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6页,有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答题卡上,一律用黑色字迹中性(签字)笔作答。校文学社组织“追古寻今,畅游文海”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一。积累与运用(26分)【活动一】采撷点滴(26分)1.诵诗文,体会先贤精神。诗句精神内核①______,在河之洲。②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爱慕贤淑溯洄从之,③________。④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执著追寻⑤_______,在城阙兮。一日不见,⑥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思念深沉⑦_______,胡不归?微君之躬,⑧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咏叹不公⑨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积极出仕芳草鲜美,⑩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心驰仙境【答案】①.关关雎鸠②.窈窕淑女③.道阻且长④.溯游从之⑤.挑兮达兮⑥.如三月兮⑦.式微式微⑧.胡为乎泥中⑨.坐观垂钓者⑩.落英缤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雎、鸠、窈、窕、溯、兮、达、微、钓、缤、纷”等字的正确书写。2.读春晚,感悟家国情怀。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2023年的春晚,【甲】(A.聚焦B.聚积)人民的梦想,心系人民的幸福,【乙】(A发现B.呈现)出更加饱满的中华民族文化之魂,《碇步桥》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搬上舞台,极富生活情趣,那旧时清凉的风,那天边的jiǎo(①)洁的月,那溪畔的倩影,那淡淡的芬芳,在碇步桥上形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恬(②)静,清新,淳朴,自然。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演绎出何谓“中国绝色”的绝唱。我们祖先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各种色彩:从秋日成熟的朱柿中发现【丙】,从雨过天晴云破处采得【丙】,从群山的剪影采得【丙】,从清晨的天光寻得【丙】,还有舞台展现的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1)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文中②处根据汉字写拼音。①jiǎo()洁②恬()静(2)从文中甲、乙处选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四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清雅的蓝②吉庆的红③远山如黛④东方既白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2.①.皎②.tián3.①.A②.B4.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新民俗,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5.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皎洁(jiǎojié):明亮而洁白。恬静(tiánjìng):恬淡安静。【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甲处。聚焦: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一点。聚积:聚积,聚合。本处指注意于人民的梦想,因此用“聚焦”,故选A。乙处。发现:发觉;经过探索研究认识或找到前人没有认识或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呈现:显出;露出。本处指显露出文化之魂,因此用“呈现”,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结构混乱,可删掉“的原因”。【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第一处,朱柿是红色的,因此用②“吉庆的红”;第二处,“雨过天晴云破处”是蓝天,因此用①“清雅的蓝”;第三处,根据“群山的剪影”可知用③“远山如黛”;第四处,根据“清晨天光”可知用④“东方既白”;故选A。3.览名著,传承文化经典。【专题一】:巧识书名,走近经典文段一: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做了宦者做的官,中令书,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他死后,他的外孙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文段二: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1)【文段一】中的“书”是指《_______》,【文段二】中的“这部书”是指《_______》。【专题二】:火眼金睛,辨误经典下面是三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小兰:《说文解字》是东汉史籀所作、书中兼收小篆、籀文“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小李:《大学》一书,循序渐进地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小赵:《楚辞》中的《离骚》,相传是屈原放逐时所作。他常用“美人香草”比喻忠贞的爱情。(2)说法错误的同学一是____________(写学生名字)。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说法错误的同学二是___________(写学生名字),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答案】3.①.史记②.战国策4.①.史籀②.许慎③.小赵④.比喻“政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第一空,结合“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书,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做了宦者做的官,中令书,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他死后,他的外孙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可知,此处书籍是《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四年,才得以完成。第二空,结合“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可知,此处书籍是《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字典、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被誉为“天下第一种书”。应把“史籀”改为“许慎”;《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在《离骚》中,屈原开创了将“美人香草”用作政治辟喻的传统。故小赵的说法错误。据此作答即可。二、阅读(64分)【活动二】重温经典(22分)栏目一:品古诗,跨越时空隧道。(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诗意在慰勉友人不要在离别之时悲哀。B.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C.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苦,惜别之中显出旷达。