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B.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解析】选B。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产生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环境条件相差不大,也可能不会导致生殖隔离;若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属于同一物种,人为地放在一起,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仍能产生可育后代。2.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解析】选C。两种杜鹃花在不同时间产生花粉,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差异,使得两者不能自由发生基因交流,这属于生殖隔离。3.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解析】选D。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B错误。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甲、乙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4.2011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历史。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B.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不存在生殖隔离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D.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驯养狗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因此可以推断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A正确;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正确;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正确。5.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B.乙C.丙D.甲、乙【解析】选C。丙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选B。题图中A应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但它并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新物种(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有的不能杂交产生后代,有的能进行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二、非选择题(共20分)7.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__。

(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______________,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解析】(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蝇分属于两个种群。(2)由题意知,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说明两品系果蝇之间可能产生了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因此可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3)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答案:(1)种群(2)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产生生殖隔离(3)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D。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是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种群基因库间产生差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后代三倍体西瓜不可育,故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2.(2019·温州高一检测)如图显示了3种可能的物种形成机制,机制1~3的诱发原因依次可能是 ()A.生殖隔离;种内斗争;出现突变体B.地理隔离;种群迁出;出现突变体C.自然选择;种间斗争;种群迁入D.种内斗争;繁殖过剩;环境改变【解析】选B。由图中机制1可发现,本来同一个种群出现了地理隔离造成了基因交流的阻断,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造成不同基因频率的变化,当基因频率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生殖隔离,因此机制1产生的原因为地理隔离。由图中机制2可发现,本来同一个种群中有一部分个体迁出了这个种群,建立了一个新种群,从而形成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因此机制2产生的原因为种群迁出。由图中机制3可发现,本来同一个种群中有一部分个体由于产生突变,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因此机制3产生的原因为出现突变体。3.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A.它们的食物种类要相同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区域内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D.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解析】选D。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它们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但并不一定都分布在同一区域内,可由多个种群组成,D项正确;而食物种类相同、分布区域及毛色不是判断物种的主要依据,A、B、C项错误。4.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B.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D.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解析】选D。当岛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岛上鸟的种类也随着自然选择的进程发生变化,甲岛鸟的种类增加更多,表明环境变化更大,A正确;由题意可知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分析图中曲线可知,两岛上虽说鸟的种类不同,但数量最终趋于相同,C正确;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所以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不同的多个种群基因库,且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基因库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D错误。5.(能力挑战题)如图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选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但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二、非选择题(共20分)6.图1表示物种形成的一般途径,请据图回答:(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⑥的存在说明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新性状出现,在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使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3)某小岛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如图2所示。①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多样性;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不同的字母所代表的新物种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并根据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不同标准将两者加以区别。【解析】(1)图1中a、c表示的分别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表示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