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发生的三大要素是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感受牲、传播途径、传染源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E、遗传、营养、身体锻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行病学三角(三角模型)包括宿主、环境、致病因子。2、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分析性研究可以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3、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经空气B、经污染物C、共同媒介传播D、媒介昆虫传播E、经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污染物传播。4、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A、发病情况B、患病情况C、新发和再感染情况D、感染谱E、地区分布不同的原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的患病情况。5、一项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240对,病例和对照均有某种暴露史60对,均无某种暴露史75对,病例有某种暴露史、对照无某种暴露史70对,对照有某种暴露史、病例无某种暴露史35对,其OR值为A、1.3B、0.5C、1.7D、0.9E、2正确答案:E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B、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试验设计C、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结局D、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目的E、试验的设计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目的是为了减少偏倚。7、队列研究设计在确定暴露因素时要全面考虑的问题有A、定量指标、暴露水平、暴露时间、暴露连续性B、定性指标、暴露早晚、暴露方式、暴露终止时间C、等级指标、暴露先后、暴露主次、暴露起始期D、量化指标、暴露有无、暴露来源、暴露间歇期E、概率指标、暴露性质、暴露强弱、暴露组距长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应对暴露因素进行定量,除了暴露水平以外,还应考虑暴露的时间,以估计累积暴露剂量,同时还要考虑暴露的方式,如间歇暴露或间接暴露或间接暴露或长期暴露等。8、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错误的是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检监测准确B、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E、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东台人群简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具右良好代表性的监测点检测能获得比较准确、可靠、及时的资料,其耗费更低,效率更高。9、对于共源性暴发A、不能用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B、可从流行曲线的尾部向前倒推两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C、可从流行曲线的前部向前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D、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E、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最短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共源性暴发指疾病暴发,且患者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因此,可以采用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时间范围,故A项错误。从流行曲线中部最高峰处,即发病人数最多的时间向前倒推一个平均潜伏期,而不是一个最长、最短潜伏期或者两个潜伏期,或从流行曲线前部和尾部倒推会有很大偏差,因此D项正确。10、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A、麻疹B、鼠疫C、霍乱D、天花E、血吸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天花。11、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B、消化道传播C、血液传播D、垂直传播E、虫媒传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空气传播。12、在人群或动物中进行实验,观察在增加或消除某因素后疾病发病率的变化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E、血清流行病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人群或动物中进行实验,观察在增加或消除某因素后疾病发病率的变化属于实验流行病学。13、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B、可平衡和抗质量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可比性C、省时、省钱、省力D、能够及早治疗患者或预防和控制疾病E、易于控制失访偏倚正确答案:B14、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针对可能出现的高血压的并发症,医生建议其戒酒、控制体重是A、治疗措施B、特殊保护C、第一级预防措施D、第二级预防措施E、第三级预防措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针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属于第一级预防。15、从相似的事物中寻找不同的特点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比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从相似的事物中寻找不同的特点用求异法。16、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分析性研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由研究者控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1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E、均是描述性研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流行病学史沿河队列研究的相同点:①都是前瞻性研究。②研究过程都设立对照组。③都用来检验假设。18、下列哪项不属于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A、切断传播途径B、建立防治门诊C、提倡使用药物预防D、开展疫情监测E、保护易感染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原则上不提倡药物预防,紧急情况下可小范围使用。19、表示单纯由于暴露引起或降低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的大小A、RRB、ARC、AR%D、ORE、PARP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R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20、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A、该病的发病率减少B、该病的发病率增加C、该病的患病率减少D、该病的患病率增加E、只减少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康复人数增加,则患病人数减少,患病率减少,而与发病率无关21、接种卡介苗属于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自动免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人工自动免疫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和类毒素等抗原接种到人体,使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的生物制品。22、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队列研究的主要效应测量指标是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又称特异危险度。23、某军区于2014年1~6月对20万名指战员进行高血压普查,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00名。下列哪一项表示方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为100/10万B、罹患率为100/10万C、时点患病率为100/10万D、续发率为100/10万E、期间患病率为100/10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期间患病率指特定的一段时间,通常为几个月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24、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9%‰.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A、92.70%B、87.50%C、0.49‰D、0.89‰E、0.40‰正确答案:C25、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罕见病的病例对照研究,其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且病例的某种构成特殊,不易找到均衡的对照组,但必须保证研究效率。选用匹配对照时考虑匹配变量应A、匹配个数越大越好B、年龄、性别必须匹配C、可疑原因也应匹配D、注意匹配过度E、以上均不考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用匹配对照时考虑匹配变量应注意匹配过度。26、在大于70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该病的患病率下降,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E、大于70岁的人冠心病的发病减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发病率增高,患病率降低,说明病程更短,才能使患病率下降。27、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A、20%B、25%C、30%D、50%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此题缺少男性人口数,故不能计算28、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用哪一指标衡量A、绝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比值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通常包括了危险度比或率比,危险度比和率比都是反映暴露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29、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是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C、疾病监测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从流行病学定义来看,流行病学可以用来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探索病因或影响因素,并且研究防制疾病的策略和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疾病监测,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为更好地预测、预防、控制疾病提供依据。