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多种所有制并存 B.设立经济特区C.增强企业活力 D.政企分开2.深圳是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这三个区域的相同点是()A.都是改革的试验区 B.都促进了沿海的开发C.都是近代开放的口岸 D.都推动了京津冀发展3.下表所示为“南方之行的成果”,表中数据说明()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9.214.213.512.610.5消费价格指数(%)3.46.414.724.117.1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C.加入世贸组织带动经济发展 D.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4.观察下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改革开放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的回归5.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谈话 D.高举旗帜6.下表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这反映了()年份城镇人口(万人)城市化率大中城市小城镇19791849518.96216236119862636624.523471071819953517429.0464017532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B.乡镇企业迅猛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D.对外开放不断深化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始于()A.开放“五口”通商 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如图所示信息反映了()(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人数的变化)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村劳动力迅猛增加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9.数字变化反映历史变迁,观察下列两幅柱状图,我们可以用来研究()A.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B.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D.“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10.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深圳青岛镇江兰州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二、材料分析题1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近代改革】

材料三下图【现代改革】

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随着外来干涉被粉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开始显露,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面对严峻的形势,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新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经济和一定范围的私人贸易;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推行后,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摘编自高长武《试解邓小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一次评价》材料二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募,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佣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摘编自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材料三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该政策是苏俄哪位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1)根据材料三,简述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及改革者的探究,你觉得成为一位杰出的改革者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日立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驻京日本制造企业。1980年4月,北京航空食品、建国饭店、长城饭店成为首批获准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983年,壳牌先后与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始在南中国海进行石油勘探工作。材料二:2014年12月31日,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更名为中国中车,合并后的中车公司成为了全球高铁技术的最大供应商,受益于更大规模,更高运营效率、更高研发效率、更低采购成本和统一的全球战略,实现了更高的国际竞争力。南北车的合并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组大幕。材料三: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被媒体称为高铁和轨道交通“走出去”的爆发元年。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姚培生说“高铁是中国的奇迹,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装备,已经历了世界上所有复杂地形条件和恶劣气候的考验,完成了最长距离、最大密度的商业运营。”如今,高铁这张新名片正快速地发向世界各地。(1)材料一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政策?这一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2)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5.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请回答:

(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

(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16.广交会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广交会见证新中国外贸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需要外汇。当时,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坚持实行敌视新中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0多个,中国对外贸易处在初始阶段。1956年9月,国务院批准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名义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便是广交会的前身。从此,开启了广州长达数十年的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摘编自田磊《广交会的前世今生》材料二——整理自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材料三2020年10月15日,第128届广交会拉开帷幕,继续上届(2020年春季广交会)首次“云墙”举办后,此次继上“云”。主办方表示,本届广交会将以更全面的服务,帮助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更成熟的“中国方案"。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在特殊形势下,中国政府决定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充分体现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负责态度,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摘编自付晓《第128届广交会“云”上开幕,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务院批准举行“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州取得“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78年后广交会成交额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20年广交会的特点,归纳2020年广交会所承担的使命。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713432.4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3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41990年,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5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62008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7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82021年,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召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以上村料均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版)(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解说。(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

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为什么属于农民?这一发明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请举出一个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并结合材料简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3642亿元1607亿元30477万吨343元2007年亿元亿元50150万吨13786元(3)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1分)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1.【正确答案】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C项正确;

多种所有制并存属于经济制度,排除A项;

设立经济特区属于对外开放,排除B项;

强化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调控,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排除D项。

故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正确答案】A【分析】深圳是1980年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深圳是;之后又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而今天雄安新区又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表现,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3.【正确答案】B【分析】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题干表中数据说明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4.【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看出,1978年以后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了改革开放,B项正确;

“一五”计划的完成在1957年,排除A项;

经济特区的设立设立在1980年,排除C项;

香港回归1997年;澳门回归1999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5.【正确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1997年”“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故题干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高举旗帜”。

ABC三项和题干方框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高举旗帜应该填写在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五大的相关史实。6.【正确答案】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广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化急剧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故C符合题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之一,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村商品化的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C。【点评】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正确答案】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与题意相符,D正确;

开放“五口”通商是被迫融入世界,排除A;

设立经济特区是主动融入世界,排除B;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是国内对农业的改革,排除C。

故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8.【正确答案】C【分析】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不符合题意;

B.农村劳动力迅猛增加,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1980年开始,我国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人数保持高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农民工的需求持续增加造成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不符合题意;

