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选择题1.(2024·惠州高三月考)《论语》中记载孔子称许管仲有“仁”,但也评价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也?”这可以反映出()A.孔子反对管仲改革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孔子坚守克制合礼 D.宗法体系彻底崩溃2.(2024·广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这表明两人()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3.(2024·广州模拟)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4.商鞅在《赏刑》一文中,提出可通过“壹赏、壹刑、壹教”的方式达到“无赏、无刑、无教”的理想状态;商鞅在其他文章中也认为只要做到“秉权而立,垂法而法治”,最终就可达到“刑政不用而治”。商鞅的这些思想()A.奠定了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B.继承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C.体现了法、道、儒理论的交融D.借鉴了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5.(2024·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古史记载:楚国先祖曾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这一材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说明()A.楚国地处偏僻,因此文化落后B.楚国崛起后,有问鼎天下之心C.楚国发展过程中,产生华夏认同D.楚国对本地文化的自我认同6.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7.汉字“家”的字义,商代卜辞首先为“氏族宗庙”,也有“氏族(宗族)”之义;西周金文中均为“氏族(宗族)”;春秋时代主要为“氏族(宗族)”,也有“宗庙”之义;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出现“个体家庭”之义。这一演变过程表明()A.宗族宗法观念加强 B.个体农业经济产生C.社会组织形式变化 D.血缘关系纽带松弛8.(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大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9.(202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期末)“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D.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10.(2023新疆乌鲁木齐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兴盛;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逐渐远离政治权力的中心。这说明()A.法家政治地位日益显要B.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C.游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儒法两家“争鸣”更加激烈11.(2023河南洛阳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12.(2023安徽合肥一模)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象()A.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B.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C.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二、非选择题13.(2024·揭阳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礼记·丧服小记》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教育主张材料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操心也危,虑患也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主张为官行政,必须有公正无私、勤政有为、清廉自守的道德规范。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道德教育上,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要顺人之心,顺物之性,无为施政,不扰民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道家以政不扰民作为行政者最重要的道德要求。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这里包含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摘编自邹强、王松《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儒家和道家有关道德教育的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选择题1.(2024·惠州高三月考)《论语》中记载孔子称许管仲有“仁”,但也评价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也?”这可以反映出()A.孔子反对管仲改革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孔子坚守克制合礼 D.宗法体系彻底崩溃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认为管仲有仁但不知礼,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孔子坚持克制合礼,故选C项2.(2024·广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这表明两人()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解析:B材料中孔子主张建立德治的理想社会,老子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表明二人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故选B项。孔子和老子都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特别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利于诸侯国君维护统治的需要,排除A项;孔子和老子对理想社会的看法不一样,但两者并非对立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礼崩乐坏的看法,排除D项。3.(2024·广州模拟)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解析: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呈现包容性和一体化的色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从分裂走向统一,故选B项。华夏认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观念,与材料的思想认同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需要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4.商鞅在《赏刑》一文中,提出可通过“壹赏、壹刑、壹教”的方式达到“无赏、无刑、无教”的理想状态;商鞅在其他文章中也认为只要做到“秉权而立,垂法而法治”,最终就可达到“刑政不用而治”。商鞅的这些思想()A.奠定了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B.继承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C.体现了法、道、儒理论的交融D.借鉴了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解析:C据材料信息可知,《赏刑》一文分别体现了法家、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因此商鞅这些思想体现了法、道、儒理论的交融,故选C项。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奠定了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排除A项;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与商鞅变法的理论不符,排除B项;“借鉴了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不能全面概括题中信息,排除D项。5.(2024·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古史记载:楚国先祖曾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这一材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说明()A.楚国地处偏僻,因此文化落后B.楚国崛起后,有问鼎天下之心C.楚国发展过程中,产生华夏认同D.楚国对本地文化的自我认同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先祖自认为是蛮夷,而楚国崛起后,其国君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原正统,这反映了楚国发展过程中产生华夏认同,故选C项。6.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解析:B根据唯物史观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体现在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故选B项。A项是指奖励耕织,C项是分户令,D项是军功爵制,均不符合题意。7.汉字“家”的字义,商代卜辞首先为“氏族宗庙”,也有“氏族(宗族)”之义;西周金文中均为“氏族(宗族)”;春秋时代主要为“氏族(宗族)”,也有“宗庙”之义;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出现“个体家庭”之义。这一演变过程表明()A.宗族宗法观念加强 B.个体农业经济产生C.社会组织形式变化 D.血缘关系纽带松弛解析:C据材料中“家”的字义在春秋末期以前,基本是以“宗族”为核心,但到了春秋以后,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宗族”对字义的影响力在慢慢弱化,而“个体家庭”的影响力在慢慢强化,这一演变过程表明社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故选C项。8.(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大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解析:A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故选A项。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9.(202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期末)“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D.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解析:D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统一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D项;诸子百家并非都致力于争霸战争,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不是集“百家之长”,排除B项;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的是法家的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思想无关,排除C项。10.(2023新疆乌鲁木齐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兴盛;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逐渐远离政治权力的中心。这说明()A.法家政治地位日益显要B.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C.游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儒法两家“争鸣”更加激烈解析:A由材料“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可知,与其他学派相比较,法家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和推崇,政治地位不断提升,故选A项;秦统一六国后,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排除B项;游学推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儒法两家的“争鸣”,排除D项。11.(2023河南洛阳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解析:D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反映在意识领域体现了对人世的关注,故选D项;视线的转移不代表抛弃迷信思想,排除A项;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各家思想的同一性,而非多元性,排除C项。12.(2023安徽合肥一模)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象()A.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B.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C.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解析:.C中华文化同宗多源,各家思想之间相互批驳、借鉴有利于形成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故选C项;“全面推广”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地主阶级统治确立是在秦朝,排除B项;各家思想之间相互借鉴有利于丰富本学派思想内涵,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4·揭阳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礼记·丧服小记》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材料二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归纳。第(2)问据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逐一阐述。答案:(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2)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教育主张材料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