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潮起钱塘江,péngpài______亚细亚。”这句话写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之际。的确,xiōngyǒng_______的钱江潮惊艳四座:气势磅礴的一线潮让人rèxuèfèiténg__________,柔情似水的交叉潮令人táozuì_________回味。钱江潮呈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视觉盛宴,正应了苏轼的那句“八月十八潮,zhuàngguān_________天下无”呀!【答案】①.澎湃②.汹涌③.热血沸腾④.陶醉⑤.壮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结合语境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澎”“汹”“沸”“陶”笔画较复杂,易写错。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花蕾(lěi)笨拙(zhuó) B.单薄(báo)衣襟(jīn)C.颓然(tuí)沮丧(jǔ) D.曝晒(bào)凝视(ní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笨拙(zhuó)——zhuō;B.单薄(báo)——bó;D.曝晒(bào)——pù。故选C。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的辨析。B.盘据要津——盘踞要津。故选B。4.“殇”字本来的意思是“没有成年就死去”,这个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相同或相近()A.扬 B.觞 C.殁 D.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B.已知“殇”字的意思是“没有成年就死去”,殇的右边表音。“觞”的右边和““殇””的右边相同,表音。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殇”和“觞”的读音可能相同或相近。故选B。5.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旆(pèi)”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旗饰 B.钱币 C.方向 D.军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旆(pèi)”的形旁是“方”,“方”常用义为“方形”,同时来自另一个部首“㫃”。“㫃”在古文字中模拟古代旗帜的形象,故和“旗帜”有关。旆,释义:1、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的飘带。2、泛指旌旗。故选A。6.被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在杭州市滨江区飞虹路3号。以下关于“飞虹路”地名拼写正确的是哪一项()A.FEIHONGLU B.FeiHongluC.FEIHONGLU D.FEIHONGLU【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音节的拼写规则。路名、地名拼写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并且不标注声调;特指某一地名的拼音要连写;遇到“县、市、街、路、湖、公园”等各地通用的通名,需要跟前面的专属名字空一格。“飞虹路”应该把“飞虹”和“路”中间空一格,全部大写。故选A。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A.拊掌大笑(拍手)B.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队伍)C.别枝(横斜的树枝)D.两山排闼送青来(排列整齐的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排闼:开门。闼:小门。故选D。8.下列填在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贺知章曾赞怀素:“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______。”A.画龙点睛 B.惟妙惟肖 C.笔走龙蛇 D.妙笔生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A.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深刻而生动。B.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
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D.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题干中赞美的是怀素的书法,故选C。9.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下列作品符合这一特点的是哪一项()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柳公权书法特点是字体结构非常的遒劲,且每一个字都非常地严谨笔画刚劲有力,笔画书写流畅、用笔变化丰富,丰润劲朗,雄强坚毅,风神俊逸,沉着果敢,正大光明,直指心性。柳公权是唐代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以楷书最为著名,他的楷书出自颜真卿,并和颜真卿齐明,并称为“颜筋柳骨”。A.出自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楷书书法作品。其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B.出自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楷书书法作品。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C.出自赵孟頫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是楷书书法作品。该碑结体灵秀绰约,运笔精致遒劲,布局疏密相杂,气韵秀媚爽朗。D.出自柳公权的《玄密塔碑》,此书法作品的字体是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故选D。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同学们,你们见过“十四冬”的火炬吗?B.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C.“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系列新品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D.音乐剧《三星堆》让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相逢,让音乐剧与传统文化相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B.“知过非难,改过为难”和“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分别表达了两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观点,即认识到错误并不困难,但改正错误却很难;说出善良的话并不难,但真正付诸行动却很难。这两个分句在意义上紧密相关,且都是围绕同一主题或思想展开时,使用分号隔开。如: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故选B。11.下面的词组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是哪一项()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______;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______;我深深地爱看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______;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______。①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②流露着谦逊的笑窝③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④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①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这个比喻将心脏的跳动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相联系,表达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生命力。