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准训练第1课时精准训练学生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准训练第1课时精准训练学生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准训练第1课时精准训练学生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高中生物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准训练第1课时精准训练学生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高中生物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准训练第1课时精准训练学生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生物环境中的氮元素无法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可以往复循环C.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循环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树造林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C.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3.下列有关生物富集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富集作用与人类的活动有关B.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被植物、动物直接吸收C.食物链越高,有害重金属沉积越高D.生物富集现象是局部的,不具有全球性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物质”的含义及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A.有机物;循环性、全球性B.元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无机物;循环性、全球性D.元素;循环性、全球性5.氮循环包括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在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动物 C.分解者 D.微生物6.在生态系统中总是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这种循环是指物质(

)A.在特定生态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B.在群落的生物体内循环的过程C.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循环的过程 D.在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的过程7.某研究团队运用粉尘爆炸高效燃烧原理,将秸秆粉碎成微粉,然后进行高温燃烧,能达到煤炭、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效果,从而使秸秆完全可以充当工业能源。有关这一创新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技术可以充分燃烧秸秆,加快物质循环进程B.这一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更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C.这一技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减缓温室效应有帮助D.这一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9.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B.能实现②过程的生理作用不一定是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内部的生物通过捕食的方式完成碳的循环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1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B.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反复循环利用D.若M表示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1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流动,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12.碳循环是物质循环的主要类型,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B.碳元素主要是依靠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C.由于海洋的含碳量高,所以对大气圈中含碳量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生产者固定的CO2与自身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可维持大气中的CO2稳定13.森林野火会导致海洋中蓝藻和绿藻的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这与野火能增加碳排放量以及促进氮和磷等物质的迁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和绿藻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与绿藻不同,蓝藻以染色体DNA作为遗传物质C.蓝藻和绿藻吸收较多的氮和磷有利于其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D.森林野火会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对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产生影响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分析,错误的是(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循环流动B.生物群落的碳元素可通过呼吸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C.绿色植物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入消费者和分解者D.火山喷发和燃料燃烧产生的CO2都是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的二、综合题15.图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2)请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m,B中能量为n,鼠的天敌同化的能量为p,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情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群落ABCD碳储量/(t/hm2)植被56.250.943.50凋落物2.03.55.40土壤161.9143.2117.786.1总计220.1197.6166.686.1(1)由表中结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从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演替。(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__________________。17.2020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承诺我国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图一中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A是__________;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