牧牛。秦穆公闻奚贤,后派人以五张黑公羊皮将百里奚换回,拜为上大夫,故世人称之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2)张仪、商鞅、范雎都是来到秦国的客卿张仪(?-前309年),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范雎ju(?-前255年),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于是,李斯认为秦国应该有“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气魄,招贤纳士,内外人才同等对待。不过,李斯有些不择手段,他说:“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后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2.2.2刘邦的管理思想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fan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高祖12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年去世,庙号太祖,谥shi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一、人才思想刘邦曾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之所以身边汇聚大量人才,一是善于结交周边人才,并且能够树立权威;二是宽容,既往不咎。萧何原是刘邦所在地的县吏,刘邦一直与其深有交往;樊哙出身屠夫,过命的小弟,且有连襟关系;灌婴是小商贩,也与其交好;周勃是后来的宰相,这些人恰恰是其起义的最初班底。刘邦后来所用的陈平有“盗嫂受金”,张良、韩信、叔孙通曾为项羽部下,刘邦都不计前嫌,欣然接纳,给予充分的信任。不过,最著名的恐怕是雍齿的例子。雍齿雍齿(?-公元前192年),也是刘邦的老乡(据说是邻村),原为沛县世族。公元前209年,雍齿随刘邦反秦,打仗勇猛,但雍齿素来看不起刘邦。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献出了丰县投靠了魏国周市,致使刘邦丢了根据地。刘邦大怒,只好到薛投奔项梁,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后雍齿属赵,再降刘邦,刘邦接纳了他。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为列侯。他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刘邦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于是封雍齿为什邡侯(2500户)。汉惠帝3年(公元前192年),雍齿去世,谥号肃侯。(二)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刘邦最厉害还是能够根据人才的特长用人。萧何、曹参善于吏治,让其统御百官;张良、陈平善于谋略,令其制定战略;韩信、彭越统兵。刘邦去世前,吕后问“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他说:“曹参可。”问其次,“王陵可,陈平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后来的吕氏叛乱应验了周勃的作用。应该注意到的是,刘邦设计了一个相互牵制的接班团体,并且将最忠于刘家的周勃安排为掌握军权的位置,极为稳妥。(三)晓之以利,赏罚分明刘邦赏赐有功将领、谋士相当慷慨,钱财、土地、官职混合使用。刘邦封萧何为开国第一功臣,很多武将不服,认为舞文弄墨怎必得上沙场拼杀?刘邦却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迹指示,功人也。”武将是狗,谋臣是指路人,这让武将如何想,情何以堪啊。二、休养生息汉承秦制,宽松刑罚;萧规曹随,清静无为约法三章,约束军士行为;裁兵释权,恢复生产重农抑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节俭立国和亲匈奴,稳定边疆【为什么刘邦及其臣子们会采用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呢?形势所逼,还是另有原因?】2.2.3汉初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该学派假托黄帝之言,以黄帝为祖师,以道家老子为宗,故称黄老。其思想兼收道家与法家的思想,到汉初的时候又吸收了儒、墨、道、法等各家思想。西汉采用黄老思想,从刘邦和吕后、惠帝、文帝、景帝、窦太后,乃至大臣萧何、曹参、陆贾、贾谊都信奉黄老之学。淮南王刘安召集门人编写的《淮南子》一书记述了黄老思想的精华,是黄老思想的集大成者。一、无为之治陆贾提出“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他通过历史比较,认为历史上治理成功的国家,都采用了无为的管理政策,如上古尧舜和周朝的周公都采用“无为”的原则来管理国家,国家都实现了大治。而秦朝则“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造成了“事于繁,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刘邦听从萧何、曹参、陆贾的建议,“填以无为,从民所欲,而无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与民休养生息,巩固了政权。到了汉惠帝和吕后主政时期,国家实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文帝更是废除了大量的酷刑,取消连坐,认为“法正则民悫que,罪当则民从”。汉文帝本人生活勤俭,连续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想建个露台,得知需要百金就作罢了。文帝的宠妃慎夫人“衣不曳地”,也是十分节俭。《淮南子》对无为之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无为”就是事情没有发展到人们可以去做某事之前,不要动手去做某事。【如何理解?】国家不应过多地干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各级行政官员各司其职,不要扰民,让人民自由安定地从事生产活动,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治理的根本在于节制无谓的欲望诉求,减少对人民的剥削,给人民安定的生活,不应当干扰人民的生活。二、因循守故对旧制度应该尽量不加以改动,即使客观形势要求变化,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变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汉承秦制”,沿用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萧规曹随。曹参沿用刘邦和萧何的政策,并且在用人上也有黄老思想的特点,反“吏之言文科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专任“木诎qu于文辞,重厚长者”。三、刑德并用,明法轻刑黄老思想不仅沿袭道家思想,而且吸收了法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主张文武并用、德行相济。1.批判秦代严刑酷法,但不否认法律的作用。“谨于权衡准绳,审乎轻重,足以治其境内矣。”不仅为百姓立法,也制约君主。法律能起到“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行清洁之行。”2.明法、法不言轻2.2.4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管理思想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出身大地主阶层,喜好读书,后帷幔教学,颇有盛名。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任过诸侯王的国相,后遭到主父偃的诬告,在家著书立说。但朝廷每逢大事,就会让使者及廷尉到他家,问他的意见,仍受到汉武帝的重视。

