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编制说明预审稿_第1页
《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编制说明预审稿_第2页
《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编制说明预审稿_第3页
《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编制说明预审稿_第4页
《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编制说明预审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23〕18号)文件,《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行业标准(计划号2023-0079T-YS),由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宁波兴敖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参过会吗?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年限为2024年12月。参过会吗?本文件立项名称为《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规定了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以下简称线材)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货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1.2立项目的和意义《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指出,信息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争高地。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未来5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有望超过3万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电子连接器是连接两个不同功能部件的关键部件,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实现功能的协同,实现电器设备的功能。近些年随着计算机、电机技术、电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5G通讯技术、物联网等各种传感技术的发展,连接器的需求量不断呈现放量增长趋势。但当前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存在整体大而不强、龙头企业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端的连接器用材仍旧依赖进口。铜在金属中导电性能仅次于银,但是银的价格高昂不便于广泛推广,而且银的硬度较低,不适合在受力的工况使用。铜合金由于其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等原因,广泛被用作连接器的关键部件。据统计,目前连接器用铜材全球使用量在50万吨/年以上。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耐高压、耐高温、高抗拉强度的汽车连接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常规的连接器以黄铜、磷青铜等材料生产导电率低,发热量大,难以满足汽车连接器微型化、多功能、耐高温等的发展需求,更高导电的铜合金材料成为未来电子连接器的选材的趋势。纯铜导电率在100%lACS左右,适用于大电流工况。但是纯铜强度及耐热性差,不适合于小型化及高温发热工况的使用。针对纯铜的不足,铜合金行业陆续开发了C19160、C19400、C19700、C70250等时效强化型铜合金材料,以满足连接器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要求。针对汽车连接器用铜材,兼顾强度、导电和耐高温软化性能的平衡型铜合金将是汽车连接器的发展方向,同时形成了以C19160、C19400、C19700、C70250为主的系列化解决方案。目前市场及客户端汽车连接器设计与材料端选型,并无对应的线材标准可以供参考。目前上下游企业参照YS/T1041-2015《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标准进行设计选材,但是由于带材与线材成型过程的不同,导致性能存在差异,突出的特点是线材强度较带材高,而导电率略低,且无耐高温软化温度的指标要求。而GB/T26132-2017《铜及铜合金线材》是国内常用铜合金线材的通用标准,覆盖国内常用的各类线材(不包含C19160、C19400、C19700、C70250且只规定了常用的力学性能、硬度,对导电率及耐高温软化温度等重要指标均不作规定。因此该两标准并不能良好指导设计和材料选型,最终易发生连接器设计与功能出现较大的不符从而产生失效。为便于设计、加工、供应商均有标准可参照,将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形成规范标准成为必要。《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标准的制定,可规范新一代汽车连接器市场对铜合金线材的选材,为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所作的工作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先后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迄今已获得198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主持、参与我国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40余项,引领我国有色合金新材料行业持续发展。博威合金致力于有色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服务于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G/6G通讯、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新能源汽车等30多个行业,打破了多项国外企业对高端合金领域的垄断,解决了新材料“卡脖子”问题,助推我国产业升级。公司在有色合金新材料领域多种新材料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为起草本行业标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具备了起草本国家标准的技术基础。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工作分工如下:表1标准编制组成员及职责可以请大家补充了。可以请大家补充了。1.4主要工作过程1.4.1预研阶段根据客户市场端的需求,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开始对高强导电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铜合金进行立项研究,满足汽车连接器微型化、多功能、耐高温等的发展需求。1.4.2标准立项标准项目于2022年4月网络会议上提交全体委员会议讨论、申请立项,并与2023年5月下达标准计划。1.4.3起草阶段接到标准起草任务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主要由检测中心、技术部、研发中心等技术人员组成。首先整理收集各企业曾经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同时会同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对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市场进一步调查,收集全国一些主要生产、使用的企业的情况,收集了相关的产品标准,经综合研究、分析、整合调查的资料,对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了反复试验、检测、验证和确定。开始了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经过编制组多次内部讨论及广泛征求意见,于2023年11月形成了本标准的《讨论稿》。在2023年12月20日在鹰潭召开的标准会议,对本标准的《讨论稿》进行初步评审,经会议专家讨论修改和会后征求意见。此后,经过标准编制小组内分工协作、试验、验证,以及多次内部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于2024年5月形成了标准预审稿。二、编制原则本标准起草单位自接受起草任务后,成立了本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收集该测试方法的相关信息。确定了《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标准起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1)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客户的相关技术要求;2)根据国内铜及铜合金线材生产企业具体情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3)完全按照GB/T1.1和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结构编写。三、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及主要试验和验证情况分析1标准题目与适用范围本文件立项名称为《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规定了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以下简称线材)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货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1金属材料电阻率测量方法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GB/T26303.