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④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血液在身体内流动,如同长江和黄河的浪波一样,充满了力量和活力,象征着祖国的繁荣和发展。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③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黄色皮肤作为中华民族的特征之一,代表着祖先的遗传和文化的传承,这个比喻强调了个人与祖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②流露着谦逊的笑窝”。这个比喻形容黑色的眼睛中透露出谦逊和温和,代表了中国人的谦逊品质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这个顺序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展现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每个填空都与祖国的某个方面相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诗意的表达。“①④③②”是一个恰当的填空顺序。故选B。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童年》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温柔、怯弱的舅妈纳塔利亚。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是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气氛。C.“长坂桥张飞退曹军”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结尾处的“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从正面衬托出张飞对曹军的震慑。D.“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描写了桑娜矛盾的心理,反映了她同情他人的善良本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辨析。C.“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是动作描写,写的是曹军在听到张飞怒喝之后受到惊吓的样子,是从侧面反映了张飞的神勇,而不是正面。故选C。13.下面这段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哪一项()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A.京剧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B.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C.京剧发展更重要的是创新,才能将之推向新的高度。D.“老生三杰”“伶界大王”“武生宗师”“四大名旦”都是优秀的演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由“早期有”“光绪年间”“之后”可知,通过提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演员,说明整个段落的重点还是在于强调京剧艺术的传承。因此,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京剧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了创新的因素。故选A。14.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写。(1)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字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伯牙鼓琴》(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__。——《月光曲》(3)李纲是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在大臣们提出对金朝割地求和的奏议后,他对宋钦宗奏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有情:“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写出了对生活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道出了令人欢呼雀跃的寻芳所得;“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答案】①.破琴绝弦②.不复鼓琴③.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高山流水⑤.水天相接⑥.洒满了银光⑦.祖宗疆土⑧.当以死守⑨.不可以尺寸与人⑩.少小离家老大回⑪.万紫千红总是春⑫.如今直上银河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和名篇名作的识记。(1)《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后锺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锺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断,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人们用文中的“高山流水”这四个字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书写时注意“弦、鼓”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洒”的正确写法。(3)根据关键词“李纲”“各地求和”,结合所学可知为: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祖先们留下的领土,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来捍卫,即使是极其微小的部分也不能让给他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领土主权的坚定守护决心,强调了对其祖先所建立疆土的尊重和忠诚。书写时注意“疆”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注意“离、紫、银”的正确写法。非连续性文本。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月月和同学查找到的《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相关资料。材料一: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是2023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水域中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该年台风季整体强度较高,但生成数量严重偏少,在有记录以来仅多于2010年。尽管受厄尔尼诺发展影响,已生成的台风具有强度整体偏高、超强台风比例较高,寿命整体偏长、路径复杂多变、预报难度大等特征,但从数量严重偏少的角度而言,该年台风季仍然是一个明显不活跃的台风季。材料二:①7月中旬,台风泰利生成发展,达到台风级,并成为2023年登陆中国的首个台风。随后台风杜苏芮与台风卡努于7月下旬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并发展为超强台风,前者以偏南路径通过巴士海峡后登陆中国福建晋江,后者则长时间存活并走出罕见的之字形北上路径。②8月上旬,台风兰恩在日本以南生成并发展为超强台风,随后北上登陆影响日本。8月中旬,原中东太平洋飓风多拉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获编成为台风多拉。8月下旬,台风苏拉、达维、海葵、鸿雁先后生成,前后接力形成2023年首次与第二次三台风,其中“苏拉”在菲律宾以东近海回旋数日后于巴士海峡发展为17级以上超强台风,最终在中国广东登陆;“达维”为远洋北上发展,达到强热带风暴级;“海葵”西行发展达到超强台风级,先后登陆中国台湾、福建、广东三省;“鸿雁”为远洋北上发展而后逐渐偏西行进,达到强热带风暴级。材料三:中国台风等级表二分钟中心最大风速热带气旋等级蒲福风级单位:米/秒热带气旋等级蒲福风级单位:米/秒超强台风16级及以上≥51.0强热带风暴10~11级24.5~32.6强台风14~15级41.5~50.9热带风暴8~9级17.2~24.4台风12~13级32.7~41.4热带低压6~7级10.8~17.1(来自百度百科,有删改)15.