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3月27日ˇ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科目、考生号、考场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ˋˋˋ–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ˋˋˋ–ˊˇ–ˋA.粗糙(cao)提挈(qie)对症下药(zheng)叱咤风云(cha)ˊˇ–ˋˊˋ––B.鹰隼(sun)诨号(hun)斗转参横(shen)溘然长逝(ke)ˊˋ––ˇˊˋˋc.辟邪(pi)重创(chuang)供认不讳(gong)啼饥号寒(hao)ˇˊˋˋD.拮据(jie)伎俩(1iang)泥古不化(ni)挑拨离间(jia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外大片纷至沓来,影院前购票的人排起了长队——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艺术体验”而疯狂。B.2010年央视春晚,台湾魔术师刘谦卷土重来,他的精彩表演再一次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C.公安局长对刑警队长说:“这起案子,关系重大,你们一定要认真勘查案发现场,抽丝剥茧,迅速找到破案的线索。”D.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的姑娘们同心戮力,以创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魏晋时期的王侯级墓葬是在继承汉制的基础上向晋制演变的过渡时期,主要特点是地面坟丘不重视了,墓道相对比较宽、长,有很多台基,墓室逐渐变成方形。B.在广州某电子厂打工的50位河南籍农民工因为工作业绩突出,春节期间,厂老板出资把这50位优秀农民工集体包机送回河南。C.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也使得昔日农村的绿水青山面临污染,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D.因青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涉嫌赌球,日前,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对其做出取消注册资格、罚款20万元的处罚决定,海利丰不服而提出申诉。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①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②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③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日文化符号其实很多,老子、庄子等等都是④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⑤只不过这个时候选择孔子⑥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A.③①④②⑤⑥B.③②⑤④⑥①c.⑤④①⑥③②D.③②⑤⑥④①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项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专家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应该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就秦人的衣冠服饰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日:……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异发型。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经过努力探索,人们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对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这里了。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记载。书中说:“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节选自陈景元《兵马俑真相》)5.下列有关“歪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歪髻”是指秦兵马俑中部分武士俑头上盘的偏向头顶一侧、与汉人装束习惯很不相同的那种发髻。B.“歪髻”与我国南方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应该是秦昭王之母主政时期的产物。C.“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跟丑角往往联系在一起,但梳“歪髻”的人并不真的属于“丑类”。D.“歪髻’’的真正源头可以从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找到。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高度重视头部装束,而秦人在衣冠服饰上从来崇尚俭仆、反对奢华,秦俑头顶梳起的“歪髻”正说明了这一点。B.《苟子.强国》中的一段话是说明秦地民风淳朴,作者以此证明秦俑的“歪髻”是典型的奇异发型。