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_第1页
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_第2页
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_第3页
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_第4页
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水稻生产远程网络培训班

南方水稻田间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

我国水稻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水稻占全国种植面

积80%以上。南方水稻南北约跨15个纬度,东西约跨20个

纬度,海拔从接近海平面到2700米,生态条件差异极大,

带来水稻种植季节多样化、生育进程不一。

进入7月份以来,南方双季早稻正处在灌浆结实期,有

的即将成熟,双季晚稻处在播种或育秧期;中稻多数处在

分蘖末期或拔节长穗期;单季晚稻多数处在分蘖期盛期,

少数移栽期。他们都处在加强管理的关键时期。

一、精准化诊断的关键指标

水稻高产优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要实施田间精准

化管理,就需要进行精准化诊断,就是要了解每个生育

阶段应该长成怎么样子?这就要掌握精准化诊断的关键

指标(主要诊断指标)?

在高产栽培实践中,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色变

化、长势长相是看苗诊断的主要依据(指标),按精确

定量栽培原理,具体诊断指标如下。

(一)生育进程的诊断

在品种与季节的优化匹配基础上,要掌握3个关键叶龄期。

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叶龄期,有效和无效分蘖分界期。

2、拔节期:N-n+3或n-2倒数叶龄期,生理转换,控旺壮秆防倒关键期。

3、穗分化期:叶龄余数3.5-抽穗,攻取大穗关键期。

叶龄进程45678910111213△14151617孕穗抽穗灌浆结实期成熟

移栽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穗分化期抽穗后20天

生育模式SNN-nN-n+3叶龄余数3.5始分化增加生物量500kg/亩左右

将三个关键叶龄期汇成总表

6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112131415171819孕穗

19(18-20)叶○△16

6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11213151617孕穗

17叶品种(粳)○△14

5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113141617孕穗

17叶品种○12△15

5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2131516孕穗

16叶品种○1114

5个伸长节间

1234567810111314孕穗

14叶品种○9△12

4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1△1214孕穗

14叶品种(粳)△13

4个伸长节间

123456789○101113孕穗

13叶品种(粳)△12

12叶品种

123456781012孕穗

4个伸长节间○9△11

11叶品种

1234567911孕穗

4个伸长节间○8△10

苞枝颖花粉花

分梗花形成粉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叶龄期(57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

—化分分及减充

N-n+1叶龄期(N≤12,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者单本稀植条件下)期化化数分实

期期裂期期

(二)茎蘖动态诊断

在培育壮秧、栽后早发稳发基础上,要掌握2个指标。

1、适时够苗:在临界叶龄期(≥5个伸长节间,稍前N-n-1;4个伸长节间或

大苗移栽,稍后N-n+1)达预期穗数苗(一般栽后20-25天)。

2、控制高峰苗量:一般预期穗数的1.3-1.4倍,提高成穗率。

茎蘖动态模式高峰苗最佳抽穗结实期

够苗期

叶龄进程45678910111213△14151617孕穗抽穗灌浆结实期成熟

移栽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穗分化期抽穗后20天

生育模式SNN-nN-n+3叶龄余数3.5始分化增加生物量500kg/亩左右

(三)群体叶色诊断

需要肥料与水分的精准耦合调控,掌握黑黄有规律交替变化。

1、够苗前:叶色深“黑”(顶4>顶3)

2、够苗后~倒2叶:叶色淡“黄”(顶4<顶3)

3、倒2叶~抽穗后20天:叶色深“黑”(顶4=顶3)

4、抽穗后20天后:叶色转淡“黄”(顶4<顶3)

高峰苗

11

生育关键点(N-n)(N-n+3)(叶余3.5~孕穗)

(通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叶龄期穗分化叶龄期

群体茎蘖数计算确定基本苗达到适宜穗数苗最高苗数(穗数1.2-1.3倍)适宜穗数的105%完成适宜穗数

(四)其它实用指标

1、壮秧不超龄,栽后早发,长势强健,平衡、整齐、粗壮。

2、控制中期旺长,减少无效生长(无效分蘖)、低效生长

(倒6、倒5、倒4叶),改善群体质量、降低高峰苗,提

高成穗率(关键点是中期控氮控水)。

3、适宜穗粒结构(稳定适宜穗数,主攻大穗),亩总颖花量

2500-3000万朵、保持正常的结实率(90%)。

4、适时封行(倒2叶期后半期),抽穗期有效茎保持和伸长

节间数相等的绿叶数;基部鞘活、根旺。

5、茎生各叶叶长序数为倒数2≈3>1>4>5(>6)。

关键叶龄(生育点)“四点三段”精确诊断指标

优势分蘖有效分蘖控蘖控旺稳穗攻粒抽穗后

播栽期倒3叶期成熟期

生育进程阶段临界叶龄期阶段阶段20天

“四点三段”

