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西藏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西藏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西藏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西藏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西藏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0的绝对值是()

11

A.—B.--C.10D.~10

1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为非负数,0的绝对值为0,负数的绝对值为正数.

【详解】因为-10为负数,故-10的绝对值为10,本题选C.

【点睛】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定义.

2.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中

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

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

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将

1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1X108B.IX107C.1X108D.10X108

【答案】C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义10"的形式,其中lW|a|<10,〃为整数.确定〃的值

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详解】解:100000000=1.0X108,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10"的形式,其中

lW|a|<10,〃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定“的值以及"的值.

3.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解:从正面看,底层是三个小正方形,上层的右边是两个小正方形.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三视图中主视图:在平面内由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4.数据3,4,6,6,5的中位数是()

A.4.5B.5C.5.5D.6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

【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5,6,6,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5,因

此中位数是5,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数据中的中位数知识,注意从小到大排列是关键.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岸b>3=小公B.a2+a—a3C.a3'ai—a'2D.a6-i-a3

=a2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别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幕的乘法法则以及同底数幕

的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a2b)3=a6b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那与“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幕的运算,熟练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

事的乘法法则以及同底数累的除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构成,若Nl=25°,则N2的度数

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N3可得结论.

':a//b,

;.N1=N3=25°,

VZ2+Z3=45°,

.,.Z2=45°-Z3=2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

的性质求出Z3.

7.如图,在矩形ABCZ)中,对角线AC与8。相交于点0.点E、F分别是48,A0的中点,

且AC=8,则EF的长度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C=8£>=8,B0=D0=-BD=4,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

2

理可得EF=,BO=2.

2

【详解】解:•・•四边形ABC。是矩形,

:.AC=BD=S9BO=DO=LBD,

2

:.BO=DO=-BD=4,

2

■:点E、F是AB,4。的中点,

・・・E/是aAOB的中位线,

1

:・EF=—BO=2,

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难度不大,关键熟练掌握知识点,并

灵活运用.

8.如图,△BCQ内接于。。,Z£>=70°,OA_LBC交于点A,连接AC,则NOAC的度

数为()

A.40°B.55°C.70°D.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连接OB,O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NBOC=2NO=14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ZCOA=-ZBOC=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

【详解】解:连接。8,OC,

VZD=70°,

:.ZBOC=2ZD=140°,

:.ZCOA=-Z.BOC=70°,

2

a

:OA=OC9

:.ZOAC^ZOCA=-(180°-70°)=55°,

2

故选:B.

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健.

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N-10X+24=0的两个根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为()

A.6B.10C.12D.24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已知方程的解确定出菱形两条对角线长,进而求出菱形面积即

可.

【详解】解:方程N-10x+24=0,

分解得:(x-4)(%-6)=0,

可得x-4=0或x-6=0,

解得:x=4或x=6,

•••菱形两对角线长为4和6,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X4X6=12.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菱形的面积公式,难度一般.

10.将抛物线丫=(x-1)2+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x2-8x+22B.y—jfi-8x+14C.丫=r+4彳+10D.y=/+

4x+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将抛物线y=(X-1)2+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

(x-1+3)2+2,即)=(x+2)2+2;

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为:y=(x+2)2+2-4,即y=(x+2)2-2=N+4x+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二次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面积为一,84垂直x轴于点A,OB与双曲线

8

k

)=—相交于点C,且BC:OC=1:2,则k的值为()

99

A.-3B.-C.3D.一

42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C作CQLr轴于。,可得△OOCs/vlOB,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

由反比例函数系数人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上

【详解】解:过c作CDLx轴于D,

•OC_2

;BA_Lx轴,

:.CD//AB,

:.ADOC^/\AOB,

•=(空)2=(2)2=1

••巩。8OB39

.._27

•S^AOB=-----

8

._4_427_3

••S&DOC=—5AAOB=—X—=一,

9982

•••双曲线在第二象限,

X

・,3

・・k--2X-=-3,

2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根据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求出Swo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如图,在R/ZV1BC中,NA=30°,ZC=90",AB=6,点尸是线段AC上一动点,点

M在线段AB上,当时,PB+PM的最小值为()

3

C.2G+2D.373+

3

【答案】B

【解析】

【分析】作8点关于AC对称点8,连接交AC于点P,则PB+P用的最小值为

的长,过点夕作交H点,在RfABB'H中,877=3百,HB=3,可求MH=1,在

RfAMHB'中,B、M=2币,所以PB+PM的最小值为2J7.

