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部作品中体现的精神内涵不同的是A.《资本论》B.《神曲》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2.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足中国不分割的领土?朝代史料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元朝元政府设置宣政院清朝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A.西藏B.新疆C.D.南海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说法,对应正确的是文件名称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地位与评价《共同纲领》①规定国家名称、性质等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宪法(1954年)》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1982年)》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A.消极抗战B.片面抗战C.全民族抗战D.开展游击战5.“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澶州之战D.郾城大捷6.“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A.原因B.经过C.性质D.影响7.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主张“多党政治”8.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许多希腊人移民到西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融B.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于战争C.战争使文明消亡D.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交融9.西周时期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国家政治体系,其中开发了边远地区且加强了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县制 D.科举制10.如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1.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B.“一超多强”C.信息化D.和平与发展12.老舍名剧《茶馆》中人物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材料中的“大改良”是由于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填表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应的内容。14.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为世界和平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弱国无外交。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请写出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中国哪项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的?二战后期的哪次会议,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却是在侵犯中国主权的基础上?15.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神曲》、《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资本论》是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故A项和BCD体现的精神内涵不同,A项正确。BCD体现了文艺复兴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元代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这是西藏成为国家行政区的开始;清军入关后,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顺治帝册封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这些史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体现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由此可知,《共同纲领》的背景是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82年,第四部宪法颁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八二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

通过观察漫画,可以看出抗日力量的强大,说明漫画的作者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消极抗战、片面抗战和开展游击战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5、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004年、寇准、宋真宗”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澶州之战。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故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牧野之战、郾城大捷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004年、寇准、宋真宗”是解题的关键,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6、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打破封建统治秩序,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客观上却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这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农村开始的,BC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不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故选A。8、D【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许多希腊人移民到西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可知,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A项错误,D项正确;B项说法有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答案选D。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疆域,维护了西周的统治,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D【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一战期间(1914—1919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故选项D符合题意;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打开展,诱导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一战期间(1914—1919年),日本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盛行,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依据题干“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课本所学,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式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体化趋势加速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促进了各国经济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A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一超多强”是政治局面,B项不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分清世界发展的主题、趋势。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政治趋势:多极化趋势;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趋势。12、C【解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皇帝没有了,C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是1913年反抗宋教仁被刺杀的革命,B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此时期皇帝已经改良没了,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文献、口号、指导思想历史事件《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洋务运动宣传变法图强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义和团运动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解析】

(1)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3)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图强,发动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14、(1)英、法、美(2)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了日本。(3)雅尔塔会议【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操纵巴黎和会的是英、法、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人称巴黎和会三巨头。(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操纵巴黎和会的是英、法、美三国。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议定中的《凡尔赛条约》竟然把这些权利转交给了日本。中国的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的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主要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背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