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真题专项练:古诗词阅读五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真题专项练:古诗词阅读五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真题专项练:古诗词阅读五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真题专项练:古诗词阅读五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真题专项练:古诗词阅读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孝感】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第14、15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1分)

15.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

阐述。(3分)

【参考答案】

14.(1分)月亮

15.(3分)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1分)。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1分)。B句

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1分)。

【湖南长沙】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共6分)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蕨蕤②,桂华秋皎洁③。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蕨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

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

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8.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9.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分)

【参考答案】

8、D

9、解析: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蕨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

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

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

趣。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湖南常德】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17.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参考答案】

16.(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1分)

17.(3分)(1)面对困境时(1分)(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3)

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湖南衡阳】

(一)古诗鉴赏(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2分)

11.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

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

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参考答案】

10.示例:天空中云雾翻涌,一片曙色朦胧,仰望头顶的银河似在转动一般,将点点星

光投散在海面,像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11.A【解析】这首词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湖南株洲】

(三)碎砚诗

(四)(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①,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②,甘辞翰墨缘。

谁能并投笔,抱璞③得天全。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己

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宇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

含着玉的石头。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3.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2.D

23.尾联说要是真正通达的高人,就该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璞一样,不雕不琢,保持本

色,默默无闻,而得以全身避害。(4分)

(参考说明:乾隆中叶文字狱酷烈,作者处在无形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的政治高压之下,

他不由自主地通过这样婉曲的方式,正话反说,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不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

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说,是严峻冷酷的乾隆时代成就了这首杰作。主观题意

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

【江苏淮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4.“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

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5.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

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

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

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江苏连云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6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3分)

8.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7.(3分)“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

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1分)“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

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1分)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

内心的孤寂。(1分)

8.(3分)敲,敲击,一个动作。(1分)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

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2分)

【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

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

魂化为波涛之神。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

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

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

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

渔歌

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6.“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

理由。(3分)

7.“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5.C(3分)

6.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

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

想自然、贴切。

(3分,答喜欢“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赋分)

7.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2分)

【江苏盐城】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

咏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

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

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7.(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2分)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7.(1)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

(2)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

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江西省】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庆清朝慢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

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短灯③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④。

【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

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馆口'(dbudi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

由来。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

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参考答案】

6.C7.D

【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

5.选出下列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的一二句采用问答形式引入泰山,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这两句写出泰山的高

大和历史悠久。

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

活灵活现。

C.“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表现了他乐观自信、

积极向上的精神。

D.全诗无“望”字,但“望”贯穿全篇。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

甫蓬勃的朝气。

【参考答案】

5.B,2分。

【辽宁营口】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4分)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2.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2分)

13.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

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

是表象,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2分)

【参考答案】

12.(2分)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1分);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1

分)。

13.(2分)侧面描写(1分);乐(1分)

【山东滨州】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稷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②子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稷: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8.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工”"”"”"

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

郊野图。(3分)

9.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8杨花溪荷叶评分:共3分。

9.“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露

出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德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22题。

(一)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宜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荀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明舒、宣、雍、端、通。

7.下列诗歌与本诗体裁最接近的是()(2分)

A.《次北固山下》B,《十五从军征》C.《登飞来峰》D.《卜算子,咏梅》

8“纸笔”代指,“志学”用论语的典故代指,“杯中物”代指一。

(3分)

9.对于本首诗.杜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惜深,你怎么看?(4分)

【参考答案】

(1)B

(2)学习,读书十五岁酒

(3)我认为是舐犊情深,夸张诙谐写法,表面是责其不争,实则爱之甚切。(我认为

是批评众子不求上进,不学无术,深感忧虑)。

【参考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山东东营】

(一)(4分)旅夜书怀①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此诗

写于漂泊途中。

8.本诗“书怀”“沉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