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天长市龙岗中学2024届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如图,某同学用“北极熊的野心”来形容近代某国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和侵占。“某国”是指A.俄国B.日本C.印度D.英国2.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民族的起源 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该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使诸侯王势力强大 D.强化思想文化的统一4.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B.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C.美军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打击日军D.苏联在苏德战场抗击德军和参加对日作战6.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发起的革命运动的是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7.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8.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10.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11.在元朝的疆域图中,有一片区域,标示为“宣政院辖地”,这片区域,主要是今天的()A.内蒙古地区 B.岭南地区 C.西藏地区 D.新疆地区12.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B.1937年全面侵华C.1939年闪击波兰D.1941年突袭苏联13.下列条约中既有割地又有赔款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14.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A.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C.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D.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骤15.孙中山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在此,孙中山阐释的是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6.“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一个战略倡议。“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A.多极化趋势B.全球化趋势C.贸易自由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趋势17.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南京B.武昌C.广州D.东京18.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A.标志着冷战开始 B.意味着华约建立C.终结了越南战争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19.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如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合作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2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成为这粒“火星”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C.萨拉热窝事件 D.军事集团扩军备战2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22.下列关于香港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A.1842年,香港岛被英国政府割占B.199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C.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D.香港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3.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十二铜表法》24.“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A.《社会保障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 D.《紧急银行法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德国的法西斯建立的标志是1933年________成为国家总理;1938年《________》的签订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26.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并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27.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从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________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末年,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美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不顺利情节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分别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图1中的转折性发生于图1______处。(填写相应字母)。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地。把我们带到一起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2)上述两端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哪些“新形势”致使美国态度发生转变?尼克松为应对“新形势”所采取的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2017年4月,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会晤。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双方将就重大问题再次进行战略性沟通。2018年4月,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2018年5月,中美发表经贸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加关税。2019年5月,主席特使刘鹤访美,与美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第十一轮磋商。依据上表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出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领导人。小历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6月,极端伊斯兰圣战组织伊斯兰国由叙利亚入侵伊拉克北部,并在在短时间内攻陷了伊拉克北部大片地区,控制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片地区。8月,因应情况恶化,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北部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以支援伊拉克对抗伊斯兰国武装分子。8月至9月中旬以来,美国已经在伊拉克发动约190次空袭。同年9月11日,奥巴马在对全国电视观众发表的直播讲话中表示,将扩大空袭行动至伊斯兰国控制的叙利亚地区。奥巴马扬言任何威胁美国的团伙“都不会有安全的藏身之处”。9月12日,巴林、埃及、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举行会谈后,同意协助美国共同打击“伊斯兰国”。根据图片及文字叙述,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信息点四: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因此“北极熊的野心”指的是俄国,因此A选项正确。日本、印度、英国与近代某国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和侵占不符,因此B、C、D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某国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和侵占”,再结合图片的地理位置可知是俄国。2、B【解析】
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60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044年宋和西夏达成和议,促进了与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题干反映了宋、西夏、辽多民族政权的并立,B正确;A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3、B【解析】
依据题干“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可知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而非等级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符合题意。使诸侯王势力强大的是分封制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强化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些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A。6、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次革命:1913年孙中山发动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善后大借款,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结果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出逃日本。A符合题意;护国运动:1915年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胜利,袁世凯绝望死去,B符合题意。两次护法运动,1917年-1918年孙中山反对段祺瑞,要求恢复临时约法地位的斗争,失败。C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形成,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所以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③洞穴中的灰烬。选项①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②石器,只是使用的工具,与“火”无关;选项④骨针,主要用来缝制衣服等,与“火”无关,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联系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然后逐项分析,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理解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根据“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的铭文拓片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的历史。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C【解析】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西藏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故这片区域,主要是今天的西藏地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基础知识。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A是意大利发动,B是日本发动,CD是德国发动。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故①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天津为商埠,故②符合题意;《马关条约》割让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③符合题意;《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可见《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即排除BCD。故选A。1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选项D符合题意;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是攻克柏林;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题干中修筑铁路属于民生主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化为建立市场经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浴血共和”指的是武昌起义,故B正确。“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地点在南京,故排除A项。“维护共和”指的是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地点较广,如江西云南广州等。故排除C项。“构想共和”指的是同盟会的创立,地点应该是在东京,故排除D项。故选B。18、A【解析】
依据材料中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9、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红四军、苏维埃”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人民革命军队称为红军,红军建立的政权称为苏维埃,D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称国民革命军;国共合作时期人民军队称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红四军、苏维埃”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成为这粒“火星”的是萨拉热窝事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根据古代文化科技常识可知,地动仪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造纸术最早在西汉已经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时已经出现,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D。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3、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由此判断与三权分立原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美国。因为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因此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选项C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的;《人权宣言》是法国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B【解析】
依据“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此,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蓝鹰运动,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希特勒慕尼黑协定【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成为国家总理,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制,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绥靖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的政策,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26、《十二铜表法》《权利法案》《独立宣言》【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2)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与《王位继承法》共同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3)依据所学可知,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颁布了《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并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27、休养生息赤壁之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所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第二次世界大战;B.(2)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新形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中美关系发展与冲突并存【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图2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换点是凡尔登战役,发生在法国,故在B处。(2)由材料“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与效率优化考核试卷
- 纺织品及针织品新型面料研发考核试卷
- 艺人公关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技巧掌握考核试卷
- 聚合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考核试卷
- 空调器节能标准化进程考核试卷
- 航空业跨文化沟通与谈判技巧考核试卷
- 港澳台籍人士内地旅游企业岗位聘用服务协议
- 集成式酒店模块化精装修材料采购及结算合同
- 环保设施运营维护与升级改造协议
- 商业街区公共设施维护与运营管理承包合同
- 【课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2024-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共3套)
-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2025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
- 智能座舱试题答案及解析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自测卷(含答案)
- 车位租赁协议书范本
- 变电站防恐课件
- DB11∕T856-2024门楼牌设置规范
- 公司技术合作合同协议书
- 机床精密加工技术优化-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