在2023年,对福建南安影响最大的台风是()A.鸿雁 B.达维 C.苏拉 D.杜苏芮16.从材料二可知,2023年8月,登陆中国的台风一共有()A.2个 B.4个 C.5个 D.6个17.结合材料三,可以猜测,台风“海葵”的蒲福风级约为()A.8~9级 B.12~13级 C.14~15级 D.16级及以上18.下列关于2023年台风总体特点的说法,与材料一相同的是()①路径复杂多变②强度整体偏高③数量整体偏多④寿命整体偏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月月在查找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的资料,对台风“卡努”特别感兴趣。请你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帮月月将“卡努”的特点概括出来。(至少写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D16.A17.D18.C19.台风“卡努”具有寿命偏长、路径复杂多变、强度高等特点。【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二的第①段“随后台风杜苏芮与台风卡努于7月下旬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并发展为超强台风,前者以偏南路径通过巴士海峡后登陆中国福建晋江”可知,在2023年,对福建南安影响最大的台风是杜苏芮。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二的第②段“8月下旬,台风苏拉、达维、海葵、鸿雁先后生成,前后接力形成2023年首次与第二次三台风,其中‘苏拉’在菲律宾以东近海回旋数日后于巴士海峡发展为17级以上超强台风,最终在中国广东登陆;‘达维’为远洋北上发展,达到强热带风暴级;‘海葵’西行发展达到超强台风级,先后登陆中国台湾、福建、广东三省;‘鸿雁’为远洋北上发展而后逐渐偏西行进,达到强热带风暴级。”可知,2023年8月,登陆中国的台风有‘苏拉’‘海葵’。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二的“‘海葵’西行发展达到超强台风级”和材料三的“超强台风,蒲福风级16级及以上”可知台风“海葵”的蒲福风级约为16级及以上,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尽管受厄尔尼诺发展影响,已生成的台风具有强度整体偏高、超强台风比例较高,寿命整体偏长、路径复杂多变、预报难度大等特征,但从数量严重偏少的角度而言,该年台风季仍然是一个明显不活跃的台风季”可知,与材料一相同的是①路径复杂多变②强度整体偏高④寿命整体偏长。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材料二“随后台风杜苏芮与台风卡努于7月下旬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并发展为超强台风”“后者则长时间存活并走出罕见的之字形北上路径。”和材料三的“超强台风,蒲福风级16级及以上”等可知,台风“卡努”具有寿命偏长、路径复杂多变、强度高等特点。说明性文本阅读。2018年以来,福建省遭遇了多次台风的袭击。那么是不是每次台风带来的都是灾害呢?针对此问题,月月查找了这份资料。台风的功与过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②盛夏,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25%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来自百度百科,有删改)20.盛夏,人们为什么会盼望台风到来()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 B.想利用风力发电,缓解电力紧张。C.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D.经常狂风暴雨,自然气候恶劣。2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台风的“功”()A.有利于鱼群生长 B.缓解高温酷暑C.防止地震发生 D.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2.关于慢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地震与一般的地震稍微不同。 B.慢地震可以逐渐释放地壳中的能量。C.慢地震持续的时间是一周。 D.慢地震是用剧烈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能量。2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可以我国解决东南沿海的干旱问题。B.台风能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有效地消除地震带来的损害。C.由于台风中心的低气压,海底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浮到海面上。D.台风有助于缓解高温、节约煤炭资源,又能对渔业等产生有益影响。24.第①自然中“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如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或移动。”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月月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台风虽然有这么多“功”,但是今年的台风给她的故乡南安带来了许多灾害,比如泥石流、洪涝等。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或相关工作人员该如何预防台风?(至少写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A21.C22.B23.D24.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漩”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25.①台风来临时,要注意锁紧门窗;②晾晒的衣服也要及时收起;③台风天气发生时,人们最好不要在室外逗留。【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②段,读句子“盛夏,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可知,盛夏时,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因此人们会盼望台风到来。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第③段,读句子“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第⑤段,“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第⑥段,“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可知,A、B、D三项都是台风的“功”。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第⑥段“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可知,慢地震可以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逐渐释放地壳中的能量。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有误,根据第②段“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可知,说法错误;B.有误,根据第⑥段“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可知,“台风能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有效地消除地震带来的损害”说法错误。C.有误,根据第⑤段“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可知,“由于台风中心的低气压,海底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浮到海面上”说法错误。故选D。【24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①段,读句子“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如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或移动。”