D.尾联“歧路”照应送别,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情感?【答案】4.D5.对偶/夸张。表现诗人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体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D.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这里说“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错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鉴赏。从修辞角度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对偶、夸张手法,把两人之间的距离夸大到天涯。这两句恰如老朋友的殷殷嘱托,告诉朋友: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这里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栏目二:学古文,领略奇山异水。(16分)吼山①石壁,悉由斧凿成,峭削②百余仞,乍见亦可观,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每相去③数丈。留石柱一以支之。上宇下渊,门闼④洞穴窈窕⑤纡回。雨后,飞瀑缀帘而下,余等自处望,兴不可遇⑥,呼小舟游其中。潭深无所用篱,每一转折,则震荡数四,舟人皆股慄⑦。因停舟石壁下,观玩良久。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轩⑧前草,深丈余矣。(袁宏道《吼山》)【注释】:①吼山:在浙江省绍兴市城东25里。②峭削(qiàoxuē):险峻陡峭的山崖。③去:距。④闼:门。⑤窈窕:深远的样子,⑥遏(è):止、抑制。⑦慄(lì):恐惧而肢体抖动。⑧轩:较小的室,指山房。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查阅字典法为:①做;②作为;③是;④被;⑤认为。(1)为:每相去数丈课内迁移法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2)数:飞瀑缀帘而下名词作状语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3)缀帘: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B.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C.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D.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2)因停舟石壁下,观玩良久。9.请简要概括文中“潭水”的特点,并说说“舟人”由此产生了何种情感。【答案】6.①被②几③像缀帘一样7.B8.(1)我们从外面向里望去,游兴不可遏止。(2)于是停船在岩石峭壁之下,观赏玩味了很久9.“潭水”特点:①黑(色黑如墨):②深(深不可测)。“舟人”情感:①恐惧/害怕。【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山下的骨头化石被工匠们乎铅挖走。为:被。(2)句意:每每相距几丈远。数:几。(3)句意:雨水像缀帘一样从空降落。缀帘:像缀帘一样。【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陶家在这里建有一座山房,景致非常清幽奇异,但是非常荒败。“陶氏有山房在此”是主语,后应断开;“颇称幽奇”和“然荒芜甚”结构相同,都修饰主语“山房”,中间应断开。故断句为: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1)注意重点词翻译:兴:兴致;遏:阻止。(2)注意重点词翻译:因:于是;观:观赏。【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1)根据“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可知,“潭水”的特点是水色漆黑,深不可测;根据“上宇下渊,门闼洞穴,窈窕纡回”可知,“潭水”的特点是深远回;根据“潭深无所用篙,每一转折,则震荡数四”可知,“潭水”的特点是波涛汹涌震荡。(2)根据“舟人皆股慄”可知,“舟人”产生了山摇地动、心神出窍、惊恐万分的感情。【点睛】参考译文:吼山的石壁,全都是由斧头凿成的。险峻陡峭的山崖高万丈,一见就觉得值得观赏。山下石壁的骨根被匠人凿开移走了,积水成为深潭,看上去漆黑如墨,深度不可测量。每每相距几丈远就留有一根石柱支撑着。上为蓝天下是深渊,石门洞穴,深远逛回。大雨过后,雨水像缀帘一样从空降落,我们从外面看去,兴致高昂,难以抑制。喊来一条小船,(乘船)在水中游玩,潭水深深不能用船篙,每到一个转折处,(小船)就震荡多次,船中的人都吓得大腿发抖。于是把船停在石壁下,观赏把玩很久。陶家在这里建有一座山房,景致非常清幽奇异,但是非常荒败,山房前面的草,深有数丈了。【活动三·对话文字】(42分)栏目一:品散文,丰盈内心世界。(20分)锻打刘成章①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子和柿子。②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等。③这片沃野,叫作泾阳。④现当代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出自这里: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如今都已作古。⑤作家白描也出生在这里,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丫丫,花开正红,他热爱这片沃野,退休后回到这里汲取灵感,埋头写作,推出了一本抒写家乡的皇皇巨著:《天下第一渠》。⑥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⑦叮!咣!叮!咣!火花四溅!⑧他和泾阳的一位铁匠,奋力打铁。⑨白描抡着老锤。⑩一块烧红的铁,被他们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锻打,又翻转来锻打。锻打!锻打!叮咣锻打!(1)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⑪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剧痛中变形、升华。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⑫(2)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白描的肋间如波涛起伏,那是他的肺在紧张呼吸,他在喘息。⑬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⑭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⑮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⑯我似乎看见,一缕又一缕的历史云烟,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飘过,旧石器时代来了,又走了。新石器时代来了,也走了。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而铁器时代的开启,是三千多年前,是春秋战国,也就是白描刚写过的兴修郑国渠的年月。兴修郑国渠,工程浩大,十万人参加,每天会用坏多少工具,而白描此时的行为,活像是为郑国渠出力。我猜想,白描在抢着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想到这些。⑰到了蒸汽时代,与它伴生的《国际歌》一直这么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好啊,咱们就烧,就打!⑱在悲壮激越的歌声中,泾阳竖起了一座浸透着党的光辉的革命丰碑:安吴青训班。⑲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我猜想,白描在抢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⑳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通过白描手里的老锤,在铁匠炉前,在铁砧上,得到了和谐的交融。