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24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卷开卷考试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1.西周时期,周公领命择址建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建议把洛阳作为陪都。据此推断,其择都原则是A.农业为本B.依山傍水C.交通要津D.天地之中2.有学者认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借一位大臣之口描述了赢政的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有丑化、恶化秦始皇的偏向。据此可知A.赢政的相貌异于常人B.历史叙述未必完全客观C.司马迁能够秉笔直书D.学者研究结论较为可靠3.考古工作者在古晋阳地区(今山西太原)发掘整理了大批北齐墓葬中的陶俑和壁画。……不仅穿戴有三棱风帽等鲜卑传统胡帽,亦出现了笼冠、头市等中原汉族常戴之首服。这主要体现了当时徐显秀墓出土的三棱风帽陶俑娄睿墓墓道壁画中的带头巾的武士A.民族交融B.服饰华丽C.经济繁荣D.战争频发4.自古国人常用传统动植物组合的吉祥图式来作画,在画中暗含有“话”。如,一只喜鹊落于莲蓬上啄其颗粒果实,就是“喜得连科”;一只喜鹊和三个桂圆构成“喜报三元”。这些画作暗含的“话”为A.幸福美满B.岁岁平安C.科举高中D.多福多寿5.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唐代壁画(右图)描绘了一农夫正在扬鞭挽牛耕地。其使用的农具应该是A.搂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6.学界普遍认为宋代海外贸易频繁兴盛,但也有研究指出,宋代远洋外贸必须利用冬夏两季季风,向北的航线是“趁南风而去,得北风乃归”,往南则“冬南夏北”。据此,影响宋代海外远洋贸易的因素是A.自然条件B.国际关系C.经济水平D.国家政策7.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与突厥的联系C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D清帝册封达赖和班禅加强了清廷对新疆地区的管辖8.袁行需等在《中华文明史》中指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偏重经验、实用而缺乏理论概括的特点。以下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天工开物》B.《几何原本》C.《红楼梦》D.《海国图志》9.与下图形势出现相关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这一转变开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1.至1940年代后期,曾在黄埔任职者,许多已出任总司令、省主席、部长等军政要职;中央军中团长以上职务,则几乎全为黄埔毕业生所占,许多甚至担任军、师长以上的重要军职。这主要强调黄埔军校A.为国民革命军建立做了准备B.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齐头并进C.培养出大量政治和军事人才D.对近代军事体制产生深远影响12.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一座精神丰碑。下列革命先辈共同的称号是杨靖宇(1905-1940)张自忠(1891-1940)左权(1905-1942)A.五四先锋B.北伐名将C.长征英雄D.抗战英烈13.会后,《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六亿人民,一个心愿》,描述了在会场上代表们“选毛主席当咱们的引路人”的心情,称这次选举“又一次地实现了全国人民的嘱托,完善地表现了六亿人民的心愿”。这次选举发生在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4.下图主要表明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积极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日产量达千万方的“深海一号”大气田A.建设海洋强国B.加强国防力量C.开展海洋外交D.完善科技政策15.古代埃及很早即在底比斯和雅典殖民,目前仍存在于底比斯北面的土贡砖顶梯形金字塔,系埃及21王朝时期的建筑。希腊人崇拜的许多神祇,希腊人的哲学、文化等,也都受到埃及的影响。这说明A.世界文明丰富多彩B.亚非文明交流互鉴C.埃及文明影响深远D.希腊文明独具特色16.随着城市的兴起、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各种管理和服务机构不断增多,西欧社会急需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推动了A.基督教的传播B.城市的自治C.新航路的开辟D.大学的兴起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7月14日群众蜂拥攻入巴黎的巴士底狱。这一事件的实际意义只是去解放关在狱中的一些人,但它却标志着巴黎群众第一次主导了革命的进程。”这意在强调攻打巴士底狱攻打巴士底狱A.传播了启蒙思想B.破坏了司法制度C.展现了群众力量D.动摇了专制王权18.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18世纪,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英国人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材料旨在说明A.生产需要是发明之母B.技术革新引发社会变革C.机器大生产成为主流D.工业革命推动商业发展19.以下资料可用于研究A.一战的残酷性B.反法西斯力量的协作C.二战的转折点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20.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期间,多位专家点赞中国新能源汽车,称“中国制造”将助力全球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环保事业的推进离不开A.科技进步B.交通发展C.政策支持D.法律约束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9月16日至18日,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办。论坛会标甲骨文“河”字材料二促进各个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和”;推动互利合作、融合发展,撇不开“合”。——《透视<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会标选用“河”字图案的原因。(2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4分)2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蔡元培先生评价:“政府应付外交问题,利用国民公意作后援,这是第一次。”国民政府前外长王正廷说:“世界由此认知中国外交主权在于国民全体,非复政府中少数人所能愚弄;中国民族既有自决之心,足为外交后盾,未可再加轻侮……实可谓外交之一大转机。”材料二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毛泽东发表演讲,殷切希望并号召中国革命青年:“每个青年现在必须和过去不同,一定要下一个大决心,把全国的青年团结起来,把全国的人民组织起来……”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青年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和王正廷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有哪些共同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发出此“号召”的目的。(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当下青年一代的“长征”与“担当”?(2分)23.(6分)阅读1984年大事记,回答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大事记中有因果关联的一组事件,写出序号并简要说明其联系。(3分)(2)大事记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请任选一个领域,列举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3分)24.(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之美,将一个普通的人儿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之美,呈现出惊艳的光图2推手推车的男孩儿仅五六岁的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而且常常是处在相当危险的条件下。资本家仅提供食宿以换取他们的劳作。由此带来的疾病、工伤和又图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3年11月20日北京世界儿童日主题庆祝活动宜传图片索儿童友好社合的建设,传递儿童青少年的声音(1)根据材料,指出三幅图片分别呈现了儿童怎样的形象或状态。(3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儿童的形象或状态主要受到了哪些时代潮流的影响?(3分)(3)请再举一例我国或联合国关注儿童发展的举措。(1分)25.(6分)以下是部分文艺和学术界人士对20世纪的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且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畅,表述完整)我看20世纪,只把它看作一个屠杀、战乱不停的时代。——法国农艺学家暨生态学家杜蒙 尽管发生了种种事情,20世纪毕竟发生了几项革命,是往好的方向走去……——意大利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蒙塔尔奇尼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美国音乐家梅纽因——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郑州市2024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历史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A C C A C A C A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C D C A C D C A B A二、非选择题(共5题,30分)21.(6分)(1)会标用“河”字,体现河流与文明的关系,符合论坛主题;会标用“河”字,可以体现黄河文化;会标用甲骨文的“河”字,因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会标用甲骨文的“河”字,因为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是河南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示例:郑和下西洋,先后到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进行交易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欧共体成立后,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4分,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22.(5分)(1)都关注五四运动对外交的影响;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