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州市2023年普通高中二年级秋季期末监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请带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_______________。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摘编自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材料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事求是的理论武装。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摘编自董振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材料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宋代学者朱熹曾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其大意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学习,就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决不能坐而论道空对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广大群众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学是为了用,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不断遇到问题、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不断学习,这就形成了学习的新动力。“用”不仅是学习的目的,更是学习的动力,是我们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新知识、新方法,都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提出新问题之后,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探究和发明的,爱迪生一生一千多项发明,都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新问题之后,苦思冥想、多方查阅、大胆试验,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他“苦思冥想、多方查阅、大胆试验”的过程,就是他学习、探究的过程。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带着问题学,就会产生无尽的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动力能够变成人们更强的学习能力,使人的思维更灵活、更缜密,使人的思考能力变得更强,这就是“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正所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只会说不会做,甚至言行不一,这种人终无大用。知行合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修身治学之道。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讲:“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实践出真知”之说出自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他认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改编自方中雄《学以致用学用相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分阶段分领域,各阶段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顶层设计。B.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能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一系列问题。C.坐而论道空对空与联系实际是相背离的,学习应该秉承我国“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D.我们学习与问题、困难相关,要解决问题、困难,就要不断学习,这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规划和体系,能让顶层设计准确把握人民的共同愿望。B.能否实事求是与人们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有关,也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相联。C.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新知识、新方法都是新问题产生之后,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D.毛泽东认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技术无法支撑。3.下列关于文中划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是()A.一是顶层设计与大胆创新的关系。B.一是系统谋划与实事求是的关系。C.一是系统谋划与具体实际的关系。D.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4.高一新生小刚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以“学与用”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关于“用”之于“学”的作用,他还不太明晰。对此,作为高二师哥(师姐)的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5.有人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引语极为精妙,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B2.B3.D4.示例:(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用”是学的目的,“学”和“用”要紧密联系,“用”是学的着眼点、落脚点。(2)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用”是学的动力,“用”提升学习能力,使人的思维更灵活、更缜密,使人的思考能力变得更强。(3)学习的知识要在“用”中得到检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5.引语意思是: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践行。听到了而没有见到,即使听到了很多,也必然有谬误;见到了而不理解,即使记住了,也必然虚妄;理解了而不实行,即使知识丰富,也必然会陷入困境。正所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听到的未必是真,眼见才是实;只是看到了却不懂相关的知识,所见如过眼烟云;懂得了却不会做,终无大用。知行合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修身治学之道。