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转潮管理_第1页
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转潮管理_第2页
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转潮管理_第3页
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转潮管理_第4页
平菇生产技术 平菇转潮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头潮后管理第二潮管理三、四、平菇补水技术平菇保温增温技术第一潮菇收完后,让菌袋停水吹晾4~5天,然后再用重水循环喷湿菌袋进行补湿,以后每天喷轻水1~2次,并正常进行通风换气,使袋口料面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再经7~10天管理,第二潮菇便会陆续发生,如遇天气反常、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转潮速度将明显减慢。

一、头潮后管理二、第二潮管理第2潮菇管理与头潮菇管理基本相同,由于头潮菇消耗了袋中水分和营养,菌棒已开始紧缩,菌棒也不紧贴筒膜了,形成了较小的空隙,第2潮菇产量只有头潮菇的2/3,但菇形较好。三、平菇补水技术二潮菇后,因料内水分和营养的不断消耗,如再让其出菇,不但转潮慢,且出菇稀、小。因此,应对菌袋进行补水加肥。应注意的是,头潮菇后就补水,因气温还较高,加之菌丝结合力还不够牢固,防止菌袋因补肥而引起杂菌感染。

补水工具是由潜水泵(750w左右)、大塑料管、铁管四通、小塑料管、龙头开关、紫铜补水针组成,其中,潜水泵、大小塑料管在五交化或日杂商店购置,龙头开关可选用农用喷雾器上的零件。

三、平菇补水技术注意,补水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水流柱在袋内形成饱和后,会穿透菌棒表层,流入菌棒外,大量滞留在筒膜底部。少量滞留积水属正常,最终还是被菌棒吸收。如补水太多,袋底滞积太多的积水,菌丝吸水越多,菌丝会加速自溶、腐烂。补水时间以插入后,看到有水刚流出菌棒外时为准,补完后即关闭龙头开关,拔出插臂插入另一袋,然后再打开龙头开关。

三、平菇补水技术补水时在水中适当添加营养,如添加豆芽水、豆浆水,同时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如少量的石膏、磷酸二氢钾等有助于提高产量。补水后即可按第一潮菇的经验进行出菇管理与采收了。三、平菇补水技术因菌袋补水后水分充足,加上气温偏低,菇体长速慢,产量仍较好,如浅白色品种,丛大,肥厚,补水后菇的色泽要比前两潮深一点。第3潮采收后,暂不需往袋内补水,仍按常规转潮管理,先让菌袋充分休息5~6天,然后连续喷水2~3天,以后轻水保湿,拉大温差,促进第4潮菇生长。

三、平菇补水技术浸泡法补水:也有生产者采用浸泡法进行补水。先在平地上挖4m×4m×0.5m的方坑,坑内衬一层塑料膜。然后把挑出未被污染的菌袋用消过毒的粗铁丝打4-6个孔,接着把处理好的菌袋摆在膜上,摆至总容积的2/3处,上面再覆一层塑料膜,膜上先灌水,然后膜下再灌水。此法中膜下水用来浸泡菌袋,膜上水用来代替重物压住菌袋。这样每批袋浸泡24-36h,捞出后继续垒墙出菇。三、平菇补水技术如进入冬季,产菇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两个主要措施:第一,要抓好菇棚内保温措施,这是低温产菇能否正常的关键,北方地区冬季最低气温为0℃以下,如果保温措施不好,子实体就会遭受冻害或停止生长。如菇棚内长时间在5℃以下,会出现菇盖边缘生白毛或起疙瘩现象,甚至出现畸形菇。四、平菇保温增温技术第二,抓好菇棚增温工作,增温是提高冬季平菇产量、加速子实体发育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在8℃左右时,大棚上的覆盖物不但要加厚,还要在覆盖物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即双层薄膜覆盖,以充分利用日光增温。据观察,保温好的大棚,采用日光增温后,白天棚内最高温度可达15~20℃,完全能达到广温型品种正常出菇对温度的要求。在增温的同时,通气和湿度也要跟上,冬季菇体生长慢,需氧量低,通风口敞开度宜小不宜大,有微弱的空气对流即可,通风要求要结合菇体大小灵活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