㉑这是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线条粗犷。㉒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㉓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㉔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㉕它演绎的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内心笃定,永不退缩,求索极致。㉖法国大作家左拉曾在作品中说,因为看铁匠打铁,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我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但是,白描打铁的健美姿态,确实震撼了我,给了我力量,我觉得我年轻了好几岁。㉗白描的怀前虽然有围裙,但是打铁时溅起的火花,还是向他的两臂、颈部和脸上,直奔而去。我看见一簇火花,似乎已经烧进他的肌肉里。他好像成了一块钢铁。他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炉火的照耀下,像灿烂的火花。㉘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㉙无数的星星拱围着他,他好像站在星空之中。㉚白描浑身大汗淋漓,忘情地抡着老锤,他在说:㉛“我也是在锻打自己!”㉜生命,永远需要不息的追求。㉝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10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泾阳出过“泾渭分明”等一些成语,于右任等现当代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也是出自这里。B.白描是个作家,出生在泾阳,退休后也回到泾阳。他的打铁体现了他对生命的不息的追求。C.白描抡老锤时,脑子里实际就在想,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D.“我也是在锻打自己”中的“锻打”有“磨炼”的意思,表明白描是个有勇气自我革新的人。11.选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1)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修辞角度)(2)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描写角度)13.根据本文内容仿写句子。例:我震撼于课本中的敲鼓,隆隆隆隆,多么豪放。(内容重复不得分)我震撼于文本中的____,____,____。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本文所表达的情感。(写出三点即可)【答案】10.C11.①“我”是第一人称,给人亲切、真实感:②(“我”是事件的观察者、参与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寄托作者(钦佩)情感;④增强故事的抒情性(可信度)。12.(1)运用比喻修辞(将“锤铁”比作“暴雨雷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铁匠们锤铁时的力度大/气势磅礴。(2)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白描锻打时的粗犷/阳刚形象(健美姿态),侧面表现了作者观看打铁场面时的激动(震撼)。13.①.锻铁②.咣咣咣咣③.多么磅礴14.①赞美泾阳,人杰地灵;②赞美锻铁的健美姿态;③赞美锻铁场面所带来的美感;④赞美锻铁所传递的工匠精神;⑤赞美(敬佩)有志气的劳动者不惧困难、进取拼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C.“脑子里实际就在想”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第⑲段“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我猜想,白描在抢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可知,“我”猜想白描抡老锤时一定会想到,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称的选用。结合第⑭段“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第⑮段“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第⑯段“我似乎看见,一缕又一缕的历史云烟”,第㉝段“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可知,“我”是第一人称,以“我”的身份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我”是白描的锤铁的观察者,观看锻铁的参与者,作为行文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寄托作者对铁匠(工匠)的钦佩情感,用“我”行文更利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以第一人称行文,可以增强故事的抒情性与可信度。【12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1)句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结合“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分析,句中把白描和铁匠锤铁比作中“暴雨雷霆”,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描和铁匠锤铁时的气势磅礴,表现了白描和铁匠的力气十分巨大;(2)句要求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给“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分析,这是对白搭的外貌进行描写,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白描锻打时的粗犷/阳刚形象(健美姿态),结合第⑬段“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第⑭段“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第⑮段“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可知,这段外貌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作者观看白描打铁场面时的激动(震撼)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时,要注意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内容相关,同时还要注意字数。示例1:我震撼于文本中的抡锤,叮咣叮咣,多么有力!示例2:我震撼于文本中的铁火,飞溅飞溅,多么璀璨!【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主旨。文章记叙了作家白描写书、劳动、锻打自己,以及对磨砺精神的体验和思考。作者认为:铁在高温下千锤百炼方成器,白描打铁其实也在锻造自己的意志和精神,体现了他迎难而上的不懈追求;结合第㉑段“这是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线条粗犷”,第㉒段“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第㉓段“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第㉔段“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第㉕段“它演绎的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内心笃定,永不退缩,求索极致”可知,作者由白描打铁引发了对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的联想,展现了白描等劳动者在历史进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赞美锻铁的健美姿态;结合第㉜段“生命,永远需要不息的追求”,第㉝段“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可知,作者赞美锻铁所传递的工匠精神;赞美有志气的劳动者不惧困难、进取拼搏,抒发了作者对劳动者的由衷赞美。