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片_第1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_第2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_第3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_第4页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组员:刘明星陈雄辉王薪雄2010年12月7日Tuesday——进入“强化、优化、简化”降压治疗的新时代通用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1英文名:ValsartanTablets

2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4商品名称:倍博特

3注册证号H20090840

5背景介绍高血压病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病目前在我国存在三高三低的现状,一高是患病率高,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病,全国高血压病患者约2亿人;二高是死亡率高,居心血管病死亡的首位,每年约120万人死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三高是致残率高,我国每年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卒中约150万人,其中约40%不同程度致残。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药物治疗,顺应性将得到提高,疗效明显高于单药治疗。资料显示,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帮助90%的非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达到血压控制指标,这是以前的单独药物治疗所不能做到的。缬沙坦,其化学名为:S).N-(1-氧代戊基)-N-[4-[2-(1H-四氮唑-5-基)苯基]苄基]-L-缬氨酸。

苯磺酸氨氯地平,其化学名为:3-乙基-5-甲基-2-(2-氨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控制血压方面作用机制互补: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类药物。两种成份合用的降压效果优于其中任一成份单药治疗。

药代动力学

氨氯地平

缬沙坦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呈线性药代动力学。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在6-12小时内达峰。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80%。食物不影响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

分布容积约为21L/kg。氨氯地平的体外研究表明,约97.5%的循环药物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蛋白结合。

氨氯地平在肝中广泛(约90%)代谢为无活性的物质。

氨氯地平按两种方式从血浆中消除,末端消除半衰期约为30-50小时。连续服用7-8天后,达到稳态血浆浓度。10%的氨氯地平原型和60%的氨氯地平代谢物经尿液排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缬沙坦分布代谢排泄吸收吸收迅速,但吸收量在较大范围内波动。缬沙坦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每日1次口服时,缬沙坦几乎没有蓄积。缬沙坦与血清蛋白的高度结合率(94-97%),在1周内达稳态。稳态分布容积约为17升。与肝血流量(约为30L/小时)相比,血浆清除率相对较低。缬沙坦呈多指数衰减动力学(初期,α半衰期<1小时;终末,β半衰期约为9小时)。

吸收的缬沙坦主要以原型排泄,约70%经粪便排泄,30%经尿液排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特殊群体

尚未获得儿童群体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达峰时间相似。老年患者的氨氯地平清除率有降低的趋势,导致AUC升高,消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损伤不会显著影响氨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重度肾损伤患者应慎用。氨氯地平的清除率降低,导致AUC约升高40-60%,肝病患者应小心使用。儿童老年人肾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

联合用药的优点

123协调互补,共同降压。减少单药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耐受性。降压效果更佳,副作用明显更少。

产品特点

每天1次,每次1片可以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依从性高

两药复方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本片是一线用药的联合,目前这两类药物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两药在国内均有很好的市场,组成的固定复方必将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所接受。

市场前景广阔

药理学优势

适应症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缬沙坦/氨氯地平III期临床研究ARB+CCB联用主要优势体现为机制合理性、器官保护合理性和临床治疗合理性。ARB可扩张动、静脉,减少外周水肿,与CCB联用时,利钠、减少水肿作用更好,还能降低RAAS/SNS活性;此外,通过激活eNOS,促进NO合成和释放,两者在改善内皮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上也有一定协同性。

EXPLOR研究证实,缬沙坦/氨氯地平与阿替洛尔/氨氯地平降压效应完全相同,但中心动脉压下降更明显,动脉弹性改善更显著。对非糖尿病性肾病1~2期患者,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够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泄水平,有良好的护肾作用。另外,缬沙坦/氨氯地平较单药还能有效提升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该研究在11个城市、26个中心进行,纳入180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均属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在有效性方面,缬沙坦/氨氯地平5/80mg较单药缬沙坦5mg和氨氯地平80mg更具优势。效果卓越,安全出众

主要竞争产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硝苯地平类钙拮抗药

依托普利氨氯地平产品比较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可逆转患者心肌重塑,耐受性好。用法用量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服药与进食】服药不受进食影响每日一片不良反应BECDA外周水肿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偶见直立性低血压

头晕

禁忌症1对本品活性成份或者任何一种复型剂过敏者禁用。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3目前尚无重度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的用药数据。4遗传性血管水肿患者及服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早期即发展成血管性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