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_第1页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_第2页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_第3页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_第4页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一、概述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到反映。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即外部经济,如一个企业的研发活动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可以是负面的,即外部不经济,如污染企业的排放行为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的损害。外部性的存在往往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得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即帕累托最优。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剑桥学派,其中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概念。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完整的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存在常常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外部性内部化,即如何将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纳入市场主体的决策中,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见的外部性内部化方法主要包括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等手段。本文将对外部性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完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根据外部性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现有的外部性内部化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外部性理论,探索有效的外部性内部化手段,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1.外部性理论的定义和起源外部性理论,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概念,为外部性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马歇尔认为,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两种类型:一类是产业发展的普遍影响,即外部经济另一类则是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即内部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后,马歇尔的学生,英国经济福利学家庇古在其1920年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部性理论。庇古首次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区分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从而系统地论述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当某个企业的行为给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带来无需付出代价的损失时,就存在外部不经济。此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这种成本的不对等导致了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外部性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它不仅揭示了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非效率性,也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庇古开始,外部性理论逐渐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也愈发具有现实意义。2.外部性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外部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为我们理解市场失灵和资源分配不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外部性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体行为与社会影响之间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理解并管理外部性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外部性理论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组织、公共经济学等多个方面。在环境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被用来分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在城市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被用于解释城市拥堵、住房市场等问题,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在产业组织中,外部性理论有助于理解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市场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在公共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则关注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外部性理论在指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创新,外部性理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3.综述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综述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外部性理论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经济活动中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而外部性的内部化则是一种旨在减少或消除负外部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同时揭示内部化策略在实践中的挑战与前景。通过对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的综述,有助于推动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综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市场失灵,而内部化策略的实施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通过本文的综述,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外部性问题的本质和影响,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本文综述也有助于推动实践领域的应用和创新。通过对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策略的研究,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例如,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管理等领域,内部化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综述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全面梳理和评价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二、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外部性理论明确界定了外部经济的定义和类型。外部经济,亦称为正外部效应,通常指的是某个经济行为体的活动使其他经济行为体受益,而这种利益并未通过市场交易得到体现。这种利益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的溢出、技术创新的推广,也可以是有形的,如公共设施的建设、环境保护的举措等。外部性理论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比较静态的、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特定经济行为体的行为变化进行前后对比,以揭示外部性产生的内在机制。同时,帕累托一般均衡分析中的最佳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外部性理论中,以评估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外部性理论与财产权的关系密切。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财产权的明确界定对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当财产权得到明确和保护时,经济行为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考虑到自身行为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外部性的发生。外部性理论还关注如何量化外部性。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比较某种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和个人影响之差来计算外部性。这种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争议,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他们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经济政策。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外部经济的定义、类型、分析方法、与财产权的关系以及外部性的量化等方面。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也为解决现实中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1.外部性的分类: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到反映。根据影响的性质,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也称为外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额外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并未通过市场交易得到补偿。例如,教育、科研、公共卫生等公共品就具有正外部性。一个人接受教育或进行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知识资本,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由于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些正外部性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补偿。负外部性,也称为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或损失,但这种成本或损失并未通过市场交易得到赔偿。例如,环境污染、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问题就具有负外部性。一个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损害,还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广泛性,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有效的约束和纠正。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存在都会对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公平性产生影响。如何有效地内部化外部性,即通过市场机制或政策手段使外部性得到合理的补偿或纠正,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2.外部性的产生原因: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和产权界定不清外部性,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和产权界定不清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因素。