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_第1页
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_第2页
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_第3页
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_第4页
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摘要村上春树的小说广受读者喜爱,离不开其独特艺术的魅力。《舞!舞!舞!》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艺术特色,都体现了村上春树的创作风格。对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叙事特色,形象特色进行研究,有助于读者对村上春树小说主题的理解。《舞!舞!舞!》中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人如何寻找自身意义的探讨,对当下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关键词:村上春树《舞!舞!舞!》艺术魅力AbstractMurakami'snovelsarewidelylovedbyreadersandcannotbeseparatedfromthecharmofitsuniqueart."dance!dance!dance!"Whetheritisthethemeorartisticcharacteristics,itreflectsthecreativestyleofHarukiMurakami.Studyingthelanguage,narrativeandimagefeaturesofMurakamiHaruki'snovelswillhelpreadersunderstandthethemeofMurakami'snovels."dance!dance!dance!Thecritiqueofhighlydevelopedcapitalismandthediscussionofhowpeoplefindtheirownmeaningareofgreatsignificancetoyoungpeopletoday.Keywords:HarukiMurakami;《Dance!dance!dance!》;Artcharm目录一、村上春树和他的小说……………..……1(一)村上春树简介…………….……1(二)村上春树长篇小说创作特点…………….……2二、《舞!舞!舞!》的主题内涵……………3(一)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4(二)通过跳舞寻找自身的意义……………….……5三、《舞!舞!舞!》的艺术特色……………7(一)幽默流畅的语言………….……7(二)虚实结合的叙事………….……9(三)丰富的隐喻形象………………10四、结语…………………...……13参考文献…..……………………15致谢…………………16论村上春树《舞!舞!舞!》的艺术魅力一、村上春树和他的小说(一)村上春树简介村上春树,日本京都人,1949年1月12日出生。由于村上成长的年代日本到处都是美国文化,即便父母是国语老师,从小家里有浓厚的文学氛围,村上春树对日本古典文学没半点兴趣。与冗长烦闷的日本古典文学相比,村上春树更加喜欢简约直接的西方文学。村上春树在高中学习期间,大量阅读美国的原文小说,村上的写作风格深受美国现代作家影响。村上春树在后来的《挪威的森林》里,用渡边的口说出,自己最爱的小说就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称无论从哪一页开始读起,都是一种享受。村上春树称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为“我的老师,我的大学,我的文学同事。”[1]此外,雷蒙德卡佛也深受村上春树的喜爱,翻译了不少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村上春树从卡佛的小说里获得许多养料,与之后村上春树别具一格的文风有莫大关系。1958年村上考入早稻田大学戏剧科,并在大学二年级参加了那场非常轰动的,对村上影响巨大的学生运动,在《挪威的森林》里就有反映那年的学生运动。学生运动的失败深刻地影响了村上,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日本政治保持一定距离有很大关系。1974年,因为种种原因,村上春树还没毕业。但他决定和大学认识的女友结婚,并一起开始经营一家爵士酒吧。至于为什么选择开爵士酒吧,而不是去某一家公司上班,村上这样说道,“心想与其干那样的工作,还不如自己好好开一家小店。开店可以亲自采购,亲自动手做,亲自为顾客服务。终归,说起我能做的事,也就是开爵士乐酒吧了。反正我就是喜欢爵士乐,做事也想做多少同爵士乐有关的。”[2]由此可知村上春树的性格喜好,村上春树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村上春树的影子,喜欢爵士乐,威士忌,干着一些无需和别人合作的工作。