关键点1←第一阶段→关键点2←第二阶段→关键点3←第三阶段→关键点4

12-13叶品种N-n+1N-n+3

14-16叶品种N-nN-n+3

17-18叶品种N-n-1N-n+3

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穗数形成控制无效低效生长粒数形成粒重形成

茎蘖动态精确定量基达到预期穗数苗达到预期穗数达到预期穗

诊断指标本苗数1.2-1.4倍数1.05倍

叶色上3叶SPAD值40-454030-3538-4230-25

诊断相邻叶色比顶4>顶3顶3=顶4顶4<顶3顶3=顶4

指标群体叶色黑渐落黄黄渐回升黑渐褪淡

二、实施精准精细管理要点

产量及其结构指标

水生产目标品质(含安全)指标

精效益指标

定生育过程诊断指标

生育诊断茎蘖动态诊断指标

培群体叶色诊断指标

术壮秧培育、大田密度、肥水管理等

理精准管理其它配套技术

全程生产集成优化技术

1、根据种植制度与最适抽穗期协同安排适宜的播栽期

一般粳稻抽穗结实期适宜温度为24-26℃,籼稻为26-

28℃,应以此作为确定高产群体最佳抽穗结实期的依据,

并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确定合理的播栽期,培育壮秧。

720720

产量700产量700

(公斤(公斤

680680

/亩/亩

))

660660

640640

202224262830202224262830

结实期温度(粳稻)结实期温度(籼稻)

2、培育壮秧

壮秧是培育中、后期高光效群体的重要基础。

当前播量过大,严重影响了秧苗素质的提高。因此,落谷一定要稀。

手栽秧:播种量一定要以培育叶蘖同伸壮秧为依据,根据移栽期秧田

刚停止分蘖的原则来确定。

机插秧:常规稻播量以100g/盘为宜;杂交稻种子千粒重为26-28g的

品种,每盘播干种70-80g,种子千粒重≤25g的品种,每盘50-60g。

落谷稀叶蘖同伸壮秧25天机插壮秧

3、确定合理基本苗

合理基本苗是本田期建立合理群体的起点。

基本苗过少,会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后的高位分

蘖及高次分蘖大量发生;基本苗过多,易使群体总茎蘖数

过多,并会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以前发生的分蘖变为无

效分蘖,均不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

高质量的群体起点必须严格根据移栽后个体能够发生

的有效分蘖数,群体总茎蘖数应与有效分蘖叶龄期够苗的

要求相适应。根据叶龄模式基本苗计算公式确定基本苗数,

有利于提高整个生育期内群体质量。

合理基本苗的计算(公式)

小苗的基本苗(X)计算公式:

式中,N-n—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SN—秧苗移栽叶龄;

机插方式下r一般取0.5~0.8,手栽或抛秧的可达0.8~0.9

以上;

a一般取0.5~1;C一般取1。

中、大苗的基本苗(X)计算公式:

式中,N-n—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SN—秧苗移栽叶龄;

t1—秧苗3叶以上的大分蘖;t2—秧苗2叶以下的小分蘖;

r1一般取0.6~0.9;r2一般取0.2~0.4;a一般取0~0.5。

4、精确定量施肥

用测土配方试验资料,确定N、P、K合理比例。用N肥

的精确用量,确定P、K用量。

目标产量的需N量可用高产水稻每百公斤产量的需N量求得

土壤的供N量,可用不施氮空白的稻谷产量(基础产量)及其百

公斤稻谷的需N量估算

当季利用率适宜取值为40-45%

各主产区精确施肥参数和施氮量

目标产量百公斤籽粒土壤当季氮肥当季亩施氮量

主产稻区

(kg/亩)需氮量(kg)供氮量(kg/亩)利用率(%)(kg)