引语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能……”错,“就”表述绝对,原文信息是“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可见不仅要掌握,还得“活学活用”,还需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进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能力。B.“能否实事求是与……有关,也与……相关联”错,原文信息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选项偷换概念,不是能否实事求是,而是“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故选B。【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和语句复位的能力。首先确定横线处所填句子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属于分论点、中心句,然后分析下问内容确定观点。后文首先提出关键词“顶层设计”,排除BC;然后说明进行顶层设计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如何做到,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可知需要实践探索,阐释如何探索实践时才提到“创新”,可见第二个关键词为“实践探索”,排除A。故选D。【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学习,就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不断遇到问题、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不断学习,这就形成了学习新动力。“用”不仅是学习的目的,更是学习的动力,是我们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任何新知识、新方法,都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提出新问题之后,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探究和发明的,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带着问题学,就会产生无尽的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动力能够变成人们更强的学习能力,使人的思维更灵活、更缜密,使人的思考能力变得更强,这就是“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学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出真知。【5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首先理解引语“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内涵。然后结合材料三加以阐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即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结合原文“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学习,就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落脚点,决不能坐而论道空对空”分析学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结合原文“学是为了用,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不断遇到问题、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不断学习”“正所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只会说不会做,甚至言行不一,这种人终无大用。知行合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修身治学之道”分析我们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是书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过河刘海红风凛冽地吹。冬天的风,下了雪的冬天的风,像野兽在嘶吼。寒冷被撕裂成一道道伤口,疼痛便肆无忌惮起来。光秃秃的树丫,被风雪裹挟着,做着冬天最后的坚持。①可是子弹,这个比猛兽更冷酷无情的东西,这个时间,参与了冬天这场战争。怎样掩护是一个问题。一望无际的雪地,鸟儿早已绝迹。枯树,只有枯树叉着枝丫挺立着。藏在雪中或是躲在树上,要做个选择。爬树他是好手。老家的秋天,柿子树挂满金黄,遮天蔽日,他也挂在上边,用铁钩对准枝丫一扭,成串的果实跌落筐里,他笑得合不拢嘴。即使冬天,宽大的树冠也浓成一团黑雾,像屋。眼前……他勒了勒皮带,把绷带等随身急救用品用力塞了塞,让自己目标更小一些。他选了一根较粗的树干,隐蔽起来。来异乡参战是他的选择。原本,他只是黄河边的一个庄稼人,种地,也卖柿子。动荡年代,地薄寡收,且无宁日。那夜匪军抓壮丁,一家挨着一家。他和伙伴躲到树上得以逃脱。后遇追兵,无奈之下,他们跳进了黄河。柿子树下,秋天的河水冰冷、刺骨,憋在水中不知游了多久,也许还剩半口气吧,解放军来了。休养的日子,战士们嘘寒问暖,像兄弟。他仍心思不宁,庄上的柿子等着收,田地荒着无人耕种,隔河相望,鞭长莫及。留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拿起枪,才有过河的希望。②战斗打响,冬天的交战格外沉重,旋转,躲避,掩护,射击。树杈上每换个姿势都耗费体力。子弹嗖嗖地从耳根划过。他把帽子顶起来,帽子瞬间被打穿,打飞。在这期间,他放出一梭子子弹,隐约有敌人应声倒下。大大小小的战役他参加过十几回。在山上,在丛林中,他学会了一些技巧。譬如用树枝支起帽子做掩护,给垒起的石块套上衣服,侧面消灭敌人。他立过数次功。直至战争全面胜利。就在他准备过河那年,抗美援朝战役打响,他火速报了名。③战友陆续被女人们抬下阵地。男人都上战场了,女人是最后的防守。“嗖嗖……”“嗖嗖嗖……”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味。他甚至听到了子弹在空中飞的声音,它们带着风,带着火,带着正义与邪恶。他给出一梭子,再次确定对方有人应声倒下的时候,他的面部凉凉的、热热的、麻麻的。有液体从左右两颊喷涌而出,在空中冷却,凝固。领口,已成鲜红的朝霞,他异常清醒地掏出了绷带。此时,子弹穿过面部,舌头有半截掉落在口腔中,满口的牙被打落,绷带瞬间变成血带。他已麻木到不知疼痛。④拿起枪,艰难地打出几梭子,又有人应声倒下,他也倒下了,倒在了厚厚的雪地上,身下一片殷红。醒来时,他躺在病床上,面目全非。疼痛,蚀心刺骨的疼痛。除了面颊的手术,在运送过程中,他的十根脚趾严重冻伤感染,做了切除。两次手术,他不知怎么经历过来的。眼下,结束这非人的疼痛,是他最后的需求。他看到了备用绷带。夜深人静,把绑在床头的绷带缠到脖子上。没有丝毫犹豫,他顺势滚了下来,动静有些大。护士的到来几乎和他落床的时间同步。绷带被收走。他不甘心,要了条换洗的床单。午休时间,没人打扰,他挪爬着,把头伸进了打结的圈……又一次醒来,身边多了特护,二十四小时特护。死成了奢侈的事。想到以后进食困难,口齿不清,又如小脚老太般走路,坚硬的汉子仰天长叹。如果当初过河,也许他正在田里侍弄庄稼,或在柿树下歇息,风吹过来,柿树沙沙的,有青色的小果,拂过面颊。但他不悔,男人就该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死而无憾!眼下……死过,活过,那就好好生活吧!他本该待在荣校的,享受伤残优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享受恬淡宁静,花香鸟鸣。