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汉寿县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髙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实施马歇尔计划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3.“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废除丞相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千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制度建立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2018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①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7.陈寅恪就曾经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有多数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关键时期。下列说法可以论证此观点的是①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②宋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③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④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均发明于宋朝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8.(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一次次跃起,一次次坠落。即便是推翻了满清王朝的,也不过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材料中的“”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倭仁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由此可推断倭仁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10.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1.邓广铭教授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下列解读最合适的是A.宋朝社会等级分为士、农、工、商,士人地位很高是源自于重文轻武的国策B.宋朝的节日很多,最受重视的是元旦C.宋朝的交通比较发达,百姓的出行陆路以马车为主,水路以舟船为主D.宋朝的商业比较发达,大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纸币,方便结算1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B.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C.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14.历史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容问题。请举出一例发生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奴隶反抗奴隶主。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谁为首的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世纪北美人民通过哪次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当时美国受哪国的殖民统治?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对以上四组斗争的探究,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15.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冷战还未开始。故A不符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符合题意;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的表现,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1949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依据题文四者都是先进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表现,林则徐主张抵制列强侵略,向西方学习;洪秀全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农民阶级政权;康有为为主张进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B不合题意;材料涉及的史实,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夸张,A不合题意;林则徐虎门销烟,没有起到加速近代化的作用,当时中国还没有开启近代化的进程,C不合题意;洪秀全的对象是清政府,林则徐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二者不一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3、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所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故C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4、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知,诗句反映了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进入政府任职。故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5、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宋朝时,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火药发明于唐朝。①③可以论证题干中的观点,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排除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排除B;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抨击的是封建的思想,排除D。故选C。9、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立国的根本准则,在于崇尚礼仪礼节而不能崇尚权谋欺诈;国家根本希望,在人心而不在技巧奇艺。这可以看出此人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因此此人属于顽固派,故A符合题意;B.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符合题干。故B不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题干并未提及。故C不符合题意;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题干并未提及。故D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禅让制出现于尧舜禹时期,分封制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主要是管理地方的措施。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做“瓦子”。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这些节日及“瓦子”的出现,恰恰反映了宋朝人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故B符合题意。ACD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A【解析】

依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所学知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只是火药传入欧洲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只是印刷术传入欧洲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只是指南针传入欧洲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主要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第(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子目能源领域的巨变中的内容:“在已经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第(2)问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称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考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领域的巨变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明和影响。14、(1)斯巴达克起义。(2)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5)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解析】

(1)据所学知,公元前73--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据所学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在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据所学知,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爆发美国独立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15、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解析】

开放性题目,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题目:世界需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