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时光静静地流淌,春天的帷幕缓缓拉开,吉安处处是浓浓的春意:春风轻柔拂面,万物复苏滋长;绚烂的桃花,开满了枝头;乡间的田野,像一(fú)①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无论是天祥公园、古后河绿廊,还是千年古窑吉州窑,到处都是②、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的味道装饰着萌动的大地,向踏青的游客发出邀请。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服务。1.文中加点字“淌”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ǎng B.tǎng C.shàng D.shāng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副 B.福 C.辐 D.幅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碧草连天 B.衰草连天 C.滔滔不绝 D.冰清玉洁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B.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志愿者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C.为了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D.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志愿者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后,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也可以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②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你就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③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写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寻。④读书万万不能狭窄。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最好可以读三遍。⑤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A.③①⑤④② B.④②①⑤③ C.④②③①⑤ D.③④②①⑤6.下列诗句的引用,与情境所提示的场景最不吻合的一句是()A.对航天员桂海潮的网上留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走在漆黑的小巷中的感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给转学去海南读书的好友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新郎家门口的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①鸡栖半掩扉。桑柘②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①[豚栅(t俨nzh伽)]小猪猪圈。②[桑柘]桑树和柘树,其叶子可用来养蚕。7.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从村居写起,村外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笼,一片富庶景象。B.第二句中的“半掩扉”,可见当地民风淳朴,也暗示村民们都去参加社日活动了。C.诗的后两句写社日活动散后的情景,“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刻画,使人联想到社日活动村民们非常尽兴。D.这首诗通过社日活动的正面描写,选取典型的意象表现社日之景象,笔墨极省,而又回味深长。8.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①,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②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③,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④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唏发。怪石折叠,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⑤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已亭午矣。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纲。(选自林纾《记九溪十八涧》)【注释】①堑:沟壑。②亘:横贯。③沮洳:地低湿。④箨:竹笋壳。⑤滃然:云气涌起。9.解释文中的词语北:()自:()亭午:()10.翻译划线的句子①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②怪石折叠,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1.同样是写山水游记,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1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14.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一粒米的旅行王太生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您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①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④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氲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噜地喝水,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⑤城里来的孩子,对农村所作的观察,是鹅眼状的。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⑥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想着心思。⑦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就像诗歌描述一样,“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上去,湿漉漉的……⑧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人额头汗珠渐渐风干,秋天到了,梦中稻田,逐渐干涸,大地一片金黄。一粒米,等待收割。就这样,一粒米在时光的旅行中,适可而止。⑨儿时餐桌上,我经常将一碗饭,吃剩一半。外婆见状,不时提醒说,浪费粮食,响雷打头。一粒米,七斤四两水。②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⑩到达了目的地,一粒米,脱去薄薄的稻壳,变成晶莹的一粒,又开始了它的另一种旅行,从乡村流入城市。⑪那时候,父亲在粮店上班。粮店的粮垛堆至房顶,粮垛是由一袋一袋的米包垒成,我躺在粮垛上,重量的挤压,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缓缓游动。趴在粮垛上游戏的日子,我曾看到装满无数粒米的麻包上,盖了章,有的还标有印记。有一只麻包,上面写着字:“新河大队、张。”我猜想着,这一定是那个卖这一包米的农民留下的,他舍不得这经历了一个苦夏所收获的这一包米?站在树荫下,咕噜咕噜地喝着水。抑或是让淘米做饭的城里人,晓得这一包米,是乡下一个姓张的人种的?彼此之间,有种缘分。⑫一粒米之旅,是一个苦夏之旅,暴雨雷电,等待忍耐,孕育蜕变;是一个辗转之旅,舟车相继,每一个环节,都串联起好多人。⑬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选自2022年5月5日《长江日报》,有删改)15.请你根据文意把“一粒米的旅行”先后顺序排序:(填字母)()A.五月插秧B.秋天收割C.脱壳入城D.高温暴晒E大雨浇灌16.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做批注。