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1HYPERLINK小数乘整数-----------------------------------------------------------------31.2HYPERLINK小数乘小数(一)-----------------------------------------------------------------51.3HYPERLINK小数乘小数(二)-----------------------------------------------------------------71.4HYPERLINK积的近似值-----------------------------------------------------------------91.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11.6解决问题----------------------------------------------------------------131.7HYPERLINK整理与复习-----------------------------------------------------------------151.8HYPERLINK综合测试-----------------------------------------------------------------17第二单元位置2.1HYPERLINK位置(一)-----------------------------------------------------------------212.2位置(二)-----------------------------------------------------------------23第三单元小数除法3.1HYPERLINK小数除以整数(一)-----------------------------------------------------------------273.2HYPERLINK小数除以整数(二)-----------------------------------------------------------------293.3

HYPERLINK一个数除以小数-----------------------------------------------------------------313.4

HYPERLINK商的近似数-----------------------------------------------------------------333.5

HYPERLINK小数除法的练习-----------------------------------------------------------------353.6HYPERLINK循环小数-----------------------------------------------------------------373.7HYPERLINK用计算器探索规律-----------------------------------------------------------------393.8HYPERLINK解决问题(一)-----------------------------------------------------------------413.9HYPERLINK

解决问题(二)-----------------------------------------------------------------433.10HYPERLINK解决问题的练习-----------------------------------------------------------------453.11HYPERLINK整理与复习-----------------------------------------------------------------473.12HYPERLINK小数除法练习课-----------------------------------------------------------------493.13综合测试-----------------------------------------------------------------51第四单元可能性4.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554.2可能性有大有小-----------------------------------------------------------------574.3掷一掷-----------------------------------------------------------------594.4综合测试-----------------------------------------------------------------61第五单元简易方程5.1HYPERLINK用字母表示数-----------------------------------------------------------------655.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675.3用字母表示数练习课-----------------------------------------------------------------695.4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一)-----------------------------------------------------------------715.5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二)-----------------------------------------------------------------735.6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练习课-----------------------------------------------------------------755.7方程的意义-----------------------------------------------------------------775.8等式的基本性质-----------------------------------------------------------------795.9解方程(一)-----------------------------------------------------------------815.10解方程(二)--------------------------------------------------------------------835.11解方程(三)--------------------------------------------------------------------855.12解方程练习课--------------------------------------------------------------------875.13实际问题与方程(一)-------------------------------------------------------------------895.14实际问题与方程(二)-------------------------------------------------------------------915.15实际问题与方程练习课--------------------------------------------------------------------935.16实际问题与方程(三)------------------------------------------------------------------955.17实际问题与方程练习课-------------------------------------------------------------------975.18实际问题与方程(四)-------------------------------------------------------------------995.19实际问题与方程练习课------------------------------------------------------------------1015.20整理与复习(一)------------------------------------------------------------------1035.21整理与复习(二)------------------------------------------------------------------1055.22综合测试------------------------------------------------------------------107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6.1HYPERLINK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16.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1136.3三角形的面积-----------------------------------------------------------------1156.4三角形面积练习课-----------------------------------------------------------------1176.5梯形的面积-----------------------------------------------------------------1196.6梯形面积练习课-----------------------------------------------------------------1216.7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236.8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课----------------------------------------------------------------1256.9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1276.10《多边形的面积》检测试题(一)-----------------------------------------------------------------1296.11《多边形的面积》检测试题(二)-----------------------------------------------------------------1316.12综合测试-----------------------------------------------------------------13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7.1HYPERLINK植树问题(一)-----------------------------------------------------------------1377.2HYPERLINK植树问题(二)-----------------------------------------------------------------1397.3HYPERLINK植树问题(三)-----------------------------------------------------------------1417.4综合测试-----------------------------------------------------------------143第八单元HYPERLINK总复习8.1总复习《小数乘除法》-----------------------------------------------------------------1478.2总复习《简易方程》-----------------------------------------------------------------1498.3总复习《多边形的面积》-----------------------------------------------------------------1518.4总复习《位置》与《可能性》-----------------------------------------------------------------1538.5综合测试-----------------------------------------------------------------155期中测试-----------------------------------------------------------------157期末测试-----------------------------------------------------------------159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单元教学内容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年级学科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其中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四单元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全册知识结构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位置、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学情分析全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相对位置。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全册课时安排一、小数乘法(8课时)二、位置(2课时)三、小数除法(13课时)四、可能性(4课时)五、简易方程(22)课时六、多边形的面积(12课时)七、数学广角(4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小数乘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小数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处理好小数点的问题就行了。小数乘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单元内容知识容量大、计算过程复杂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单元知识结构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算法,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表述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让学生知道小数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尝试、合作探究等,让学生经历小数乘法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感受小数乘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掌握小数乘法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理解掌握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小数乘整数1课时小数乘小数2课时积的近似值1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1.1HYPERLINK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2、使学生经历小数乘整数算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探索意识,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培养择优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具准备:课件(例题图)学法指导:转化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课件展示例题图)春天到了,人们都到广场上放风筝。有几个小朋友也想去放风筝,于是他们就买了一些风筝。如果他们买3个3.5元的风筝,怎样列式计算花多少钱?3.5×3与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自主尝试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说出整数乘法的算法并计算。24×3=14×50=205×24=二、合作探究(一)运用计量单位的换算计算1、3.5×3在这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吗?2、怎样计算3.5×3?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二)深化运用,总结概括。1、样算?2、3.60末尾的0是否可以去掉?去掉的依据是什么?三、分享点评1、第1(2)3.5×3的算法,预设:(1)用加法算:3.5+3.5+3.5=10.5(元)(2)转换计量单位: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3)3.5元35角×3×310.5元105角2、你更喜欢哪种方法?重点研究理解第3种算法及算理。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得出积是105角,再转化成10.5元。3、3.60末尾的0是否可以去掉?去掉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0.72×5的积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1、按整数乘法计算;2、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五、练习反馈1、因为32×15=480,则3.2×15=(),0.32×15=()。2、计算2.3×4时,先计算()×4,这时原来算式的积就扩大了()倍得到();要求原来算式的积就要把()缩小()倍得到()。3、课本第3页“做一做”。六、体会质疑本节课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预设:如果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3.5元35角×3×310.5元105角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5×53.60缩小到它的1/100360小数乘法整数乘法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2HYPERLINK小数乘小数(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2、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培养择优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具准备:图片(自主尝试中的图片)学法指导:转化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更复杂的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同学们敢挑战吗?一、自主尝试3.2×1=2×1.5=3.2×0.7=二、合作探究1、2×1.5、3.2×0.7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你是怎样算出前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的?3、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第三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方便吗?怎样算?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三、分享点评1、2×1.5表示2的1.5倍是多少?3.2×0.7表示3.2的十分之七是多少?2、第一、二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3、第三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要用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有些情况下不方便,产生用计算的方法的需求。各小组代表汇报算法并说出算理:计算3.2×0.7时,先按32×7计算,两个因数都扩大了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算出的结果224就要缩小100倍。对重点内容结合板书加以点拨总结:1、按整数乘法计算;2、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五、练习反馈1、先判断积里面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0.56×4=0.56×0.4=0.56×0.04=(1)上面三道算式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先按整数乘法计算56×4)(2)上面三道算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不同,积中的小数位数也不同。)