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_第1页
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_第2页
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_第3页
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_第4页
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的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第一页,课件共73页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婴儿的生理发展和动作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发展的意义;2、了解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婴儿学习发生发展的规律;3、了解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特点,并掌握婴儿言语发展的有关理论;4、了解婴儿的气质特点及其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5、了解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知道依恋对婴儿整个心发展的重大作用。二、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言语的发展。2、难点:婴儿的动作发展理论;婴儿的言语发展理论;婴儿的依恋发展理论。三、教学时数:8学时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二页,课件共73页重点1、婴儿动作的发展2、婴儿认知的发展3、婴儿言语的发展难点1、婴儿的言语发展理论2、婴儿的依恋发展理论

第三页,课件共73页参考书1、《儿童发展心理学》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2、《儿童发展心理学》方富熹、方格

(人民教育出版社)3、《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版)[加]居伊·勒弗郎索瓦著王全志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页,课件共73页第五页,课件共73页第六页,课件共73页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是个体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第七页,课件共73页教授目录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动作发展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第四节婴儿的气质第五节婴儿的情绪、社会性的发展第八页,课件共73页具体包括七个方面:一、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二、婴儿动作的发展三、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四、婴儿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五、婴儿气质六、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七、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九页,课件共73页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1、开始学会人类特有的动作,开始按照人类的行动方式进行活动;2、感知觉迅速发展,初步具备各种心理过程;3、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4、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5、个性特征的初步萌芽(自我意识的发生)。第十页,课件共73页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动作发展一、婴儿的生理发展(一)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二)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二、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婴儿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三)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十一页,课件共73页指婴儿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讲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婴儿的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婴儿心理的发展(一)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二)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第十二页,课件共73页(一)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

1、体重刚出生时,足月男婴体重为3.3-3.4千克,足月女婴为3.2-3.3千克。正常喂养下,5个月时体重翻了一倍,12个月时增加了2倍,此后速度放慢,到30个月时达出生时的4倍,即13千克左右。见书图5-12、身高刚出生时,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其中男婴比女婴略高,头胎比第二、三胎略矮。婴儿身高没有体重增长的速度快,第一年内增长25厘米,第二年内增长10厘米左右。详见书图5-2研究发现,新生儿身高与其成年以后身高没有密切联系。3、上下部量与胸围4、牙齿与骨骼发育切齿(门牙)、犬齿(尖牙)和乳磨牙(臼齿)婴儿骨骼发育很有规律第十三页,课件共73页补充:新生儿(0—1月)生理特点及其评价

(一)身体状况和外貌(二)新生儿健康状况的评价第十四页,课件共73页(一)身体状况和外貌

1、身长和体重初生婴儿身高和体重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如在美国约50厘米左右,体重约3—3.5千克

男孩大些、重些

初生的孩子可能比后生的孩子轻些为什么?

正常体重:2.5—4.5千克第十五页,课件共73页2、突出特征(1)头大(2)皮肤粉红、较薄(3)血液心跳快而不规则,血压不稳定,直到10天后才稳定下来。(4)肺大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容易患呼吸道疾病。(5)70%的时间(每天16-18小时)处于睡眠状态,只有2~3个小时处于警觉、安静状态。第十六页,课件共73页3、6种睡眠和觉醒状态规则睡眠状态:安静,合眼不动,呼吸慢而均匀不规则睡眠状态:闭眼、快速眼动、对外界刺激惊厥或痛苦,呼吸可能不均匀瞌睡状态:眼睛时开时闭,时睡时醒警觉性安静状态:睁眼、呼吸平均,身体不活跃警觉性活跃状态:睁眼、呼吸不均匀、可能烦躁,可能突然活动啼哭状态:哭得很厉害,难以制止,伴随着高度的动作活动第十七页,课件共73页有规律睡(深度睡眠)