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GB/T33370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GB/T34505-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YS/T336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方法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YS/T483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3要求3.1产品分类产品分类是对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的牌号、代号、状态、规格和规定同时规定了产品标记方法。相关情况分别说明如下:(1)本标准根据我国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应用的实际情况,选取了TNil-1-0.25、TFe2.5、TFe0.75、BSi3.2-0.7共4个牌号;(2)根据GB/T29094-2012及客户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该4个牌号的订货状态;(3)规格范围:本标准根据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的要求,及实际生产控制水平和目前客户的使用要求,规定了公称尺寸为圆形(0.400~10.000mm)、方形(0.500~1.200mm)两种线材;(4)产品标记方法:按照GB/T1.1-2009的规定,标准中分别给出了线材的典型标记示例。3.2化学成分本标准中的牌号都是来自GB/T5231中的牌号,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规定。线材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按GB/T5121(所有部分)、YS/T482或YS/T483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3.3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3.3.1外形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对每一批产品,企业都要在出厂前对产品的外形尺寸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本标准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根据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的要求制定的。部分线材规格段产品规格实际偏差如表2、表3所示:表2圆线的尺寸及其实测偏差牌号规格允许偏差(±)>1.000~3.000>3.000~6.000>6.000~10.000表3方线的尺寸及其实测偏差牌号规格允许偏差(±)3.3.2圆角方线的横截面棱角处允许有圆角,其圆角半径R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方线的圆角半径单位为毫米3.3.3圆度圆线的圆度不得超过其直径允许偏差之半。3.3.4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GB/T34505-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及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进行检验。3.3.4.1TNi1-1-0.5TL02态力学性能图1TNi1-1-0.5TL02态力学性能a图2TNi1-1-0.5TL02态力学性能b图3TNi1-1-0.5TL02态力学性能c图4TNi1-1-0.5TL02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89.22MPa,标准差30.0298。当标准指标定为≥54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4,单向接收概率为0.9495/2=0.4748,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4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48%=97.48%。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75.95MPa,标准差24.9324。当标准指标定为≥43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4,单向接收概率为0.9608/2=0.4804,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38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04%=98.04%。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43,标准差1.6034。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52,单向接收概率为0.9357/2=0.4679,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6.79%=96.79%。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66.09,标准差8.1341。当标准指标定为≥150时,标准指标系数=1.98,单向接收概率为0.9762/2=0.4881,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5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81%=98.81%。表示指标合理。3.3.4.2TFe2.5力学性能3.3.4.2.1H02力学性能图5TFe2.5H02态力学性能a图6TFe2.5H02态力学性能b图7TFe2.5H02态力学性能c图8TFe2.5H02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63.22MPa,标准差30.3859。当标准指标定为≥41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5,单向接收概率为0.9599/2=0.4800,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1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00%=98.00%。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39.18MPa,标准差33.5918。当标准指标定为≥38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71/2=0.4836,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3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6%=98.36%。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9.17,标准差2.3140。当标准指标定为≥6时,标准指标系数=1.37,单向接收概率为0.9147/2=0.4573,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时的接收概率为:50%+45.73%=95.73%。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26.90,标准差8.5923。当标准指标定为≥110时,标准指标系数=1.97,单向接收概率为0.9756/2=0.4878,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1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78%=98.78%。表示指标合理。3.3.4.2.2H04力学性能图9TFe2.5H04态力学性能a图10TFe2.5H04态力学性能b图11TFe2.5H04态力学性能c图12TFe2.5H04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17.06MPa,标准差33.2292。当标准指标定为≥46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2,单向接收概率为0.9545/2=0.4773,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6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73%=97.73%。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67.06MPa,标准差28.0086。当标准指标定为≥42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8,单向接收概率为0.9535/2=0.4768,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2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68%=97.68%。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13,标准差1.2844。当标准指标定为≥3时,标准指标系数=1.66,单向接收概率为0.9515/2=0.4758,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3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58%=97.58%。