可是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弥散在空气中青草的味道,还有九月,柿子熟了,满树的金黄,一直摇晃着他的梦。他醒来,像柿子树一样成熟、坚韧。收拾东西,他对自己说,有手有脚的,躺在功劳簿上睡不着,过河!黄昏,黄河的另一边,村里多了一个用脚后跟走路的小脚男人。他安静地穿梭在田埂上,或者拿个锄头歇息在庄头,眺望村庄也眺望黄河。秋天,柿子熟了,满树的金黄,像挂在空中的灯笼。他咿咿呀呀地招呼村民摘柿子。柿子不卖,护树的功劳是大家的。秋忙过后,人们常坐在柿子树下,听他讲河那边发生的故事。几十年后,他如愿长眠在村头的柿树下。每年秋天,人们都会挑出最大、最黄的柿子,放在他的坟头。(选自《小说月刊》,2023年第6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部分写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风雪的光秃秃的树丫等,表自然现环境艰苦,又是“他”处境的写照。B.小说第二段再现了“他”被抓壮丁的情景,是躲在雪中,还是躲在树上,为不易暴露,“他”选择了后者。C.参与十几回大大小小的战役,“他”学会了用树枝作掩护、给石块套衣服等技巧,“他”在战争中得到成长。D.在战争中“他”负伤严重,曾因疼痛刺骨而屡次选择自杀,但“他”并没有后悔参战,从艰难中走了出来。7.下列对小说中划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将“子弹”与“猛兽”进行比较,突出其残酷无情,“参与”一词采用拟人手法,用语巧妙。B.句子②中,“旋转,躲避,掩护,射击”,这四个动词简洁短促,表现了作战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C.句子③中,“战友”陆续被抬下,侧面展现战场战斗的激烈;“女人是最后的防守”,暗示了战争的态势。D.句子④中,“艰难”一词反映“他”的身体情况,“一片殷红”用借喻,写出了“他”中弹、流血的情形。8.小说中,“他”两次欲过河而不得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说明。9.班上要围绕本文,组织一次阅读交流会。经讨论,一组提出一个话题:主人公经历的转变;二组提出一个话题:黄河边上的柿子树。请任选一组加入,围绕该组提出的话题,写出你交流发言的主要思路。【答案】6.B7.D8.第一次是有家回不得,要保家卫国就要扛枪参战;第二次是为了祖国的长久和平安宁,舍小家为大家,参加抗美援朝。9.主人公经历的转变:①由农民变为扛枪参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②由解放军变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③由享受优渥待遇的伤残军人到回乡劳动奉献的农民;④几次转变,都是以国家集体为重,不计个人祸福得失,表现了一名战士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黄河边上的柿子树:①曾经是一个柿子树下勤劳本分的农民;②为了能在柿子树下安心生活,带着对柿子树的思念扛枪保家卫国;③伤残后回到柿子树下奉献最后的力量,最终长眠树下;④他就是那颗成熟、坚韧的柿子树,根深扎在家乡的土地上,一直守护着家乡。【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为不易暴露”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藏在雪中或是躲在树上,要做个选择。爬树他是好手”,可知因为是爬树好手,故选择爬树,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7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借喻”错误,此处是借代,代指流了很多的血,鲜血染红了白雪。故选D。【8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休养的日子,战士们嘘寒问暖,像兄弟。他仍心思不宁,庄上的柿子等着收,田地荒着无人耕种,隔河相望,鞭长莫及。留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拿起枪,才有过河的希望”分析可知,第一次不过河回家是在从军战斗和过河回家之间选择了扛枪参军,要解放全中国,才能有家乡的和平和安宁,他认识到保家卫国最重要;“就在他准备过河那年,抗美援朝战役打响,他火速报了名”分析可知,第二次选择放弃过河,是为抗美援朝,因为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祖国的和平安宁最重要,所以舍小家为大家。【9题】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与有创意解读的能力。主人公经历的转变:由“休养的日子,战士们嘘寒问暖,像兄弟。他仍心思不宁,庄上的柿子等着收,田地荒着无人耕种,隔河相望,鞭长莫及。留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拿起枪,才有过河的希望”分析可知,要解放全中国,才能有家乡的和平和安宁,他认识到保家卫国最重要,在从军战斗和过河回家之间选择了扛枪参军,由农民变为扛枪参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就在他准备过河那年,抗美援朝战役打响,他火速报了名”,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祖国的和平安宁最重要,于是参加抗美援朝,舍小家为大家,由解放军变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他本该待在荣校的,享受伤残优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享受恬淡宁静,花香鸟鸣。可是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弥散在空气中青草的味道……收拾东西,他对自己说,有手有脚的,躺在功劳簿上睡不着,过河”“黄昏,黄河的另一边,村里多了一个用脚后跟走路的小脚男人。他安静地穿梭在田埂上,或者拿个锄头歇息在庄头,眺望村庄也眺望黄河”,他不想只是做一个伤残军人享受优渥待遇,而是回到家乡做了靠劳动养活自己的农民;一次次的经历转变,他升华了自己,以国家集体为重,不再计个人祸福得失,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保家卫国,最后守卫家乡,受到家乡人民的敬仰。黄河边上的柿子树:“秋天,柿子树挂满金黄,遮天蔽日,他也挂在上边,用铁钩对准枝丫一扭,成串的果实跌落筐里,他笑得合不拢嘴……原本,他只是黄河边的一个庄稼人,种地,也卖柿子”,他曾经是一个柿子树下勤劳本分的农民;“他仍心思不宁,庄上的柿子等着收,田地荒着无人耕种,隔河相望,鞭长莫及。留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拿起枪,才有过河的希望”,为了能在柿子树下安心生活,他带着对柿子树的思念扛枪保家卫国;“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弥散在空气中青草的味道,还有九月,柿子熟了,满树的金黄,一直摇晃着他的梦”“黄昏,黄河的另一边,村里多了一个用脚后跟走路的小脚男人。他安静地穿梭在田埂上,或者拿个锄头歇息在庄头,眺望村庄也眺望黄河。秋天,柿子熟了,满树的金黄,像挂在空中的灯笼”,伤残后他回到柿子树下,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守卫家乡,他像柿子树一样成熟、坚韧”,奉献出最后的力量,最终长眠树下;“几十年后,他如愿长眠在村头的柿树下。每年秋天,人们都会挑出最大、最黄的柿子,放在他的坟头”,他就是那颗成熟、坚韧的柿子树,根深扎在家乡的土地上,一直守护着家乡,并受到家乡人民的尊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胜强也。”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点的“伐”字含义相同,都意为“讨伐”。B.材料一中的“要”与《孟子》“要誉于乡党”中的“要”含义不同。C.