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有错误的一项()A.强(qiǎng)迫分泌(mì)处(chǔ)理骇(hài)人听闻B.狭隘(ài)琐屑(xiè)矫(jiǎo)正诲(huì)人不倦C.造诣(yì)畸(jī)形笨拙(zhuō)瞠目结舌(tóng)D.纯粹(cuì)唆(suō)使狼藉(jí)苦心孤诣(yì)2.下列对《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梁女国,被迎阳驿驿承启奏西梁国女王,女王闻奏,满心欢喜,愿以一国之富,招唐僧为王,女王为后,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由于悟空用计,唐僧假装答应,后借送悟空、八戒、沙僧三人离开女国西行之际变卦,这时,另一女妖弄阵旋风把唐僧摄走了。B.宋江、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何涛并捕盗巡检带领官兵向石碣村开来,他们用迎敌的妙计,把何涛一伙一网打尽,最后只留何涛一人性命,让他自寻路回济州去了。C.曹操在许都,正与众谋士商议荆州之事,忽然东吴使者捎信来,说吴兵将袭荆州,求曹操一起夹攻关云长,曹操派徐晃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关羽被迫败走麦城。D.黛玉和湘云在欧晶馆联诗,湘云借池中飞出的大白鹤助兴,联出诗句道:“窗灯焰已欢。寒塘渡鹤影,”黛玉听后,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了的!稍后,黛玉也不示弱,用了一句“冷月葬花魂”对上,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3.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横线处填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夜雨款款地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和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和(qǐ)盼。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jiè)。——选自余秋雨《夜雨诗意》A.hé祈tiě藉B.huò企tiē藉C.hé企tiě籍D.huò祈tiē籍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lǔ)栈桥(zhàn)头盔(kuī)钟灵毓修(sù)B.祈祷(qí)粗犷(kuǎng)气氛(fēn)味同嚼蜡(jiáo)C.酝酿(niàng)尴尬(gān)谙熟(ān)乳臭未干(xiù)D.唱和(hè)恣睢(zuī)肖像(xiào)风雪载途(zǎi)5.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仅以还银为安。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等见识,正所谓:万贯钱财如粪土,。A.千两纹银不以喜 B.一分义气传千古C.一分仁义值千金 D.千里还银义气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有59.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6年的55.3%上升了4.4个百分点;71.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6年的66.1%上升了4.9个百分点;14.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2016年的7.8%上升了6.5个百分点;12.8%的成年国民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较2016年的10.6%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有63.4%的成年国民在2017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6年的62.4%上升了1.0个百分点。材料二:有专家指出,数字化阅读适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轻度阅读,对于那些呈体系化的深度内容,仍需纸质阅读。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截至2017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行业机构数仅为3166个,县均拥有图书馆不足2个。全国目前2914所高校的图书馆比2852个县级图书馆的资源要大得多。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并不对外开放,而很多高校图书馆师生借阅的比重比较低,这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从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怎样推动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二,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7.默写。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论语》)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渔家傲》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花”“鸟”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怀的感情。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杜甫《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三峡》中描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①《水浒》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参考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二、阅读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狭窄。①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②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10.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一厝朔东(________)(《愚公移山》)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三峡》)教然后知困(________)(《虽有嘉肴》)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籍第令毋斩(________)(《陈涉世家》)1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准备?张梦然①月球探索的前景正变得明亮起来。与此同时,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计划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并被认为已在逐步推进。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一篇新闻特写,内容就是关于在此时机,人类该如何在我们的卫星“安营扎寨”。②只要到了别的星球,第一个挑战都是采掘水。阿波罗计划曾从月球赤道上取回部分样本,显示那里是异常干燥的。不过,十年前发现月球极地有水冰的惊天消息改变了一切。③现在,NASA已经委托几家公司开发可以携带采掘设备的月球探测器,最早明年就开始动工。科学家们认为,月球上的水足够多,根据目前的数据估计,可能两极各有100亿吨。④不过,-249℃的月球坑可以说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地方之一,这意味着挖掘器械需要额外的热量和能量才能采出这些水并将其转换成燃料。对私营公司来说,基于自然衰变产热的钚基电池太贵了,所以采掘最可能是利用太阳的能量。