董仲舒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三年不窥园——大儒如何炼成?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夜,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他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成为儒学大师。一、天人感应

董仲舒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他认识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可决定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就是“天”的意志使然。他要借用“天”,目的是限制皇权。因为,在西汉时期,社会科学水平低,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二、君权神授

君权神授的理论在汉代有了系统的发展,董仲舒提出了“天意”、“天志”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天人相与”的理论,认为天和人间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按照自己的面目创造了人,人应按天的意志来行动。从“天人相与”的神学目的论出发,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命题。认为皇帝是天子,是奉天命来统治人世的,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他们,凡是君主喜欢的事,老百姓应该无条件去做。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这种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帝王以至造反的农民领袖,无不假托天命,自称“奉天承运”,或者说“替天行道”,神化自己及其活动的目的。三、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他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

“大一统”既然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这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据此,他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天人三策》中说: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思想统一,政治社会统一才有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思想统一于儒家,以去百姓之疑,才能长治久安。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树起了儒学的权威。四、三纲五常

当今的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三纲理论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篇》,主讲:君臣义,即君臣之间要讲信义;父子亲;夫妇顺,即夫妻要和顺。

五常有两种说法:

(1)仁、义、礼、智、信。[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即“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以“贵阳而贱阴”阐发五伦观念,提出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皆取于阴阳之道。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五常”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五、以德治国:行仁政、重教化(一)行仁政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仁政在治国政策上就是要爱民,“故其德民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使富贵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限民名田”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薄赋敛,省徭役”以节省民力,“去奴婢”以解放劳动力。(二)重教化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如何教化?“立大学以教育国,设庠序以化予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当然,董仲舒并不主张放弃刑罚,二者都是治理手段,如同阴阳、四季。“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评议

董仲舒时期儒家上升为统治思想,与专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主流和正统思想。从秦始皇的体制和制度、疆域等的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完成思想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终于大体完成了其框架建构,董仲舒在其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董仲舒虽然意识到君权对民众的威胁,以天人感应兼顾君民利益,但他没有意识到专制之害,终归不能破解专制主义的先天之不足。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迫害了其他流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2.5汉武帝“大一统”的管理思想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7年7.14.-前87年3.29.),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10子,7岁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公元前87年刘彻驾崩,在公元前85年下《罪己诏》,回复修养生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其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汉书》评“雄才大略”,《谥法》(shi)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一、政治治理汉武帝继位时,内外环境并不太平。外部,中国北有匈奴虎视眈眈,屈辱执行和亲政策;南有闽越国的侵扰。内部,中央有各派系争权,黄老政策渐趋不适应需要,地方上则有诸侯王不服中央统辖,汉景帝三年还因晁错《削藩策》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吴王刘濞(bi)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因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兴兵引起之内乱,故称“七国之乱”。后被窦婴、周亚夫所平定。汉景帝为幼子继位和掌权所做的努力