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是导致外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市场体系中,资源的配置往往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但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机制可能无法充分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例如,当某些物品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这些物品虽有价值但在市场上却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在决策时可能忽视这些物品的价值,从而引发外部性。市场的高度一体化虽然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区域间无序竞争、分工不明、缺乏合作的状态下,要素和商品在区域间的流动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滤机制而盲目杂乱,这也可能引发外部性。产权界定不清也是导致外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但在现实中,由于体制或人为的原因,产权的界定可能并不清晰,甚至无法界定。产权界定不清意味着经济主体在决策时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其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从而引发外部性。例如,河流的产权不明晰可能导致经济主体任意排放废物,对下游流域造成危害空气的空间归属权难以界定,使得区域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难以考虑到对大气的污染。要减少外部性的产生,需要从完善市场机制和明确产权界定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加强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价格机制的有效性,使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应明确产权的界定,使经济主体在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其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从而减少外部性的产生。同时,政府也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庇古税、交易费用等,来引导经济主体减少外部性的产生。3.外部性对经济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外部性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会对经济效率和资源分配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得市场无法达到最优状态。当存在正向外部性时,例如教育或研发的积极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益可能会超过个体的私人效益,这可能导致投资不足和资源配置的次优。相反,负向外部性,如污染或噪音,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外部性也会影响到资源分配。在完全竞争和无外部性的理想市场中,资源的分配会基于边际私人成本和收益相等的原则进行。外部性的存在使得这个等式变得复杂。正向外部性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分配,因为私人投资者可能无法获得全部的正面影响,而负向外部性则可能导致资源的分配不足,因为个体可能只考虑到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为了应对外部性对经济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对外部性进行内部化,使得个体的决策能够更多地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资源的产权归属,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外部性对经济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外部性的特性和内部化方法,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和方法庇古税:根据庇古的理论,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补贴的方式,将外部性导致的社会成本或效益纳入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或效益中。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征收庇古税,使经济主体承担其产生的社会成本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激励经济主体更多地从事此类行为。交易费用与产权:科斯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明确产权和允许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当产权明确时,经济主体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减少外部性。产权交易:产权交易是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产权交易,经济主体可以买卖产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资源配置。在产权交易市场中,经济主体会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外部性内部化。法庭谈判: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法庭谈判也是一种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方式。当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外部性时,受损方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要求补偿。通过法庭谈判,双方可以达成补偿协议,使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庇古税、交易费用与产权、产权交易和法庭谈判等。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外部性类型、市场环境、法律制度和政策目标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1.外部性内部化的概念和意义外部性内部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解决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当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损失或收益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往往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使得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外部性内部化的概念,就是将这种外部的费用或收益纳入到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由他们自行承担或享受,以此修正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意义上讲,外部性内部化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如庇古税等政策措施。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更强调产权的界定和合约的安排,认为通过明晰产权和私人合约,可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从实践意义上讲,外部性内部化对于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外部性内部化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它不仅对于完善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政府干预:税收、补贴和管制政策政府干预是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外部性理论的背景下,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税收、补贴和管制政策等方面。税收是一种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特别是在处理负外部性时。当某个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伤害,如污染、噪音等,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相应的税收,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企业就有动力去减少或消除这种负外部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庇古税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对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使得这些活动的社会成本被内部化到企业的私人成本中。补贴是政府在处理正外部性时常用的手段。对于那些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但自身收益较低的企业或活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使企业的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从而激励更多的企业进行此类活动。例如,对于研发创新、环保产业等具有正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补贴、环保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推动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管制政策也是政府干预外部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法规、安全生产标准等措施,强制企业减少或消除负外部性。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正外部性的活动。这些管制政策的目的都是在于通过政府的强制和引导,使企业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政府干预在纠正外部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税收、补贴和管制政策等手段,政府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行为,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政府干预也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和企业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避免过度干预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3.市场机制:排污权交易和绿色证书制度市场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性内部化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外部性理论框架下,市场机制通过创建并交易排污权或绿色证书,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管理手段,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卖,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减少污染排放。在这种制度下,政府首先设定一个总的污染排放限制,然后分配给企业一定的排污权。当企业的实际排放低于其分配的排污权时,它可以将剩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上出售反之,如果企业的排放超过其分配的排污权,则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额外的排污权。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有了减少排放的动力,因为减排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绿色证书制度则是另一种重要的市场机制,它主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在这种制度下,政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颁发绿色证书,这些证书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给那些需要补偿其传统能源发电产生的环境影响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从而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购买绿色证书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消其部分或全部的环境影响,从而实现其环境目标。