30、将已经明确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一排除,再研究剩余的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比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将已经明确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一排除,再研究剩余的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用排除法。31、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A、病例对照B、定群研究C、现况研究D、实验研究E、横断面研究正确答案:D32、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A、回忆偏倚B、测量偏倚C、选择偏移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失访偏倚是选择偏倚的一种,是对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倚,因为在一个较长的追踪观察期内,总会有对象迁移、外出、死于非终点疾病或拒绝继续参加观察而退出队列。33、不属于现况研究的目的与任务的是A、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B、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C、验证疾病的病因D、检出现患病例E、检出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现况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并检出所有患者,提供病因假设而不是验证病因假设34、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不具备的A、随机化分组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必须有干预措施D、有严格的平行对照E、是前瞻性研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过随机分配,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干预处理。35、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A、传染病B、健康C、精神性疾病D、肿瘤E、不包括意外伤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从流行病学定义来看,流行病学可以研究疾病、健康及伤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36、甲地区一年内发生肺癌患者100例,选取100例做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结果肺癌组吸烟者为80%,对照组中吸烟者为20%;在乙地区,调查了5万居民的吸烟状况,并随访一年后吸烟者中有10例发生了肺癌,不吸烟者仅2例发生肺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的调查是生态学研究B、甲地区的调查结果,肺癌组的吸烟率为对照组的4倍C、乙地区的调查是回顾性调查D、乙地区的调查结果,吸烟组的肺癌发生率为对照组的5倍E、甲、乙两地区调查均属观察性研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两者均为观察性研究。37、筛检试验的目的A、对可疑患者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A项为诊断试验的目的,B、C、D项均为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评价指标。3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C、研究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E、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措施及效果评价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还有伤害)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A、B、C、D选项说法均不全面。39、对流感的预防措施应采取A、对传染源采取措施B、对易感者采取措施C、对传播途径采取措施D、A+B+C,采取综合性措施E、不需采取措施,可自行停止传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流感的预防措施:①疫情监测。对流感病毒、流感样患者以及人群血清免疫状况进行监测。②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进行适当隔离,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消毒,保持通风,减少传播,控制流行。流行期间应减少大型集体活动。③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接种流感疫苗和使用金刚烷胺及中药进行药物预防。40、关于横断面分析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B、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D、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E、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横断面分析主要是在同一时间断面上对不同年龄组的疾病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若进行多次横断面分析,则可显示不同时期各年龄组疾病分布的特征,因此A和B项正确;它无法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在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因此D项正确。当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存在长期变化趋势时,利用横断面分析的结果推断疾病风险与年龄的关系,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E项正确。41、罹患率适用于A、慢性病B、疾病的长期流行C、较小范围或短期流行D、某病的隐性感染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42、下述哪项是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描述A、对既往死亡或发病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对将来疾病的发生作出估计B、根据所积累的某病与某因素有关的假设,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进行的既往研究作分析C、为确立病例中调研因素的特征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病史及其他信息D、在已戒烟的男性组和尚在吸烟的对照组中研究癌症的相对危险度E、不同层次人群中调查的疾病的流行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为确立病例中调研因素的特征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和对照的病史及其他信息是病例对照研究。43、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该地区结核病的死亡率为A、300/10万B、60/10万C、200%‰D、20%‰E、10/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某病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x100%44、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A、乙肝B、风疹C、麻疹D、脊髓灰质炎E、结核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即对7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自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45、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便于分析剂量-反应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B、D、E项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重要特点,但前瞻性队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46、痢疾杆菌按国际分类法可分为几个群A、2个群B、3个群C、4个群D、5个群E、6个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痢疾杆菌按国际分类法可分为4个群。47、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A、麻疹B、鼠疫C、流感D、新生儿破伤风E、血吸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48、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死亡率E、罹患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暴发调查是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许多同类患者时所进行的调查,如食物中毒。适用罹患率进行描述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49、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串联试验,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因此,降低了所有患者中试验结果呈阳性人数,灵敏度降低,而特异度升高。50、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传染期B、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恢复期E、病原携带期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51、发病率适用于A、慢性病B、疾病的长期流行C、易于确切指出发病时间的急性病D、某病的隐性感染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因为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内的新发病例数量,新发病例的判定依赖于疾病发生时间的确定。因此对于慢性病、隐性感染等适合计算其患病率。52、在吸烟与某病关系的研究中,吸烟组的死亡率是5%,不吸烟组的死亡率是2%,吸烟的归因危险度是A、2.5B、0.4C、30%D、3%E、无法计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R=a/(a+b)-c(c+d)53、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A、选择偏移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移和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信息偏倚包括回忆偏倚和调查偏倚,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属于调查偏倚。54、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关联的特异性指某因素只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也就是说某种疾病的发生必须有某种与疾病多因多果、病因网等现代病因理念相冲突。