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初中学业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时间:80分钟范围:中考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河南新郑拜祖大典催促着游子回家的脚步,黄丝巾萦绕着游子思乡的心。丙戌年、丁亥年、戊子年连续三届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诸多华人华侨团体盛赞,是历年来国内所有拜祖活动中最精彩、最震撼、最成功的世纪经典,拜祖大典成了新郑乃至河南的一张黄金名片,请问被尊崇为“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伏羲和女娲C.尧舜和大禹D.神农和伏羲2.虽然二里头文化遗址目前发掘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5%,但已发现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以及戈、戚、镞等武器。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利于我们研究()A.中国第一个王朝情况B.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资料,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B.侧重文笔质朴简洁C.注重史料考证D.秉承朝廷旨意著书4.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这种局部统一和之前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相比,仍是又前进了一步。“又前进了一步”是指()A.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B.避免出现军阀混战的状况C.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D.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5.下图是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一书中所举唐朝事例,据此说明唐朝()·阿史那思摩【突厥人】太宗时授右武卫将军·契苾何力【铁勒人】太宗时授镇军大将军·白孝德【安西人】官至安西、北庭行营节度·崔致远【新罗人】僖宗时一举及第,授具尉·卑路斯【波斯王子】高宗时官拜右武卫将军·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又名晁衡,任安南都护A.中外交往活跃B.民族关系和睦C.社会经济繁荣D.文学艺术灿烂6.如图文物是1970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开放的社会风气C.民族交往与交融D.多彩的文学艺术7.元朝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明朝废除了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其直接向皇帝负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A.行政区划制度在两代发生变革B.中书省对国家的稳定没有作用C.六部的地位在元朝得到了提升D.元代和明代都加强了中央集权8.“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图片体现了我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包括外形、铸造权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其中制造材质发生变化反映了()A.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C.西汉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唐朝对外交往的频繁9.“明朝时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地区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战斗力大为增强”,与此记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霍去病北击匈奴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左宗棠收复新疆10.构建知识结构图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织。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我国古代某一主题下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是()A.早期国家的产生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第一二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12.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首先参加兴中会的20多人都是华侨,后来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60%以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仅仅从新加坡、槟榔屿、缅甸回国参加起义的华侨就不下500人”,英勇就义的72位烈士中有1/3是华侨。这反映出()A.华侨助推近代社会变革B.华侨反清情绪普遍高涨C.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D.清朝统治逐渐土崩瓦解13.在“学习党史”活动中,某班同学搜集资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行专题研究,制作了如下展板,这一展板的主题应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C.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D.人民军队的名称沿革14.1950年冬湖南省修堤坝2.2万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耕地750万亩。辽宁金县某村农民拉土垫地,将1000多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农民们如此积极地投身到农田水利建设,最直接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B.农民分到了大量劳动工具和牲畜C.农民积极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D.巩固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5.《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完备C.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16.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信是()A.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B.对自身文化生命力保持一定的信心C.对不同文化进行感官的辨识与把握D.对传统与外来文化进行感性的扬弃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了“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海防为我国今后主要的国防前线”等思想,并指导制定了“力量逐步前伸”和“不断加大防卫纵深”等重大战略方针,确立了海防建设的战略地位。这些思想()A.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C.开启了维护海洋权益的浪潮D.有力地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18.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607年,日本派小野妹子为遣隋使,改变从前主要通过朝鲜半岛输入中国文化的办法,直接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的文物、制度和技术。这一举措()A.促进了日本走向全国统一B.有利于日本社会的转型C.使中国文化开始传入日本D.直接导致武士集团形成20.下列是小琳在学完世界古代史后整理的笔记,你认为描述正确是()①我们平时常用的数字是由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的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③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④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1.“对于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通途……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材料旨在表述新航路开辟的()A.背景B.过程C.原因D.影响22.下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此图直接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时间相对较短B.过程相对曲折C.始终内战不休D.复辟时间较短2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B.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C.是唯一科学的理论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24.有学者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B.对美国独立战争有巨大影响C.推动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25.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的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他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由此可看出()A.革命领袖在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B.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创造者C.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D.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2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德国的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27.为解决图反映的严峻形势,美国政府的对策是()A.国家干预经济B.欧洲复兴计划C.开展科技革命D.废除黑奴制度28.下图漫画为《“民主”推销员》。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A.按照自身价值观称霸世界B.走和平民主的共同发展之路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9.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表明()A.导致了美苏力量对比失衡B.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崩溃D.改变了西方大国主导国际秩序的局面30.如图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4分)材料一年代标尺示意图一(1)将对应历史事件分别填入横线。(6分)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材料二年代标尺示意图二(2)将相关历史信息分别填入横线。(6分)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分析10世纪初至1141年的时代特点。