排污权交易和绿色证书制度都是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们通过创建并交易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从而实现了外部性的内部化。这两种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力量的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些制度,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市场机制在外部性内部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排污权交易和绿色证书制度等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从而激励企业主动减少污染排放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也需要认识到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需要与其他政策手段相结合,共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4.产权界定和制度安排:明晰产权和建立激励机制产权界定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明确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使各权利主体能够明确自己的权益和责任,从而减少外部性的产生。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资源的利用者有足够的动力去减少外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权界定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根源。外部性往往源于产权的模糊或缺失,导致资源利用者缺乏足够的动力去考虑其行为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通过明确产权,可以使资源利用者明确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主动减少外部性的产生。产权界定为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了基础。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利用者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等方式,获得其行为所带来的收益,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外部性的产生。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安排,如税收、补贴、排污权交易等,可以进一步激励资源的利用者减少外部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权界定和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例如,在界定产权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特性、利用者的能力、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以确保产权界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建立激励机制时,需要考虑到市场的供求关系、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以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产权界定和制度安排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明晰产权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减少外部性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产权界定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四、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证研究1.外部性内部化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践案例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案例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中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交通运输业为例,该行业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为了内部化这些外部性,许多城市实施了拥堵费和环保税等政策措施。以新加坡为例,该国实施了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通过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费,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实现了外部性的内部化。一些国家还通过征收环保税来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工业生产领域,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案例同样丰富。以化工行业为例,该行业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为了内部化这些外部性,一些化工企业采取了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废弃物回收、资源再利用等措施,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了外部性的内部化。一些国家还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强制企业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农业领域,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案例同样值得关注。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例,该污染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为了内部化这些外部性,一些地区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环保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面源污染。同时,政府还通过提供补贴、奖励等政策措施,激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在不同地区,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案例也各具特色。以发达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往往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强制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同时,这些国家还通过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环保技术创新和研发。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往往通过提供补贴、奖励等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逐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案例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中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案例表明,外部性内部化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推广环保技术和模式等措施,逐步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外部性内部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评估外部性内部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旨在纠正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经济学领域,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通过合理地将外部成本纳入经济决策中,企业或个人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环境领域,外部性内部化对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关键作用。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通过税收、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将外部性成本内部化。这不仅可以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保技术,还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由于外部性往往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得部分人群承担额外的成本或损失。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可以将这些成本合理分摊到相关利益方,减少社会不公现象。同时,外部性内部化还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外部性内部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外部性内部化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交易成本也可能较高,这可能导致外部性内部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外部性内部化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企业需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公众需要提高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外部性内部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通过合理实施外部性内部化措施,可以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挑战,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和合作的良好机制。3.外部性内部化的挑战和限制因素尽管外部性内部化在理论上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因素。这些挑战和限制因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完全、交易成本过高、产权界定困难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等方面。信息不完全是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不完全,经济主体难以准确衡量其经济行为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从而难以有效实施内部化策略。例如,在环境污染问题中,污染者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其排放行为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这就增加了内部化的难度。交易成本过高也是限制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因素。外部性内部化往往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而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搜寻信息、谈判协商、签订合同以及监督执行等。当交易成本过高时,经济主体可能会选择放弃内部化策略,转而依赖政府干预或其他非市场手段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产权界定困难也是影响外部性内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所涉及的资源或权益往往难以明确界定产权归属,这就给内部化策略的实施带来了困难。例如,在公共资源的利用中,由于产权界定的困难,往往容易出现过度利用和浪费的现象,导致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也是限制外部性内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制度不健全、法治水平不高的社会中,即使经济主体有意愿实施内部化策略,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例如,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企业采取了环保措施,也难以有效约束其他企业的污染行为,从而影响内部化策略的实施效果。外部性内部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限制因素。为了有效推动外部性内部化进程,需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明确产权归属以及优化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与发展。