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3.22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3.22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3.22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3.22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一.导入新知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及演变,提高文化素。(重点)2:从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重点)3: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易点)4: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能力。一.导入新知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来源。3: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4:有些节日则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2: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5: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仪式。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二.传统节日知多少传统节日知多少引游课堂:1:指定两位学生,参加游戏。2:比赛须知:①不得扰乱对手,给予基本的尊重。②比赛期间不得大声喧哗。③比赛完成,立刻回到座位。三.深入探究1: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①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②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2: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①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四.合作探究将本班分为三个组,依次讨论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学生按照以下讨论(介绍一下节日):四.合作探究每组任选2到3个代表,谈论一下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的由来和习俗五.精读细研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五.精读细研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赛龙舟赛龙舟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讲求团体合作的体育运动,在2010年亚运会更是被列入比赛项目中,但在古人的心中,赛龙舟并不是单纯的体育项目,更是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五.精读细研春节的由来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为了庆祝赶走年兽的胜利。春节的习俗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习俗贴窗花吃年夜饭五.精读细研一、先秦时代:上日、元日、改岁、献岁二、秦汉时期:三朝、岁旦、正旦、正日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四、隋唐宋元明时期::元日、岁日、新正、新元五、元日,元旦春节的演变六、1949年12月,将每年农历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习俗——演变清明节习俗——演变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秦朝时,端午风俗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