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07(第二章综合)_第1页
测试卷07(第二章综合)_第2页
测试卷07(第二章综合)_第3页
测试卷07(第二章综合)_第4页
测试卷07(第二章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周考卷第二章综合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A.注射器注射药液 B.覆杯实验C.吸尘器吸灰尘 D.吸盘吸在墙上【答案】A【解答】A.注射器注射药液,依靠手对活塞产生的推力,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水和纸片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没有落下来,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里面的电机高速旋转,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外面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灰尘被压进里面,故C不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上,依靠大气压强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故选A。2.如图1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表格中的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XYZA溶质溶剂溶液B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C乳浊液悬浊液溶液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答案】A【解答】根据图3可知,X和Y为并列关系,而它们都从属于Z。

A.溶液Z包括溶剂Y和溶质X,溶剂Y和溶质X为并列关系,故A符合题意;

B.对流层Y从属于大气层X,故B不合题意;

C.根据分散质的不同,将其分为乳浊液、悬浊液和溶液,即X、Y、Z为并列关系,故C不合题意;

D.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X和Y为并列关系。但是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则X与Z为交叉关系,Y与Z为交叉关系,故D不合题意。故选A。3.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A.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B.大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差【答案】B【解答】A.等于大气压强时,双层玻璃内外的温差并不为0,说明也有保温效果,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当气压大于101Pa时,双层玻璃内外的温度差迅速变小,即隔热效果变差,故B正确;

C.在101~103Pa时,温度差最大,因此隔热效果最好,故C错误;

D.等于103Pa时双层玻璃的温度差比104Pa大,所以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掉入瓶内,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瓶口由于热膨胀,使鸡蛋掉入瓶内B.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入瓶中C.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D.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答案】D【解答】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棉花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变小;而外面的大气压强不变,于是对鸡蛋产生向下的压强,将它压入瓶中,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5.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C.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答案】B【解答】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利用了浮力等于重力实现漂浮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雄鹰在空中“滑翔”就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由于空气流速加快,内部压强变小而上升,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下列描述天气的语句是()A.终年高温多雨 B.春暖花开C.今天的最高气温10℃ D.冬冷夏热【答案】C【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C描述的是天气,选项ABD描述的是气候.故选:C.7.小明同学要妈妈给他买一个氢气球,一不小心氢气球从小明手中“跑”掉了。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嘣”的一声就破裂了。针对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B.气球被太阳晒破C.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解答】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故答案为:C8.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年中,北半球大陆12月气温最低,8月气温最高B.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出现在正午12点,最低则出现在凌晨C.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不一定一样D.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答案】D【解答】解:A.一年中北半球大陆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月,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故不符合题意.B.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出现在14时,最低则出现在日出前后.故不符合题意.C.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一定一样.故不符合题意.D.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小.故符合题意.故选:D.9.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嘴对水产生吸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内部压强的作用【答案】C【解答】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10.下列符号表示霜冻的是()A. B. C. D.【答案】B【解答】解:A中符号表示的是大雨;B中表示的是霜冻;C中符号表示有雪;D中符号表示大雾.故选:B.11.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A.2点和下午2点 B.12点和20点C.午后2点和8点 D.14时和日出前后【答案】D【解答】解: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刻正是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故选:D.12.下列关于湿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已达饱和状态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答案】A【解答】A:饱和湿度与温度有关,故相对湿度与温度有关,而绝对湿度与温度无关,指每单位容积的气体所含水分的重量,故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一定大,相对湿度而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已达饱和状态,B正确。

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C正确。

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D正确。故选A。13.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冷水的压力将矿泉水瓶压瘪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C.瓶内气压减小而将瓶壁吸入D.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将矿泉水瓶压瘪【答案】D