c.面具艺人把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显然反映出梳“歪髻”者与汉人之间在一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D.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歪髻”、“偏髻”、“歪梳”应是同一概念,意思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而已。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兵马俑中的“歪髻”装束不是源于本土,应是由秦地以外的地方传人秦地的,这与秦昭王之母芈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B.少数民族地区“土人”的“歪髻”反映出他们与中原地区汉人不同的审美习惯。C.由“歪髻”的源头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可知,边远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对中原地区汉人也有影响。D.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少数民族都有梳“歪髻”的现象,那么,由此可知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梳“歪髻”的现象十分普遍。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崔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也。谦幼聪敏,神彩嶷然。及长,深沉有识量。历观经史,不持章句,志在博闻而已。每览经国纬民之事,心常好之,未尝不抚卷叹息。孝昌中,解褐著作佐郎。贺拔胜出镇荆州,以谦为行台左丞。胜虽居方岳之任,至于安辑夷夏,纲纪众务,皆委谦焉。谦亦尽其智能,以相匡弼。胜有声南州,谦之力也。及魏孝武将备齐神武之逼,乃诏胜引兵赴洛。军至广州①,帝已西迁。胜乃迟疑,将旋所镇。谦谓胜日:“昔周室不造,诸侯释位;汉道中微,列藩尽节。今皇家多故,主上蒙尘,实忠臣枕戈之时,义士立功之日也。公受方面之重,总宛、叶之众,若杖义而动,首唱勤王,天下闻风,塾不感激?诚宜顺义勇之志,副遐迩之心,倍道兼行.谒帝关右。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及。”胜不能用,而人情果大骚动。还未至州,州民邓诞引侯景军奄至,胜与战,败绩,遂将麾下数百骑南奔于梁。谦亦与胜俱行。及至梁,每乞师赴援。梁武帝虽不为出军,而嘉胜等志节,并许其还国。乃分谦先还,且通邻好。魏文帝见谦甚悦,谓之日:“卿出万死之中,投身江外,今得生还本朝,岂非忠贞之报也。”太祖素闻谦名,甚礼之。乃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千乘县男。及胜至,拜太师,以谦有毗辅之功,又授太师长史。魏恭帝初,转利州刺史。谦性明悟,深晓政术,又勤于理务,民讼虽繁,未尝有懈倦之色。吏民以是敬而爱之。时有蜀人贾晃迁举兵作乱,率其党围逼州城。谦仓卒分部,才得千许人,便率拒战。会梁州援兵至,遂擒晃迁,余人乃散。谦诛其渠帅,余并原之。旬日之间,遂得安辑。天和元年,授江陵总管。三年,迁荆州总管,领荆、淅等十四州……州既统摄遐长,俗兼夷夏,又南接陈境,东邻齐寇。谦外御强敌,内抚军民,风化大行,号称良牧。每年考绩,常为天下最,屡有诏褒美焉。四年,卒于州。阖境痛惜之,乃共立祠堂,四时祭飨。(节选自《周书·崔谦传》)【注】广州:地名,今河南鲁山一带。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观经史,不持章句历:逐一。B.解褐著作佐郎解:解除。c.谦亦尽其智能,以相匡弼匡:纠正。D.胜乃迟疑,将旋所镇旋:返回。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崔谦善于理政的一组是①纲纪众务,皆委谦焉②胜有声南州,谦之力也③一失事机,后悔何及④乃分谦先还,且通邻好⑤旬日之间,遂得安辑⑥内抚军民,风化大行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谦志向远大。他读书并不把功夫用在对章句意思的理解上,目的只在于增加见识,每当看到书中所记载的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的事情,他总是非常羡慕,经常抚摸着书籍叹息。B.崔谦有胆有识。在孝武帝遭遇危难的时候,他劝贺拔胜果断前往洛阳与其他大臣齐心协力讨伐叛逆。贺拔胜没有听取,结果与崔谦的预料一样,将士们人心涣散,形势非常被动。C.崔谦在担任利州刺史期间,蜀人贾晃迁起兵叛乱,将州城围了起来。崔谦虽然只有一千多人,但他在梁州援兵的帮助下捉住并处死了贾晃迁,其他逃散的叛兵,崔谦让他们返回了原籍。D.崔谦为政有方,朝廷每年考核官员的政绩,他经常排在第一,多次受到朝廷的褒奖。他在百姓中也很有声望,在他去世的时候,荆州的老百姓都非常痛惜,给他建造了祠堂来祭祀他。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答题卡装订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受方面之重,总宛、叶之众,若杖义而动,首唱勤王,天下闻风,孰不感激?(2)梁武帝虽不为出军,而嘉胜等志节,并许其还国。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碧瓦范成大①碧瓦楼②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注】①范成大,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反对和议,力主抗金,收复失地。