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点的“处”字含义相同,都意为“处在”。D.材料二中“恶”与《兼爱》“恶施不孝”中的“恶”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不露形迹的时候开始行动,处在弱小的位置而能注重自己谦卑克制,文中越王勾践、晋献公、公子重耳的故事就是例证。B.郑君不听叔瞻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为晋所灭,说明要在事物萌芽时采取措施。C.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庄子进谏后,停止了伐越的计划。D.用“道”的观点来看,踮脚尖、跨大步、自以为是这些人,他们的行为如同剩饭、赘瘤,这与有“道”之人的做法不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14.庄子是如何劝谏楚庄王不要“伐越”的?【答案】10.CEH11.D12.A13.(1)虞国的国君不听从,接受了晋国的璧玉而借给晋国道路。晋国已夺取了虢国,返回后,又转过来灭掉了虞国。(2)大王自己的军队被秦国和晋国打败,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弱小的表现。14.庄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将人的智慧比作眼睛,认为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政治的混乱却看不到自己国家政治的混乱。【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献公准备袭取虞国,先赠给虞君璧玉和宝马;智伯将要袭取仇由,先赠给对方一辆大车。“袭”的主语为“晋献公”,宾语为“虞”,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虞”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以璧马”是第一个“遗”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马”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袭”的主语为“知伯”,宾语为“仇由”,中间不应断开,应在“由”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以广车”是第二个“遗”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故应在CEH处断开。【1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都意为‘讨伐’”错误。“攻打/夸耀”;句意:示意吴王攻打齐国以削弱吴国。/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B.“含义不同”错误。均为“求取”;句意:设法在天下求得大功。/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C.“都意为‘处在’”错误。“处在/做”;句意:处在弱小的位置而能注重自己谦卑克制。/所以有道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D.正确。“厌恶/怎么”;句意:众人常常厌恶这些。/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公子重耳的故事就是例证”错误。由原文“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胜强也。’”可知,文中越王勾践、晋献公的故事就是例证。故选A。【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假”,借;“还”,返回。(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被动句,大王自己的军队被秦国和晋国打败;“地数百里”,定语后置句,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此兵之弱也”,判断句,这是军队弱小的表现。【14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可知,庄子认为人的智慧就如眼睛,能看到百步以外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大王自己的军队被秦国和晋国打败,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弱小的表现;庄蹻在楚国境内作乱而楚国的官吏不能禁止,这是政治混乱的表现。大王您国内的混乱弱小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要进攻越国,这说明您的智慧如同眼睛一样。所以,庄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将人的智慧比作眼睛,认为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政治的混乱却看不到自己国家政治的混乱。参考译文:越王勾践到吴国去做吴王的奴仆,示意吴王攻打齐国以削弱吴国。吴国军队已在艾陵战胜了齐国,势力扩张到长江、济水流域,又在黄池地方逞强,因此越国可以在太湖地区制服吴国。所以说:“将要缩小它,必须暂且先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先让它强大一下。”晋献公准备袭取虞国,先赠给虞君璧玉和宝马;智伯将要袭取仇由,先赠给对方一辆大车。所以说:“要想夺取它,必须暂且先给予它。”不露形迹中开始行动,设法在天下求得大功,“这就叫做微妙的明智”。处在弱小的位置而能注重自己谦卑克制,这就叫做“柔弱胜刚强”。从前晋国的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郑国,郑国国君对他不礼貌。叔瞻进谏说:“这是一位贤德的公子,君主您应厚礼招待他,可以借此积下您的恩德。”郑国的国君不听从。叔瞻又进谏说:“您不能厚礼接待他,不如把他杀了,不要留有后患。”郑国的国君也不听从。等到晋国的公子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发兵来讨伐郑国,把郑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郑国八座城池。晋献公用垂棘产的璧玉向虞国借道去进攻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说:“不行。嘴唇没有了,牙齿会觉得寒冷,现在虞国和虢国相互救助,不是互相施受恩德。如果今天晋国消灭了虢国,明天一定会随之灭掉虞国。”虞国的国君不听从,接受了晋国的璧玉而借给晋国道路。晋国已夺取了虢国,返回后,又转过来灭掉了虞国。这两位进谏的臣子都是在事物处在萌芽状态去据理力争,但郑国、虞国的国君却不能采用他们的建议。这样看来叔瞻、宫之奇也就是虞国和郑国的扁鹊,而郑国和虞国的国君不听从他们的意见,因此郑国被打败,虞国被消灭。所以说:“当事情安定时还容易维持,当事情的征兆没有显露时还容易想办法。”楚庄王准备进攻越国,庄子劝谏说:“大王您要讨伐越国,这是为什么?”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治混乱而军队弱小。”庄子说:“我愚昧地替大王担忧。人的智慧就如眼睛,能看到百步以外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大王自己的军队被秦国和晋国打败,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弱小的表现;庄蹻在楚国境内作乱而楚国的官吏不能禁止,这是政治混乱的表现。大王您国内的混乱弱小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要进攻越国,这说明您的智慧如同眼睛一样。”楚庄王便停止了他的计划。因此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子夏遇见曾参。