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1页
《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2页
《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3页
《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4页
《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意义和理由。

一、任务来源

在标准编写计划下达之前所做工作情况。

2021年04月2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标准〔2021〕96号)下达

了2021年第二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订计划,《消弧线圈有源柔性补偿

接地故障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的计划编号为T/CEC20212012。该标准由电力行业

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2)归口,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

牵头编写。

二、工作简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前期,已组织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

司、国网湖北电科院、长沙理工大学等多单位的技术专家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和

相关技术内容进行多次讨论与协调,在标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前,已初步形成该

标准的初稿,为本标准的编制和意见征集打下良好基础。

2021年10月21日,标委会在湖北武汉组织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参加会

议的单位和专家具体见附件1。会议期间成立了标准编写工作组,讨论了标准的

初稿,标题由《消弧线圈有源柔性补偿接地故障处置装置技术条件》更改为《有

源柔性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第4章标题“基本功能和构成”改为

“结构”,将第6章产品型号调整到附录,确定第8章试验项目编写思路为先编

写成套装置试验项目,再编写组部件试验项目。会后形成了首次会议纪要和讨论

稿1。

2022年4月14日,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标委会经协商,通过

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团体标准《有源柔性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T/CEC20212012)编写讨论会,参加会议的的单位和专家具体见附件2。会议

对标准讨论稿逐条展开讨论,对《有源柔性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技

术要求等会上未能达成一致的问题留待会后继续协调,会后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2。

2022年7月18日,标委会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了标准征求意见会议,参加

会议的的单位和专家具体见附件3。与会代表对讨论稿2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

1

具体的修改意见,本次会议专家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将题目修改为《消弧线圈并联

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会后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1。

三、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订按照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安全上的可靠性、实

施上的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

四、主要试验验证情况

五、采标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标准中的选用原则、方法及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协调一

致。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在启动会上,本标准的题目由《消弧线圈有源柔性补偿接地故障保护装置技

术规范》改为《有源柔性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专家一直认为从装

置的特点出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就是有源,本标准应突出装置特点,所以将标

准题目改为《有源柔性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在2022年7月18日

的讨论会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专家提出装置已研发出故障相电源馈入型的装

置,经过专家们的讨论与交流一致认为,“有源”无法涵盖故障相电源馈入型,

从装置结构考虑,将题目改为《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

件》。

八、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本标准共包括9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范围,说明本标准规定了我国使用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

套装置(以下简称成套装置)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6kV~66kV电

压等级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下的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本标准引用的文件进行列出。

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使用的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

第4章,基本功能和结构,规定了成套装置的基本功能和结构。

2

第5章,使用条件,规定了成套装置的使用条件。

第6章,成套装置技术要求,对成套装置的残流、残压、电容电流测量功能、

自动跟踪功能、响应时间、识别功能、自动退出、联机功能、报警功能等提出了

具体要求。

第7章,成套装置技术的主要部件技术要求,对成套装置的消弧线圈、接地

变压器、控制柜等主要部件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第8章,试验项目,提出了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的项目,包含成

套装置及其组部件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类型要求。

第9章,试验方法和要求,提出了成套装置及其组部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第10章,标志、标签、随行文件,对成套装置的标志、标签、随行文件提

出了具体要求。

第11章,包装、运输及贮存,对成套装置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出了具体

要求。

九、条文解释

重要参数或判断依据由来,容易引发争议内容的说明等解释性的内容。

考虑66kV成套装置在我国北方有大量应用,所以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

6kV~66kV电压等级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下的成套装置。

3.5条对“残流”进行了定义,在本标准中专指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经

成套装置补偿后流过接地点的电流。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涉及专利情况。

《消弧线圈并联注入式可控电源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标准编写工作组

2022-11-30

3

附件1

启动会编写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

1陈江波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委会

2杜砚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委会

3李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4李振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5陈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6喻锟长沙理工大学

7徐凯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

8雷杨国网湖北电科院

9陈明国网河南电科院

10肖小龙国网江苏电科院

11唐金锐武汉理工大学

12夏亚龙国网四川电科院

13王申华国网浙江武义供电公司

14李旭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15吴丽芳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6石勇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17高志辉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8张振江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

附件2

讨论会编写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

1杜砚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戴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李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4李振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5陈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6曾祥君长沙理工大学

7卓超长沙理工大学

8徐凯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9张俊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10肖小龙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1王申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武义县供电公司

12雷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3王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4李冠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5高源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6夏亚龙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7张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8白浩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