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35.98,标准差9.2845。当标准指标定为≥120时,标准指标系数=1.72,单向接收概率为0.9573/2=0.478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2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87%=97.87%。表示指标合理。3.3.4.2.3H06力学性能图13TFe2.5H06态力学性能a图14TFe2.5H06态力学性能b图15TFe2.5H06态力学性能c图16TFe2.5H06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75.08MPa,标准差36.9808。当标准指标定为≥51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08/2=0.4804,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1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04%=98.04%。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37.50MPa,标准差36.2991。当标准指标定为≥47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86/2=0.484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7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43%=98.43%。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28,标准差1.2457。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83,单向接收概率为0.9664/2=0.4832,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2%=98.32%。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46.86,标准差9.4847。当标准指标定为≥130时,标准指标系数=1.78,单向接收概率为0.9625/2=0.481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3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13%=98.13%。表示指标合理。3.3.4.2.4H08力学性能图17TFe2.5H08态力学性能a图18TFe2.5H08态力学性能b图19TFe2.5H08态力学性能c图19TFe2.5H08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36.68MPa,标准差40.1562。当标准指标定为≥56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91,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9/2=0.4860,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6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60%=98.60%。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92.15MPa,标准差41.7047。当标准指标定为≥52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3,单向接收概率为0.9582/2=0.4791,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2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91%=97.91%。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2.02,标准差0.7518。当标准指标定为≥1时,标准指标系数=1.36,单向接收概率为0.9115/2=0.4558,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时的接收概率为:50%+45.58%=95.58%。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57.19,标准差9.9774。当标准指标定为≥140时,标准指标系数=1.72,单向接收概率为0.9573/2=0.478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4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87%=97.87%。表示指标合理。3.3.4.3TFe0.75力学性能3.3.4.3.1H02力学性能图21TFe0.75H02态力学性能a图22TFe0.75H02态力学性能b图23TFe0.75H02态力学性能c图24TFe0.75H02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63.73MPa,标准差28.9566。当标准指标定为≥41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86/2=0.4843,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1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43%=98.43%。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32.23MPa,标准差31.6004。当标准指标定为≥37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8,单向接收概率为0.9535/2=0.4768,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37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68%=97.68%。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3.02,标准差2.7852。当标准指标定为≥8时,标准指标系数=1.80,单向接收概率为0.9641/2=0.4821,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8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21%=98.21%。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38.90,标准差15.9066。当标准指标定为≥110时,标准指标系数=1.82,单向接收概率为0.9656/2=0.4828,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1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28%=98.28%。表示指标合理。3.3.4.3.2H04力学性能图25TFe0.75H04态力学性能a图26TFe0.75H04态力学性能b图27TFe0.75H04态力学性能c图28TFe0.75H04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35.41MPa,标准差33.8864。当标准指标定为≥48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4,单向接收概率为0.9495/2=0.4748,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8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48%=97.48%。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97.04MPa,标准差31.1808。当标准指标定为≥44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3,单向接收概率为0.9664/2=0.4832,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4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2%=98.32%。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04,标准差1.3553。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51,单向接收概率为0.9345/2=0.4673,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6.73%=96.73%。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47.23,标准差9.2364。当标准指标定为≥130时,标准指标系数=1.87,单向接收概率为0.9693/2=0.484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3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47%=98.47%。表示指标合理。3.3.4.3.3H06力学性能图29TFe0.75H06态力学性能a图30TFe0.75H06态力学性能b图31TFe0.75H06态力学性能c图32TFe0.75H06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19.37MPa,标准差36.2652。当标准指标定为≥55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91,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9/2=0.4860,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5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60%=98.60%。