曾参说:“你怎么变肥胖了?”子夏回答说:“打仗打胜了,所以肥胖了。”曾参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我在家里学习时看见前代圣王的义理,心中很敬仰;出门看到荣华富贵的快乐场面,心中又很羡慕。这两种态度在胸中交战,不知谁胜谁负,因此消瘦。现在先前圣贤的道理获胜了,因而肥胖了。”所以说一个人立志的困难,不在胜过别人,而在战胜自己。材料二: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众人常常厌恶这些,所以有道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庄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②高士,钓鳌词客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④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后郑伯昌被派为“近畿”地方官。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所作。②冥鸿:高飞的鸿雁,形容才士高绝尘俗。③“钓鳌”,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没走几步就到了这五座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大鳖,合起来背上就回到了他们国家。比喻非凡的事业。④晞(xī)发:洗净晒干头发,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晞女发兮阳之阿”。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变幻莫测无常雨,南北东西不定风,留不住郑伯昌离乡赴任的匆匆脚步,此处的风雨,也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B.上片末尾两句重述离别的现实场景,与首句的风雨之声形成呼应,又营造起肃杀中见意气飞扬的沉雄壮阔之境。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这里是化用,想象自己只能游于乡野、困于乡间,表现遭贬后的落魄。D.词人一方面期望友人保持气节,不轻易摧眉折腰迎合世俗趣味;另一方面又担心友人的豪言壮语惹来杀身之祸。16.顾易生评价本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于离别中见振奋之意”,请结合词句,分析“振奋之意”的表现。【答案】15.C16.①“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表达友人与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节操。②“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语,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③“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体现出作者坚信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垂青史。【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想象自己只能游于乡野、困于乡间,表现遭贬后的落魄”错。“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是回忆他们三人赋闲乡野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并非表现遭贬后的落魄。故选C。【16题】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振奋之意”的表现在:“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意思是劳烦你捎个口信,捎给那鸿雁般高翔的志士;劳烦你转达问候,问候那海滨钓鳌的诗翁。写临行前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表达友人与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节操。“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意思是千百年后,人们会传诵我辈今朝的话语;诸君数人,维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作者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语,进一步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意思是别笑话我今日仕途坎坷,也许后世能洞察我抗直的初衷。“笑”字体现出睥睨天下、超然物外之意,视功名如粪土,坚信庸庸碌碌的“拙宦”必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被遗忘,而像自己和友人这样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垂青史。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词中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颇有“振奋之意”。(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要搞好自身修养,《礼记•大学》集中体现这一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无衣》中,描写战士们整治铠甲兵器,一同行动、共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汪想用《论语•里仁》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要以他人为镜,学习优点、摒弃不足,李老师很是赞同。【答案】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②.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修我甲兵④.与子偕行⑤.见贤思齐焉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庶”“壹”“偕”“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语段,完成各题。近些年,社会上非理性思维现象逐渐增多,在一些重大问题争论中经常出现概念混乱、判断失当、论证无理等逻辑错误。显然,这与一些人忽视逻辑知识学习、逻辑素养降低有着很大关联。逻辑学不仅影响民众素质,甲。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据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在法拉第电磁理论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把数学方法引入这一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预言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实验所证实,随后人类由此进入无线电通信时代。科技()一环扣一环,充分彰显了理论演绎、逻辑推导的巨大威力。讲不讲逻辑,结果大不一样。在个人层面,讲逻辑就是讲道理、守规矩,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社会层面,讲逻辑就是照章办事,理性声音上升、非理性声音受抑,乙。