栏目二:读科普,体悟文人哲思。(12分)国宝小档案——玉兔饰李想张劲硕①虎去神州,兔奔华夏。癸卯兔年悄然来临。温顺的兔子将接棒凶猛的老虎,成为国人最关注的生肖。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遇到许多与兔相关的文化符号,在这些符号中,文物中的兔子无疑是最为形象的。栩栩如生的兔子跨越千百年的时光,可爱灵动地呈现在今人面前,诉说着它们承载的历史。②我国现存最早的与兔相关的人类制品是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玉兔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这件玉兔饰出土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长6.8厘米,宽1.9厘米,厚0.2厘米。玉兔呈飞奔状,头微微向上扬,两耳紧贴后背,短尾上翘,后腿抬起。它的下部有一条长方形凹边,凹边上对钻4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表明这件玉兔饰可能与其他器物连缀在一起使用,或为冠饰,或为梳背。工匠用寥寥数刀便将兔子的神韵展现出来,新石器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先民制玉技艺之高超,着实令人惊叹。在古代遗存的兔形文物中,玉制的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些还是出土于帝后级别的王者大墓:如安阳殷墟妇好墓中的玉兔、明定陵中的金环玉兔耳坠等。③这些玉质的兔子和传统文化中常说的“玉兔”是否有联系呢?可以说毫无关系,古人所说的玉兔,更多的时候特指月中兔,古人认为月亮上生活着一只兔子(也有说是一只蟾蜍,或者是一只兔子和一只蟾蜍),根据文献记载,月与兔的组合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在《天问》中曾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夜光即月亮,菟,就是兔子。通过这四句诗,我们知道在古人心中月亮是可以复活的。由此推论,月中兔很有可能也有长生不老的本事,所以后世出现了许多兔子捣不老神药的传说。④事实上,兔子捣药的神话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两汉时期神仙思想的盛行,使兔子捣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更广。在这一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能看到西王母身边有负责捣药的兔子形象:它们或跪或站,一手扶药臼,一手握药杵,忙得不亦乐乎。《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是能预知人类命运、掌管人类生死的女神,她住所附近遍布不死药,兔子跟从西王母而获得制造这种药的能力,此外,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如晋人傳玄在《拟天问》中说“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唐代诗人陆龟蒙在《上云乐》中说“青丝作笮桂为船,白兔捣药蛤蟆丸”,诗句中的“蛤蟆丸”正是不老药,今天大家熟悉的嫦娥、玉兔的组合出现在唐代,当时人们视嫦娥为月主,在月亮中捣药的兔子自然就成为嫦娥的下属,这才有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⑤兔子为什么会与月亮有关?古人是通过什么逻辑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呢?屈原在《天问》中没有言明,后世的学者则给出了很多解释,强行把兔子的生理习性和月亮的周期变化联系起来。张衡《灵宪》云“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王充《论衡》云“兔,月气也”。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兔子的孕期为29-30天,正合月亮周期;兔子生育后很快能交配再孕育下一代,且兔子生产多在晚上,恰与月亮、女性属阴特点相合。此外,兔子的三瓣嘴,也让古人联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故将它们视为“明视”,寓意“明月之精,视月而生”。由于与月亮有着深厚的渊源,所以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兔子都会“火”一把,这也让它成为十二生肖中最为忙碌的一个小动物。⑥在中国人心中,兔子不仅是动物学中哺乳纲兔科的动物,它早已超出生命实体的范围,上升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02期,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现存最早的玉兔饰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制品,体现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先民制玉技艺之高超。B.古人所说玉兔,更多时候特指月中兔。玉质的兔子文物和传统文化中常说的“玉兔”毫无关系。C.从“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中可以得知在古人心中月亮是可以复活的。D.今天大家熟悉的嫦娥、玉兔的组合出现在唐朝,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神仙思想的盛行息息相关。16.兔子为什么会与月亮有关?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三点原因。17.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案】15.D16.①兔子孕期正合月亮周期;②兔子生产(生育)多在晚上,与月亮、女性属阴特点相合;③兔子三瓣嘴,让古人联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17.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玉兔饰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使说明更有说服力。【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今天大家熟悉的嫦娥、玉兔的组合出现在唐朝,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神仙思想的盛行息息相关”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 ④自然段“事实上,兔子捣药的神话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两汉时期神仙思想的盛行,使兔子捣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更广”“今天大家熟悉的嫦娥、玉兔的组合出现在唐代”可知,神仙思想的盛行实在两汉时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第⑤段“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兔子的孕期为29-30天,正合月亮周期”“兔子生育后很快能交配再孕育下一代,且兔子生产多在晚上,恰与月亮、女性属阴特点相合”“此外,兔子的三瓣嘴,也让古人联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可概括为:①兔子孕期正合月亮周期;②兔子生产(生育)多在晚上,与月亮、女性属阴特点相合;③兔子三瓣嘴,让古人联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分析。