33.3%没规律睡眠33.3%啼哭5%警觉性活动

8.3%警觉性静止状态

10%昏昏欲睡

10%睡眠和觉醒状态先不翻第十八页,课件共73页(二)新生儿健康状态的评价(Apgar量表)新生儿身体状况的测量—(阿普加量表,1953)出生后的头一分钟测一次,5分钟后再测一次。该量表共分五个项目,每个项目记分从0分至2分。

见下表:

1、心率2、呼吸3、反射4、肌肉弹性5、皮肤颜色第十九页,课件共73页阿普加量表

症状

分数012心律无慢,每分钟100次以下快、每分钟100~140次呼吸活动60秒内没有呼吸不规则、缓慢、浅强、哭反射激动性(打喷嚏、咳嗽、皱眉)无反应微弱的反射性反应强有力的反射性反应肌肉弹性完全松弛无力手脚动作软弱手脚动作强有力肤色躯体、手、脚发青躯体微红、四肢发青全身微红第二十页,课件共73页阿普加量表的五个项目很容易记住:肤色appearance心率pulse反射激动性grimace肌肉弹性activity呼吸活动respiration这五个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就是Apgar(阿普加)第二十一页,课件共73页

以上评价依次以0、1、2记分,总分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7分或7分以上,表明健康良好如4-6分则要求对他监控,提供呼吸等方面的医疗帮助(医疗干预)如得分在3分或以下,则要立即组织抢救注意:

阿普加量表要求重复测量,这是因为有些儿童过了几分钟后情况会大有好转。第二十二页,课件共73页除了阿普加分数作指标以外,新生儿是否足月出生和出生时的体重也是衡量其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表明:出生时的体重可以看做新生儿能否存活或健康发展的重要的预测器。但研究也发现,低出生体重的婴儿虽然生下来存在各种发展障碍,但这类儿童中约有半数随年龄增长而趋向正常。第二十三页,课件共73页1、婴儿大脑的结构(1)脑重与头围(2)大脑皮质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2)皮质中枢(3)大脑单侧化3、后天环境对婴儿大脑发育的影响(1)婴儿脑的可塑性(2)婴儿脑的修复性4、大脑与婴儿状态(二)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第二十四页,课件共73页1、婴儿大脑的结构(1)脑重与头围

出生第一年内——脑重增长最快(2)大脑皮质第二十五页,课件共73页表一:脑重与头围的发展规律年龄

脑重(克)占成人脑重的百分比头围(厘米)婴儿出生时350—390g25%34cm六个月时700—800g50%一岁时800—900g60%46—47cm两岁时1050—1150g75%48—49cm三岁时接近成人脑重由表一可以看出,婴儿出生时、6-12个月时大脑发育速度较快。第二十六页,课件共73页婴儿脑重与脑围增大的原因?神经细胞的数量增多与体积增大树突的分枝增多,轴突变长,这为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二十七页,课件共73页(2)大脑皮质婴儿大脑在胎儿早期就已经开始发展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大脑皮层的六层已经分化出来,皮层表面的沟回开始出现,(见课件图)神经细胞结构简单,神经纤维短而少,大部分还末髓鞘化。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区和层次分化已基本上完成;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脑岛已被邻近脑叶掩盖。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脑。

第二十八页,课件共73页此后,婴儿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密度下降,各类神经元相互分化,树突与轴突逐渐生长繁殖、突触装置也渐趋复杂化,到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第二十九页,课件共73页7月第三十页,课件共73页1/51/41/21222第三十一页,课件共73页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2)皮质中枢(3)大脑单侧化第三十二页,课件共73页(1)脑电图脑电波的测量与分析是揭示大脑机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重要参数,所以脑电变化也常作为婴儿发展的重要指标。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的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即控制头部及躯干运动的那些部分先行发展——与肢体控制有关的皮层部分才开始发展。其中,控制上肢部分的发展又早于控制下肢的皮层部分。第三十三页,课件共73页婴儿是在脑未成熟即所谓“生理性早产”的状态下出生的,所以新生儿的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同时由于其神经纤维的大部分还末髓鞘化,不能很好地传导和分化神经兴奋,使皮层处于弥漫状态。因而只要触动新生儿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引起头、手和足等乱动。另外,新生儿的脑细胞很弱,容易疲劳,许多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超强度的,因而新生儿常处于睡眠状态,以保护脑神经细胞。一般来说,新生儿头几天约有70%-80%的时间在睡眠,仅有2-3个小时处于觉醒状态。现象解析:婴儿为何会手脚同时乱动?婴儿为何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第三十四页,课件共73页(3)大脑单侧化1岁左右逐渐形成这时左脑额下回的言语运动区趋于成熟,为婴儿言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岁才能完成

