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①李四光②鲁迅③聂耳④徐悲鸿⑤钱学森⑥袁隆平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①⑤⑥2.如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这些信息反映了《敬祝进步》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C.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D.“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3.“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目的 B.发展的过程 C.发挥的作用 D.建立的原因4.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5.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6.美国总统威尔逊说:“实际上有两种和平。一种和平是暂时性的,是现时的,战争要同放下武器被战胜的德国一道结束。与此同时的另一种和平是未来的和平,它应当使未来战争永远成为不可能。”这两种“和平”的体现是()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B.《凡尔赛和约》门户开放C.《九国公约》联合国D.《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7.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和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直至现今的信息时代。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次革命相同点时整理的学习卡片,正确的有①都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②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③都促进了生活方式的改变④都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A.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9.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将下列图片前的序号与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C.①—a.②—b.③—bD.①—c.②—b.③—a10.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文武并举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11.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12.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唐诗繁荣的科举政策正式形成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13.“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14.若你是秦朝丞相,当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郡县制”与“元首制”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15.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林肯领导B.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16.下表对应的选项正确的是()选项朝代史实A汉朝主父偃在蔡侯纸上书写奏折,建议“推恩令”B三国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使用火药武器大败曹军C唐朝鉴真携带活字印刷的《金刚经》从扬州出发,历经艰险,前往日本D南宋泉州的商人王二乘坐使用指南针的船只出海做生意A.A B.B C.C D.D17.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的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欧洲大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法国民法典》18.“……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19.“百代都行秦制”体现了秦朝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C.书同文对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D.车同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21.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2016·云南昆明·2)下图是位于昆明市南屏步行街附近的忠爱坊,是后人为了纪念云南省第一位行政首长赛典赤而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A.西周B.秦朝C.元朝D.清朝23.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24.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当时的秦国()A.重视农业,奖励耕织 B.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C.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D.严明法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二战中,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是________。26.孙中山在《申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合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判断对错)2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________;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目标,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事件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理由是什么?②处发生的事件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请问这件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有了哪些改变?请任意写出二项。材料二材料二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思潮是什么?图中②处的历史事件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哪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这些法律性文件的颁布有何共同作用?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首创统一)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巩固统一)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期待统一)(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对外交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等。“用事实说话”,请你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材料“对外交往活跃”这一观点。材料二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带着船队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中的意大利人,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材料四《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列宁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中国的什么运动与《凡尔赛和约》有关?1938年,在哪次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依据题干“科学家的一组”,结合课本所学,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和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袁隆平是水稻专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①⑤⑥正确,D项符合题意;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石。②错误,AC两项不合题意;聂耳是人民音乐家,徐悲鸿是美术大师。③④错误,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漫画中的“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我相信你”,以及由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的喻意可以看出,新中国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选项D符合题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1953年三大改造已经开展;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根据“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可知,说明经济特区建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史实,1985年,我国城市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而,允许企业公私合营是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的情况,公司制是1992年十四大后作出的决策,废除国有制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5、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16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当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BCD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役。所以凡尔登战役为小说描述一战时期“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故选A。6、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种和平是暂时性的,是现时的,战争要同放下武器被战胜的德国一道结束”指的是《凡尔赛和约》最终被德国撕毁,发动了二战,“另一种和平是未来的和平,它应当使未来战争永远成为不可能”指的是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一定情况下维护了世界和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大多数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新机器的科技含量不高,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故②不合题意,含有②的ACD不合题意;三次革命都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都促进了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仔细审查B.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8、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可见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是在其变化之前,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刘大鹏这一变化是受到九一八事变即日本侵华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与九一八事变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故D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根据图片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反映的五四运动,体现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②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③长征中红军战士却以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奇迹,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些被誉为长征精神。所以对应正确的是①—c.②—b.③—a。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宋初武将经济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防止武将专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抑制武将,D项正确。等级森严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文武并举、重武轻文与材料意思不符,ABC项不合题意。故选D。【点睛】学习中应立足北宋初年,注意站在当时统治者的角度考虑从唐末五代时期的割据混战中吸取教训。11、C【解析】

根据题意《汉书》记载的刘贺为人和刘贺墓考古挖掘刘贺的古物反映的情况截然不同。据所学,刘贺墓考古挖掘属于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更真实的反映历史;《汉书》是人对历史的记载,文献记载具有编者和记载者的主观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面对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和不安,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我国处理内部事务的政策;B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D【解析】

据所学可知,中国秦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末,此时罗马的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治国原则,所以D项与题意相符。A项《十二铜表法》颁布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秦朝建立是在公元前221年,时间不符;B项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3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中国秦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末,两者时间不符;C项“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官制,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决策机构,与罗马无关。故选D。1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所以,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是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是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和影响。解题时,需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起进行考查,找出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点,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可由此确定正确答案。1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泉州的商人王二乘坐使用指南针的船只出海做生意,符合史实,是正确的,因为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选项D符合题意;主父偃是在西汉时期,蔡侯纸出现于东汉,选项A可排除;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三国时期不可能有火药,选项B可排除;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金刚经》,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玄宗时期,选项C可排除。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7、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它主张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欧洲大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故B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在法国大革命中宣布,故A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使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C不符合题意;《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宣布,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C【解析】

根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焦裕禄,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关于秦的建设,说法错误的是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诞生在我国隋朝。从题文材料的“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ABD不能正确解读材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2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1662年,郑成功收复,驱逐了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而①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发生在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2、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这就奠定了现代省级行政机构的基础。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2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唐帝国闻名世界,唐朝通过陆路,海陆积极对外交往,引起了各国对唐帝国的向往和敬仰,唐朝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B项符合题意;ACD项也不同程度促进了对外交往发展,但根本原因是唐朝综合实力的强大,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国家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即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本题材料“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措施,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商鞅变法经济上的措施,BD项属于商鞅变法政治上的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诺曼底登陆【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诺曼底实施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对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26、错误【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是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7、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①: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2)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③:男子剪发辫,废除女子缠足等。(4)人文主义。(5)大西洋沿岸。(6)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经济、19世纪60﹣90年代”可知,①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步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因此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2)依据材料一“政治、1911年”可知,②是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3)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辛亥革命后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改用鞠躬、握手礼等社交礼仪,改用“先生”“同志”等称呼,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4)依据材料二,图中①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者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文化运动,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5)依据材料二图中②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新航路开辟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6)结合所学知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如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1787年宪法》,这些法律性文件的颁布都以都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或秦汉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