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74.59MPa,标准差36.3632。当标准指标定为≥51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8,单向接收概率为0.9625/2=0.481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1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13%=98.13%。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28,标准差1.2457。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83,单向接收概率为0.9664/2=0.4832,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2%=98.32%。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74.31,标准差11.7402。当标准指标定为≥150时,标准指标系数=1.78,单向接收概率为0.9625/2=0.481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5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13%=98.13%。表示指标合理。3.3.4.3.4H08力学性能图33TFe0.75H08态力学性能a图34TFe0.75H08态力学性能b图35TFe0.75H06态力学性能c图36TFe0.75H06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62.65MPa,标准差32.9252。当标准指标定为≥60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90,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3/2=0.4857,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0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57%=98.57%。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40.11MPa,标准差31.0021。当标准指标定为≥58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94,单向接收概率为0.9738/2=0.4869,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58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69%=98.69%。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3.99,标准差1.2268。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62,单向接收概率为0.9474/2=0.4737,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37%=97.37%。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94.19,标准差12.7293。当标准指标定为≥170时,标准指标系数=1.90,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3/2=0.485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7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57%=98.57%。表示指标合理。3.3.4.4BSi3.2-0.7力学性能3.3.4.4.1TM00力学性能图33BSi3.2-0.7TM00态力学性能a图34BSi3.2-0.7TM00态力学性能b图34BSi3.2-0.7TM00态力学性能c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77.15MPa,标准差31.1822。当标准指标定为≥62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3,单向接收概率为0.9664/2=0.4832,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2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2%=98.32%。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58.64MPa,标准差48.3475。当标准指标定为≥48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3,单向接收概率为0.9484/2=0.4742,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48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42%=97.42%。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伸长率数据因数据不足,以实测值作为标准值。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195.13,标准差11.9770。当标准指标定为≥170时,标准指标系数=2.10,单向接收概率为0.9821/2=0.4911,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7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9.11%=99.11%。表示指标合理。3.3.4.4.2TM02力学性能图36BSi3.2-0.7TM02态力学性能a图37BSi3.2-0.7TM02态力学性能b图38BSi3.2-0.7TM02态力学性能c图39BSi3.2-0.7TM02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21.96MPa,标准差18.2474。当标准指标定为≥69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5,单向接收概率为0.9599/2=0.4800,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9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00%=98.00%。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79.55MPa,标准差21.2980。当标准指标定为≥64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86/2=0.484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4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43%=98.43%。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95,标准差1.3286。当标准指标定为≥3时,标准指标系数=1.47,单向接收概率为0.9292/2=0.4646,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3时的接收概率为:50%+46.46%=96.46%。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208.75,标准差10.4682。当标准指标定为≥190时,标准指标系数=1.79,单向接收概率为0.9633/2=0.481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9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17%=98.17%。表示指标合理。3.3.4.4.3TM03力学性能图40BSi3.2-0.7TM03态力学性能a图41BSi3.2-0.7TM03态力学性能b图42BSi3.2-0.7TM03态力学性能c图43BSi3.2-0.7TM03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63.01MPa,标准差23.5220。当标准指标定为≥72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83,单向接收概率为0.9664/2=0.4832,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72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32%=98.32%。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10.81MPa,标准差35.7287。当标准指标定为≥65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70,单向接收概率为0.9554/2=0.477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65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77%=97.77%。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50,标准差1.6175。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标准指标系数=1.55,单向接收概率为0.9394/2=0.4697,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时的接收概率为:50%+46.97%=96.97%。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227.29,标准差9.1180。