(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如:0.56×0.04)2、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86.252.04×4.2×0.18×28116500016322326254082436112505712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怎样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扩大到它的100倍0.3232扩大到它的10倍×0.7×70.224224缩小到它的1/1000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3HYPERLINK小数乘小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交换律验算小数乘法。2、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发现: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用乘法交换律验算小数乘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主发现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当一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0除外)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0除外)大。教具准备:课件(例题图)。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课件展示课本第6页例题图)谁能看情境图讲故事?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怎样才能求出鸵鸟的速度?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小数乘法。自主尝试独立计算56×1.3,比较你的计算结果与图中小女孩计算的结果相同吗?二、合作探究1、验算。(1)怎样验证计算结果?(2)组内整理验证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2、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①说一说第6页“做一做”第2题中两组算式表示的意义;快速计算。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②我们能否用这个规律判断非洲野狗能否追上鸵鸟?三、分享点评1、验算小数乘法可以:(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2)用计算器来验算;(3)用原式再算一遍;还可以运用乘法的意义进行初步检验。2、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2)两个大于1的数相乘,积比这两个数();两个小于1的数(0除外)相乘,积比这两个数();一个大于1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积比较大数();比较小数()。验算小数乘法一般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但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五、练习反馈1、计算并验算下列各题。2.8×0.25=2.04×3.2=2、课本第10页第12题。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怎样计算小数除法?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56×1.3=7.28(千米/时)561.3×1.3验×56168算78566572.872.8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4HYPERLINK积的近似值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估算意识。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具准备:课件(练习反馈中的习题)。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狗)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共同学习积的近似值。一、自主尝试1、出示例6。列竖式计算0.049×45。2、“四舍五入”法的内容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怎样把0.049×45=2.205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的依据是什么?2、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还是等号。为什么?3、求积的近似值的易错点是什么?三、分享点评各小组展示、点评,教师点拨:1、取积的近似值时,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用四舍五入法。舍去部分第一位是0、1、2、3、4,舍去尾数;舍去部分第一位是5、6、7、8、9,舍去尾数后,舍去部分前一位加1。2、取积的近似值时,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讲清用等号或约等号的道理)。3、求积的近似值的易错点是什么?怎样能提高正确率?(看错数位,通常是少看一位)对重点内容加以点拨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四舍五人”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是:一分,将保留部分与舍去部分分开;二看,看舍去部分第一位是几;三加一,舍去部分第一位是5、6、7、8、9的,保留部分最后一位要加1.五、练习反馈(课件出示)1、根据下面算式,按要求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2、课本第11页“做一做”3、知识运用(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钱?(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考虑“四舍”、“五入”两种情况,写全答案)(3)将下列小数保留两位小数。3.4043.995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板书设计:积的近似值0.049×45≈2.2(亿个)0.049×452451962.205舍去部分第一位是0、1、2、3、4,舍去尾数;舍去部分第一位是5、6、7、8、9,舍去尾数后,舍去部分前一位加1。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5HYPERLINK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2、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卡片(游戏中所用的算式卡片)。学法指导:观察法、迁移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做游戏,游戏规则,六名同学每人拿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手举卡片唱《找朋友》,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为什么有的找的十分迅速,出示本节课课题。一、自主尝试1、教师将三对好朋友的卡片贴在黑板上,两边的算式结果是否相等?怎样验证?0.7×1.2=1.2×0.7(0.8×0.5)×0.4=0.8×(0.5×0.4)(1.4+3.6)×0.5=2.4×0.5+3.6×0.52、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二、合作探究1、通过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2、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发现,用简便方法计算(1)0.25×4.78×4(2)0.65×2013、你简算的理由是什么,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三、分享点评小组代表汇报、组间点评,教师点拨。1、通过这三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结果不变。第三组: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这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2、用简便方法计算0.25×4.78×4,运用了乘法交换率。3、用简便非方法计算0.65×201运用了乘法分配率。建议:教师此时借助乘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如0.65×201表示0.65的201倍,即是0.65的200倍加0.65的1倍,用算式表示为0.65×200+0.65×1。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算式有没有特殊的数(两个数的计算结果是1、10、100等,如:25×4125×8;算式中有接近1、10、100等的数,如:1.1、102、99等。)二想,简算的依据。三算。(板书:一看、二想、三算)五、练习反馈1、能简算的要简算(1)102×0.45(2)0.34×0.5×0.6(3)1.25×0.7×0.8(4)1.2×2.5×+0.8×2.5(5)(0.8+0.2)×6.72、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用4、0.8、1.25编可以简算的算式。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0.25×4.78×40.65×201=0.25×4×4.78=0.65×(200+1)=1×4.78=0.65×200+0.65×1=4.78=130+0.65=130.65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一看、二想、三算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6HYPERLINK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情境中的数学信息。3、通过准确计算、估算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具准备:课件(自主尝试中的表格)。学法指导: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你们爱逛超市吗?其实呀,超市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今天咱们一起逛超市,记住,谁出错谁买不到你的最爱。课件出示本节课主题图。一、自主尝试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千克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阅读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面这道题的意思?预设:(1)妈妈带100元钱买了2袋大米和0.8千克肉,还想买一盒10的鸡蛋,问剩下的钱够不够?(2)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6.50.8鸡蛋101二、合作探究1、组内交流、整理计算方法。2、剩下的钱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3、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三、分享点评小组代表汇报、组间点评,教师点拨:1、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预设:(1)计算:30.6×2=61.2(元)26.5×0.8=21.2(元)61.2+21.2=82.4(元)100—82.4=17.6(元)10〈17.6〈20(2)估算:=1\*GB3①1袋米不到31元,2袋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一共不超过99元。100元够。五、练习反馈课本第16页例9.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小组代表汇报。鼓励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预设:(1)7+1.5×4(2)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4、完成课本第16页表格。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7-1.5×3=2.5(元)算出的是什么?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步骤:1、阅读理解具体情况2、分析解答估算选择大估或小估3、回顾反思实际需要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1.7HYPERLINK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全面回顾本单元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2、通过回忆、交流、整理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的能力。3、培养学生归纳提炼、及时复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全面回顾本单元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具准备:课件(练习反馈中的习题)。学法指导:合作交流、练习法。教学过程:自主尝试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重要知识?1、举例说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相同吗?二、合作探究1、怎样提高小数乘法计算的正确率?你有什么成功经验或感受?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三、分享点评各小组展示,组间点评,教师点拨: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般看第二个因数,第二个因数大于或等于1的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第二个因数小于1的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五、练习反馈(一)填空(课件出示)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2、已知32×15=480,那么32×1.5=(),0.32×15=()。3、3.72×1.53的积是()位小数,如果把3.72扩大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1.53改为()。4、0.36×0.3=(),积保留一位小数是()。5、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6、把99.9959保留两位小数是()。7、大于2.8而小于3.8的小数有()个。8、0.4小时=()分钟。(二)判断(课件出示)1、0.02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0.02小。()2、一个数的1.01倍比原来的数大。()3、两个小数的乘积一定比这两个小数都大()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5、0.25×4÷0.25×4等于1()6、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计算(课件出示)1、口算0.6×0.7=1.25×8=0.06×0.5=4×2.7+4×2.3=8.1×0.9+0.9×1.9=2、竖式计算1.6×4.061.65×0.60.26×0.070.64×0.7(积保留两位小数)3、怎样简便怎样算0.25×4.06×4(0.28+0.28+0.28+0.28)×0.2512.5×24×0.255.62×99+5.621.25×9-1.253×0.24×5(四)知识运用(课件出示)1、爸爸订了3份日报,平均订每份日报每天要0.4元,五月份爸爸订日报花了多少元?2、苹果每千克5.6元,香蕉每千克4.4元,两种水果妈妈各买了2.5千克。共花了多少钱?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算法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算理积的近似数简算解决问题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第一单元HYPERLINK综合测试一、仔细想,认真填(8分)1、5.87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3.48×2的积是()小数。3、23.4×1.8=42.12,那么2.34×1.8=(),2.34×0.18=()4、每个乐羊羊挂件4.5元,冬冬买了3个,他付给售货员20元钱,应该找回()元。5、一个两位数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6.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二、我来做判断(6分)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小数大。()2、1.64×0.8与16.8×8的积相等。()3、小数乘整数,结果一定是小数。()三、选择(8分)1、6.986保留两位小数是()。A、6.99B、7.00C、6.982、下面()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A、2.7×0.98B、4.02×1.1C、0.54×0.43、两个因数的积是0.85,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第二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积是()。A、0.85B、0.085C、8.54、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式子是()。A、0.9×2.7+0.9×7.3B、2.35×2.5×0.4C、5.4×98四、连线(12分)0.64×154.410.8×3.62.884.2×1.059.60.72×4五、计算(35分)0.24×5=0.25×4=1.3×0.3=1.5×0.6=1、步步高升(8分)0.2×5=1.3×3=1.25×8=2.4×0.5=2、列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9分)12.76×82.84×0.50.94×1.6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10.4-9.6×0.54.23+4.23×995.28×6.5+12.312.8×0.5×0.212.5×320.45×102六、解决问题(31分)1、帮妈妈买菜,一块肉重1.8千克,每千克18.4元,我带40元钱,够吗?(5分)2、我们生物小组只种了200株向日葵,估计每株大约可收葵花籽0.32千克,如果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0.22千克,那我们收的葵花籽大约可以榨油多少千克?(5分)3、冬冬和红红分别从各自家出发去奶奶家。冬冬乘大客车,红红坐轿车。大客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轿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冬冬和红红同时到了奶奶家。你能算出两家的距离是多少吗?(5分)4、儿童节那天,刘爷爷带着3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去公园玩,儿童门票半价为每张7.5元,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5分)5、某停车场前3小时收费15元,超过3小时每小时收费8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李叔叔停车7.2小时,应交付多少元停车费?(5分)6、一幢大楼特别高,它的每层高度是3.2米。我从1楼乘每秒3.4米的电梯,中间不停留,24秒能到达第27层楼吗?(6分)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位置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2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在教学时还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单元知识结构用数对表示位置位置根据数对找位置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班级同学的座位引出行与列的概念;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能用数对准确表示位置,能根据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通过说一说、标一标、画一画等活动学会用数对准确表示位置,根据数对找到相应的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准确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行、列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2课时:1、用数对表示位置1课时2、根据数对找位置1课时

