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区域发展差异本节目录一、四大地区的差异二、南方与北方三、西部大开发四、课堂巩固一、四大地区的差异我国四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我国四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我国四大地区四大地区发展差异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2年)东高西低,东快西慢 1.读图1-13,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活动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工业结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过渡性重型产业为主重型产业为主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

和第三产业

相对发达 1.读图1-13,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活动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主要原因:东部地带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较好。

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读图1-14、1-15,回答问题:活动

(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

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读图1-14、1-15,回答问题:活动

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

(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

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读图1-14、1-15,回答问题:活动

(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

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地区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2.读图1-14、1-15,回答问题:活动

(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地区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2.读图1-14、1-15,回答问题:活动

评价: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活动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结构

阅读课文和图1-16,对比四大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活动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结构

阅读课文和图1-16,对比四大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明显高于其它三大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1/2,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约为1/5,东北地区约占1/10,这说明四大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较低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型工业为主体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较低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读P17页我国四大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数(2012年)——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较低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高较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较低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地带东部东北中、西部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高较低较大较小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较快较低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小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青岛秦皇岛南通连云港上海烟台温州大连天津宁波福州湛江北海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早西晚东高西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气候

自然资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高寒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高寒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能源、原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能源、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对外开放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高低科教文化高低对外开放高低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

产业结构

交通状况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

交通状况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相对优越,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状况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相对优越,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状况水陆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民族心理

市场经济政策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临海,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联系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

民族心理

市场经济政策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临海,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联系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

民族心理

思想观念较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较保守,经济竞争意识较差

市场经济政策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临海,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联系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

民族心理

思想观念较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较保守,经济竞争意识较差

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经济发育相对落后政策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临海,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联系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

民族心理

思想观念较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较保守,经济竞争意识较差

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经济发育相对落后政策

改革开放(1979年)西部大开发(1999年)二、南方与北方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0℃800mm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看图,说出南方和北方地形的差异及主要地形区。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1、地形差异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北方某地气候资料南方某地气候资料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2.气候差异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南方北方气候类型1月均温年降水量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0°C<0°C>800mm<800mm2.气候差异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南方北方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大小小大小大无有,自南向北逐渐增长3.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续表)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4.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读图对比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区别北方南方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南方北方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

水田为主,生产规模小旱地为主,生产规模大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4.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比较南方和北方各有哪些矿产资源知识点导航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红壤、砖红壤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钙质土黑土活动1.完成下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工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三角)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公路运输都很便利开放较晚程度较低

开放较早程度较高北方南方自然资源限制性因素面临问题活动2.阅读课文,对比: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水热充足,有色金属、生物、水力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三、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的——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围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活动阅读课文,回答:1.西部地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1)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油气、水能、土地、旅游

资源等(2)政府政策扶植;(3)社会环境优良;(4)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5)有潜在的广阔市场。西部大开发优势西部大开发(1)基础设施落后;(2)人才、技术、资金匮乏;(3)生态环境脆弱。劣势西部大开发

(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2)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

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

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3)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意义区域发展差异//西部大开发

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较落后;而东部地带位于沿海地区,以汉族为主,社会经济较发达。所以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了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异。

有人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活动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西部大开发活动

还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强调一定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则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样看的?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可以说前者是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四、课堂巩固区域发展差异//课堂巩固

1.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②社会原因③经济原因④技术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

A.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B.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C.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D.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AD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知识点导航区域发展差异//课堂巩固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58.841.27594中部27.435.74426西部13.823.13456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比重增减东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3.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区域发展差异//课堂巩固(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58.841.27594中部27.435.74426西部13.823.13456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比重增减东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材料1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材料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目录面板开关东、中、西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课堂巩固区域发展差异//课堂巩固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58.841.27594中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