①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②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17.请结合选文,从如下两个中心句中任选其一作为开头,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赏析性文字。①选文构思巧妙。②选文主题鲜明。18.读了本文,不管你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总有一些感触吧。请把你的感触与大家分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用科普阅读战胜“精神内耗”王大鹏①如今,精神内耗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很多人也都认为自己存在着精神内耗的状况。这是一种内心状态,通常的表现就是自我否定、负面情绪、消极思维模式等等,而且精神内耗会导致个体情绪低落、自我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我怀疑等问题,进而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②对于如何减轻或者杜绝精神内耗,相关人士也给出了系列建议,其中就包括换一种思维方式。而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也许阅读一些科普图书有助于缓解精神内耗,因为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科普阅读,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看待自我。③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微阅读时代,甚至可以说是“读频”的时代,各个平台上充斥着看之不尽的短视频,碎片化、轻质化、电子化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置身于这个忙碌的时代,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毕竟社交媒体时代带来了人们阅读习惯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浅尝辄止地获取碎片式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普阅读不再重要了。相反,我们更应该强调科普阅读的重要性,并大力推广科普图书阅读活动。④通过阅读科普图书,不仅仅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更有助于缓解个人的精神内耗,养成科学理性,让我们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为阅读科普图书就是跟随作者的脚步,去体会科学历程的跌宕起伏,让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与科学研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它并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硕果累累,有时却田园荒芜。⑤举例来说,阅读有关宇宙的科普书,可以让我们瞬间进入一个光怪陆离、远超想象的神秘世界,我们可以仰望星空的浩瀚无垠,开启辽阔宇宙的奇妙探险,我们还可以探索138亿年前的宇宙如何起源,思考时间究竟是什么,探寻多重宇宙里是否有另外一个自己,甚至看一看令众多科学家百转千回的黑洞之谜,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⑥比如,《盲眼钟表匠》表明了进化论理论家们如何从化石到基因众多不同的证据来源中,重构了坚不可摧的进化论的实例;《宇宙的琴弦》表明了现实法则如何以高等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阅读平克的部分作品就在了解关于进化论的观点如何解释人类行为;阅读秦森有关天文学的著作就是在了解以经验性证据为坚实基础的宇宙现象;阅读霍金有关宇宙学的著作就是在理解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真实存在但仍缺少经验性证据的宇宙的特征……⑦吴以义在《什么是科学史》中这样写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的定义或传授。最能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并不在科学已经完成的物化的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好的科普图书是需要用时间来品的,它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芳华不再,相反,会更加熠熠生辉。阅读科普图书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厚重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也让我们扭转精神内耗的状态,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选自《光明网》2023年3月21日,有删改)19.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阐述“精神内耗”的表现和危害,引出话题,表明战胜“精神内耗”的迫切性,引出下文如何战胜“精神内耗”的论述。B.从第③段加点词“充斥”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当前社交媒体时代带来的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有一些不满。C.阅读科普图书,可以丰富读者的阅历,完善读者的思维方式,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我。D.实践证明,阅读科普图书有助于缓解精神内耗,对治疗人类的心理健康等有显著效果。20.你的朋友小迷最近思想消极,充满厌学情绪,总认为自己再怎样努力也没用,以致茶饭不思。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慰、安抚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塑料制品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它能让食物保存得更持久、更安全;由于塑料质轻耐用的特性,还可以减少全球商品运输中的碳排放。但塑料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也很大,塑料垃圾随处可见。生产塑料制品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用于制造塑料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化石燃料,加上塑料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仅塑料生产就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使用量的8%至9%。90%的塑料通过焚烧、掩埋或直接丢弃进入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还催生了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微塑颗粒污染土壤,潜入食物链,并将有毒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摘编自《科学24小时》2023年2期和百度网数据)【材料二】微塑料已被研究证明存在于山川、河流、土壤,甚至是蔬菜、饮水和人类、各种生物的肠道、血管、血液中。现在研究人员又在叶子上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数量不小,体积较大。2019年,一份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估算,每人平均每年至少要从饮食中摄入5万粒微塑料颗粒,而且呼吸摄入的微塑料数量也类似。2021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环境与研究》发表相关研究,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升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2022年3月,《环境国际》发表了一篇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团队的论文,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对22名志愿者的血液进行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中有17人(77%)的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颗粒,如果它们在血管中积累更多,有可能堵塞血管,引发心血管病。