1979年,30岁的村上春树突然决定要写小说。有一次,村上在涩谷区的神宫球场看球,随着击球的一瞬间,仿佛天空飘下类似羽毛的东西,被村上抓在手里,由此突然产生了写小说的念头。于是村上每天晚上忙完酒吧的工作后,便在吧台写起小说,写完后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村上也没想过走上作家的道路,寄出小说后又回到往常的生活。没想到小说一举获奖,小说的获奖改变了村上的人生,村上觉得尝试做个职业作家也未免不可,村上卖掉已走上正轨的酒吧,走上职业的写作道路。《且听风吟》是个偶然收获,也正是第一本小说如此成功,给了村上春树继续写作的勇气和信心。40多年来,村上春树一直在创作,笔耕不辍。不仅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他高度自律的生活方式,小资的审美喜好,都深受读者喜爱。不仅在日本引起巨大的反响,在亚洲其它国家也大受欢迎。(二)村上春树长篇小说创作特点1、主题的多重性村上春树的每本小说都很难用一个清晰的主题来概括。他的小说经常通过主角,用朴实而宁静的语气讲述一个年轻的过去。读者阅读后,一般能感受到村上小说主人公的困惑和悲伤,但很难用清晰的句子来概括故事内容。村上春树的小说结局大部分是空旷的,没有明确的结局。例如,在《挪威的森林》的结尾,主人公渡边在电话亭,电话那旁的绿子问渡边在哪里时,渡边陷入沉默,环顾四周,不知道自己此时在哪里。读者不知道最后渡边是否与绿子一起,这种不确定性,使读者无法知道渡边是否已经从过去中走出来。在《斯普特尼克恋人》,“堇”在电话亭里打电话给男主角,却又非常惊讶自己目前的状况。对读者而言,这样的结局并不友好,读者不能从中得到明确的信息。但戛然而止的结局,同时赋予了作品主题的多重性,所谓盖棺论定,结局没明确的前提下,读者可以全凭自己的理解,给自己一个答案,这与村上春树的文学追求密切相关。在《舞!舞!舞!》和《寻羊冒险记》中,主人公也是凭自己的努力的得出自己的答案。村上春树希望读者像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林少华说道,“总之,从传统眼光看来,村上的小说是无意义的,无主题的,无答案的。结尾往往呈开放或悬空状态,不了了之。”[3]2、寻找人的灵魂为目的村上春树的小说主题是多样的,但村上春树小说基调却非常统一,大城市中的单身或者离异的男子,充满孤独无奈,无明确目,被迫寻找。在主题的多样和基调的统一下,人,是村上春树小说的主要对象,或者说是人的灵魂,那些内在的,不易被察觉的,却已经发生变化的东西。村上春树从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开始,关注的就是人精神困惑以及心灵方面的问题,所以村上春树的主人公都在寻找。在小说里,通常表现为寻找某个具体的人,往往所寻找的人都有着特殊的隐喻。村上春树通过小说创作表达自己心灵上的困惑,并试图解决困惑。但是更重要的意义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让读者面对自身不易被察觉的问题,给读者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在村上春树那里,意义存在的前提首先是意义的失落,即首先必须驱逐意义——驱逐传统意义上的意义,驱逐由于人文主义外延扩大强加世界的所谓种种意义以至悖谬。”[3]村上春树的小说一开始并没有刻意追求大主题,也从在小说中讲一些大道理,村上只管表达多数人的现状,以及在这现状下人如何才能得到救赎。导致一些批评家批评村上春树没有社会责任,不关注社会现实,而是沉浸在他自己的文学世界中。这的确是村上春树经常被诟病的方面,许多评论家认为,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作家,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实际上村上春树也和他的主人公一样,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村上春树用《舞!舞!舞!》表明,自己正积极地与社会产生联系,到《刺杀骑士团长》更是赤裸裸地揭露当下日本歪曲的历史,暴力与罪恶。无论如何,追寻人的灵魂是村上春树的独特地方,贯彻了村上春树的整个创作生涯,在描述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更现实地反映了日本社会年轻人的心理。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纯文学作家。二、《舞!舞!舞!》的主题内涵1988年,《舞!舞!舞!》出版。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内容上延续《寻羊冒险记》,村上春树借《舞!舞!舞!》继续解答《寻羊冒险记》中存在的疑问,给出了继”青春三部曲”后最为清晰的答案,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作为《寻羊冒险记》的续集,许多设定都继续沿用与《寻羊冒险记》。主人公是一名34岁的离婚男子,在应召女郎喜喜的要求下,入住旧海豚宾馆,但始终未见喜喜。于是返回北海道,寻找喜喜的下落。