(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6分)近代国共关系史上,两党经历了“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的过程。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负起反对民族敌人的重任。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日本法西斯被打败后,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最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凸显,阶级斗争激化,最终导致内战爆发。这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和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追求和平民主的斗争。名称西安事变谈判重庆谈判背景(1)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2)张学良、A________接受中共抗日主张;(3)蒋介石坚决反共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实行独裁统治,在B________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成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召开D________的建议落实情况建立C________,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蒋介石撕毁协定,全面发动内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C和D的相关内容。(4分)(2)重庆谈判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那它还有没有积极意义?说说你的理由。(8分)(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以上探究学习的认识。(4分)33.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10分)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纳米比亚独立

德庆中学2024年初中学业模拟冲刺历史卷(二十)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CAAADB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ADAAC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ACADAABC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项;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排除B项;尧、舜和大禹都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排除C项;神农即炎帝。伏羲是华夏民族三皇之一,排除D项。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而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所以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利于我们研究中国第一个王朝情况,故选A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与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无关,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指的是秦朝,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司马迁“大量阅读……史官的记载……实地探访考察……辨别真伪”,说明司马迁注重史料考证,故选C项;侧重史书记载与题目中“实地探访考察”等不符,排除A项;题目信息没有反映司马迁侧重文笔质朴简洁,材料突出的是《史记》的史学价值,不是文学方面的,排除B项;秉承朝廷旨意著书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三国时期虽然割据动荡,但局部统一对历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故选A项;三国时期政权并立,依然存在军阀混战,排除B项;三国鼎立,并不能促进三国疆土的扩展,三国疆土变化不大,排除C项;南北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说法错误,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突厥”“新罗”“波斯王子”“日本”等可知,其主要和唐朝的中外交往有关,故选A项;民族关系和睦与题干的“新罗人、日本人”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见证,未提及当时具体的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学艺术灿烂等情况,排除C项、D项。6.【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与中亚、西亚国家往来密切,体现的是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A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元朝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对权力进行制约与制衡。明朝废除了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其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所以元代和明代都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明朝的行政区划大体承袭元朝,所以,行政区划制度在明朝没有发生变革,排除A项;从元朝的统治来看,虽然后期中书省权力过大,但是对于国家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排除B项;从材料可知,六部的地位在明朝得到了提升,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货币制造材质变化是指宋朝开始发行纸币交子、会子,交子、会子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宋朝商业贸易频繁、贸易额大的需要,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故选B项;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建立,与钱币材质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西汉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是指西汉政府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与钱币材质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唐朝对外交往的频繁与钱币材质的变化无关,唐朝的货币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提取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明朝时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地区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戚继光创造鸳鸯阵,平定了浙江一带和东南沿海的倭寇。可见,材料所述事件与戚继光抗倭相关,故选C项;霍去病北击匈奴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与倭寇无关,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发生在晚清时期,抗击的是沙俄侵略者,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结构图“平定西北叛乱”“设置驻藏大臣”“雅克萨之战”“设置台湾府”可知,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早期国家的产生指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隋唐时期,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列强的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果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果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因果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因果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参加兴中会的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60%以上”“英勇就义的72位烈士中有1/3是华侨”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爱国华侨参与组建兴中会,参加黄花岗起义,人数众多,支持并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可以得出华侨助推近代社会变革,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华侨参加民主革命人数多,不能直接得出华侨反清情绪普遍高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华侨支持革命斗争,不能得出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也不能体现清朝统治逐渐土崩瓦解,排除C项、D项。13.【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1927年8月,起义军使用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三湾改编后,连级单位建立党支部”“古田会议确定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可知,题干图示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建立到改编、再到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突出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故选C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始于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创建,排除B项;题干图示内容的重点并非人民军队名称的沿革,尤其“古田会议”没有涉及军队名称,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50年”、“农民们如此积极地投身到农田水利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的史实,故选A项;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和牲畜,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国家工业化建设从1953年开始,时间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根据“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可知,材料反映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当时我国民主法制体系还不完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16.【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积累和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内容和本质特征,是提升中国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精神动力。