【详解】解:作8点关于AC的对称点玄,连接8M交AC于点P,

:.BP=BP,BC=B'C,

:.PB+PM=B'P+PM^B'M,

:.PB+PM的最小值为B,M的长,

过点8作交H点,

B

VZA=30°,NC=90°,

・・・NC8A=60°,

,.・A3=6,

・・・BC=3,

:.BB,=BC+B'C=6,

在心△88“中,/B'BH=60。,

・:N8BH=30。,

:・BH=3,

由勾股定理可得:B,H=7B,B2-B/72=V62-32=373*

:.AH=AB~BH=3f

1

\,AM=-AB

31

・・・AM=2,

:.MH=AH-AM=\f

在中,B'M=yjB,H2-MH2=^(3>/3)2-l2=2>/7,

・・・P8+PM的最小值为277,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一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做辅助线,

找出PB+PM的最小值为B,M的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

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3.若岳二I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

2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由题意得,2x-1>0,

解得x二.

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4.计算:(n-3)°+(-)2-4sin30°=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幕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幕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化简

得出答案.

【详解】解:原式=l+4-4X3

2

=1+4-2

=3.

故答案为: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基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基的性质,正

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15.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答案】120.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弧长是:27tx2=4兀(cm),设圆心角的度数是n度.则

上,=4兀,解得:n=120.故答案为120.

180

考点:圆锥的计算.

16.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T二一-1=m」上无解,则加=一.

x—1X—1

【答案】2

【解析】

【分析】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有增根时无解求m的值.

【详解】解:-1='\,

X—iX—1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得2x-(X-1)=m,

去括号,得2x-x+l=〃?,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工=m-1,

•.•方程无解,

:・m-1=1,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无解计算,解题时需注意,分式方程无解要根据方程的特点进行

判断,既要考虑分式方程有增根的情况,又要考虑整式方程无解的情况.

17.如图.在中,ZA=90°,AC=4.按以下步骤作图:(1)以点3为圆心,适当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线段8A,8c于点M,N;(2)以点C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

交线段CB于点。;(3)以点。为圆心,MN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面的弧相交于点

E;(4)过点E画射线CE,与AB相交于点凡当AF=3时,BC的长是.

【答案】475

【解析】

【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则FC=FB,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F=5,则

48=8,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BC的长.

【详解】解:由作法得

:.FC=FB,

在Rt^ACF中,

VZA=90°,AC=4,AF=3,

物+42=5,

:.BF=5,

,AB=A尸+B/=8,

在Rt^ABC中,BC=y/AC2+AB2=742+82=4亚.

故答案为46.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儿何图形的性质,结

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作图,逐步操作即可.

21?

18.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一,一,…,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

34151235

列数中的第〃个数是

21

【答案】(2〃一1)(2〃+1)(〃是偶数)'(〃是奇数)

4(2〃-1)

【解析】

22112211

【分析】观察一列数可得一=——

33x14~M'15~3^512-3^4

2_2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即可得这列数中的第〃个数.

35-577

221_12_21_12

【详解】解:观察一列数可知:一=——---

31x341^4>153^5'123^4(35

2

9,.,,

5x7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

2]

这列数中的第"个数是:(〃是偶数),(〃是奇数),

(2〃一1)(2〃+1)4(2〃-1)

2]

故答案为:(〃是偶数),(〃是奇数).

(2〃-1)(2〃+1)4(2〃-1)

【点睛】此题考查规律总结,根据已知数据找出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女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步骤.

2x+3〉l

19.解不等式组〈2x-l<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2

-5-4-3-2-1~0~1~2~~3~4~5^

【答案】-1<XW2,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见解析.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解:解不等式2x+3>l,得:x>-1,

2%—1x

解不等式------得:XW2,

3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W2,

将不等式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1—I—I—__I—II-I—

-5-4-3-2-10123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步

骤,并理解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a+2a+1

20.先化简,再求值:'_(_L+i),其中。=10.

a-2a-1a-\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化筒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

即可解答本题.