一段时间后,主人公再次回到海洋宾馆,但这已经不是以前的海豚宾馆,已经被大型开发商收购,并进行了翻新。主人公对新海豚宾馆的女招待由美吉产生好感,并在由美吉的帮助下,主人公进入新海豚宾馆里隐藏的虚幻的世界寻找线索。发现屋里有六具熟悉的白骨,它似乎代表了从主人公身边离开或死亡的朋友。主人公在酒店走廊的角落的黑暗处找到羊男,羊男说必须得不停跳舞才能回到现实世界。与此同时,主人公在新海豚宾馆邂逅了13岁的少女“雪”。后来主人公被委托送女孩“雪”回东京。在东京,偶遇了多年未见,现已成为超级巨星的高中同学五反田。五反田给主人公叫来高级应召女郎咪咪,几天后,咪咪惨遭杀害。很快,警方怀疑五反田涉嫌杀害女孩咪咪与喜喜。这位外表风光,内心痛苦,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影视巨星,最终开车投海自杀。主人公再次离开东京,回到北海道的新海豚酒店,决心与由美吉开始平静的生活。但是主人公却对第六具骨头的主人一直感到疑惑。主人公一直试图生存,但总感觉到死亡就在身边。于是在看似平静却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继续沉重地跳着舞。(一)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二战后数十年时间里,日本一直保持的快速经济增长,直到20世纪末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这段时间,日本不仅快速从战败国的废墟中崛起,还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人们在资本的侵蚀下,消费文化的兴起,各种异常的消费观,引出日本社会不合理的一面,传统价值观遭遇大冲击。日本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也从精神层面转变为物质层面。放弃精神,拒绝思考,并提倡物质的异常发展。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之间极度不相称,最显著的负面影响是物质社会的普遍问题: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空虚和孤独。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下,异化是常态。卡夫卡笔下,异化是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异化是盖茨比家里专门负责操作榨汁机的工人,整个价值体现在工人的大拇指上。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变成一只甲虫,当人们的精神会感到不安,发出预警。“在这经济腾飞、精神虚空的畸形社会到来之时,文学更是处于一种窘境。人们不知为何而生存,他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无疑给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4]村上在《舞!舞!舞!》中多次提到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讽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处处存在的浪费,而政客称其为扩大内需。村上表达了对高度资本主义的蔑视和否认。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不仅反映在生活上,还反映到社会价值观念中,并反作用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小说人物“五反田”就是村上春树笔下已经被异化的“甲虫”。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下,“五反田”已经成为一个工具,一个符号。五反田看似有充实的生活,演戏,出席活动,但一切都在公司的安排下,连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能自己决定。看似自由,却时刻被操控,如同一件工具。消费已经不仅仅代表着购买商品,消费还被赋予了许多含义,它是生活方式,是个人品味的表达,是自己所处阶层的证明。消费成为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时,对应的,商品也变得更加五花八门。“村上在作品中周而复始地对那种封闭式个体表现出来的失落和空虚等情绪所作的描写,也真实地折射出日本千百万都市青年的迷惘境况。”[4]从性关系,朋友,到任何娱乐方式,这种异化现象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相同的。《舞!舞!舞!》中,妓女如何区分私人生活和商业用途?这对主人公来说,是出乎意料的问题。喜喜是妓女,主人公分不清自己和职业妓女喜喜睡过,还是和喜喜睡过。主人公觉得,分清楚当时是和妓女喜喜睡觉,还是是和作为个人的喜喜一起睡觉,这很重要。所以即使“我”研究这两种情况,也认为这没有意义。还有一个更难思考的问题:性本来是精神的,从哪里开始是技术性的?