17.【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确立了海防建设的战略地位”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对我国海防有一系列论述,且提出建立强大海军的思想,建立强大海军等措施有助于保卫我国海疆安全,这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措施和经济措施等,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海防建设等与此关系不大,排除B项;维护海洋权益体现在对外方面,且材料仅体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海防思想,并未明确体现海洋权益浪潮在全国的出现,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朝鲜战场,且国内关于海防的论述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不大,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据题干可知,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90.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反映了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不断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断提高。这表明我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日本派小野妹子为遣隋使……积极学习中国的文物、制度和技术”可知,日本积极学习中国的文物、制度和技术,这有利于日本社会的转型,故选B项;5世纪,大和政权已经基本统一了日本,排除A项;材料“改变从前主要通过朝鲜半岛输入中国文化的办法”说明在7世纪前,中国文化就已经传入日本,排除C项;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兼并盛行,出现庄园,庄园主开始训练武士并形成武士集团,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①③④说法都是正确的。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是在公元2世纪,而不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时间错误,所以②排除。故选A。21.【答案】C【解析】据材料“对于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并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东西方贸易被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阻隔,而欧洲人对东方黄金、香料等物品的大量渴求,迫切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所以,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客观条件等,材料旨在表述新航路开辟的商业原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中的变化,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有多次政权更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性,故选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持续到1688年,时间并不短,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有多次战争,但并非一直处于内战状态,如“共和国时期”“复辟时期”,排除C项;图中并未明确标注复辟的时间,因此无法得出复辟时间较短,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可知,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优秀的理论成果;根据题干“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可知,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中的人工运动相结合,因此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故选A项;题干没有提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是唯一科学的理论说法太绝对,说法有误,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巴黎公社,排除D项。2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19世纪前期,正是欧美各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之时,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有利于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选C项;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不能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影响,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回到彼得格勒的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他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列宁在十月革命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即革命领袖在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故选A项;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创造者,但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B项;革命和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材料体现的是革命领袖列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排除C项、D项。26.【答案】D【解析】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故D正确。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故A错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故B错误。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C错误。27.【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导致了美国国民收入锐减,失业率激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与图片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的科技革命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图片内容无关,排除C项;美国废除黑奴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图片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2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解读漫画可知,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深受其害,这揭示了美国企图按照自身价值观称霸世界的野心,故选A项;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美其名曰“送民主”,实则是为了自身利益,排除B项;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是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或国家联盟,排除C项;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排除D项。2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调整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项;美苏力量对比失衡与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无关,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是对西方大国主导国际秩序局面的冲击,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欧盟实力增强,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①处应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40分)31.【答案】(14分)(1)A:隋朝统一南北(隋灭陈);B:贞观之治;C:唐朝灭亡。(6分)(2)A:澶渊之盟;B:西夏;C:岳飞。(6分)(3)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2分)【解析】(1)A:据所学知识,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陈,完成全国统一。故A处应填入的事件是隋朝统一南北(或隋朝统一全国或隋朝灭陈)。B:据所学可知,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公元649年因病驾崩,在位二十三年。他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使唐朝出现第一个治世局面,即贞观之治。故B处应填入事件名称:贞观之治。C:据所学可知,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故C处应填入的事件名称是:唐朝灭亡。(2)A:据所学可知,北宋真宗时期,辽兵大举攻北宋至澶州,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随后,北宋与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宋辽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故A处应填入历史事件:澶渊之盟。B:据所学可知,公元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故B处应填入政权名称:西夏。C:据所学可知,南宋初期,抗金将领岳飞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兵,但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故C处应填入人物名:岳飞。(3)分析材料二年代标尺示意图,10世纪初至1141年间,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分别建立了辽、西夏、金,这些民族政权与北宋、南宋并立;同时,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在战争与和平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经济文化得以交流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故此段时间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32.【答案】(16分)(1)内容:A杨虎城;B美国;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政治协商会议。(4分)(2)有没有:有。(2分)理由:①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