【解答】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这时瓶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浇上冷水后,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珠,从而使瓶内气压减小,由于外界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压,因此矿泉水瓶被压瘪,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4.人呼吸时,在肺的体积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 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答案】A【解答】人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就被压进肺内胸廓容积缩小时,肺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就被从肺内排出去.所以人呼吸时,在肺的体积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故选A15.小应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白云都在脚下,看上云像无际的雪原!他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云、雨、雪等均属于降水,都发生在对流层B.飞机上升过程中感到耳朵有点疼,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阳光灿烂,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D.“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答案】A【解答】A、云、雨、雪确实是发生在对流层,但是云不属于降水,A符合题意。

B、高度增加,气压逐渐减小的,遇到巨大声音时使咽鼓管张开,或堵耳、闭嘴以保持鼓骨两侧大气压力平衡,咽鼓管不张开,不堵耳,不闭嘴导致耳朵疼,B不符合题意。

C、阴雨绵绵此时是在对流层,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上层就是平流层,平流层气温会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此层接受太阳辐射,导致高空阳光灿烂也不稀奇了,C不符合题意。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6.如图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两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在两端开口的透明U形管中装有水,当U形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形管的Y′端与Y相连接,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U形管中水面的变化()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答案】D【解答】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形管的Y′端与Y相连接,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由于U形管内的水柱与户外管道构成一个封闭系统,所以只要不漏气,管道内气压不减小,U形管的高度差就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7.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答案】A【解答】由c图可知,先升高而后降低再升高,说明辐射逆温没有结束,但是地面的温度已经恢复;所以应该是上午;

故答案为:A。18.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和一个温度计(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拿着甲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上升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答案】A【解答】解:A、上楼时,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错误;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甲图细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瓶内大气压不变,所以管中水柱会上升.故B正确;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瓶内的气体因遇冷体积变小,气压也变小,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故C正确;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瓶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故D正确.故选A.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C.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D.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答案】A【解答】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不稳定;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洪涝的多发区;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20.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答案】D【解答】东北平原—寒潮多发;台湾省地震多发;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二、填空题21.“热岛”现象指城市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城市好像是一个温暖的岛屿,所以称为热岛。(1)气流运动方向如图所示,A和B地区中表示城市的是。(2)B地区上空容易形成(填“阴雨”或“晴燥”)的天气。(3)下列措施会加剧热岛效应的是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B.将小区绿化带改建成停车位C.市中多建设公园D.城市中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答案】(1)A(2)晴燥(3)B【解答】(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所以气温高的城市气流受热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受冷下沉,故根据图中气流的运动方向可知A为城市,B为郊区。

(2)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高的城市气流受热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受冷下沉,气流下沉时气温升高,不易凝结,天气晴燥。故B地区上空容易形成晴燥的天气。

(3)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会减少汽车尾气废热的排放,会缓解热岛效应,故A选项错误;

B:将小区绿化带改建为停车位,会减少绿化面积,会加剧热岛效应,故B选项正确;

C:城市中多建公园,会增加绿化覆盖率,会缓解热岛效应,故C选项错误;

D:城市中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城市热量,会缓解热岛效应,故E选项错误;

故选B。2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图(填A或B),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气候类型是(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3)我们把(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答案】(1)A;亚热带季风气候(2)台风(3)夏【解答】(1)表示冬季风的是A图,判断依据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

(3)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23.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答案】750;低于【解答】(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水银柱静止不动时,外面的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其中的h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标准大气压强为760mm水银柱,即此时大气压强小于标准大气压强,那么水的沸点将低于100℃。24.如图甲所示的连通器,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中液面相平。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比较A、B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管中的水面较高。

【答案】A【解答】当水的流量相同时,管子越细,水流速度越快,因为B管比A管细,所以B管水流速度快;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B管底部的水的压强小于A管底部水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B管水的压强小,B管里的水面高度就小,A管中水面较高。

故答案为:A25.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乙地在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为特征。(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答案】(1)高;晴朗天气(2)暖;升高【解答】(1)由等压线可知,乙处在高气压控制下;而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天气;故答案为:高;晴朗天气;

(2)丁地锋面是半圆型,说明丁地是暖锋;暖锋过境后会带来气温的升高;故答案为:暖;升高;