目前,针对微塑料对人体毒性效应的研究大多数为细胞实验,人类对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缺乏微塑料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的相关研究。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以期准确评估人类微塑料暴露量及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摘编自2022.5.11和2022.9.26“光明网”)【材料三】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强制推行减少塑料使用的政策。2019年3月,欧盟投票决定逐步禁止使用多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餐具、吸管和搅拌器。2022年11月,近200个国家来到乌拉圭召开为期5天的会议,以推进制定关于对抗塑料污染的首个全球公约。禁止和限用塑料产品,采用其他替代品,如纸类包装,回收和利用塑料瓶等,都是减少塑料垃圾进而减少微塑料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禁用塑料产品效果并不显著,因为人们已经离不开塑料产品,而替代产品还没有被大量采用,原因在于成本高和实用性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塑料制品生产国。中国也在探索减少微塑料的途径,2009年1月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部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如今,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他们的目标是,未来这种新型塑料完全可以回收,没有任何浪费。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共识下,我们都会选择最明智的道路,可持续的决心与配套的禁塑令,就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全面化解塑料污染环境的难题,迎来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摘编自《百科知识》2023.01B)21.下面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微塑料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容易被海洋生物摄取,对生物体生长构成威胁。B.塑料便宜、耐用,但它威胁生态环境,也会危及人类,所以人们已用新型塑料替代了它。C.从饮食中,人类会摄入大量微塑料颗粒。如果人体内微塑料含量增多,可能引发肠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D.近年来,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以减少废旧塑料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2.材料二中为什么两次用到加点词“可能”?四、名著阅读(10分)23.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一共十三篇,写于20世纪30--40年代。文字深奥含蓄,引经据典,被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B.在讨论儒家经书时,朱自清肯定了“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说法,并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0篇,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D.杜牧很有政治的眼光,但朝中无人,终于是个失意者。他的七绝感慨深切,情辞新秀。《泊秦淮》一首也曾推为压卷之作。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4.这段激动人心文字,出自苏联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也写了一部作品叫《》。2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字数不少于90字)五、写作(50分)26.因为美妙的缘分,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相同的志趣,我们走到了一起......回首逝去的时光,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历。请以“我们走到一起”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以上。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3.A4.B5.C6.B【答案】7.D8.《社日》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表达出诗人在弃官归隐之后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热爱之情。【答案】9.北:向北;自:从;亭午:中午10.①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②怪石重重叠叠,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11.本文:游览山水的闲适之情;《小石潭记》: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幽愤之情。【答案】1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1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答案】15.A;E;D;B;C16.①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秧苗在雨中茁壮成长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秧苗的喜爱之情。②运用细节描写,写外婆的警示对“我”鲜明的教育效果,突出了“我”天真可爱的特点。17.示例一:①选文构思巧妙。前半部分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和富有童话色彩的描述,细腻地展示了一粒米从孕育到成型的复杂艰难的过程,尤其以酷热难耐的自然环境烘托了农民收获粮食极其不易;②后半部分更以“我”的切身见闻感受强化了农民对辛勤劳动的成果的珍视态度。全文一线贯穿,脉络清晰。18.围绕“珍惜粮食”“感恩父母”“感谢农民”等话题,语句通顺,书写整洁即可得满分。【答案】19.D20.示例:小迷,你现在的状态属于精神内耗。阅读科普作品会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看待自我。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厚重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也让我们扭转精神内耗的状态,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答案】21.B22.“可能”是“也许”的意思,表示估计、猜测,不确定,这里说明微塑料对人体的伤害目前只是推测,没有确切的证据。“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的特点。23.【答案】D【答案】24.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暴风雨所诞生的25.在保尔身上集中体现了精神风貌和特征: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描述的是:生命中不应该碌碌无为。要为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26.【答案】我们走到一起似乎是上帝的安排,我们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在那个美丽的秋天相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