①在决策层面,②不讲逻辑,关系一个团队及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普及逻辑学知识,③培育广大民众的逻辑素养,④不但有助于涵养创新精神,而且有助于发挥逻辑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丙。如果不懂逻辑常识和学习方法,对别人说的、书里写的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机械记忆,那么,人的大脑就会变成没有生产能力的“杂货间”,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钱学森在谈到培养跨世纪人才时,就主张重视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不抓逻辑训练,创新教育就会失去基础。但直到今天,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对严谨的形式逻辑还是重视不够。在理工科教学中,要“精”字当头,力求精心、精细、精致,杜绝“差不多”“马马虎虎”的思想。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而且,要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更好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更好培育突破成例、敢想敢试的创新精神。18.将下列内容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发明、发现和发展 B.发现、发明和发展C.发展、发现和发明 D.发明、发展和发现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20.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标点符号在文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处的双引号的作用。22.材料最后一段是如何体现“辩证逻辑思维”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8.B19.②“不讲逻辑”改为“讲不讲逻辑”;③“培育”改为“培养”。20.①而且能左右科技进步②这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前提条件③必须重视逻辑学。21.“杂货间”加引号,此处表示特殊含义。文中把人的大脑比喻成没有生产能力的“杂货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机械记忆别人说的、书里写的,人的大脑就可能失去生产力、创造力。22.作者主张以逻辑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并没有否定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的价值,使论证更加严密。【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发现”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发明”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方法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系统、方法或过程。“发现”是解释世界的,“发明”是改变世界的,所以应该是先“发现”,再“发明”。“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要依赖于“发现”,“发明”,所以“发展”放最后。故选B。【19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搭配不当,“不讲逻辑”与“兴衰成败”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应该把“不讲逻辑”改为“讲不讲逻辑”;③搭配不当,“培育”与“逻辑素养”搭配不当,应该把“培育”改为“培养”。【20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逻辑学不仅影响民众素质”可知,句式上应该选用与“不仅”搭配的“而且……”的句式;后文作者列举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等事例是为了证明逻辑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据此可填“而且能左右科技进步”。第二空,根据前后文“在个人层面……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决策层面……关系一个团队及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可知,中间是从“社会层面”谈论讲逻辑的重要性,可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总结,据此可填“这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前提条件”。第三空,根据后文“如果不懂逻辑常识和学习方法……”可知,如果不重视逻辑学,那么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此处强调逻辑学对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尤其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前面应该填入“必须重视逻辑学”。【21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杂货间”加引号,此处表示特殊含义。“杂货间”通常指的是存放各种物品的空间,这些物品通常是人们不经常使用的,次要级别的,杂七杂八的货物。文中把人的大脑比喻成没有生产能力的“杂货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机械记忆别人说的、书里写的,人的大脑就可能失去生产力、创造力,从而突出了懂得逻辑常识和学习方法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22题】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根据“不抓逻辑训练,创新教育就会失去基础”“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对严谨的形式逻辑还是重视不够”“在理工科教学中,要‘精’字当头,力求精心、精细、精致”可知,作者从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现,一些高校对严谨的形式逻辑还是不够重视,所以主张要通过抓逻辑训练来培育创新教育。根据“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而且,要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可知,作者用“当然”一词引出另一种观点,主张也要重视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好创新精神。作者在主张以逻辑素养培育创新精神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的价值,主张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好创新精神,使论证更加严谨周密,体现了辩证逻辑思维。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根据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识”者谓明,“自胜”者谓强。请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