争议?第三十五页,课件共73页争议:对于大脑单侧化有两种主要观点1、认为大脑单侧化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2、婴儿大脑单侧化在发展中是恒定不变的

大脑单侧化何时发生——与大脑皮层的可塑性有关第三十六页,课件共73页3、后天环境对婴儿大脑的发育的影响(1)脑的可塑性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胚胎期的药物和酒精出生前后的营养不良早期经验的剥夺后天必要的环境刺激和运动机会被剥夺,都会在不同程度使脑的发育受到损伤。

实验研究:

罗僧茨威格——老鼠

罗马尼亚孤儿院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视觉剥夺研究

13岁女孩珍妮

第三十七页,课件共73页大量的动物研究表明:脑的发育从完全由基因引导的发展到由环境、基因两方面支配的发展是长期的,感觉剥夺发生得越早,对脑发育的伤害越严重。第三十八页,课件共73页(2)脑的修复性(代偿性)例子5岁前,大脑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语言能力丧失,因为语言中枢可以很快的移向另一半球,以克服言语障碍。半个大脑的婴儿的研究

儿童在1岁以前大脑皮层的可塑性最强

第三十九页,课件共73页4、大脑与婴儿状态

沃尔夫(1996)描述了六种不同的婴儿状态(婴儿的6种睡眠和觉醒状态)“状态”与婴儿的大脑活动水平(唤醒水平)紧密相关婴儿的状态反映了对环境的警觉水平或者反应性第四十页,课件共73页二、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婴儿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二)一般进程(三)一般规律或原则第四十一页,课件共73页第四十二页,课件共73页第四十三页,课件共73页1、婴儿动作的发生婴儿动作的发生可追溯到胎儿期胎儿的动作主要有两种:

胎动反射活动

(一)婴儿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第四十四页,课件共73页(1)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运动或蠕动研究发现:2个月胎儿便可用头或臀部的旋转使身体弯曲而离开刺激4个月母体就能感到明显的胎动妊娠28-30周是胎动的活跃期胎动有三种表现: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妊娠3-4个月易觉察)剧烈的踢动或冲撞(从6个月起有所增加)痉挛胎动的个体差异一般预示婴儿出生后活动能力不同胎动消失往往是胎儿死亡的先兆

第四十五页,课件共73页(2)反射活动:巴宾斯基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等巴宾斯基反射:当婴儿脚底受触时,脚趾成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出生后第6个月消失)吸吮反射:指由于面部受触引起胎儿或婴儿转头、张嘴、吸吮的本能活动。抓握反射:指当物体接触胎儿或婴儿的手掌时,他就会抓住不放,直至把身体悬挂起来。(出生后第2个月消失)(以上三种反射在胚胎3个月就出现了。)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当胎儿或新生儿突然受到强声刺激时,当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时,会先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搂抱状。(到出生后3-5个月消失)第四十六页,课件共73页2、新生儿的活动(1)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多达73种两类: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生存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觅食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走步反射强直的颈反射朝向反射跨步反射第四十七页,课件共73页