真实的形象在哪里,前戏是精神性的还是技术性的?奇奇真的很乐意跟“我”做爱吗?在电影中,当五反田的手探索她背部时,她是在演戏,或是说她是真的陶醉于其中?性应该是一种与爱相关的行为。但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下,性可以明目张胆成为商品,妓女手上戴着包装带,如同一件被拆封的商品,性关系已成为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商品化和工具化。在《舞!舞!舞!》中,妓女和性工作者的状况恰当地揭示了,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性关系的疏远,人已经被异化。日本在1980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舞!舞!舞!》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高资本主义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异化。(二)通过跳舞寻找自身的意义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一个人喝酒,养猫,听爵士乐,普通而随意。生活在社会中,对世界和生活有独特而清晰的理解,与社会格格不入,是社会的边缘人。虽然,村上春树的小说里也出现过一些闪闪发亮的人物,像是《挪威的森林》里的“永泽”,《舞!舞!舞!》里的“五反田”,但它们都不是主角。在某种程度上说,“永泽”“五反田”之类的人表面看起来比“我”正常得多,实际上他们内在有着比“我”更大的虚无。无论是闪闪发亮的人物,还是处于社会边缘人的主人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问题,无法找到自身的意义。但村上春树的主人公有一个优点,即便身在沼泽中,也没有放弃挣扎,并对身边和自己类似的人给予关注。村上春树在《高墙与鸡蛋》的演讲中,表明自己永远站在“鸡蛋”一边。村上春树的主人公们代表“鸡蛋”。村上春树以弱者的视角,描述主人公们如何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步步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其主人公一开始都超然在社会之外,虽然生活在都市,但却与社会,集体隔绝,并沉醉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表达着孤独,没有想过改变现有状态,一边感慨孤独,一边自得其乐。而《舞!舞!舞!》的主人公一出场就对自己孤独的状态感到不安,渴望和社会产生连接。“当然,答案早已一清二楚:这里是我的人生,是我的生活,是我这一现实存在的附属物。若干事项、事物和状况——其实我并未予以认可,然而它们却在不知不觉之中作为我的属性而与我相安共处。”[6]村上春树小说的主题是孤独,空虚和无助。在《舞!舞!舞!》中表达得淋漓尽致。“我”舞跳得不好,从出生到成长,谁都不会为我感到骄傲。妻子临走前说:“和你哪里也到达不了”。“我”是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不与别人产生人际关系,不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觉得一切都可以接受,一副人畜无害的姿态。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已成为意义上的空壳,它已成为现代社会高速机械的尘埃。但是,《舞!舞!舞!》中,“我”并不完全接受这种存在形式。“我”试图突破这样的困境。于是“我”又开始寻找自身的意义,通过与羊男的对话,村上春树给出了最清晰的一次答案。“跳舞啊。”羊男说。“只要音乐还响着的时候,总之就继续跳舞啊。”[6]跳舞,让自己动起来,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就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要跳舞。也不要考虑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一旦“我”开始考虑这种事情时,“我”就会停下脚步。一旦停下,和社会的连接就会消失。它会永远消失,然后,“我”必须在这里生活。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无论“我”有多愚蠢,都不应该在乎,只管迈好每一步,继续跳舞,这是“我”得以自救的唯一方式。即使“我”跳舞并不会对世界立刻产生什么影响,但可以使本来就很僵硬的东西逐渐放松。每个人都会有疲惫和害怕的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所以停下脚步,“我”不应该如此,我应该全力以赴,只要全力以赴,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我”力求通过跳舞与他人联系,也不要因为社会而改变。在小说的结尾,有一个清晰的描述。“写点什么东西也不错,我想。我并不讨厌写东西。