55、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3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请问30%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相对危险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56、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可信区间为0.35~0.75,请问该因素可能为A、混杂因素B、危险因素C、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OR<1,说明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既暴露可降低疾病的危险性,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57、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续发率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58、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引起流感流行属于A、在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中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引起流感流行属于在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中,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59、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A、绝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比值比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是通过比较全人群与对照组的率算出的,说明暴露对全人群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该因素后该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可能降低的程度。60、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A、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B、可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C、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D、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E、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正确答案:B61、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RRB、ARC、PARD、ARPE、死亡比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AR是人群归因危险度,表示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RR、OR和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AR%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故选C.62、AR的计算公式是A、It(人群发病率)-Iu(非暴露组发病率)B、Ie(暴露组发病率)-Iu(非暴露组发病率)C、Ie/IuD、(RR-1)/RRx100%E、(Pe(RR-1)/Pe(RR-1)+1)x1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R=Ie(暴露组发病率)-Iu63、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属于A、在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中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易感人口增加,麻疹流行属于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64、痢疾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存力以哪个群的生存力最强A、福氏菌B、志贺菌C、宋内菌D、沙门菌E、生存力均一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痢疾志贺菌产生外毒素的能力最强。宋内致贺菌抵抗力最强,痢疾志贺菌最弱。6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遗传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和环境D、遗传、环境和社会E、患者、家属和社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行病学三角(三角模型)包括宿主、环境、致病因子。66、以上疾病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B、鼠疫C、脊髓灰质炎D、麻风病E、登革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霍乱和鼠疫。67、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实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应选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死亡率C、效果指数D、病死率E、感染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效果指数是评价预防措施的指标。68、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未患宫颈癌的妇女中,筛检结果为:患宫颈癌组中有800名阳性,未患癌组有200名阳性。试验的特异度是A、80%B、20%C、60%D、40%E、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69、结核病死亡位居传染病死亡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E、第五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结核病死亡位居传染病死亡第二位。70、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匹配效率最高A、1:1匹配B、1:2匹配C、1:3匹配D、1:4匹配E、1:5匹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以1:4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效率最高。71、迸行病因推断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A、联系的强度B、剂量-反应关系C、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的大小D、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E、研究中病因的量与发病率的量有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进行病因因果推断时,要考虑关联的时序性、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特异性、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学合理性、关联的一致性和实验证据。E顼属于剂量-反应关系。因此与检验所得P大小无关,即使P非常小,也不代表病因与结局之间联系非常紧密。72、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A、队列研究B、实验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临床实验研究E、干预性实验研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未患病者。73、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未患宫颈癌的妇女中,筛检结果为:患宫颈癌组中有800名阳性,未患癌组有200名阳性。试验的灵敏度是A、80%B、20%C、60%D、40%E、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74、以上疾病中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B、鼠疫C、脊髓灰质炎D、麻风病E、登革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75、疫源地是指A、传染源所在地B、患者所在地C、疫点或疫区D、有病原体的地区E、以上均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向四周播散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的地方和范围。76、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需要样本量大C、研究所需时间长D、易产生医德问题E、回忆时易发生偏倚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①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②难以避免选择偏倚。③难以避免回忆偏倚。④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⑤不能测定发病率。77、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建议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A、传染期B、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恢复期E、病原携带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各种传染病的潜判伏期不同,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78、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属于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自动免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包括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及丙种球蛋白。79、一项探讨母亲围生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20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有30例的母亲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400例对照儿童的母亲只有20位在孕期接受过放射诊断.x2值为A、16.17B、17.45C、18.56D、14.73E、19.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x2=(ad-bc)2N/(a+b)(c+d)(a+c)(b+d)80、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的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4%有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发生中起了病因作用,该推论A、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B、不对,因为17%和4%不代表人群的发病率C、不对,因为该研究不能提供糖尿病和胰腺癌发生之间明确的时间顺序D、正确E、不对,因为没有做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81、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A、被污染的水源B、含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乳C、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D、患有结核病的动物E、健康带菌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8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方式途径是A、直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直接接触传播C、经接触疫水传播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流行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