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诗词之美”的情境化教学策略_第1页
品味“古诗词之美”的情境化教学策略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诗意,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文化、精神意蕴。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解读古诗词,品味、欣赏、领略古诗词之美。一、创设生活情境,品味古诗词生活之美古诗词的主题、内容、思想、情感等都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古诗词的内容是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古诗词的生活之美。品味古诗词的生活之美,可以从古诗词作者的写作背景展开,也可以从古诗词的内容展开。有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潜入古诗词语言背后,透过古诗词的语言去领略、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因为这首诗篇幅长望而生畏,便应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叙事情境:白居易在送客江滨时,与一位琵琶女相见相识,聆听她的演奏,了解她的身世后,写就《琵琶行》赠予她。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琵琶行》,就能感同身受,深刻地感受琵琶女的深情委婉的倾诉,体会白居易贬谪江州的不幸与挫折感、屈辱感。在整个情境中,教师将《琵琶行》分为四大段:一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的出场;二是琵琶女优美而娴熟的弹奏技术,这是全诗最富魅力、灵性和最显才情的部分;三是琵琶女的身世,是琵琶女不幸的生命轨迹;四是诗人深沉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借助多媒体营造的生活情境,学生容易受到感染,感受到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体会白居易的尴尬、无奈处境。生活情境,让学生领略、品味到古诗词的生活之美。生活情境,能让学生的诗歌学习回归生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立体、综合的情境,催生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古诗词生活情境中,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古诗词产生共鸣。二、创设文化情境,品味古诗词文化之美古诗词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写照。古诗词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精神。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文化之美。古诗词是含蓄的、凝练的、深刻的、跳跃的,教师借助文化情境,就能让古诗词的语言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教师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诗词独特的文化魅力、艺术思想,能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比如,《锦瑟》是李商隐最负盛名的诗歌,尽管诗题是“锦瑟”,但整首诗并非咏物,而仅僅是按照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因此,这一首诗歌其实是一首“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自叙诗,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等等。在教学中,教师以诗歌中的“典故”为载体,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解读诗歌:一是庄生晓梦中对蝴蝶的迷恋;二是蜀主望帝的一片春心托付给啼血鸣唱的杜鹃;三是南海鲛人的眼泪化作了珍珠;四是蓝田美玉在阳光照耀下生出烟霭。围绕典故,教师引导学生解读作者诗歌中的比喻、象征手法。有了这样的文化情境,学生再结合李商隐的身世、创作背景,就能理解诗歌的诗意。文化情境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文化解读。在文化解读中,教师要联系诗歌作者的人生阅历,触发学生的人生感悟。古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高中生在文化情境中感悟古诗词的意蕴、情感,就能揭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与古诗词作者对话。三、创设本真情境,品味古诗词人性之美古诗词是作者精神、情感、心态的折射。古诗词独特的语言艺术,不仅给了作者独特的灵魂安顿方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心灵安顿的方式。创设本真情境,就是要求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结合古诗词本身的语言、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作者的思想情感,解读古诗词。这就是古诗词学习的本真情境。本真情境,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诗心”,品味古诗词的人性之美。比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教师可以模拟诗歌中的相关场景,创设本真情境: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引导学生解读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一首诗歌是作者《归园田居(五首)》组诗中的一首,概括了作者辞官归隐的理由。作者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田园风光,村野气息十分浓郁。其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作者脱离官场的樊笼,是作者心灵自由的宣言,也是身体解放的宣言。本真情境,能让学生把握古诗词作者的品质、志趣、愿望,触摸古诗词展现的人性之美。总之,古诗词需要不断地涵泳、咀嚼、品味。情境化古诗词教学策略,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把握古诗词的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