在三年左右毫不间断地做了铲雪工作之后,我的心境变得想要为自己写一点什么文章了。对,我在追求这个。单纯的文章。既不是诗,不是小说也不是信,只是为自己写的单纯文章。既没有预约邀稿也没有截稿期限的单纯文章。”[6]所谓跳舞,本质上来说,是包含人性的活动,脱离商品化,程序化的活动。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异化过程,是逐渐丢失人性的过程。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不是因为身体变成了甲虫,而是精神上人性的丢失。《舞!舞!舞》中主人公找到自身意义的过程,先通过“跳舞”,让自己动起来,停止虚无,停止孤独,接着为自己做些什么,最后单纯为自己写文章,就是人性的回归,异化的终止。《舞!舞!舞!》中,孤独不再是村上春树自娱自乐的玩物,而是打破孤独,努力与社会集体产生联系。必须先打破孤独,才存在找到自身意义的可能性。幸福的多个维度里,人际关系是其中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会得到自身意义。在村上春树看来,追寻本身,跳舞本身,就是答案。三、《舞!舞!舞!》的艺术特色(一)幽默流畅的语言村上春树对自己的文风非常重视,从《且听风吟》开始,便一直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文体风格。村上相信,如果叙述与人不同的东西,就要使用与人不同的语言。为此还特意用英文写作,再翻译成日文,所以,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找不到传统日本文学那种冗长复杂的表达,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幽默、流畅。在《舞!舞!舞!》中,无论是巧妙的比喻,还是人物日常对话,随处可体现村上春树这种语言风格。咪咪死后,有两个警察来“我”做调查,录笔供,村上没有直接描写二人的外貌,调侃道:“年纪大的个头颅高,鼻子上有块伤疤。虽说时值初春,却已晒成相当水平——犹如渔夫那样深刻而现实,虽然不是在关岛海滨或滑雪场晒出来的,看起来这两个绅士哪个都不是我想要结交的角色,我姑却将他俩命名为‘渔夫’和‘文学’。”[6]这是非常典型的村上春树式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幽默的调侃。村上经常在作品中运用新奇的比喻,一系列比喻都恰到好处,让人为之欣喜,比如:“可怜的宾馆!可怜的活像被十二月的冷雨淋湿的三条腿的狗”[6]“五反田无力地一笑,笑得如同夏日傍晚树丛间漏出的最后一缕夕辉。”[6]“我像孵化一只有裂纹的鸵鸟蛋似的怀抱电话机”[6]“他一直用手指摆弄着耳轮,俨然清点一捆崭新的钞票”[6]村上春树的比喻非常巧妙,往往将全然不同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从不落入俗套。读者可能一开始还摸不着头脑,一旦进入村上春树独特的语言世界时,便会为之惊喜,拍手称快。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巧妙的比喻如润滑剂,为构造村上春树幽默流畅的语言世界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巧妙的比喻能让读者会心一笑,那么村上春树式的哲理句会引人深思。《舞!舞!舞!》中有不少这样的句子,比如:“我一直以为人时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6]“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6]“即使人生再重复一次,你也必定是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倾向。而且倾向这种东西,一旦超过某一阶段,便再也无法挽回”[6]村上春树这些句子,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巧妙的比喻句更加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原因在于这些句子表达的恰是“我”的想法,进入到小说的读者,思想倾向上会代入“我”这个角色,这些句子就如同读者自身的理解,不过是通过村上春树的笔表达出来罢了。流畅的语言不仅体现于个别句子,还必须对小说整体的节奏有着出色的把握。村上春树的小说有节奏感,一方面在于村上对文体的重视,另一方面得益于村上爱好长跑和游泳,这些运动都要求在节奏和速度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由此村上对节奏必然有它独到的理解。村上春树的故事常常一气呵成,这种流畅来自作者对节奏和速度的独特理解,在场景交替和总体叙事节奏中,村上春树对此有着出色的控制。《舞!舞!舞!》里的对话场景比例非常大,总体故事情节通常依靠对话推进。村上春树小说中,对话也非常有魅力,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聊是其次,村上安排的对话,经常直接指向角色的核心,具有简单直接的力量。“我”去看望雪的父亲,恰巧认识了雪,即便才刚认识,“我”和雪的谈话很快变得非常愉快。