故答案为:(1)高;晴朗天气;(2)暖;升高。26.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1)高山或高原地区,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我们可以用高压锅来煮饭,那么高压锅运用了实验(选填“甲”或“乙”)的原理。(2)天宫课堂上,西藏分会场的同学提问:我们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容易把水烧开,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烧开呢?王亚平答:因为在失重条件下,水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对流,所以不容易烧开。【答案】(1)甲(2)不能【解答】(1)在甲图中,当注射器向烧瓶内打气时,烧瓶内气压增大而水的沸点升高,因此高压锅运用了实验甲的原理。

(2)在失重条件下,水不能进行对流,所以不容易烧开。27.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殊情况改编而成的,这次成功的迫降被称为民航史上载入史册的奇迹。(1)与空管部门失联的川航3U8633在海拔8000米左右的高空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则此时飞机位于层。(2)机长在8000米高空紧急迫降成功避免一场空难,飞机下降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答案】(1)对流(2)温度升高【解答】(1)、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则此时飞机位于对流层。

(2)、飞机下降过程中在对流层,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飞机下降,高度降低,温度升高。28.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降水。夏季气温,降水。南方冬季气温比北方,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答案】低;少;高;多;高;小;多【解答】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南方冬季气温比北方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2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没有落下,原因是;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小王又将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强力吹风,那么球将(填“会"或“不会")被向上吹起。【答案】大气压的作用;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不会【解答】(1)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没有落下,原因是大气压的作用;

(2)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小王又将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强力吹风,那么球将不会被向上吹起。30.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A地气温比B、C两地,气压比B、C两地。D、E、F中,属高压区的是。(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和。(4)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答案】(1)高;低;E(2)(3)南风;北风(4)气压的高低【解答】(1)A大气为上升,所以为高温上升形成低压,B、C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因此A气温高,气压比B、C两地低,E为A的高空,所以E地属于高气压区。(2)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压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如图:

(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南风和北风。(4)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实验探究题3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牛)、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前,需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是:(2)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3)同学们用图乙中②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牛,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填序号)注射器进行实验。(4)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答案】(1)减小摩擦或提高活塞的密封性(2)活塞(3)③(4)(FL)/V【解答】(1)测量前,需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小摩擦或提高活塞的密封性。

(2)根据实验可知,测量活塞受到的压力和横截面积,根据计算大气压强,则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3)同学们用图乙中②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牛,活塞仍没有滑动,说明大气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偏大。因此要测出大气压力,就必须减小压力,根据F=pS可知,要选用横截面积更小的注射器,故选③。

(4)根据V=SL可知,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则大气压强为:。32.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a.用手指封住管口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填序号)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答案】(1)cabd;大气压(2)②【解答】解:(1)首先将吸管插入水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吸管,用手指堵住吸管上端,吸管内液体由于重力向下流动很小的距离时,吸管上部的气压减小,而吸管下端外部大气压不变,大气压托着管内液体流不出来.然后再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最后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吸管的水流出.故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cabd,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①火车站的站台上,当火车驶过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远离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易产生向内的压强差,故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属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若靠岸太近,此时船与岸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小;而另一侧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故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船被压向岸,可能造成危险,属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综上分析,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只有②.故答案为:(1)cabd;大气压;(2)②.33.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有关;【设计方案】为了验证假设一,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一个充气的气球,扎紧口子,放在20℃的水面上,待气球体积不再变化记录气球的大小。步骤二:将气球放入40℃是水面上,待气球体积不再变化记录气球的大小;步骤三:将气球放入60℃是水面上,待气球体积不再变化记录气球的大小;小金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小明认为小金的实验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小明提出新的实验方案: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4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为止;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60℃的水中,重复实验。小明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玻璃管内气体的压强大小。【答案】体积;没有控制气球的体积相同;水银柱下表面到标记处;水银柱的长度【解答】【建立假设】根据“越压缩越费力”可知,压缩时气体的体积减小,那么假设二为: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设计方案】①当气球的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会变大,则我认为小金的实验存在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