汉景帝平定了七国叛乱,身体多病,于是精心策划,开始安排后事。1.让老母窦太后兼政;2.贬斥桀骜不驯的军队统帅周亚夫;3.对窦婴下密诏令其防范刘彻之母王娡一方势力;4.故意纵容王娡毒杀前太子刘荣,消除可能的威胁;5.培养刘彻理政练兵能力,准允其组建自己的年轻班底,其中包括奴隶出身的卫青等人。此外,汉景帝“耗死”梁王的事例也颇值玩味。经过悉心培养,并且在政治斗争和外敌入侵压力下成长起来的汉武帝自然对政治深有体悟,而汉景帝的言传身教和努力铺垫无疑也是其成就伟业的基础。(一)削藩1.推恩令吸取“削藩策”的教训,汉武帝听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所谓推恩令就是把诸侯王的封地封给他的所有子嗣,使其广阔的封地化为碎片,大侯国变为若干个小侯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诸侯王抗拒中央的能力于是不断下降。如何评价“推恩令”呢?2.下派官员,削夺其治权。推行阿(e)党法、“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阿党法”规定,诸侯王有罪,下级高官如不举报,视为一党。“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以此阻止诸侯王网罗人才,图谋不轨。“附益法”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此孤立诸侯王。3.打击诸侯王,或削爵位、或夺地、或除国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失败被除国;以诸侯王所献助祭“酌(zhuo)金”成色不足、缺斤短两为由,夺爵削地106人,占当时列侯半数;全国设立13部刺史,巡行监督郡国,夺其事权,限制“强宗豪强”。汉武帝的削藩之策包含了哪些政治治理的技巧?汉武帝凭什么能够使得大多数诸侯王不得不依从他的手段?最后,王侯们处于了什么样的境地?(二)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权力很大,丞相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胁皇权。汉武帝继位后更是因为自己政治上幼弱而被大臣们牵制,难以实现抱负。那么,他如何加强皇权呢,首先当然是削弱相权。1.【越晋】任命布衣儒生为相2.【威慑】诛杀多位丞相,使其成为高危职位3.【架空】开设中、外朝,创新体制;大将军、尚书等组成中朝,即内廷,乃是决策机构,实为皇帝亲信组成的亲随和秘书班子;外朝是以丞相为首,包括政务机构、行政官员;外朝成为执行机构,这样就架空了丞相。(三)表儒里法汉武帝虽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他也在治国中以儒为表,行法之实。1.儒学制度化置五经博士,使得儒学经学化;【吸纳儒生】博士弟子制;【传承】儒术取仕制,【给权】于是,皇权与儒家结合,大量知识分子纷纷专攻儒家学说,转而支持皇权,收买了知识分子。2.重用酷吏汉武帝为什么使用酷吏呢?这不言而喻是为了打击诸侯王、官员以及为了最终巩固皇权。酷吏的特征是什么呢?忠心、好杀、以酷养贪、以酷掩贪3.赏罚分明法家的惯用手段,汉武帝对立功者大力奖赏,凡杀敌者按人头数量封官拜爵,失利不战者削职为民甚至灭族。对下属依据功过或者是否威胁皇权赏罚分明,杀伐果断,树立了汉武帝的权威。(四)完善官吏选拨和监察制度1.选拨制度察举制和太学养士制度乃是选官的体系,其中的察举孝廉是察举制度的核心。察举制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举”什么人——考察什么才能?

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2.监察制度

中央设置御史府,也叫御史大夫寺,为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和伺御官等属官,增设丞相司直和司吏校尉为中央检察官。设置丞相下的监察司直,完善了汉初丞相、御史大夫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检查的制度,强化了丞相与御史大夫两府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司隶校尉、持节,称为使者,主要监察京京畿ji地区,甚至皇太子、三公也在其监察的范围。

在地方,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设立13部刺史。平时巡视,监察地方上“两千石”级别(省级)的官僚们,年终的时候回京汇报,据以奖惩官吏。为防止刺史滥用权力,干涉地方职务,以“六条”限定刺史权力。六条分别为: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淩弱,以众暴寡。【强暴】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徇私枉法】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