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卷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2页专业班级专业班级姓名考场本场考试100分钟本科试题卷共100分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上。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刮痧(shā)家当(dāng)眉黛(daì)逶迤(wēiyi)B.燠热(òo)抽噎(yè)宁谧(mì)遒劲(qiújìn)C.踽踽(jǔ)翩然(piān)訇然(hōng)饿殍(piǎo)D.黢黑(yǒu)缥缈(miǎo)黏结(nián)嗥叫(áo)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娇瞋寒伧皎洁手足无错B.贪婪陶醉吮吸面面相觑C.粗糙誉写蛮横自惭行秽D.空犷契约凫水铜墙铁璧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B.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的去上学。C.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D.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B.只要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的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的重要性。C.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D.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5.下列作家、作品和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我的母亲》——散文B.冰心——《我的空中楼阁》——散文C.铁凝——《离太阳最近的树》——小说D.毕淑敏——《哦,香雪》——小说6.下列古诗词默写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B.惜我往矣,杨柳依依。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题材广泛,都是四言诗。B.《论语》是记载我国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孔子。C.《荀子》是春秋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开篇之作是《劝学》。D.荀子和前辈儒家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性本恶”,强调后天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8.下列各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D.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B.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C.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D.母亲说:“不中用,把饭都吃到哪里去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通假字,通“非”,表否定)B.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同“暮”,指年终)座号: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两个“以”意思不同,前一个座号:解释为“凭借”,后一个解释为“因为”)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二、文言文阅读(本题有5小题,共16分)“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1.解释上文中出现的两个通假字。(每个1分,共2分)(1)希(2)莫12.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愿学焉(之,指代管理国家的事)B、春服既成(完成)C、以俟君子(等待)D、鼓瑟希(弹奏)13.给文中加点字加拼音。(3分)(1)(2)(3)14.简要分析夫子“吾与点也”的原因。(3分)15.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有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1)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了女仆,了住所,了一个小阁楼住下。……(2)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头发,歪斜地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3)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4)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辞退迁移租赁挽着系着B.赶走移动租住梳着挽着C.辞退迁移租住梳着挽着D.赶走移动租赁挽着系着17.划线句子(1)对展示路瓦栽夫人的思想性格有什么作用?(4分)18.划线句子(2)运用、描写来刻画人物(2分),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9.划线句子(3)运用描写来刻画人物(1分),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对划线句子(4)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把玛蒂尔德的不幸遭遇归结为偶然发生的细小事件,是作者世界观的局限性。B.作者对玛蒂尔德因失项链被“败坏”而愤愤不平。C.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D.作者通过对整个事件的评论来否定资产阶级上流社会。21.这段文字出自国大文豪的作品,作品的体裁是,文中的主人公名叫。(每空1分,共5分)四、作文(本题有1小题,共4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健在。方:方法。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子女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可当前好多人为了生计或是前途离开父母远走他乡,导致很多空巢老人留在家里无人照料甚至老死家中无人知晓的现象。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CBDBA6—10BDABC二、文言文阅读(5小题,共16分)11.(每个2分,共4分)(1)“希”通“稀”:稀疏(2)“莫”通“暮”:黄昏12.(3分)13.(3分)kēngzhuànguàn14.(3分)因为(1)曾皙老成持重、情趣高雅,具有儒家风范;(2)他所描绘出的图景,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人人过着美好生活,正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社会。15.(每个3分,共6分)(1)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或是诸侯共同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2)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三、现代文阅读(6小题,共24分)16.(3分)A17.(4分)路瓦栽夫人下决心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去过穷人的生活,这是她性格中刚强一面的体现,突出她面对灾难时的勇气与坚毅。18.(1)(2分)肖像行为(2)(3分)这段话写出玛蒂尔德相貌、言行举止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了经历十年还债她连最引以自豪的美貌都失去了,有力突出了害死人的虚荣心这一主题。19.(1)(1分)心理(2)(3分)这段话写出玛蒂尔德回忆当年一夜豪华生活的感受,反映了经历十年磨难的她还念念不忘当年舞会上自己的美好一面,也由此表现了虚荣心对她的影响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