当标准指标定为≥210时,标准指标系数=1.90,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3/2=0.485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1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57%=98.57%。表示指标合理。3.3.4.4.4TM04力学性能图44BSi3.2-0.7TM04态力学性能a图45BSi3.2-0.7TM04态力学性能b图46BSi3.2-0.7TM04态力学性能c图47BSi3.2-0.7TM04态力学性能d抗拉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851.21MPa,标准差30.6410。当标准指标定为≥80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67,单向接收概率为0.9525/2=0.4763,由于本标准的抗拉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80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7.63%=97.63%。表示指标合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98.47MPa,标准差45.9058。当标准指标定为≥710MPa时,标准指标系数=1.93,单向接收概率为0.9732/2=0.4866,由于本标准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710MPa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66%=98.66%。表示指标合理。伸长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2.48,标准差1.1054。当标准指标定为≥1时,标准指标系数=1.34,单向接收概率为0.9099/2=0.4550,由于本标准的伸长率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1时的接收概率为:50%+45.50%=95.50%。表示指标合理。硬度: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241.45,标准差11.8385。当标准指标定为≥220时,标准指标系数=1.81,单向接收概率为0.9648/2=0.4824,由于本标准的规定硬度指标为单向指标,当标准指标定为:≥220时的接收概率为:50%+48.24%=98.24%。表示指标合理。3.3.5电性能电性能是衡量连接器材料导电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GB/T351《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进行检测,线材的导电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5线材的电性能3.3.5.1TNi1-1-0.25TL02态导电率图48TNi1-1-0.25TL02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2.86%IACS,标准差1.9524。当标准指标定为50≥%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46,单向接收概率为0.9278/2=0.4639,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6.39%=96.39%。表示指标合理。3.3.5.2TFe2.5导电率3.3.5.2.1H02、H04、H06态导电率图49TFe2.5H02、H04、H06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62.44%IACS,标准差1.2921。当标准指标定为60≥%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89,单向接收概率为0.9706/2=0.4853,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8.53%=98.53%。表示指标合理。3.3.5.2.2H08态导电率图50TFe2.5H08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58.90%IACS,标准差1.5561。当标准指标定为58≥%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86,单向接收概率为0.9693/2=0.484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8.47%=98.47%。表示指标合理。3.3.5.3TFe0.75导电率3.3.5.3.1H02、H04、H06态导电率图51TFe0.75H02、H04、H06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9.27%IACS,标准差1.1972。当标准指标定为77≥%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90,单向接收概率为0.9713/2=0.4857,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8.57%=98.57%。表示指标合理。3.3.5.3.1H08态导电率图52TFe0.75H08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77.54%IACS,标准差1.5151。当标准指标定为75≥%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68,单向接收概率为0.9535/2=0.4768,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7.68%=97.68%。表示指标合理。3.3.5.4BSi3.2-0.7TM00、TM02、TM03、TM04导电率图53BSi3.2-0.7TM00、TM02、TM03、TM04态导电率导电率:样本个数100个,平均值41.70%IACS,标准差0.9394。当标准指标定为40≥%IACS时,标准指标系数=1.81,单向接收概率为0.9648/2=0.4824,由于本标准的规定50%+48.24%=98.24%。表示指标合理。3.3.7耐高温软化温度耐高温软化温度的是材料高温性能的重要表征,代表在高温时材料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满足汽车连接器微型化、多功能、耐高温等的发展需求,依据GB/T33370《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对其耐高温软化温度进行测定。为便于检测,在规定的最低软化温度下保温1h,其软化率应不小于80%。3.3.8内部质量线材的内部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标准中要求线材内部应致密、无缩尾,允许存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轻微缺陷。其缺陷大小和数量应符合YS/T336的规定。3.3.9晶粒度晶粒度对材料的韧性、塑性变形、加工成型有影响,线材的晶粒度按照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进行检验。3.3.10表面质量根据汽车连接器用高强导电铜合金线材行业的要求,线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3.3.11线材卷(轴)重量随着下游客户自动化程度的增加,对线材的重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卷(轴)重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6线材卷(轴)重量>1.0~5.0>5.0~10.0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一)项目的必要性阐述铜合金材料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铜合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国内铜合金材料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在过去中有了长足进步,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解决“卡脖子”问题,减少了国内对进口铜合金材料的依赖。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使我国铜合金材料行业整体呈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据统计,目前连接器用铜材全球使用量在50万吨/年以上。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耐高压、耐高温、高抗拉强度的汽车连接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常规的连接器以黄铜、磷青铜等材料生产导电率低,发热量大,难以满足汽车连接器微型化、多功能、耐高温等的发展需求,更高导电的铜合金材料成为未来电子连接器的选材的趋势。纯铜导电率在100%lACS左右,适用于大电流工况。但是纯铜强度及耐热性差,不适合于小型化及高温发热工况的使用。针对纯铜的不足,铜合金行业陆续开发了C19160、C19400、C19700、C70250等时效强化型铜合金材料,以满足连接器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要求。针对汽车连接器用铜材,兼顾强度、导电和耐高温软化性能的平衡型铜合金将是汽车连接器的发展方向,同时形成了以C19160、C19400、C19700、C70250为主的系列化解决方案。目前市场及客户端汽车连接器设计与材料端选型,并无对应的线材标准可以供参考。目前上下游企业参照YS/T1041-2015《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标准进行设计选材,但是由于带材与线材成型过程的不同,导致性能存在差异,突出的特点是线材强度较带材高,而导电率略低,且无耐高温软化温度的指标要求。而GB/T26132-2017《铜及铜合金线材》是国内常用铜合金线材的通用标准,覆盖国内常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