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情况时间开宝(968—976)时至道(995—997)天禧(1017—1021)时庆历(1041—1048)时宋朝军队数量37.8万66.6万91.2万125.9万A.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B.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C.导致了民族政权对峙D.加强了中央集权2.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属于国共合作事例的是①创建黄埔军校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抗美援朝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建设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7个工业项目,这些“共和国工业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辉煌。这些成就和下列哪一成就同时出现A.福新面粉公司B.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4.下图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漫画,它印证的具体史实是()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大战的爆发 D.凡尔登战役的发生5.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王进喜④焦裕禄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下图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工业建设的起步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三大改造的完成7.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语句中,反映出长江流域已经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B.C.D.9.“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下列解读符合材料信息的是A.王国已完全不听中央号令B.诸侯王可在西汉全境随意任免官吏C.武帝采纳建议,颁布“推恩令”D.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0.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之初就形成了“重农抑商”的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朝时期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冲击“重农抑商”传统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表现在A.耕地面积扩大 B.手工工场出现 C.八股取士实行 D.昆曲走向衰落1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约公元前450年,“罗马贫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这部法律”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A.B.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14.下面是小历和小史对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看法,谁的看法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15.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请举出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因素一例举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两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防止武将装横跋扈的弊端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宋朝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导致官僚机构重叠,造成了冗官的局面。宋朝主要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造成了冗兵局面。冗官和冗兵又造成了冗费,这就是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所以抗美援朝战争中没有国民党的参与,④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④的ABD排除。创建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组合型选择题,使用排除法解答较好。3、D【解析】
根据“共和国工业长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也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故D符合题意。A是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C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70年,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
依据漫画“塞尔维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俄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德国对俄国宣战,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解读漫画,懂得抓住漫画的相关信息“塞尔维亚”。5、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王进喜和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做出贡献的人物。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公私合营”、“合作化”,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起来。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C【解析】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意思是说只要南方的产粮丰富,就能解决许多州郡的粮食问题,不能反映长江流域已经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A不符合题意。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C.“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富足情况,只要苏州、湖州地区的粮食成熟,就能解决整个国家的粮食问题。说明了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C符合题意;D.“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民谚,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就形成不了市镇,说明徽州人擅于经商。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A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B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C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故选D。9、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武帝施主父之策”“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巧妙的解决了王国问题,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王国已完全不听中央号令、诸侯王可在西汉全境随意任免官吏、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武帝施主父之策、推恩之令”是解题的关键,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巧妙的解决了王国问题。10、B【解析】
清朝前期中国古代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冲击“重农抑商”的传统,B正确;耕地面积扩大是重农的表现,A排除;八股取士实行属于政府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C排除;昆曲走向衰落属于艺术范畴,D排除。故选B。11、B【解析】依据图中结合课本所学: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节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图中事件得出标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从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B项不合题意;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2、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约公元前450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二个法表,被镌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B选项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制定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选项不符合题意;《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C选项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1789年8月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熟悉罗马城邦颁布《十二铜表法》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A.新航路的开辟;B.初步;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解析】
根据材料“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因此B初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得到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因此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4、小史的看法不正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郑和下西洋时才开辟的,早在西汉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史的看法不正确。因为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郑和下西洋时才开辟的,早在西汉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15、(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政治格局趋势:多极化(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答“一超多强”不给分)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3)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4)联合国、欧洲联盟(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等。(答出以上两个要点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5)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问竞争、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解析】
(1)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