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孔子针对《关雎》所做的评价是(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尽美矣,又尽善也C.尽美矣,未尽善也D.后妃之德也2.诗六义中“兴”指的是()A.以彼物比此物B.直书其事C.体物写志D.先言他物以引其所咏之辞3.钟嵘在《诗品》中提出()A.文气说B.滋味说C.性灵说D.格调说4.在汉代对于屈原文学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争议,王逸的《楚辞章句序》所反驳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班固B.司马迁C.刘安D.王充5.“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中的“魏武”是指()A.曹植B.武安侯C.曹操D.司马懿6.“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描述的是()A.构思过程B.行文乐趣C.作文利害D.文章之病7.“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A.《典论·论文》曹丕B.《诗品》C.《诗式》D.《文赋》8.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是()A.陈子昂B.李白C.杜甫《戏为六绝句》D.韩愈9.对李白、杜甫做出极高评价,认为“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的是()A.苏洵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10.皎然《诗式》主要谈的是()A.诗歌的思想内容B.诗歌的艺术表现C.诗歌的格式D.诗歌的格调11.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中所谓“韵外之致”指的是()A.追求韵味达到极致B.语言文字之外别有余味C.语言文字之外的精致D.韵昧消失的地方12.“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语出()A.张惠言《词选序》B.李清照《论词》C.张炎《词源》D.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13.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中“东野”指的是(A.贾岛B.李商隐C.孟郊D.韩愈14.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倡导者有()A.李东阳、何景明B.李梦阳、何景明C.王世贞、袁宏道D.李攀龙、李贽15.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一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论诗标准()A.童心B.完C.变D.逆16.“真诗只在民间”语出()A.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B.李开先《市井艳词序》C.冯梦龙《序山歌》D.王世贞《艺苑卮言》17.王国维《人间词话》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是()A.神韵说B.童心说C.境界说D.性灵说18.《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的纲领,其作者是()A.黄遵宪B.梁启超C.曹雪芹D.龚自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尚书·尧典>:“诗,__诗言志__________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0.《论语》:“子日:______辞_______达而已矣。”(《卫灵公》)2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故寂然凝虑,;_思接千载__悄焉动容,视通万里。”22.皎然《诗式》:“作者须知复变之道,___反古______曰复,不滞日变。”23.白居易《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___歌诗合为事而作__。24.严羽《沧浪诗话》:“夫学者以_____识______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25.张炎《词源》形容___吴梦窗__创作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26.李贽认为,有一部书“有国者不可以不渎”,“贤宰相不可以不渎”,这部书是《______忠义水浒传_____》。27.冯梦龙说《挂枝儿》等能“借男女之真情,发____名教__之伪药”。28.《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于___悼红轩___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9.绘事后素《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李泽厚《论语今读》)。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原意: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绘画。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的“神思”说:《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所以构思的妙用,能使作者的主观精神与外界物像紧密结合,一起活动)。作者阐述了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却往往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还充分意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和语言的并非完全相偕的非对应关系,即所谓“方其搦管,气倍于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这不仅是作家的才能所决定的,更是由语言的本性所决定的。“意翻空”和“言征实”总是文学创作中一对永恒的矛盾。《文心雕龙》的许多篇章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因此可以说,《神思》篇提出的“言”和“意”的关系是刘勰创作论的纲。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以植物来喻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强调的是感情的重要,看到了诗歌的抒情本质。“情”、“义”指的是内容,“苗”、“华”指的是形式。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而艺术。在白居易看来,诗歌是有认识生活和鼓舞感染人的作用的,认为好的诗歌要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为了使作品发挥更广泛的社会作用,在强调思想内容第一的前提下,白居易又十分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不一概地排斥“苗言”和“华声”,而只是反对离开有补于世的内容,雕章镂句。他要求不拘泥于声律、词藻的束缚,做到通俗易懂,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而艺术。他说过:“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他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但他强调的重点是“义”,也就是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提出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他所谓的“为时”“为事”就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时政的弊端。花部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它们虽不为士大夫们所重视,但为下层观众所欢迎,依然在乡村山区及小城稹流行着,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和剧本体制。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些在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的势力便开始发展兴盛,形成了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述《墨子》中关于“尚用”与“尚质”的有关思想。34.《毛诗序>对诗歌的论述贯穿着怎样的中心思想?《毛诗序》是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专论。即此而言,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上所具有的开创之功,已经是十分令人瞩目的了。然而更重要的是,它首先注意到了诗歌创作最本质的情感因素,并且明确地将情与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去论述产生诗歌的动因,提出了抒情言志的新观念。《序》文一开始就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化,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是说诗歌创作说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简述陆机《文赋》中“朝华”、“夕秀”的内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简析钟惺《诗归序》中所表达的竞陵派的诗歌理论内容。简述《摩罗诗力说》中体现的鲁迅的文学观。《摩罗诗力说》(1907年)是鲁迅早期诗学的代表作。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探索救亡图存和改造国民性方略的诗论,既是鲁迅浪漫主义诗学与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也是充满民主革命热情、追求人本主义理想、号召思想革命的战斗檄文;既倡导“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派精神,也呼吁“自觉勇猛、发扬精进”的“精神界之战士”。从历史的语境看,此文融鲁迅的艺术创作思想与启蒙主义热情为一体,在诗学与政治的经纬坐标上,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对统一,在中国诗学从古典式和谐向摩罗式崇高的转型过程中,具有破旧立新的先导作用和标志意义。《摩罗诗力说》以进化论的视角观照传统文学,对传统文学持强烈批评态度。此文倡灵明张个性,充满天才主义精神。坚信文学启蒙,文学救国,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就文学的任务和作用而言,鲁迅认为,“有纯文学上而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虽然文学的社会功用比不上经济、工商甚至历史学,但是它的作用决不亚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无不以科学为术,合理为神,功利为鹄”,而文章却有着一种不用之用——涵养人之神思,即培养人们的理想,也就是文章的任务和作用了。并且文章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启人生之閟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揭露生活中的蕴藏着的奥妙,反映生活的真实。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8.试述《文心雕龙.时序》体现的文学史观。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的核心观点。主要论点有:

1、政治对文学的影响:“风动于上,而波动于下”;

2、学术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3、文学自身的继承关系,指出楚辞上承诗经和纵横家散文的风格,又指出楚辞对汉赋以及后世的长久影响。

4、时代风气对文学的影响,举例说明建安文学那种刚健爽朗、慷慨激昂、气势雄浑的风格,是建安时代精神的产物;

5、统治者的影响;

6、天才作家的杰出成就,他认为文学史上天才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影响后世的文学发展。分析杜甫《戏为六绝句》论诗的主要内容。40.试析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贡献。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脱窠臼”,即题材内容应摆脱陈套,追求新奇,重视创意;“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成为浑然一体;“减头绪”,即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这些论点,都能切合戏剧艺术的特性,且简明实用。在戏剧语言方面,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所以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