2.1位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找出表示位置的简单方法,明确行与列的概念。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能用数对准确表示物体位置。教学难点:将用行、列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具准备:课件(例1图)学法指导:观察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说一说自己的座位或你的好朋友的座位在班级的哪个位置?数学中是怎样科学地表示位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一、自主尝试:同学们看例1图解决下列问题(课件出示):在座位图上标出张亮的位置。他在第几列、第几行?竖排叫(),横排叫()。确定第几排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具体的判断方法要看题中的标注。二、合作探究1、数对(2,3)2、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用哪个数对表示赵强同学的位置?3、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即时练习:赵强说:周明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王艳说:周明的位置可以用(1,3)表示。他俩谁说得对?4、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好处?三、分享点评1、数对(2,3)(2,3)2、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先列后行,如:(3,1)表示第3列第1行。(1,3)表示第1列第3行。练习反馈1、完成“做一做”,说说你亲身体验到的确定位置的例子。2、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填一填。①我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②写出下面数对表示位置的同学。位置是(5,3)的同学是();位置是(3,3)的同学是();位置是(5,2)的同学是();位置是(4,3)的同学是();位置是(3,4)的同学是()。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怎样根据数对找对应的位置?板书设计:位置数对两个数据(2,3)(列,行)先列后行竖排,横排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