五、外部性内部化的前景和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面对这一问题,如何有效地将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外部性内部化的前景与展望显得尤为重要。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对外部性问题的监管和管理。例如,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以及推广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等,都有助于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进程。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外部性问题的发生。从技术层面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中。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企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社会层面来看,公众对外部性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和企业的环保行为。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进程。展望未来,外部性内部化将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各国在外部性内部化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中,从而推动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外部性内部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加强政策监管、推广技术手段和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外部性的有效内部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1.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外部性内部化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学者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重要性。外部性理论为我们理解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手段。绿色经济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企业往往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可以使企业承担起其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成本,从而引导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资源的配置往往不是最优的。例如,污染企业可能会过度使用资源,而清洁生产企业则可能因为成本过高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可以使企业面临真实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促使企业更加合理地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目标,其中环境目标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可以使企业承担起其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成本,从而推动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外部性内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可以引导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和应用,为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外部性内部化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技术创新在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例如,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从而更有动力去推动制度创新,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创新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减少外部性的产生。同时,制度创新还可以提供更加合理的产权安排,明确产权归属,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例如,环保税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税收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技术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制度创新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在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外部性的有效内部化。3.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政府应加大对外部性问题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利用标准。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迫使企业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促进正外部性的形成。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科技进步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再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外部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共同制定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标准和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发展。未来研究方向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对外部性理论的研究,完善外部性内部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方法。同时,还应关注新兴领域和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外部性问题,以及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外部性问题。还应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合作,整合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推动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逐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研究也应更加注重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应用,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六、结论本文综述了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机制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发现外部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市场失灵的原因,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依据。在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两种方法。庇古税通过政府对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征税,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科斯定理则强调通过明确产权和交易费用,使当事人之间通过自愿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进而消除外部性。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外部性情境。尽管外部性内部化理论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的寻租行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产权界定和交易成本的高昂以及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外部性内部化的影响等。在推动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展望未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压力的加大,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将更具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外部性内部化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二是如何降低产权界定和交易成本,提高外部性内部化的可行性三是如何结合具体国情和文化背景,推动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四是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性挑战。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对于理解市场失灵、指导政策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未来研究需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支持。1.外部性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外部性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市场失灵,并指出了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性理论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部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外部性理论的贡献还体现在它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外部性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部性理论的定义和分类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这导致了对外部性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外部性理论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环境和条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外部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应用外部性理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外部性理论的内部化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政策执行的难度、交易成本的高低、产权界定的清晰度等。如何有效地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外部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外部性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失灵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意义和挑战外部性内部化,即将外部性产生的影响纳入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从理论角度看,外部性内部化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从现实角度看,外部性内部化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公共利益维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外部性内部化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外部性内部化需要精确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可能需要借助政府干预,如税收、补贴等手段,而这些手段的实施又可能引发新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内部化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外部性内部化的难度和成本。