⑤其实,月球上也有另一种水源:月球土壤。其也被称为表岩屑,里面含有硅和金属氧化物,大约平均43%质量分数的氧。理论上看,将月球土壤加热到超过900℃,在这一温度下,宇航员从地球带上去的氢气或碳就可以把氧从矿物中“剥”出来,和氢元素结合形成水。⑥与采掘水冰的利润问题相比,科学家们更关心的是:建造一个用于科学实验的基地。这可能会让月球变成像南极科考站似的情况,其完全出于科学兴趣而为。⑦但南极再艰苦也是在地球上,月球却几乎没有大气和磁场的防护,因此基地的房子必须能抵抗带电粒子辐射以及小型陨石。最开始的简易居住所可能要从地球带过去,再用厚达几米的沙土或表岩屑层层覆盖。③月球上也有些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悬崖、峡谷、山洞和熔岩洞,都可以保护基地。根据日本“辉夜号”飞船以及美国“圣杯号”探测器提供的信息,月球正面马利厄斯丘陵就有一条“候选”隧道,长达数千米。⑨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地球上试验如何更好地完善月球建筑: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实验室里,科学家利用表岩屑培养人工石,目前,砖块已经有混凝土五分之一的强度了。⑩一个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里,最后一项要素就是食物。在封闭生态系统中,植物可以循环利用有机废物,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呼吸的氧气。⑪中国的志愿者早已经在“月宫1号”模拟基地的封闭生态系统里破纪录地居住了370天,他们在里面种植作物,并通过养黄粉虫来获取蛋白质。而今年1月15日,中国科学家在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1.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准备?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时空顺序4.第⑪段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5.综合全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说月球基地会有哪些用途。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②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③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④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⑤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大家出了校门,一路簇拥着曹老师七嘴八舌,曹老师笑着边走边答。突然有同学问:“水里真的有龙王吗?会不会抓人?”曹老师立马收回笑容皱起眉头:“什么龙王不龙王的,今后下河前可不许胡说。”他停下脚步,摘下眼镜用衬衫擦了擦,又戴上,眯着眼前后左右看看,待同学们都赶上来了,说:“大家听着,下河安全第一,游泳时必须听从老师指挥,如有调皮捣蛋的,下次不准再来。”⑥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⑦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⑧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⑨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⑩傍晚回到家里,见曹老师和我父亲正隔着八仙桌面对面坐着说话。曹老师说:“农村学习条件不好,孩子最好留下来,反正他外婆还在城里,有人照顾。”父亲说:“一家人分成两处总是不好,再说全家六七口人就靠我一人的工资吃饭,经济上也不允许。”曹老师说:“从全县最好的小学一下转到边远的村小学,这怎么行呢?太可惜了,你这当父亲的就不心疼?”父亲又摇头又叹气:“我也是没办法。”曹老师沉默了一阵,说:“我看你是不负责任!”他突然把眼镜摘下来,重重搁在桌子上,盯着我父亲大声说:“我戴着眼镜还真难看出这孩子是你亲生的。”说罢,他猛地站起身来,向大门走去。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抓起眼镜追了出去。⑪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一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他猛地站起身来,向大门走去。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抓起眼镜追了出去。(从描写的角度)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文中的“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有人说,文中提到“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所以曹老师的做法有些冒险,应该反对;也有人说,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亲近自然,颇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古风,不应该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阐述理由。13.阅读散文《苦夏》,完成小题。苦夏冯骥才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是我逃遁似的一步跳出了夏天,还是它就像1976年的“文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崩溃?②身居北方的人最大的福分,便是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分明。我特别能理解一位新加坡朋友,每年冬天要到中国北方住上十天半个月,否则会一年里周身不适。好像不经过一次冷处理,他的身体就会发酵。他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河北;虽然人在"终年都是夏"的新加坡长大,血液里肯定还执著地潜在着大自然四季的节奏。③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④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⑤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⑥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⑦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⑧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⑨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⑩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⑾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⑿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1.阅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夏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2.阅读文章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归纳概括作者所领悟到的“苦”字的分量,包含几层含义?3.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在文坛产生深远影响。有同学正在为学校网页专栏做“冯骥才经典语录/名句”编辑整理工作,请你从《苦夏》这篇文章中挑选一个合适的语句推荐给这位同学,并说明选择这一句的理由。三、语言表述14.观察下面八大山人的画作《双鹰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四、写作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请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

