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_第1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_第2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_第3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_第4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3/2。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了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却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倾倒牛奶失业后的求职者排队领取救济梅隆(资本家)拉响汽笛,胡佛(政客)敲起钟,Mellonpulledthewhistle,Hooverrangthebell,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普通人)朝地狱里冲。WallStreetgavethesignalandthecountrywenttohell.——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民谣1.历史教训:2.现实需要:3.理论基础:4.实践经验:5.外部因素:经济大危机与二战的教训;经济发展需要协调与合作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维护统治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凯恩斯主义的提出与运用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示范,国家干预经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劲挑战及影响,资本主义调整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背景: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一、国家的宏观调控2.特点: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认为这是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经济,与自由放任时期,只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相对应。(1)国内——国家干预经济C.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信贷利率税收)3.措施:①措施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材料二: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日本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如1955年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和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有效的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A.加大政府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B.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1)国内——国家干预经济A.加大政府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B.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C.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信贷利率税收)A.积极: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②影响:50年代——70年代初,“黄金时期”。B.消极:解决措施:3.措施:①措施

1950-19731974-198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6%2.4%通货膨胀率3.4%9.9%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大萧条”后资本主义通过“钟摆式调节”实现自我救赎。

——陈赛君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世界银行(投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等国际经济组织;(2)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②目的: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市场干预③方式: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④影响:①内容:3.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宗旨运行机制

资金来源结果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不平衡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双挂钩一固定)构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国际贸易秩序——关贸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协议除了处理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WTO)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科技贡献率大约为20%,战后初期即升至30%——40%,20世纪70—80年代超过50%。科技变革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核心的环节,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2)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背景20世纪40年代中期2、兴起(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互联网的建立(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4)各种新材料的出现(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3、内容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4、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理论

牛顿力学

经典力学

国家英国美、德

标志蒸汽机

电力和内燃机

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美信息时代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12.223.250.719902.85.17.2工业195034.742.222.2199025.840.533.6服务业195048.932.426.6199071.454.459.2思考:欧美国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1)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2.表现:3.实质:1.背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含义:(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1、“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阶段时间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日渐完备缩小规模六七十年代80年代以后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3)发展历程材料: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梯子含义是指社会存在一定的财富高低差别,以驱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向上奋斗;安全网是指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减少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引发的社会动荡。捷克斯洛伐克1962年社会福利邮票西德1958年农业与农村福利事业邮票西德1979年国际儿童年和保护儿童权益宣言签署20周年纪念邮票①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历史的进步性。②福利制度存在弊端: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造成纳税人的税款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养了懒汉,等等。③尼克松政府进行福利制度改革,是希望使美国的福利制度更为合理。【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117“学思之窗”: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为什么“黄马甲”运动会席卷法国巴黎呢?第一,马克龙上自身上调燃油税的等改革措施不得民心;第二,法国是发达国家中赋税最高的国家,过高的税赋使得法国民众不堪重负;第三,法国的社保体系危机四伏,高水平福利制度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如不改革,可能会面临破产风险,而改革必然会触及大部分民众利益,导致群体性反弹。1、“福利国家”在欧洲社会保险投入度中,法国排在第一位,占了GDP的32%。福利包括: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个名目的福利保险。3岁之前的孩子上政府补贴的托儿所;失业者在失业两年间,可以领取每月最高5000欧元的失业金;失业的单亲妈妈政府每个月固定发“工资”、租房补贴,另外还有“家庭开支补贴”;产妇可以自己决定要休一年产假还是两年;员工生病请病假,按照《劳工法》工资全发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4)评价:①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②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当70年代发生“滞涨”后,西方国家减少社会福利。③一定程度,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2、社会运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2)表现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目的:结果:民权、女权、学生运动(1)背景

马丁·路德·金,非裔美国人,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民权主义者,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48年大学毕业,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后,被人刺杀,年仅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2、社会运动五、社会运动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民权、女权、学生运动第13条宪法修正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奴隶制度。第14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凡出生在美国或归化的美国人都享有公民权。第15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各州不得以种族、肤色和曾经是奴隶身份为理由限制公民的投票权。

美国宪法修正案1964年的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和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等公共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1965年的民权法也称《选民登记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考察和其他歧视性措施。1968年的民权法又称《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售、出租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民权法案——用法案去保障黑人的平等权利五、社会运动②妇女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战后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国家的妇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