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从大约5700年前开始,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山村等遗址的村落群中出现了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还有规格很高的特殊建筑物。由此可知,中心聚落的出现()A.表明早期国家已初具雏形 B.说明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C.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凸显史前中原文化的先进性2.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丝绸之路航线东端的广西合浦汉墓群约有100座墓出土了玻璃器。汉代,广西地处边陲,其文化科学技术都相对落后,唯独本地玻璃容器的制作水平高于中原,据此推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西注重学习中原技术从而超越中原 B.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C.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主要通道 D.中外存在跨区域的文化与技术的交流3.伴随着漕运以及水上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隋唐运河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在宋代不断拓展——从漕粮到百货,从漕运到纲运,从“漕渠”(人工河渠)到“运河”(通常水道),并且形成了与其作用地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专职管理机构体系。这说明,宋代()A.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利用漕运加强地方治理 D.区域经济联系加强4.唐宋家训首重忠君报国,次重修身守礼,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除此之外,家法惩戒、婚丧嫁娶规范等内容愈见增多。明清时期家训变化主要基于()A.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B.传统信仰面临危机 C.官方哲学影响广泛 D.家庭宗法观念强化5.成书于雍正八年的《海国闻见录》,是中外海洋文化史上影响甚远的一部综合性海洋地理名著,被收入《四库全书》。下表为其部分目录及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目录简介《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东洋记》记述中国周边朝鲜、日本及琉球《东南洋》记述台湾,及中国周边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南洋记》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其他群岛《小西洋记》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大西洋记》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昆仑记》《南澳气记》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A.中国仍然强调传统宗藩观念 B.作者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先行者之一C.近代中国海防观念不断增强 D.新航路开辟推动中国对世界的整体认知6.1885年后,清政府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置了三个边道。边道道员除了拥有广泛的行政司法权外,清政府还赋予其兼管海关事务、中外交涉和防卫边疆等权限。清政府这一做法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强化基层治理 D.抵制西方入侵7.下表为1894—1936年中国新式产业资本数据比较。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新式产业()年份资本总额/万元本国资本/万元外国资本/万元189414952.69519.15433.51913154095.630386.2123709.41920236825.070079.2166745.81936821000.0177600.0643400.0A.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结构得到了不断升级C.融资方式发生了改变 D.先天性不足后天畸形8.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提出“废除一切歧视妇女的制度”,强调“鼓励妇女参政,各级参议会应有25%的女参议员,各机关应大量吸收妇女工作”,大批妇女干部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之中。这一举措()A.贯彻了“三三制”政权建设方针 B.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C.有利于团结各阶级各阶层抗战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9.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宣传画。该作品反映出当时()《看,还是人多力量大》A.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B.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D.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10.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以鲜明的观点、深邃的思考、精辟的论断著称于世,堪称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小平这一讲话()A.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C.实现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深刻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11.在一个为商业和城市经济所改变的时代,旧的领地制度必然消失,商品流通加快,农业生产打破了在此之前束缚它的桎梏。在商品货币关系影响下,中世纪的西欧()A.社会转型加速使领主实力上升 B.城市市民自治现象普遍C.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走向瓦解 D.国王依靠市民治理国家12.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有这样的言论:“当人被剥去了对神的畏惧和良心的自我控制,会使社会道德沦丧;个人行为只根据自己的享乐与痛苦、利益来进行判断,其结果就是功利主义和自我主义盛行。因此,启蒙运动带来的未来,必然是暴力、流血、混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该言论()A.阻碍了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 B.固守法国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C.鼓舞法国民众努力实现启迪民智 D.反映了法国社会思想的活跃局面13.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金(币)本位制度,并开始铸造信用程度更高的“沙弗林金币”。1825年,英国要求其殖民地统一使用英镑,直到1917年为止的一百年间,沙弗林金币都维持稳定的含金量。英国此举()A.增强了经济扩张的力度 B.解决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C.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推动了殖民地经济独立发展14.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列宁等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从最初“暂时论”“退却论”到“必由之路论”,即最终把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等领导人认识的变化()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适应了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15.1956年,埃及总统纳塞尔公开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挑起第二次中东战争。当苏联威胁要站在埃及一边进行干预时,美国迅速向三个入侵国施压并迫使他们撤兵。该事件反映出()A.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新趋势 B.美苏两国对民族解放的推动作用C.两极格局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D.美苏两国的较量已超出欧洲范围16.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流派。该学问主要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摆脱贫困的问题,注重规划与计划。据此可知,这一理论()A.对资本主义掠夺进行反思 B.突出了政府经济职能C.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 D.稳定了国际贸易秩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秦汉以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加快,夷汉杂居,文化交融。君臣之礼外延模式进入重构期,东亚封贡体系脱胎而出,由此形成以汉字、儒学等为要素的东亚区域世界。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摘自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材料二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三闽、粤、客方言是中国南方的三大方言,近数百年来随着离乡的华人而播迁境外,成为海内外华人社区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极为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方言作为大类方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是边界方言的濒危境况以及包括厦门、广州、梅州这类权威方言城市在内的方言核心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方言衰变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摘编自庄初升《论闽、粤、客方言的保护传承问题》(1)解释材料一“文化认同”的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局”中的文化新现象。(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面对方言衰变迹象,谈谈你对传承和保护方言的看法。(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宋朝十分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经营管理。宋代是广西历史上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广西区内的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其他地方,同时,区内不同地方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桂西北民族地区一般以家族或部落为基本单位,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宋王朝对广西境内不同地区的治理策略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调整。在桂西北地区,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通过设置羁縻州、县、峒来管理地方。——整编自易建龙《论宋王朝治理桂西北民族地区的策略》材料二1951年6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广西慰问各族人民。访问团在广西一边宣传民族政策,一边组织专家对广西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进行社会历史调查。此后又组织了民族识别调查组,对广西境内有争议的民族成分如黎、伶、徕徕、偏等族群进行调查。……他们整理成29份共40多万字的调查材料。各地还组织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对47个壮族聚居县52个点进行壮语方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壮文的创制,最终形成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的拼音《壮文方案》。——摘编自方素梅《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时期桂西北地区的民族社会状况,并阐述宋朝是如何治理该地区的?(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广西民族社会调查的学术价值及其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克利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是意大利航海家,他在15世纪晚期一心一意想找到去东方的新航路,并为此制定了一个海上探险计划。他计划从西欧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目的地是东方的中国、日本及印度。哥伦布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他所依据的估计有二:第一是马可·波罗对于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于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他估计为1500英里),而这两个估计都是错误的,因为估计得过多;第二是托勒密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而这个估计又过小。他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西欧经过大西洋到日本去的距离不足3000英里,向西航行是西欧到亚洲去的捷径。这里出现一个既饶有趣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幸亏哥伦布作了错误的估计,假若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这一观点。(要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论及工业化时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他还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摘编自王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