2.2HYPERLINK位置(二)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物体的位置。2、通过思考交流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其数学思考能力。3、感受数学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园示意图)。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老师要领着同学们一起去动物园游玩,同学们看动物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这节课我们接着探究有关位置的知识。一、自主尝试:1、在表示物体位置时,()叫做列,()叫做行。用数对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时,一般把该点对应的纵轴上的数写在()面,把横轴上的数写在()面。2、如果(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下面场馆的位置吗?熊猫馆、海洋馆、猴山、大象馆。二、合作探究1、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2、观察思考。①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你发现了什么?②比较表示大门和熊猫馆的位置的数对,你发现了什么?3、飞禽馆向右平移2格是蛇山,在图上标出蛇山的位置,用数对表示。长颈鹿馆在大象馆向下平移1格,向右平移2格的位置,在图上标出长颈鹿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三、分享点评1、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汇报时要求学生讲出所标出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2、观察思考。预设:若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它们所表示的物体所在的列相同;若两个数对中的第2个数相同,它们所表示物体所在的行相同。3、第3个问题要求学生讲出移动的路线,怎样移动哪个数字会变化?五、练习反馈1、完成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五中的第3题。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如果两层楼有相同的座位,怎样给每个座位编号?板书设计:位置怎样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确定行再确定列熊猫馆(3,5)海洋馆(6,4)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猴山(2,2)↑↑列行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小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小数除法分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两部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以整数除法为基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难点是理解小数点的定位问题。本单元的知识间联系紧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要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知识结构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检查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激发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商的小数点的处理。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3课时:小数除以整数2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课时商的近似数1课时循环小数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解决问题3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