没有那种步步推进的累赘的同时,也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村上小说中的大多数对话都是这样进行的,以一种简单而流畅的方式,这是村里人物的风格。那么,为什么“我”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如此自然?主要原因是“我”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也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我”不仅对周围的一切抱着可有无用的态度,甚至对自己,本身都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我”可以为他人带来某种亲密感。“我”与人交谈并经常进行自我分析,可以快速与别人的内心世界产生联系。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可以省略许多不必要的描述。小说可以快速推动故事发展,在流畅的对话中,带给读者阅读的乐趣。(二)虚实结合的叙事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虚实结合是常见的叙事手法。《舞!舞!舞!》之前,《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虚实结合下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模式,一章写实,一章写虚将虚和实分开来写。两个故事互相平行,独立,螺旋前进,到最后汇合。虚和实象征着过去和未来,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现实与梦想。《舞!舞!舞!》没有双线叙事,小说运用现实和虚幻结合的叙事技巧,类似魔幻现实主义,使故事充满想象力,但又不会丢失现实感,符合现代读者的心理需求,并具有不同的新鲜感。村上春树小说中,连接现实和虚幻的人物是主角“我”。虚幻主要由过去的朋友和“我”的故事组成。现实主要由“我”的朋友和现实组成。而“我”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然后做出选择。“我”或让人想起过去,回到虚无的世界;“我”或是在努力寻找,希望能回到现实。“青春三部曲”里的虚实叙述互相穿插,随着主人公交叉前进。在《且听风吟》中,“我”经常和“鼠”在酒吧里喝得大醉,酒吧意味着现实,喝醉意味着过去。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弹球机与“双胞胎”分别意味着过去和现在。在《寻羊冒险记》中,“我”在寻找带星芒状的羊的过程中,进入“十二瀑布镇”,“我”所在之处意味着现实,“十二瀑布镇”意味着虚幻。在《挪威的森林》中,“我”一边对过去“木月”的死耿耿于怀,一直在追寻代表着过去的“直子”。在现实世界中,“我”一边与代表着现实的“绿子”与“永泽”接触。在《舞!舞!舞!》中,旧的海豚宾馆意味着过去的日本,新海豚宾馆意味着现在的日本。海豚宾馆隐藏的空间代表着虚幻,“我”在由美吉和羊男的指引下,从虚幻的海豚宾馆回到现实世界。现实与虚幻的结合常出现在魔术现实主义作品中,它使用象征性的方法来揭露社会弊端,攻击黑暗的现实。现实的事物也可以很虚幻,五反田,新海豚宾馆,都是现实描写,但他们总像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产物。羊男的存在,虚幻的空间,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羊男,一个虚幻的空间。《舞!舞!舞!》描述了现实的社会,现实的日本,“我”却可以进入异空间,可以与过去的人,或者象征性的人物形象交谈。这些虚幻的描写,充满大量的隐喻,给小说上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三)丰富的隐喻形象村上春树的小说有大量的隐喻隐于形象,许多场景,主要人物,都有其代表的蕴意,村上在其隐喻世界里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学。揭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隐喻形象,对理解村上春树小说中的艺术魅力有重大意义。《舞!舞!舞!》中丰富的隐喻形象贯穿全书,下面通过几个例子,看看隐喻背后的寓意。1、舞小说的名字是《舞!舞!舞!》,每个舞字后面都加了感叹号,似乎是村上对主人公“我”的呐喊,同时也是对很多和“我”处于同样困境的人的呐喊。同样,跳舞这词也贯穿全书,村上用跳舞比喻寻找自我的答案,指出无论面对怎样毫无意义的人生,唯一能做的便是跳舞,并不停跳下去。在小说中,羊男对“我”说:“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明白我的话?跳舞,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是没有的,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6]羊男说得很清楚,不停跳舞,这是自我拯救的唯一方法,尽管有时跳舞没什么意义,但无论多悲伤,仍要继续跳舞。这段话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答案,理解了跳舞的隐喻,也就理解了村上给出的自我拯救的方法。