可知,“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这句中把“江河中的涡漩”比作“台风”,这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让读者能直观快速地了解台风。【25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阅读。结合台风的危害和常识解答,答案不唯一。如:①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气象信息。②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易被大风刮落的物品及时搬移到室内或其他安全地方。③关闭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并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文学类文本阅读。月月和小伙伴们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是不同的,在作家笔下,更是别有一番风趣。因此,他们特意阅读了杨俊文叔叔写的《故乡的风》这篇文章。故乡的风①锦州风大。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③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吹倒了院落门前的木栅栏,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的破碎。⑤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我仅在这里放过一次风筝。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常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⑨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4日,内容有删改)26.我们上学戴风镜最关键的原因是()A.防风 B.装酷C.御寒 D.防风里的沙子27.下列词语中,全部都在描写故乡风的特点是()A.个性十足温和湿润 B.生猛异常轻盈温柔C.气势恢宏生猛异常 D.飞沙走石漫天席卷28.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写到四季的风,主要是为了表达()A.故乡常年风干、风大、风多。 B.冬天刮的大北风,能把棉衣打透。C.故乡的春天是大风恣肆之日。 D.“我”羡慕江南的春天,讨厌家乡。29.下面的文段应该放在文中哪个位置最合适()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A.⑥~⑦ B.⑦~⑧C.⑧~⑨ D.⑨以后30.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第⑤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写出风镜的价格,突出了家里穷。B.“刮黄天儿”是故乡的风的别称,形容故乡风大且沙尘含量大。C.我放的“鹰”之所以能搏击长空,除了风大,更重要的是我技术好。D.第⑧自然段中多处引用诗句,突出了作者的年少无知、见识浅薄。31.第④自然段“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摊板,吹倒了院落门前的木栅栏,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6.D27.D28.A29.C30.B31.排比。这样写突出表现了风力的凶猛,沙子到处都是。32.①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③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④点明主旨的作用。【解析】【26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⑤段“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这个句子可知我们上学戴风镜最关键的原因是防风里的沙子。故选D。【27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第①一④段可知,故乡的风的特点是个性十足,生猛异常,气势恢宏、风力助推沙尘飞沙走石、漫天席卷。所以全部都在描写故乡风的特点是词语飞沙走石、漫天席卷。故选D。【28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⑧段描述了作者对于故乡四季风的感受和记忆。提到了冬天的大北风、春天的大风、夏天的风小以及秋天的风更甚。这些描述都是为了强调故乡的气候特点,即风干、风大、风多的特点。故选A。【2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衔接排序。题干中给出的句子“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这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句承接上文说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是接着第⑧段内容写的。第二句引出下文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改变了家乡风貌。与第⑨段内容故乡人植树改变家乡的梦想,以及后来故乡人梦想的实现相衔接。所以这个句子放在⑧~⑨段合适。故选C。【3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A.第⑤段“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这个句子是说两种风镜的价格不同,没有反应家里穷。此选项说法有误。C.第⑦段“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这些句子可知我放的“鹰”之所以能搏击长空,除了风大,更重要的是父亲糊的风筝好。此选项说法有误。D.第⑧自然段“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这些句子中可知引用诗句是说明了江南风的温柔,并不是突出了作者的年少无知、见识浅薄。此项说法错误。故选B。【3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及修辞手法。第④自然段“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摊板,吹倒了院落门前的木栅栏,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三个短语结构相似,都是“动词+了+名词”的形式,且都描述了风力的作用结果,形成了排比,增强了句子的语势和节奏感。应用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沙尘暴的肆虐场面,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沙尘暴带来的破坏。【3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阅读全文,结合第②段“童年记忆里的风……”第③段“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第④段“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第⑤段“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第⑨段“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写作的内容都与“故乡”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简易版店铺转让协议合同
- 2025购销个人物品合同协议书
- 《2025糖果买卖合同》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合作合同协议(流量互推)
- 2025年短视频合作开发合同协议
- 2025年短视频广告投放合同协议(精准定向)
- 2025财务人员劳动合同书范本(标准版)
- 2025酒店股权转让协议合同
- 2025租赁装载机合同范本
- 2025新版个人向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农机电器设备使用维护》课件-项目一:农机电气系统基础
- 监理项目预算管理办法
- 10KV工程裸导线绝缘化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孤独感城市环境-洞察及研究
- ETX12.0.4安装配置手册
- 集束化护理压力性损伤
- 校园餐资金管理制度
- 体育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4900字数
- 儿童榫卯知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
- 小学二年级家长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