3.1HYPERLINK小数除以整数(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会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2、让学生经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的类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准备:课件(自主尝试的题目)。学法指导:迁移法、比较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看,王鹏的锻炼计划是这样的,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同学们,要计算王鹏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除以整数。自主尝试: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1、2.4里面含有24个()0.62里面含有()个0.01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4=1260÷12=3、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600÷7=560÷7=56÷7=猜想:5.6÷7=学好这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二、合作探究1、尝试计算22.4÷4,组内交流:22.4除以4与224除以4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2、思考讨论:为什么要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三、分享点评小组代表汇报,组间点评,教师点拨:1、计算22.4÷4(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2)重点讲列竖式计算。(如课本第24页)引导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中的“24”表示24个0.1。2、为什么要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把相同数位对齐对重点内容加以点拨总结:1、HYPERLINK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1)按照整数除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填板书中的表格)五、练习反馈1、根据1421÷7=203,口算下列各题。142.1÷7=14.21÷7=1.421÷7=2、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3、试做:1.2÷2=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预设:除到最后一步有余数怎么办?板书设计:小数除以整数相同点不同点整数除法计算方法小数点的处理小数除法复备栏:复备栏:教学体会:3.2HYPERLINK小数除以整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以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在个位商0继续除的算理。3、培养学生用迁移法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末位有余数两种除法算式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准备:课件(归纳提炼中的内容)学法指导:分析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其中还有什么新知识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自主尝试

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在用竖式计算。26.4÷4

21.45÷15合作探究(一)教学例2:1、尝试竖式计算28÷16,组内交流:除到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怎么办?2、计算过程中出现的120、80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二)教学例3:1、尝试竖式计算5.6÷7,组内交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怎么办?2、、为什么在个位商0?(三)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三、分享点评各小组交流、汇报分享:1、除到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在余数后添0继续除。2、计算过程中出现的120表示120个十分之一,80表示80个一百分之一。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在个位商0。对重点内容加以点拨总结(课件出示):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法:(1)按照整数除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4)如果除到被除数末位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2、验算小数除法,一般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方法。五、练习反馈课本第25页的“做一做”。六、体会质疑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