籼750-8001.7-1.86-740-4316-18

长江中下游

单季稻区

粳750-8001.9-2.06-840-4318-20

南方早稻区籼550-6001.6-1.75-5.540-439-11

南方晚稻区籼600-6501.7-1.85.5-643-4511-13

西南单季稻区籼700-7501.6-1.76-740-4312-14

籼700-7501.5-1.66-743-4510-11

西南云贵高原

单季稻区

粳700-7501.6-1.76-843-4510-12

18

N肥: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一般为7:3~5:5。减少基蘖肥比例,实行

前氮后移能防止无效分蘖的增长,保证无效分蘖期及时“落黄”,

改善中期群体透光条件,为长穗期施氮攻取足穗大穗创造条件。

按叶龄施分蘖肥。分蘖肥宜早,在移栽后1个叶龄内施用,最迟为

N-n叶龄前4个叶龄。严禁在分蘖中后期施N。

穗肥在无效分蘖期“落黄”的前提下于倒4、倒2叶二次施用,比例

为7:3或6:4。

P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K肥分基肥、穗肥,用量各半。

5、调控群体质量的节水灌溉技术

水是肥的“开关”,在肥料合理运筹的基础上,配合以合理灌

溉模式,能收到控水独特的效果。

①提早晒田控蘖,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龄,群体茎

蘖数达穗数的80%左右时即晒田,晒田的控制作用恰好发生在无效

蘖发生叶龄期(对及时完成穗数苗无影响),是控制高峰苗、提高

成穗率的技术关键。

②长穗开始直至成熟期,改水层灌溉为

主为湿润灌溉为主的灌溉方式,多数情况下

田间不保持水层。这一方式,除节水外,其

主要的功能是继续控制无效低效生长,控制

过早封行,减少病虫,尤其是促进根系生长

并提高其活力,延长叶片寿命,防止倒伏,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10

水层

在地

表上

下的

高度

cm浅搁湿

三、强化分类指导,实施精准精细管理

今年南方早春育秧期间低温,夏初高温干旱,近1

个月连续多阴雨,旱涝急转,对水稻产生了一定的不利

影响。

今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相应的鼓

励政策,加上稻谷价格明显上扬,调动了广大稻农的积

极性,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南方水稻种植面积数

量足,技术到位,长势总体喜人。

1、双季早稻生育进程及管理技术

当前,双季早稻正处于灌浆结实期,少数处在抽穗期

主要任务是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主要问题:倒伏、贪青、早衰、及病虫为害

2020-7-323

管理的关键技术:

坚持间歇灌溉,既能提高根系活力,促进结实,还能防倒伏

喷施叶面肥,如钾肥、微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早衰

收割前5-7天断水,防止断水过早

防治病虫害,重点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2020-7-324

2、双季晚稻生育进程及管理技术

当前,双季晚稻正处于播种、育苗期;

主要任务是培育壮秧,适时高质量播种,加强秧田管理;

主要问题:播种过密,高温高湿、苗窜易病,部分播种过晚。

2020-7-325

管理的关键技术:

根据早稻成熟收获时间、种植方式,适时播种

备足种子,留足秧田,抢晴播种,稀播匀播,高质量播种

早施苗肥,施好接力肥

适时喷多效唑等化控促壮

药剂处理种子,出苗后注意稻蓟马、纹枯病等防治

2020-7-326

3、中稻生育进程及管理技术

当前,中稻多处于分蘖末期或拔节长穗期、部分移栽分蘖期

主要任务是早播的及时晒田、施肥穗肥;晚播的尽早移栽,

栽足基本苗,促返青分蘖;

主要问题:密度过稀,苗数不足;晒田不及时,倒伏风险大

2020-7-327

管理的关键技术:

早播的,达到预期穗数苗80%左右脱水晒田,达到倒3叶期因苗施

好拔节孕穗肥,一般亩施尿素7.5kg+复合肥7.5kg(15-15-15)

晚播的,尽早移栽,做到短秧龄移(抛)栽,栽(抛)足基本苗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2:4或5:2:3

破口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飞虱等病虫病防治

受涝田块,及早排水,追施叶面肥和速效化肥,增强秧苗活力、

抗逆性,恢复生长。

2020-7-328

4、单季晚稻生育进程及管理技术

当前,单季晚稻正处于分蘖期盛期,少数在移栽

主要任务是一栽就管、及时晒田控旺促壮

主要问题:迟发,苗不足或中期旺长

2020-7-329

管理的关键技术:

一栽就管,查苗补缺,早施分蘖肥

及早理沟晒田,达到预期穗数苗80%左右脱水轻搁轻晒

达到倒3叶期因苗施好拔节孕穗肥,一般亩施尿素7.5kg+复合

肥7.5kg(15-15-15)

受涝田块,及早排水,追施叶面肥和速效化肥,恢复生长

2020-7-330

特别致谢!

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教授

江西农业大学曾勇军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任万军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黄敏教授

广西农科院梁天峰研究员

云南省农科院杨从党研究员

江西省农科院邵彩虹研究员

安徽省农科院吴文革研究员

贵州省农科院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