■、t初Q-+2Q+]a—21]、

【详解】解:----------•-:-----(-------FD

a-2。-1a-1

(a+l)~Q—21+Q—1

a-2(a+l)(a—1)ci—1

_Q+1a

a-1。一1

a+1-Q

a-1

1

a—1

当a=10时,原式=————.

10-1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四则运算的基本步骤,

还要注意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能因式分解,要先因式分解.

21.如图,AB//DE,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ZA=90°,EC1BD,HAB=CD.求

【解析】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8=N。,再由垂直的定义得到N£»CE=90°=NA,即可根

据ASA证明△ABC丝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证明:1AB〃DE,

;.NB=/D,

":EC1BD,NA=90°,

:.ZDCE=90Q=ZA,

在△ABC和△(?£)£中,

NB=ND

<AB=CD,

NA=NDCE

:.△ABC/ACDE(ASA),

;.AC=CE.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证明△ABCgZXCQE

是解题的关键.

2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为振兴农村经济,某县决定购买A,8两种药材幼苗发给农民栽种,已知购买2棵A种药材

幼苗和3棵B种药材幼苗共需41元.购买8棵A种药材幼苗和9棵B种药材幼苗共需137

元.问每棵A种药材幼苗和每棵B种药材幼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答案】每棵A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7元,每棵B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9元.

【解析】

【分析】设每棵A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x元,每棵B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y元,根据“购买

2棵A种药材幼苗和3棵B种药材幼苗共需41元.购买8棵A种药材幼苗和9棵B种药材

幼苗共需137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每棵A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x元,每棵B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y元,

2x+3y=41

依题意得:

8x+9y=137

x-1

解得:

y=9

答:每棵A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7元,每棵B种药材幼苗的价格是9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

题的关键.

23.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红星中学即将举办庆祝建党100周

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学校拟定了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

展览、知识竞赛四种活动方案,为了解学生对活动方案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200

名学生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择一种方案),将调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

你根据以下两幅图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H:演讲比寒

B:文艺汇演

C:书画展览

D:知识竟寒

(1)在抽取的200名学生中,选择“演讲比赛”的人数为.,在扇形统计图中,根的值

为—.

(2)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估计全校2000名学生中选择“文艺汇演”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现从喜爱“知识竞赛”的四名同学a、b、c、d中,任选两名同学参加学校知识竞赛,

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同学参加的概率.

【答案】(1)40人,30;(2)800人;(3)—.

2

【解析】

【分析】(1)总人数乘以A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其人数,再根据四种方案的人数之和等

于总人数求出C方案人数,再用C方案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的值;

(2)总人数乘以样本中B方案人数所占比例;

(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在抽取的200名学生中,选择“演讲比赛”的人数为200X20%=40(人),

则选择“书画展览”的人数为200-(40+80+20)=60(人),

...在扇形统计图中,〃?%=幽X100%=30%,即〃?=30,

200

故答案为:40人,30;

QQ

(2)估计全校2000名学生中选择“文艺汇演”的学生大约有2000X——=800(人);

200

(3)列表如下:

ahcd

a⑸a)(c,d)(d,a)

h(。,〃)(c,b)(d,b)

C(4,C)⑸c)(d,c)

d(a,d)(b,d)(c,cl)

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同学参加有6种结果,

A1

所以。同学参加的概率为一=-.

12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也

考查了统计图.

24.已知第一象限点P(x,y)在直线)=-x+5上,点A的坐标为(4,0),设AAOP的面积

为S.

5-

4-

3-

2-

1.

IIIII______I1111.

-5-4-3-2-1,012345x

-1-

-2-

-3-

-4-

-5-

(1)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求△AOP的面积;

(2)当S=4时,求点P的坐标;

(3)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写出x的取值范围,并在图中画出函数S的图象.

【答案】(1)6;(2)(3,2);(3)S=-2x+10(0<x<5),图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求出点尸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当S=4时求出点尸的纵坐标,进而确定其横坐标;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一次函数关系式得出答案.