尽管如此,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如庇古税、科斯手段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部性内部化的挑战,为实践中的外部性内部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何根据不同的外部性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部化方法,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外部性内部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外部性内部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探索更为有效的内部化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对未来外部性内部化研究的展望。第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外部性内部化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学,还与环境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紧密相关。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外部性内部化的机制和路径。第二,实证研究将成为主流。外部性内部化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证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外部性内部化的效果,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第三,政策研究和应用将成为研究的重点。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政策研究和应用,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促进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技术创新将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在外部性内部化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外部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未来外部性内部化研究将呈现出跨学科、实证化、政策化和技术化的趋势。我们期待通过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思路和方案。参考资料: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某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化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处理这种影响。本文将介绍外部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并探讨政策边界的设定方式及其对外部性理论的影响。外部性理论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化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因为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改变了其他经济主体的成本或收益,从而导致了非市场化安排的资源分配不均。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好处,而负外部性则是指其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负面影响。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他认为某些产业会对其他产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之后,福利经济学派进一步发展了外部性理论,提出了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性理论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主要分支。外部性理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负外部性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负外部性的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正外部性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交通设施和优化交通规划来增加正外部性的产生。政策边界是指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明确的事项和不应越过的界限。它规定了政府在调节市场失灵时的权限范围,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政策边界的设定需要政府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公平原则: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保证公平性,不得歧视或排斥任何一方;(2)效率原则:政府应当尽量降低干预成本,提高政策实施效率;(3)可行性原则:政策的制定应当考虑其实施的可行性,不能超过政府的执行能力和范围;(4)稳定性原则:政策应当具有稳定性,以便市场主体对其产生明确的预期。(1)对市场失灵的纠正:政策边界的设定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市场失灵问题,通过干预措施来纠正外部性的负面影响;(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政府在设定政策边界时需要权衡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资源分配;(3)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政策边界的设定还会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因为政府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改变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非市场化影响。为了处理这种影响,政府需要设定相应的政策边界。通过了解外部性理论和政策边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在处理市场失灵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仔细权衡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内部化理论是关于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巴克莱和卡森在1976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认为跨国公司生产以外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培训等,与中间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结合在专利权、人力资本中的各种知识)密切相关。中间产品市场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不能有效利用外部市场来协调其经营活动,这构成内部化的关键前提。当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跨国公司便应运而生。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是为了避免因交易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国雷丁大学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卡森(Mark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FutureofMultinational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内部化理论认为,上述四组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难以协调,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企业特定因素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直接影响市场内部化的效率,因为市场交易内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才有能力使内部化的成本低于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也只有市场内部化才有意义。只有当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市场内部化才是确实可行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是失效的且交易对价格不易确定,知识产品易被模仿。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此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因而有助于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术语。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Externality)或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正外部经济效应)和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负外部经济效应)。外部性概念的定义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有的经济学家把外部性概念看作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捉摸的概念之一。经济学家把外部性概念看作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捉摸的概念之一。所以,有的干脆就不提外部性的定义,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就是这样处理的。但是不下定义就来分析这一问题往往是困难的。经济学家总是企图明确界定这一定义。但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定义:一类是从外部性的产生主体角度来定义;另一类是从外部性的接受主体来定义。前者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后者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某经济主体的福利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即:这里,j和k是指不同的个人(或厂商),Fj表示j的福利函数,是指经济活动。这函数表明,只要某个经济主体Fj的福利受到他自己所控制的经济活动i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另外一个人k所控制的某一经济活动m的影响,就存在外部效应。上述两种不同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这就是作者对外部性的定义。前述两类定义的差别在于考察的角度不同。大多数经济学文献是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来理解的。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分类都是促使问题研究引向深入的基础。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的不同,外部性可以从下列七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绝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都讲到,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经济效应、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经济效应、负外部性)。外部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例如,私人花园的美景给过路人带来美的享受,但他不必付费,私人花园的主人就给过路人产生了外部经济效果了。又如,隔壁邻居音响的音量开得太大影响了我的休眠,这时,隔壁邻居给我带来了外部不经济效果。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就是由生产活动所导致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就是由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以往经济理论重视的是生产领域的外部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消费领域。从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两种分类出发,可以把外部性进一步细分成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种类型。进一步进行细分,外部效应又可以分成八种类型: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如水果园园主与养蜂场场主的关系;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如花园式厂房对周围居民区居民的影响;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如居住环境的改善大大增加生产性投资;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如私人花园对过路人的影响;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如上游的化工厂对下游渔场的污染;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如建筑施工对夜间休息的居民的影响;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如空调的噪声对隔壁牙医的看病带来的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如隔壁邻居放声高歌影响自己的休息。