②碧瓦楼:指富贵之家的华美楼(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面写景,实则别有兴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漫嗟荣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2)子日:“不愤不启,,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滋养我们生命和灵魂的多年以来,当我写作劳累,游走乡村,继续第二天的写作时,我得穿过乱七八糟的水泥房子,穿过一条又一条喧嚣的公路,才能看到田野。呈现在我眼前的田野,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他已经被现代工业,被现代人的贪婪,蚕食、宰割得所剩无几,最终会被那些腰缠万贯的受益者一点点吃尽。我游走的乡村,早已面临着这样的命运,她离城市不近不远,理所当然要成为官商的囊中之物。每当游走在这样的乡村,站在将要被砍伐的松林下,我就开始遥望过去的乡村,遥望故乡的那片土地。那是纯粹的农耕图景。我看见我的舅舅,以及像我舅舅一样的农人,他们,在那里生活、耕作了一辈子。没有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四季的庄稼,都是精耕细作,那样的虔诚,勤劳。我舅舅从来没有离开过乡村,也没进城打过一天工,他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宜宾,我们叫“下城”。那担子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货物,李子、红橘、鸡、鸭、鹅。卖完这些东西,舅舅从来不逛街,但他会找一家小馆子进去,坐下来,要上半斤锅贴饺、半斤猪耳朵、二两烧酒。我舅舅把空箩筐放在墙角,坐在四方桌旁,从容自在地吃酒吃饭。这是他劳作后对自己的犒劳。那样的惬意、满足、蝓快。然后,他挑着空箩筐离去,走在一条蜿蜒起伏、通往“家”的石板路上。一路是满目的庄稼、竹林、树林,绝对没有现代文明的尘埃腐蚀他的双目。走到家已是黄昏,舅舅可能还要去坡上干活,或是去井边挑几担水,晚上九点多钟,一家人吃夜饭。第二天早上,又去坡上劳作。仍然记得下雨天,舅舅披一张厚实的蓑衣,戴一顶宽大的斗篷,肩扛犁杖,赶着一头肥壮的水牛,走在田埂上的情景。已经不年轻的舅舅,吹着口哨,有时唱着歌,那样悠然自得地走在湿淋淋的泥路上,那样悠然自得地赶着水牛走进水田。这样的季节不是春天就是夏天。栽秧子前,水田是要三犁三耙,舅舅从来不马马虎虎对待庄稼,对待土地。他下田的时间比别人多,有时是寒秋冬月,他仍然要赶着牛下田,依然是悠然自得。那时,我舅舅在水蒙蒙、雾蒙蒙的丘陵中,和他的牛儿成了一幅自然的农耕图。天气好的黄昏,舅舅还喜欢坐在场坝上读读古书。线装书,发黄,竖排,不知是哪个时代出版的。实在没事干,他就去坡上的田间转转。我舅舅其实是一个诗意的农民,不但庄稼种得好,还会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乐趣。他一辈子在土地上耕种,生活得不富裕,但很满足。一家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屋子的围包里堆满黄谷,舅舅就可以悠然地过他的冬天,悠然地和他的朋友进小酒馆吃酒,悠然地转山,读几页古书。这一切,似乎都成为了历史,舅舅的两个儿子,安详、安福,年年进城打工,春节才回家几天,他们在异乡奔波来的钱,就是把我外公外婆舅舅舅母留下的一座木质青瓦房,变成了一座四四方方的水泥房子。他们,再也不能像他的父辈一样种庄稼,也不能像他的父辈一样享受悠然的乡村生活了。没有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而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和城市融合。走出故乡,我的灵魂总是在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游走。我总是在每一个季节,望见故乡的庄稼在风中生长、摇曳,望见像我舅舅一样的农人艰辛又悠然地躬耕在土地上。两个表哥打工的钱比他的父亲种庄稼多得多,但他们的一生。绝对没有舅舅生活得好,也没有享受过舅舅那样的乡村生活。尽管他们都是农民。写作之余,我一直想找到一方纯粹的乡村,这样的寻找总是落空,我的周围,哪怕走上一二十里地,也找不到一方纯粹的乡村了。城市以推土机的速度连年向着乡村拓展。再过几年,走上三十里四十里地,我可能都难以寻到一寸生长着庄稼的土地。那时,我真的只能在高楼的重重包围下,回望故乡的庄稼地,回望滋养了我们生命和灵魂的庄稼。(选自2009年第12期《散文》,有删改)14.作者说“我舅舅其实是一个诗意的农民”,文中哪些描写表现舅舅“是一个诗意的农民”?请分条概括。(4分)15.作者在文中先后两次感叹“没有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6.文中写了舅舅的两个儿子到城市打工挣钱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17.综观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1)作者笔下的乡村现状如何?这种现状反映出怎样的深层次问题?(2)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道:“那时,我真的只能在高楼的重重包围下,回望故乡的庄稼地,回望滋养了我们生命和灵魂的庄稼。”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六、(15分)18.根据下面介绍,分别从四个方面概括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藏品”的国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