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B卷)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B卷)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B卷)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B卷)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能力提优测评(B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D.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2.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A.650mL B.520mL C.26mL D.32.5mL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Y、M均为纯净物B.测定空气中Y的含量时可将红磷改为蜡烛C.X约占空气质量的78%D.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4.空气的成分中,能作电光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5.物质的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的是A.灯泡中充氮气延长寿命 B.氧气用于气割气焊C.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天然气用作燃料6.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用天然气代替煤,减少酸雨的形成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会立即燃烧起来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0.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1.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检验、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 D.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应向下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少许13.某气体可用下图所示方法收集,推测该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C.无色无味D.化学性质活泼14.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A.B.C.D.15.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在盛有氯酸钾的试管a中错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其中,与只加热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试管b相比,正确的是()A.两试管中反应的速率一样 B.a试管中生成氧气质量更多C.两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 D.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剩余固体种类更少16.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快慢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17.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18.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绘制氧气浓度与时间的曲线图。曲线在AB段时,隔板未提起;曲线在BC段时,隔板稍微向上提起。通过该实验不能得获取的信息是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B.AB段氧气浓度增大,说明氧气在空气中能够较快地大量下沉C.C点之后,氧气浓度减小,左侧区域中带火星的香剧烈燃烧D.实验结束时,氧气被完全消耗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填空题:包括第19题~第22题4个大题,共27分。19.(6分)小明同学做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图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燃烧时的生成物,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图C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集气瓶底炸裂,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示三个燃烧反应的共同点是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20.(6分)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下:(1)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2)①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升温、降温)。(3)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___________先被分离出来,其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不同。(4)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氧气的用途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气体肥料b.医疗急救c.气割气焊d.炼钢(5)生活中空气常常会被污染,污染会来自于___________(一条即可)。21.(5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氧气浓度、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①图乙中代表氧气浓度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填写a或b或c)②t2时打开止水夹,图甲中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______处。③若图乙中AB段表示气体压强的变化,请结合曲线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22.(1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充当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的基本类型)。(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包括第23题~第24题2个大题,共13分。23.(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集体讨论)(1)该实验应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足量硫粉B.足量蜡烛C.足量细铁丝D.足量红磷(2)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套实验装置,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数据)选用最合理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瓶内空气容积均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mL)202119212021(3)分析实验数据,大多数同学都验证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实验拓展)(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选用木炭作为反应物重新做上述实验,发现烧杯内的水始终没有进入集气瓶,请你帮助小组同学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7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知道二氧化锰能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铁粉末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问题)氧化铁粉末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猜想)氧化铁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二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氧化铁粉末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铁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铁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铁粉末(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中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__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铁粉末的质量.(讨论)如果氧化铁粉末___________不变,则说明氧化铁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25.(6分)一般情况下,一棵荔枝树在夏季每天大约放出1500g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请计算:(1)一棵荔枝树夏季每天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下同)。(2)每天产生的这些氧气相当于_____________L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过关测评(B卷)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DADCCDCCBACCADBCCD1.D【解析】A、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不会是空气的污染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130mL÷1/5=650mL,故选A。3.D【解析】A、X是氮气、Y为氧气均为纯净物,M中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不会产生压强差,故选项错误;C、X(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故选项错误;D、X是氮气,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故选:D。4.C【解析】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不能用于电光,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用于电光,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能用于填充霓虹灯,作保护气等,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能用于电光,故选项错误。故选C。5.C【解析】A、灯泡中充氮气,因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作保护气,阻止其它物质与灯丝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延长寿命,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一些可燃性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氧气用于气割气焊,与氧气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过程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符合题意;D、天然气用作燃料,体现化学性质,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