C词语中加点字的音有错误。“瞠目结舌”中“瞠”读“chēng”。2、B【解析】

B“宋江、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错。应该是:晁盖、公孙胜和三阮兄弟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原文是“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把火烧了庄院,带同十数个庄客来到石碣村,半路上撞见三阮弟兄,各执器械,却来接应到家。七个人都在阮小五庄上。那时阮小五已把老小搬入湖泊里。七人商议要去投梁山泊一事”(《水浒传》十九回)。3、B【解析】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拌和”:用棍子等在混合物中搅拌、和弄,使均匀。读“bànhuò”,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藉”与“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祈盼”:恳切地盼望。“企盼”:踮起脚后跟盼望,自然是殷切的希望。这里用后者。注意据义定形。故选B。4、C【解析】

试题分析:A.褴褛(lǔ)-(lǚ)、钟灵毓修(sù)-(yù);B.粗犷(kuǎng)-(guǎng);C.正确;D.恣睢(zuī)-(suī)、风雪载途(zǎi)-(zài)。据此,答案为C。5、C【解析】文中没有说银两的数目,所以排除A;也没有说道路的远近,所以排除D;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仁义:仁爱与正义。指品性。根据这两个词的区别,原文说的不是这个人的气概、气度,所以选C。6、(1)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比例呈上升趋势。(2)建立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开放高校图书馆,更好的利用图书资源,推动全民阅读。【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一。注意数字显示2017年比2016年都是呈上升趋势。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阅读,微信阅读等一个共同点都是“数字化阅读。故可以得出结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比例较2016年呈上升趋势。(2)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的现象提出建议即可。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行业机构数仅为3166个,县均拥有图书馆不足2个。”提出建议:建立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结合“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并不对外开放,而很多高校图书馆师生借阅的比重比较低,这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提出建议:放高校图书馆,更好的利用图书资源,推动全民阅读。7、(1)不亦说乎(2)蒹葭萋萋(3)塞上燕脂凝夜紫(4)八百里分麾下炙(5)谁家新燕啄春泥(6)晴川历历汉阳树(7)折戟沉沙铁未销(8)庶竭驽钝(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蒹葭、麾、戟、庶、驽、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8、示例:施耐庵的《水浒》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我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作家与作品相符;所写内容与作品内容相符)【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写出阅读名著的收获,需要对名著有完整的理解,对其中的人物、情节、思想教育意义有一定的把握。仿照示例,选择《名人传》,示例: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熏陶了我:从贝多芬身上我看到了命运交响,从托尔斯泰身上我看到了人道主义,从米开朗基罗身上我看到了为自由而斗争。二、阅读9、①壮志难酬,怀抱不展:身体多病,时光飞逝:国土沦丧,战事未息。②寓情于景或想象: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情景;表达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分析诗句内容,作者“愁”的原因是:因醉后独倚高阁,天地狭小、国家残败、偏安一隅而愁。诗人酒后独倚高楼,感叹无奈愁苦于国家在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领土不断丧失。因年迈多病而愁。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因报国无门,无人赏识而愁。诗人虽深经百战,却不得重用。因国家战火不断而愁。诗人深夜无眠,战争中的画角声声不断,不禁无奈悲苦。(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名句的能力。赏析诗歌名句的答题步骤: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含有表现力的词语等;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最后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的情感。本诗尾联运用虚写、想象、以景结情的手法。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无奈和苦闷之情。10、(1)通“措”,放置(2)如果(3)不通,理解不了(4)狱官(5)即使,假若【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1)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注意“厝”是通假字,通“措”。(2)如果不是正午和晚上就看不见日月。(3)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困”,不通,理解不清。(4)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5)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藉【jiè】假设,假使。11、1.(1)采掘水。(2)建造一个用于科学实验的基地。(3)自给自足获取食物。2.不能删去。因为月球上的水足够多,只是科学家根据目前的数据估计而得出的结论,并非在月球两极一定绝对各有100亿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C4.举例子。举了中国志愿者在模拟基地中种植作物,以及月面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在月球基地自给自足获取食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5.示例:月球基地可以开展科学实验,可以为人类登陆火星提供测试场地;另一方面,私人企业也可以通过采掘氧气和氢气作为燃料来获利。那么以后,我们抬头看地球的卫星,可能如同在看一个加油站----它可能是人类实现长途空间旅行的基石。【解析】