【详解】解:(1)把点P的横坐标为2代入得,产-2+5=3,

点尸(2,3),

•.•点A的坐标为(4,0),

OA=4,

:&AOP=-X4X3=6;

2

(2)当S=4时,即gx4Xy=4,

:.y=2,

当y=2时,即2=-x+5,

解得x=3,

;•点P(3,2);

(3)由题意得,

S=gOA・y=2y=2(-x+5)=-2x+10,

当y>0时,即0<xV5时,S—2(-x+5)--2x+10,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S=-2x+10(0<x<5),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坐标转

化为线段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C£>的高度,在地面上取A,8两点,使A、B、。三点在同一

条直线上,拉姆同学在点A处测得该建筑物顶部C的仰角为30°,小明同学在点3处测得

该建筑物顶部C的仰角为45°,且A8=10m.求建筑物C£>的高度.(拉姆和小明同学的身

高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m,石心1.732)

D

【答案】约为13.7m.

【解析】

【分析】连接AC、BC,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D=CD,AD=6CD,再由AB=AD

-BD,即可求解.

【详解】解:连接AC、BC,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N4=30°,/OBC=45°,AB=IO,",

在中,tanZ£)BC=——=tan45°=1,

BD

:.BD=CD,

,A.CD。百

在中,tanN£>AC=——=tan30°,

AD3

.\AD=班CD,

:.AB=AD-BD^^3CD-CD=10(m),

解得:C£>=5百+5E3.7(m),

答:建筑物CO的高度约为13.7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

出BZ)=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如图,AB是。。的直径,OC是半径,延长OC至点D连接A。,AC,BC.使NCA。

=NB.

(1)求证:A。是。。的切线;

(2)若AD=4,tan/CAQ=L,求BC的长.

2

【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上士.

5

【解析】

【分析】(1)根据4B是。。的直径得出NB+NB4c=90°,等量代换得到NC4O+NBAC

=90°,即NBAQ=90°,ADLOA,即可判定AC是。。的切线;

(2)过点。作。MLAO交AC的延长线于点M,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0M=2,由

等边对等角得出/OAC=NOC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M=/O4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

出/。CM=NM,即得OC=Z)M=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3,A8=6,最后根据勾股定

理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是。。的直径,

AZACB=90°,

:.ZB+ZBAC=90°,

':ZCAD=ZB,

:.ZCAD+ZBAC^90°,

即NBA£>=90°,

J.ADLOA,

A。是(DO的切线;

(2)解:过点力作。例,AO交AC的延长线于点M,

1DM

,.,tan/C4O=—=,AD=4,

2AD

:.DM=2,

':OA=OC,

:.Z0AC=Z0CA,

':AD10A,DM±AD,

:.0A//DM,

:.ZM^Z0AC,

•:N0CA=NDCM,

:.NDCM=NM,

:.DC=DM=2,

在RgOA。中,042+4)2=0。2,

即0型+42=(0C+2)2=(0A+2)2,

・・・0A=3,

・・・A8=6,

*:NCAD=NB,tanZCAD=—,

2

AC1

tanB=tanZCAD=---=一,

BC2

:.BC=2AC,

在RfZXABC中,AB2=AC1+BC2,

:.62=5AC1,

.〃一1275

•*--------•

5

【点睛】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记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及锐角三角

函数定义时解题的关键.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2+云+。与x轴交于A,8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

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5).

(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

(2)如图(甲).若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时,

求点尸的坐标;

(3)图(乙)中,若点M是抛物线上一点,点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甲乙

535

【答案】(Dy=-N+4X+5;(2)P—);(3)存在,M的坐标为:(3,8)或(-

24

3,-16)或(7,-16).

【解析】

【分析】(1)将A的坐标(-1,0),点C的坐(0,5)代入y=-x2+bx+c,即可得抛物

线的解析式为y=-x2+4x+5;

(2)过尸作P£)_Lx轴于。,交3c于Q,过户作于由y=-N+4x+5可得B

(5,0),故OB=OC,△8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明△P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知

PQ

PH=正,当PQ最大时,P”最大,设直线BC解析式为丫=履+5,将B(5,0)代入得

直线BC解析式为),=-x+5,设P("3-/n2+4/n+5),(0</n<5),则Q(,*,-m+5),

5255

PQ=~(zn--)2+—,故当加=一时,PH最大,即点尸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此时

242

34

(3)抛物线),=-/+©+5对称轴为直线工=2,设M(s,-s2+4s+5),N(2,t),而B

(5,0),C(0,5),①以MN、8C为对角线,则MN、BC的中点重合,可列方程组

5+25+0

即可解得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