故选:D。7.C【解析】A、用天然气替代煤,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也就减少了扬尘污染,可减少污染,故不符合题意;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D、使用太阳能与核能等绿色能,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不会剧烈燃烧起来,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蜡烛蜡烛的着火点,错误;B、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错误;C、物质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所有物质,错误。故选:C。9.B【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B、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故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雾,错误;C、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剧烈,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正确;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故选B。10.A【分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解析】A、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B、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符合“多变-”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也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蜡烛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11.C【解析】A、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以利用该装置制取,但长颈漏斗应插到液面之下,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溢出,该选项操作错误;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该尽量接近集气瓶底部,这样能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该选项操作错误;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支持燃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该选项操作正确;D、因为铁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炸裂集气瓶,因此应该在集气瓶中注入适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该选项操作错误。故选:C。12.C【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因为防止生成的水或固体中所含的水分回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A正确;B、为了便于气体的导出,试管内的导管口稍露出橡皮塞,故B正确;C、因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瓶口向上,故C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口少许,便于排出集气瓶内的水进行集气,故D正确。故选C。13.A【解析】如图所示,该气体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只推测出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对于该气体能否溶于水、是否有颜色和气味、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均无法推测,故A正确;故选A。

14.D【解析】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A中无刻度,故A不正确;采用BC装置,从储气的角度应该是把水压出,所以是短进长出,故均错误;而D中长管进入气体后会上升导致装置内的水被压着从右侧的长管流入量筒,所以既可以储气也可以测量体积。故选:D。15.B【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解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以产生氧气更多;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率;反应结束,剩余物质中多出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两种物质。故选B。16.C【解析】A、第一组同时实验,分解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速率快,装置内压强增加的快,气球胀大的快,故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变化的快慢,可以比较出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易观察效果;B、第二组同时实验,分解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速率快,生成氧气会产生气泡,故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比较出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易观察效果;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木条可能都会复燃,由此无法比较出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不易观察效果;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时间短,说明催化效果好,可以比较出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易观察效果。故选C。17.C【分析】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b表示乙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解析】A、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分解的速率加快,图象体现出来了这一点,故正确;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此图象这一点能体现出来,故正确;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充当了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但是此图象这一点没有体现出来,故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O2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快,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故正确。故选C。18.D【解析】A、在0s时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即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AB段氧气浓度迅速增大,说明氧气在空气中能够较快地大量下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C点之后,氧气浓度减小,但浓度仍然很大,左侧区域中带火星的香剧烈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时,氧气浓度又恢复到最初的大约20%,而不是变为0,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9.(1)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未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4)都是氧化反应(合理即可)【解析】(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故可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炸裂可能是未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4)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等。20.(1)物理(2)降温(3)氮气(或N2)沸点(4)bcd(5)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合理即可)【解析】(1)工业上用降温、加压的方法制氧气,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2)①所采取的方法是加压、降温,使空气液化。(3)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氮气先被分离出来,其分离的依据是沸不同,因为氮气的沸点低先被汽化;(4)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氧气的用途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用于医疗急救、具有氧化性能气割气焊和炼钢;故选:bcd.(5)生活中空气常常会被污染,污染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21.(1)N2(2)c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3)C【解析】(1)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填:N2;(2)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故氧气的浓度逐渐减小,待红磷熄灭后,不再变化,故图乙中代表氧气浓度的曲线为c;②t2时打开止水夹,由于消耗了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图甲中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③若图乙中AB段表示气体压强的变化,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3)A、由图可知,机动车是PM2.5的主要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PM2.5,不符合题意;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以减少PM2.5,不符合题意;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但是不会减少PM2.5,符合题意。故选C。22.(1)酒精灯试管(2)A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复燃则满(3)C催化剂分解反应(4)E瓶底留少量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解析】(1)指定仪器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试管;(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收集方法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A,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复燃则满;(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液体常温型,收集方法可用排水法,故选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充当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2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4)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E,理由是瓶底留少量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23.(1)D(2)D(3)五分之一(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集气瓶中压强不变【解析】(1)该实验应该选用的药品是足量红磷,不选择硫粉、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