1.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如可分析第2段“只要到了别的星球,第一个挑战都是采掘水”,第6段“科学家们更关心的是:建造一个用于科学实验的基地”,第10段“一个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里,最后一项要素就是食物”等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考查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可能”本义:也许,不肯定,估量。语境义:科学家根据目前的数据估计月球上的水足够多。并不肯定。去掉之后说法绝对。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3.考查说明顺序。文章开头提出“人类该如何在我们的卫星‘安营扎寨’”的问题,接着从采掘水、建造一个用于科学实验的基地、自给自足获取食物三个方面说明。所以说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因而选C。4.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中国的志愿者早已经在‘月宫1号’模拟基地的封闭生态系统里破纪录地居住了370天,他们在里面种植作物,并通过养黄粉虫来获取蛋白质……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一句明显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而有力地说明了上一段的观点句,即“在封闭生态系统中,植物可以循环利用有机废物,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呼吸的氧气”,进而说明人类可能在月球基地自给自足地获取食物。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理,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5.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读懂原文,能从文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科学实践来阐明观点。要展开想象,但要合情合理,不能不着边际。如月球基地可以开展科学实验,借助月球登陆火星,可以采掘氧气和氢气作为燃料等。【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12、1.文章通过回忆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到家里劝说”我“父亲让”我“留城及分别时送”我“礼物等往事,表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以及”我“对曹老师的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2.(1)动作描写,“站绊趔趄”等词写出了曹老师在听到父亲拒绝后的失望和生气,表达了他对“我”不能留城读书的惋惜之情。“抓”“送”等词写出了“我”对曹老师的感激。(2)“轻轻”写出了曹老师抱“我”时动作的轻柔,表现了曹老师对”我“的惋惜和不舍;“痒痒”“柔柔”写出了“我”被拥抱时的温暖和感动,也表达了“我”对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3.(1)认真负责要求严格。自习课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后来曹老师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等。(意思接近即可)(2)关爱学生敢于担当。曹老师带领我们游泳,为了我们的安全,在冷水中冻得嘴唇发紫;为了挽留“我”,到家里做父亲的工作等。(意思接近即可)4.我觉得曹老师的做法不能反对。堵不如疏,既然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就应该想合理的办法解决。与其让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偷偷下水,不如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更安全。生活中几乎每年暑假都有类似的学生溺亡事故发生,曹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解析】1.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通读文章,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然后根据人物所做事件的顺序进行简洁概括,可以用“谁做了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形式来简述。本文通过“我”回忆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以及劝说父亲让“我”留在城里上学的经过和临别时送“我”礼物等事件,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我”对曹老师的怀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考查对句子赏析的能力。(1)题干要求从描写的角度的进行赏析,阅读该句可知是动作描写,该句描写的是曹老师劝说父亲不成,愤然离去时的情景,“猛地站起身来”“绊”“趔趄”等词写出了曹老师听到父亲拒绝后,失望和生气的情景,体现了曹老师对“我”不能留在城里读书的惋惜之情;“抓”“送”等词写出了“我”被老师的行为所感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曹老师的感激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题干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阅读句子可以看出,该句多用叠词,“轻轻”写出了曹老师对“我”的不舍,抱“我”的动作都那样的轻柔,充满了怜惜;“痒痒”“柔柔”写出了“我”被曹老师抱着时,内心的温暖和感动,同时也体现了“我”对曹老师为“我”所作的事情的感激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结合文中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作答。文中第②段原本自习课大家可以随意走动,交头接耳,但是后来曹老师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以至于我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写出了曹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第⑦段描写曹老师带领学生游泳时,为了学生的安全,即使自己动的嘴唇发紫,也要等到学生都上岸了才离开水面,第⑩段和父亲交涉让“我”留在城里上学等,都体现了曹老师关爱学生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类题目为开放性题目,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和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文章中说有学生溺亡,是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之下,既然学生有需求,与其让他们偷偷的跑出出事,还不如组织起来,带领着一起去,这样更安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年暑假都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让他们自己单独去冒险,不如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一起去做,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又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曹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3、1.①童年时,因为有各种昆虫相伴的快乐,作者对夏天是喜爱的;②在父亲处在困境时,作者对夏天感到苦夏的难耐与难熬;③作者在苦夏的锻炼后有所感悟,对夏充满了热爱的激情;④在夏的极致酷热中,作者升华了精神境界,充满了对夏的崇拜。2.“苦”字的分量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示例:苦是人生奋斗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在苦的磨砺与锻炼中会收获幸福的甜蜜。3.合乎题意即可【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仔细阅读全文,抓住关键句子来概括,童年的夏天,因为有了“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所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后来父亲“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