(三)外部性产生的时空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空间概念,主要是从即期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主要是指代内的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代际外部性同样可以分为代际外部经济和代际外部不经济。外部性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同一地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纠纷,而是扩展到了区际之间、国际之间的大问题了,即:代内外部性的空间范围在扩大。同时,代际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淡水短缺等,都已经危及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第(1)期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鲍莫尔不仅对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作了分析,还对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作了考察,他认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经济问题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经济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举例道:“当一个厂商扩大规模将会提高工业中一切厂商的运输效率时,这种扩大如果由一个厂商单独去做可能没有利益,但如果该工业为一个人所独占,那就仍然会获得利益。”这就是说,竞争性部门中一个厂商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不一定就是垄断者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米德在他1962年发表的《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一文中全面分析了在竞争条件下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绝大多数的外部性理论都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进行阐述的,鲍莫尔对竞争条件下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十年后,米德仍然就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五)外部性的稳定性稳定的外部性与不稳定的外部性关于外部性理论的文献绝大多数发表的是稳定的外部性。所谓稳定的外部性是指可以掌握的外部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协调方式,使这种外部性内部化。1978年,格林伍德与英吉纳发表了《不稳定的外部影响、责任规则与资源配置》一文,分析了不稳定的外部性。他们的分析方法是这样的:假定一个厂商对另一个厂商的影响是任意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就会遇到风险,厂商在考虑最大化问题时,就要把外部性的分担和对自己的风险态度都估计在内。于是,究竟采取协商方式来解决还是采取合并方式来解决,这取决于厂商对于风险的预期。不稳定的外部性的另一种情况是科技成果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其副作用的暴露需要一个潜伏期,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说,人类很有可能被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威力所蒙骗。例如,DDT的发明与使用。DDT于1874年由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1938年米勒发现了它的广谱高效杀虫能力,对农业虫害和居家杀虫能够发挥神奇的作。1942年开始大量生产并实用化。194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奖给了米勒。这时,它所带来的是极大的正外部性。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长期使用会在环境及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环境污染。研究表明,长期使用DDT的地方,其农产品、水生动物、家畜、家禽体内都有DDT残留,进入人体后会积累在肝脏及脂肪组织内,产生慢性中毒。这时,它所带来的却是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效应。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已经禁止这种农药的使用。单向的外部性与交互的外部性在OECD编写的《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一书中提出了这一分类。单向的外部性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化工厂从上游排放废水导致下游渔场鱼产量的减少,而下游的渔场既没有给上游的化工厂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也没有产生外部不经济效果,这时就称化工厂给渔场带来的单向的外部性。大量外部性属于单向外部性。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通常发生在公有财产权下的资源上)。例如,所有国家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彼此之间都有外部不经济效应。这就属于交互的外部性。交互的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就是双向外部性。双向外部性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彼此都存在外部性,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甲方和乙方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二是甲方和乙方相互之间的外部不经济;三是甲方对乙方有外部经济效应而乙方对甲方有外部不经济效应,或者反之。例如,养蜂人与荔枝园园主之间的关系,蜜蜂要酿蜜,离不开花粉,也就是说荔枝园园主对养蜂人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相反,荔枝花开后要结果,离不开蜜蜂传授花粉,这时,养蜂人对荔枝园园主具有外部经济效果。养蜂人与荔枝园园主之间给对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大小是不一定相等的。如果两者正好相等,就说明外部经济效果相互抵消。如果两者不相等,说明有的经济主体从中占了便宜,有的经济主体从中吃亏了。制度外部性与科技外部性新制度经济学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并把外部性、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从而把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朱中彬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制度外部性”。制度外部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二,在一种制度下存在、在另一种制度下无法获得的利益(或反之),这是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第三,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于禁止自愿谈判或自愿谈判的成本极高,经济个体得到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一致,从而存在着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我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包含着制度外部性的意义。制度外部性实质上就是社会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称。在改革过程中,制度外部性问题要解决的主要是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分配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新增利益的问题:一是“搭便车”———即为改革付出努力的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全部报酬;二是“牺牲者”———即在改革中某些人承担了别人应该承担的成本。前一种情况使改革缺乏动力,后一种情况使改革增加阻力。科技外部性是一个尚未被人使用的概念,但客观上已经普遍存在。它大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成果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会导致这种产品的供给不足;第二,科技进步往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项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够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第三,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及物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长期垄断性所导致的网络经济的外部性。许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家却不多见。论及外部性理论,三位经济学家的名字是不得不提及的,而且可以提到里程碑意义的高度。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就是马歇尔、庇古和科斯。(一)第一块里程碑——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并没有明确提出外部性这一概念,但外部性概念源于马歇尔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在马歇尔看来,除了以往人们多次提出过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外,还有一种要素,这种要素就是“工业组织”。工业组织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分工、机器的改良、有关产业的相对集中、大规模生产、以及企业管理。马歇尔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这一对概念,来说明第四类生产要素的变化如何能导致产量的增加。马歇尔指出:“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是研究了内部经济;但我们要继续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经济,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他还指出:“本篇的一般论断表明以下两点:第一,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总生产量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在比例上较以前为少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换言之,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报酬递减律可说明如下: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增加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从马歇尔的论述可见,所谓内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技能的提高、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备的采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费用的减少等等。所谓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离原材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远近、市场容量的大小、运输通讯的便利程度、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等等。实际上,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这就是在微观经济学中所讲的规模经济,即随着产量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的降低;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这就是在“温州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块状经济的源泉。马歇尔虽然并没有提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但从他对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论述可以从逻辑上推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及其含义。