故C。【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图片,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其中的时间思考变化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9.【正确答案】B【分析】据图结合所学可知,深圳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以后,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到2019年发生巨大变化,这得益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这说明了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故B正确;ACD均与图示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对外开放,旨在考查学生对图示的正确理解,认识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的道理。10.【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排除;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符合题意;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排除;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排除。故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格局,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11.【正确答案】(1)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2)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3)相同: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表现: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改革封建军制,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5)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材料一中“急耕战之赏”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奖励耕战。材料一中“坏并田,开阡陌”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二的“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可知隋朝统一的基础是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结合所学,北魏的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北周是在北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北魏的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北周的杨坚统一全国。所以两改改革的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其中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2.【正确答案】(1)发展趋势:快速上升(或发展迅速)。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推广,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等。优秀品质:善于学习借鉴/关注民生/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分析】根据材料三“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可知,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联系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党和政府在农村推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业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等。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发展趋势:快速上升(或发展迅速)。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推广,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等。

优秀品质:善于学习借鉴/关注民生/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3.【正确答案】(1)对外开放。引进了外资、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追求更大规模、更高运营效率、更高研发效率、更低采购成本和统一的全球战略,实现更高的国际竞争力。(3)由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国企改革,改革后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等。【分析】(1)据材料一“1979年,日立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驻京日本制造企业。1980年4月,北京航空食品、建国饭店、长城饭店成为首批获准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983年,壳牌先后与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始在南中国海进行石油勘探工作。”可知,材料一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起步。我国的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据材料二“…受益于更大规模,更高运营效率、更高研发效率、更低采购成本和统一的全球战略,实现了更高的国际竞争力。”可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追求更大规模、更高运营效率、更高研发效率、更低采购成本和统一的全球战略,实现更高的国际竞争力。(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由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据材料二可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变化的因素是国企改革,改革后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故(1)对外开放。引进了外资、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追求更大规模、更高运营效率、更高研发效率、更低采购成本和统一的全球战略,实现更高的国际竞争力。(3)由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国企改革,改革后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等。【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及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外开放发生的变化及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14.【正确答案】(1)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的大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富裕起来。

(3)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适合本国国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失误的相关内容。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导致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材料中“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可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这一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的大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富裕起来。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能力。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导致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的大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富裕起来。我们得出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适合本国国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点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5.【正确答案】(1)含义: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影响: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十一届三中全会;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皇帝倒了”意思就是说皇帝下台了,因此,它是含义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影响是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习俗的更新。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是指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本题主要考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以及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积极影响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点评】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6.【正确答案】(1)目的:赚取外汇(获得外汇,以便购买建设橡胶化肥等建设物资)条件:地理条件优越(毗邻港澳、东南亚);外贸历史悠久;广州商品丰富(2)趋势:广交会成交额持续、快速增长。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企业、商品竞争力增强。(3)特点:广交会“云”上开(线上举办、网上举办)使命: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等。【分析】(1)根据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需要外汇,可归纳出目的是赚取外汇(获得外汇,以便购买建设橡胶化肥等建设物资)。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取得“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毗邻港演、东南亚);外贸历史悠久;广州商品丰富。

(2)根据材料二数据可知,广交会成交额持续、快速增长,出现的原因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企业、商品竞争力增强。

(3)根据材料三“2020年10月15日,第128届广交会拉开帷幕,继续上届(2020年春季广交会)首次“云墙”举办后,此次继上‘云’”可归纳出特点是广交会云上开(线上举办、网上举办),第二小问使命,根据“主办方表示,本届广交会将以更全面的服务,帮助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更成熟的‘中国方案’"可归纳出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根据“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可归纳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根据“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可归纳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等。

故(1)目的:赚取外汇(获得外汇,以便购买建设橡胶化肥等建设物资)。

条件:地理条件优越(毗邻港澳、东南亚);外贸历史悠久;广州商品丰富。

(2)趋势:广交会成交额持续、快速增长。

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企业、商品竞争力增强。

(3)特点:广交会“云”上开(线上举办、网上举办)。

使命: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广交会为载体,考查不同时期我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成就。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精准抓住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是做题的关键。17.【正确答案】(1)变化趋势: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观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断深入的。解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政府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均获得了大幅的增长;1984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随后,开放沿江和内地省会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不断深入的。例2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解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居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强大的中国,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分析】(1)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1978年——2017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动态信息”可知,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知识。观点1: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可知,材料的观点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断深入的。

解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政府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均获得了大幅的增长;1984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随后,开放沿江和内地省会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解说。

观点2: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幵放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解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居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强大的中国,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回答。故(1)变化趋势: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观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断深入的。解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政府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均获得了大幅的增长;1984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随后,开放沿江和内地省会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商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不断深入的。例2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解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居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强大的中国,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归纳材料,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18.【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