这同时反映了村上对生活的一种看法,一种对生活无奈但仍然向上的态度。与此同时,羊男指出,如果您考虑一下意义和价值,舞步将停止,您将跌入这个世界。这里的世界,是指一种与外界完全分离的自我混乱状态。村上春树说,如果您想思考生活并理解某些问题的含义,仅思考而不是行动,就会陷入混乱的混乱状态。这将是一种自我压抑的情况,但最好还是盲目走下去,不要问为什么。村上要表达的是,不是不再追问意义,而是暂时找不到意义时,先行动,先跳舞,先走下去。主人公之所以困顿不前,很大原因是他找不到意义从而停止行动。因此,“跳舞”一词也可以看作是解决生活难题的关键。2、海豚宾馆海豚宾馆是《舞!舞!舞!》出现的第一个场景,也是最主要的场景。小说开始,“我”经常梦到海豚宾馆,梦见有人在为“我”哭泣,所以“我”决定回去寻找那个为我哭泣的人。在梦中,海豚宾馆出现,接下来,现实中,“我”到海豚宾馆。当“我”找到海豚旅馆宾馆时,发现海豚宾馆已经过去不一样了,从之前的破败不堪,变成了一幢闪闪发光的现代建筑。除了名字,新的海豚酒店似乎与过去没有任何关系。书里,村上春树这样描写新的海洋宾馆:“我走上避雨檐下徐缓的斜坡,闪身跨入打磨得光闪闪的旋转门。大厅足有体育馆那般大,天井直抵云霄,玻璃贴面由上而下,天衣无缝,阳光一气泻下,粲然生辉。地板上,价格显然昂贵的宽大沙发整齐排开,其间神气活现地摆着赏心悦目的观叶植物。大厅尽头是一间富丽堂皇的咖啡屋。在这种地方点三明治来吃,端出来的四枚火腿三明治只有名片大小,装在绰绰有余的银制盘子里,炸马铃薯片和西式泡菜富有艺术性地点缀其间。若再要一杯咖啡,其价格足够中等消费程度的一家四口吃一顿午餐。”[6]村上用一大段文字描写海豚宾馆的“新”,而“我”梦到的,去寻找的,是“旧”的海豚宾馆。在这里,海豚宾馆可以理解为日本社会。日本也和海豚宾馆一样,从过去战后的破败不堪,到如今成为高度发达的闪闪发亮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社会中许多奇怪的现象,似乎都很合理。实际上,许多事物给人的印象和其内在完全不一样,它们其实脆弱得很,远不如看上去那么美好。但是繁荣的社会下,却掩盖了泡沫经济带来的不稳定。掩盖其背后许多难以言喻的污秽。尽管“我”想念过去的日本,虽没有现在发达的经济,但一切还是那么真实。面对一个如今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我”的抵抗看起来是那么无力,“我”也了解自己的无能,只能无可奈何,假装平静地生活下去。主人公“我”一开始返回札幌找到海豚宾馆,然后离开,送名为“雪”的女孩回到东京,再到火奴鲁鲁,最后回到海豚酒店。“我”的整个路程,可以看作是村上春树这些年的旅程,将海豚宾馆看作日本,这其实这是村上春树对日本的寻找和思考。这本书的大部分是在罗马写的,结局是在伦敦,村上春树那时候在欧洲,花了很长的时间在一个相对较远的距离观察到日本,最后选择回归的过程。从海豚宾馆到海豚宾馆,也预告着村上春树将回到日本,积极与日本产生联系,并开始为这个社会写点什么。3、羊男羊男在书中篇幅不多,但它却是一个关键的连接点,似乎与“我”存在着某种关联。羊男这角色沿用于《寻羊冒险记》,从《寻羊冒险记》中,寻找羊男,到《舞!舞!舞!》中羊男主动出现,给予“我”指点。是羊男产生了变化,亦是“我产生了变化。从羊男的变化,以及羊男出现的时间点,不难看出,羊男就是内心深处的“我”。海豚宾馆的一个角落,是羊男的藏身之处,“我”形容这个地方为“地地道道的黑暗”。指出羊男身处与黑暗当中的同时,也表明自己内心深处也处于黑暗当中。在与羊男的谈话中,“我”似乎了解如何走下一步,在这种无助和困惑的情况下。在谈话中,羊男反复强调自己的作用是建立联系。书中有这样一段:“我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连接。对了,就像配电盘似的,可以连接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你需要我。因为你在困惑,不知道自己寻求什么。”[6]和羊男的交流过程中,其实是“我”和自己进行的一次次交流,羊男就是“我”,“我”就是羊男。这可以说明为什么羊男总在指引着“我”,往往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实际上是“我”在指引自己,自己给自己的救赎。羊男代表了“我”的内心深处。海豚宾馆中,羊男虽然身处黑暗的角落,但却给“我”带来了光明,让我了解只有不停地跳舞,才能得到救赎。“我”在寻在与社会的连接中,最后依靠的还是另外一个自己,也只有代表另外一个“我”的羊男,才可以与“我”产生连接,才能回到现实世界。舞!舞!舞!,即是羊男对我的呐喊,也是“我”对自己的呐喊,更是村上春树的呐喊。4、五反田五反田是个闪闪发亮的人物,如同新海洋宾馆,让人炫目。和主人公“我”恰好相反,“我”就破旧的旧海洋宾馆。作为“我”的对立面,如果“我”要找到意义,五反田的毁灭便是意料之中。学生时的五反田,他总会将作业完成得非常漂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