所谓内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马歇尔以企业自身发展为问题研究的中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影响企业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这种分析方法给经济学后继者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如上所述,有内部经济必然有内部不经济,有外部经济必然有外部不经济,从最简单的层面可以发展马歇尔的理论。马歇尔考察的外部经济是外部因素对本企业的影响,由此自然会想到本企业的行为如何会影响其他的企业的成本与收益。这一问题正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庇古来完成的。第三,从企业内的内部分工和企业间的外部分工这种视角来考察企业成本变化,自然会让我们想到,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与《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重要文献是不是受到马歇尔思想的影响。庇古是马歇尔的嫡传弟子,于1912年发表了《财富与福利》一书,后经修改充实,于1920年易名为《福利经济学》出版。这部著作是庇古的代表作,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第一部系统论述福利经济学问题的专著。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首次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基础上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这种转变正好是与外部性的两类定义相对应的。庇古通过分析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的背离来阐释外部性。他指出,边际私人净产值是指个别企业在生产中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值,边际社会净产值是指从全社会来看在生产中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值。他认为: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它在各生产用途的边际社会净产值都相等,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就意味着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但庇古认为,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如果在边际私人净产值之外,其他人还得到利益,那么,边际社会净产值就大于边际私人净产值;反之,如果其他人受到损失,那么,边际社会净产值就小于边际私人净产值。庇古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社会的有利影响,叫做“边际社会收益”;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社会的不利影响,叫做“边际社会成本”。适当改变一下庇古所用的概念,外部性实际上就是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在没有外部效应时,边际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当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由于某一厂商的环境污染,导致另一厂商为了维持原有产量,必须增加诸如安装治污设施等所需的成本支出,这就是外部成本。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就是边际社会成本。当存在正外部效应时,企业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并不是由本企业完全占有的,还存在外部收益。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外部收益之和就是边际社会收益。通过经济模型可以说明,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纯粹个人主义机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虽然庇古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是从马歇尔那里借用和引申来的,但是庇古赋予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是不同于马歇尔的。马歇尔主要提到了“外部经济”这个概念,其含义是指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因其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也就是说,马歇尔所指的是企业活动从外部受到影响,庇古所指的是企业活动对外部的影响。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十分相似,其实所研究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庇古已经对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既然在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相背离的情况下,依靠自由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于是就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除这种背离。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以补贴。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庇古税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用的“谁受益,谁投资”的政策、环境保护领域采用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都是庇古理论的具体应用。排污收费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其理论基础也是庇古税。第一,庇古理论的前提是存在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并能自觉按公共利益对产生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事实上,公共决策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二,庇古税运用的前提是政府必须知道引起外部性和受它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边际成本或收益,拥有与决定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定出最优的税率和补贴。现实中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信息,因此从理论上讲,庇古税是完美的,但实际的执行效果与预期存在相当大的偏差。第三,政府干预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如果政府干预的成本支出大于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从经济效率角度看消除外部性就不值得了。第四,庇古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活动,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扭曲。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因他“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和财产权对经济的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荣获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获奖的成果在于两篇论文,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成本问题》。而《社会成本问题》的理论背景是“庇古税”长期以来,关于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问题被庇古税理论所支配。在《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多次提到庇古税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斯理论是在批判庇古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科斯对庇古税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效应往往不是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单向问题,而具有相互性。例如化工厂与居民区之间的环境纠纷,在没有明确化工厂是否具有污染排放权的情况下,一旦化工厂排放废水就对它征收污染税,这是不严肃的事情。因为,也许建化工厂在前,建居民区在后。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化工厂拥有污染排放权。要限制化工厂排放废水,也许不是政府向化工厂征税,而是居民区向化工厂“赎买”。第二,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庇古税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在这时,通过双方的自愿协商,就可以产生资源配置的最佳化结果。既然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自愿协商同样可以达到最优污染水平,可以实现和庇古税一样的效果,那么政府又何必多管闲事呢?第三,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问题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收益的权衡比较才能确定。也就是说,庇古税可能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也可能是低效的制度安排。上述批判就构成所谓的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这就是说,解决外部性问题可能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即自愿协商替代庇古税手段。科斯定理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根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是美好的”这一经济理念。并且将庇古理论纳入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不需要“庇古税”;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手段要根据成本———收益的总体比较,也许庇古方法是有效的,也许科斯方法是有效的。可见,科斯已经站在了巨人———庇古的肩膀之上。有的学者把科斯理论看作是对庇古理论的彻底否定,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科斯理论是对庇古理论的一种扬弃。随着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市场经济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途径,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在环境保护领域排污权交易制度就是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科斯理论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表明,“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要条件,政府干预并不一定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惟一方法。第一,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经济中,科斯理论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有的还留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有的还处于过渡经济状态,与真正的市场经济相比差距较大。例如,在上海市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中,美国专家不断推销他们的污染权交易制度,但试行下来效果不佳。第二,自愿协商方式需要考虑交易费用问题。自愿协商是否可行,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如果交易费用高于社会净收益,那么,自愿协商就失去意义。在一个法制不健全、不讲信用的经济社会,交易费用必然十分庞大,就大大限制了这种手段应用的可能,使得它不具备普遍的现实适用性。第三,自愿协商成为可能的前提是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事实上,像环境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产权往往难以界定或者界定成本很高,从而使得自愿协商失去前提。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科斯理论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斯奠定了外部性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第三块里程碑,而且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远远不是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