生存反射(1)吮吸反射:吮吸放入口中的物体(2)吞咽反射:(食物放入嘴中)吞咽(3)觅食反射:把头转向刺激的方向(4)呼吸反射:反复吸气和呼气(5)眨眼反射:闭眼或眨眼(6)瞳孔反射:遇强光瞳孔收缩,在弱光中瞳孔变大第四十八页,课件共73页原始反射(1)巴宾斯基反射: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2)抓握(掌)反射:弯曲手指抓住接触手掌的物体。

(出现于胎儿期4—6个月,8周后较弱,4、5个月时消失。)(3)摩罗反射: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弓背,然后两只胳膊并拢,好像去抓什么东西。(4)游泳反射:沁入水中的婴儿四肢划动,屏住呼吸,作除游泳的姿势。(出现在胎儿8、9个月,6个月之后消失)(5)行走反射:婴儿身体直立,脚接触到地面就作出象走路一样的姿势。第四十九页,课件共73页(6)强直的颈反射:又称“击剑反射”是指当新生儿的头转向一侧时,伸出所转向的那一侧的胳膊,并弯曲另一只胳膊,犹如击剑。(胚胎28周出现,出生2-3个月消失)(7)朝向反射(也称头部转动反射):敲打婴儿脸颊或嘴角的抽动引起的反射。这种反射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明显。如当乳头碰到脸颊,他们很容易就能够专项乳头方向。(8)跨步反射:婴儿垂直,双脚轻轻接触平整的表面,做出协调的行走运动。第五十页,课件共73页抓脐带的胎儿第五十一页,课件共73页第五十二页,课件共73页第五十三页,课件共73页第五十四页,课件共73页生存反射可以保护婴儿免受不良刺激的伤害,有助于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原始反射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消失,它有助于提高个体存活的概率,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第五十五页,课件共73页(2)新生儿的复杂动作躲避动作:新生儿对迎面而来的物体或影像产生躲避行为,如缩头、后仰、侧身或眨眼等。够物动作:当视线触及某一物体或影像时产生朝向该物体的够取动作。(前够物行为,也称“视觉诱发够物行为”)同步模仿动作:新生儿对成人的伸舌动作有同步反应的倾向,1个月婴儿能模仿成人的面部的表情。第五十六页,课件共73页婴儿早期运动技能的发展直接与婴儿期出现的反射相关。

学会爬是游泳反射的延伸,正如学会行走与学会抓握分别是踏步反射与掌反射的延伸一样。第五十七页,课件共73页(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请参看教材表格)

1、行走动作的发展2、手的动作的发展第五十八页,课件共73页(三)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原则

(请同学们思考后自己概括?)第五十九页,课件共73页第六十页,课件共73页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

与身体发育的规律十分相似如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例如,婴儿首先控制的是眼部运动,在获得对四肢的控制之前,能够抬起?同学们回忆一下,胎儿也是通过同样的模式进行发育:在四肢出现之前,?头部、眼睛与内脏在胚胎中得到了发育

脑袋

第六十一页,课件共73页(一)朱智贤将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概括为三点:1、由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即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2、从身体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其顺应是沿着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发展。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儿首先发展的是躯体大肌肉的动作,如双臂和脚的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第六十二页,课件共73页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方向的三大原则: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第六十三页,课件共73页(二)陈帼眉在此基础上,又概括出另外两条规律1、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婴儿最早获得的是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双腿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2、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第六十四页,课件共73页(三)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

《婴儿心理学》庞丽娟/李辉1、婴儿动作发展是一个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第三年末的连续性、阶段性发展过程。2、婴儿动作发展尊循着共同的规律,但具体到每一个婴儿身上,其发展速度却各不相同。3、婴儿动作发展受神经系统成熟程度的内在制约。4、婴儿获得某些成熟的随意运动技能之前,必先丢掉婴儿早期所具有的相应的原始的反射性活动。

第六十五页,课件共73页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1、从整体向分化发展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2)近远原则(3)大小原则第六十六页,课件共73页婴儿动作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三原则:

(1)头尾原则(从头到脚:从上到下)(2)近远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