根据“长6.8厘米,宽1.9厘米,厚0.2厘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玉兔饰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栏目三:看热点,感受科技魅力。(10分)【材料一】去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其在推出后的几周内就风靡全球,推出两个多月,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1亿,被称为互联网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它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行为,与用户进行自然交互,具有海量数据和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它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写诗、撰写文章、编写代码、翻译等,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趋白热化,黄铁军认为,ChatGPT未来有望演变成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和生态。ChatGPT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和常识偏差等诸多问题,还面临训练数据来源合规性、数据使用的偏见性、生成虚假信息、版权争议等人工智能通用风险。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对于ChatCPT应用边界加以管控,建立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管理法规。同时加强治理工具的开发,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材料二】2023年中国消费者获取ChatCPT相关信息的渠道(数据来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运行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数据)【材料三】面对ChatGPT,人类不需要恐慌,但需要警惕,在ChatGPT触及以及未触及的领域,人类需要更多发挥自身优势。那么人类的优势是什么?第一是①。人类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创新、发明新技术和解决问题,这是人工智能和ChatGPT所无法取代的。例如,人类通过创新发动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二是②。虽然ChatGPT可以处理自然语言并与人类进行交互,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理解和表达情感。例如在幼儿教育领域,幼儿需要学会与人交往,需要学习处理情绪,而这恰恰是ChatGPT无法实现的。第三是③。社会中每个岗位不仅有工作内容,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感。而ChatGPT无法对其所完成的工作负责,相反,它的工作责任会落在人的身上,第四是④。ChatGPT基于训练和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但人类有时会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或者考虑道德和伦理原则,这是ChatGPT无法实现的。在纠纷案件中,道德与法律常是两难问题,有经验的法官通常会做出既符合人性,又不违反法律的判决。ChatGPT本身是依托于一定规则与算法训练而来,导致其回答缺乏直觉和道德判断这些超脱于规则与算法之外的元素。18.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内容的一项是()A.ChatGPT在推出后几周内就风靡全球,被称为互联网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B.ChatGPT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行为,流畅地与用户对话,还能写诗、撰写文章、编写代码等。C.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趋白热化,ChatGPT已经演变成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和生态。D.ChatGPT是把双刃剑,我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关法规,加强对其应用边界的管控。19.简要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0.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人类具有哪些不会被ChatGPT替代的优势。(在相应的横线上填空)【答案】18.C19.①2023年中国消费者获取ChatGPT相关信息的渠道中,“社交平台”(或:“社交平台”和“新闻资讯平台”)占比最高;②“亲朋好友谈话间得知”占比最低。20.①创造力和创新能力;②情感交流;③责任感;④直觉和道德判断。【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C.结合材料一“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趋白热化,黄铁军认为,ChatGPT未来有望演变成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和生态”可知,“ChatGPT已经演变成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和生态”错误,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解答此题时,先紧扣图表主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运行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数据”,纵向比较,明显看出2023年中国消费者获取ChatGPT相关信息的渠道中,“社交平台”占比最高;“亲朋好友谈话间得知”占比最低。语言要简洁、准确、连贯。【2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结合“人类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创新、发明新技术和解决问题,这是人工智能和ChatGPT所无法取代的。例如,人类通过创新发动了四次工业革命”可得: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虽然ChatGPT可以处理自然语言并与人类进行交互,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理解和表达情感”可得:情感交流;结合“社会中每个岗位不仅有工作内容,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感。而ChatGPT无法对其所完成的工作负责”可得:责任感;结合“ChatGPT基于训练和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但人类有时会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或者考虑道德和伦理原则,这是ChatGPT无法实现的”可得:直觉和道德判断。三、作文(60分)【活动四·书写心声】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向温暖出发,去采撷亲人的关怀;向童年出发,去寻觅欢乐的时光;向梦想出发,去拼搏美好的未来;向书海出发,去寻觅哲人的智慧……出发,是走在路上,看芳草鲜美;是遇见未知,感受天地与爱。出发,是告别,亦是迎接。请以“向出发”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